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3例星形细胞瘤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表明:PCNA阳性细胞数随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而升高,各级星形细胞瘤的PCNA阳性细胞数除Ⅰ级与Ⅱ级之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级间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且Ⅰ、Ⅱ级与Ⅲ、Ⅳ级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提示星形细胞瘤PCNA阳性细胞数与肿瘤的分级有密切的关系,PCNA表达水平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价星形细胞瘤生物学行为及病人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星形细胞瘤增殖活性的研究:FCM分析和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活性,及星形细胞瘤的DNA倍体特性、细胞周期分布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和PCNA免疫染色对50例星形细胞瘤新鲜组织标本进行FCM检测以及PCNA阳性表达的研究。结果(1)FCM测定结果示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异倍体率分别为9.1%、12.5%、30.8%和80%。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s期比例(SPF)分别为14.12±4.89%、15.91±16.64%、25.18±14.80%、41.92±17.84%。(2)正常对照组均未见PCNA阳性表达;Ⅰ~Ⅳ级星形细胞瘤的PCNA-LI分别为28.64±13.75%、45.75±22.14%、64.38±19.17%和83.7±6.99%。结论(1)FCM直接评估星形细胞瘤的增殖活性,异倍体和SPF有助于病理分级。(2)PCNA-LI可作为评估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尤其在Ⅰ级与Ⅱ级判别困难时,PCNA-LI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bFGF及其受体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及其受体(bFGF-R)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bFGF、bFGF-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抗血清对26例人脑星形细胞瘤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1)在星形细胞瘤中,bFGF、bFGF-R及PCNA均有表达,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bFGF、bFGF-R及PCNA的表达均高于低级别者(P<0.01)。(2)bFGF分别与bFGF-R和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7和0.52(P<0.01)。结论初步揭示了脑星形细胞瘤中bFGF的来源和表达特点,证明bFGF在肿瘤恶变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星形细胞瘤恶性进展过程中 PC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讨论PCNA在星形细胞瘤预后判断上的价值。方法 SP免疫组化方法对101例星形细胞瘤的PCNA表达进行观察,并着重对同一标本含有多个不同病理分级区的22例肿瘤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升高,同一病例的不同病病分级区的PCNA的表达也呈同样的规律。结论 PCNA较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P21~(WAF1/CIP1) mBNA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 RT-PCR、PCR-SSCP方法对38 例新鲜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上述两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p~(53)基因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突变率为28.9%(11/38),且在Ⅲ、Ⅳ级肿瘤突变率显著高于Ⅰ~Ⅱ级者(P<0.05);P21~(WAF1/CIP1)mRNA在Ⅲ,Ⅳ级中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级肿瘤组织(P<0.01);11例p~(53)基因突变组中,P21~(WAF1/CIP1)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27例p~(53)基因未突变组(P<0.05)。结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P21~(WAF1/CIP1)mRNA的低表达可能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P21^WAF1/CIP2mRNA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RT-PCR、PCR-SSCP方法对38例新鲜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上述两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p53基因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的突变率为28.9%(11/38),且在Ⅲ、Ⅳ级肿瘤突变率显著高于Ⅰ~Ⅱ级者(P〈0.05);P21^WAF1/CIP1mRNA在Ⅲ,Ⅳ级中的表达显著低于Ⅰ~  相似文献   

7.
儿童恶性脑胶质瘤P5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表达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儿童恶性脑胶质瘤表达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P53与PCNA表达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3例儿童恶性脑胶质瘤中P53表达阳性15例(45%),PCNA表达阳性29例(88%)。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P53蛋白表达的阳性比例分别为5/12、9/16、1/5,肿瘤P53蛋白阴性者其细胞增殖活性均较阴性者高(P<005);PCNA标记指数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0.56,P<001)。P53或PCNA表达阳性者存活率分别显著低于P53或PCNA表达阴性者(P<005,P<001)。结论P53基因突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细胞异常增殖与儿童恶性脑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PCNA能较好地反映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其表达检测对临床预后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30例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标本中p53基因的表达状况及肿瘤其它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0例标本中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随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Ⅳ级染色阳性率83.3%,Ⅰ~Ⅱ级15.4%,且不同级别染色有差异;PCNA均呈阳性,Ⅳ级病理染色阳性强度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抗癌基因突变与脑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非同位素PCR-SSCP分析法检测了31例星形细胞瘤患者P53抗癌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1)9例存在突变,突变区域分布于第5~8外显子中,以第6外显子突变率最高,第9外显子未测得突变病例。(2)2例存在多点突变,其中1例同时存在第5、6外显子突变,另1例同时存在第6、7外显子突变。(3)病理级别为Ⅰ、Ⅱ级组的突变率为0,Ⅲ级组的突变率为36.4%,Ⅳ级组的突变率为50%。