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同时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量表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更好,肯定了经颅磁刺激对本病的辅助疗效,进一步拓宽了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张善彬  崔桂梅 《陕西中医》2008,29(7):882-88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儿童癔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1例癔症儿童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治疗组,电针组采用电针刺激神门、内关、太冲;药物治疗组用小