Ⅲ、Ⅳ级组与Ⅰ、Ⅱ级组的突变率比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和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星形细胞瘤细胞谱系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ASA)细胞谱系型别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60例人脑ASA的A2B5、GFAP及GC抗原表达和谱系分型。结果:45例ASA为1型谱系星形细胞瘤(T1LA);15例ASA含较高密度的A2B5+细胞。为2型谱系星形细胞瘤(T2LA)。复发性肿瘤A2B5标记指数显著高于非复发性病例,而GFAP标记指数呈现相反的结果。T2LA复发率显著高于T1LA(P<0.02)。12例ASA含有低密度的GC+细胞。结论:T1LA比T2LA常见;以A2B5和GFAP对ASA进行谱系分型,有利于其诊断和复发性估计。GC标记利于识别星形-少枝混合性胶质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P16基因改变与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P16基因改变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41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标本和7例正常脑组织P16基因改变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P16基因缺失和突变22例(54%),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分别为23例(56%)和27例(66%),三者改变非一对一关系。P16基因改变和PCNA指数随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级别增高呈上升趋势(P〈0.05)。P16基因改变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与复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情况。方法:采用TRAP银染法。结果:Ⅲ级及其以上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Ⅱ级及以下胶质瘤(1/17,5.9%)(P<0.05);2年内复发的胶质瘤总的阳性率(8/11,72.7%)明显高于原发胶质瘤的阳性率(8/29,27.6%)(X2=5.02,P<0.05),原发、复发胶质瘤的差别主要分布在Ⅰ-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结论:端粒酶可能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瘤复发及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作者随机选取22例星形细胞瘤的新鲜标本作冰冻切片,然后采用抗P^53单克隆抗体pAb240,按ABC法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发现星形细胞瘤I级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0,Ⅱ级阳性率为25%,Ⅲ-Ⅳ级阳性率为50%,三组间的阳性率有极显著差异。本文还讨论了P^53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80~1997年脑膜瘤伴有癫痫(MEp)56例,与星形细胞瘤伴有癫痫(AEp)6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比较。结果发现:MEp与AEp术前发生率分别为22%和25%(P>0.05),术后癫痫未消失分别为40%和32%(P>0.05)。脑膜瘤位于矢...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CD44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D44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抗原在非痴呆老年人(ND)及脑内的表达,揭示CD44与AD病理机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CD44、β淀粉样蛋白(βAP)在5例AD,6例ND大脑皮层、海马、小脑等部位的表达。结果发现CD44在11例脑内白质的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上存在特异性表达,但在AD皮层的灰质也存在一些表达;AD组与ND组相比,CD44阳性度明显增加(P<0.01)。在AD组,新皮层、海马较小脑等部位的CD44表达增强(P<0.01);AD组脑内CD44阳性度与βAP阳性度存在相关(r=0.679),但两者阳性区分布欠一致。结论CD44阳性度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AD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后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情况。方法:以9例曾行SRS治疗的脑膜瘤手术标本为研究材料,选取同期年龄相近,病理亚型相同,未行SRS治疗的脑膜瘤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PCNALI)值。结果:SRS治疗组PCNALI为0~4.4%(2.0±1.5%),未治疗组为2~28.9%(8.1±83.%),P<0.05。结论:放射外科治疗后脑膜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PCNA和GFAP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的双重染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41例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进行PCNA和GFAP两重标记检测。结果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PCNA与GFAP表达率均为100%,PCNA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r=-0.627,P〈0.01),GFAP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呈负相关(r=-0.568,P〈0.01);Ⅰ-Ⅱ级与Ⅲ-Ⅳ级胶质瘤间PCNA和GFAP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GFAP表达和PC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32,P〈0.05)。结论PCNA与GFAP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CNA与GFAP的双重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的增殖活性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用ELISA方法,检测3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和40例其他神经病(OND)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及40例健康对照(NC)血清标本的抗P2蛋白IgG和IgM抗体。结果发现:GBS和OND血清抗P2Ig6和IgM抗体与NC血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BS脑脊液抗P2IgG抗体明显高于OND(P<0.05),而抗P2IgM抗体则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氯氮平,氯丙嗪治疗阴性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研究方法,评价了氯氮平、氯丙嗪对32例阴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阴性症状的疗效,以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的得分结果来评价。结果显示,氯氮平治疗组在治疗前后SANS总分及各分量表的综合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氯氮平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显著优于氯丙嗪,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76例脑质瘤的p53CerbB-2和PCNA表达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在76例脑胶质瘤组织中;p53,CerbB-2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74%(34/76),34.21%(26/76)和80.26%(61/76)。(2)p53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组织学类型和恶性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3)p53CerbB-2和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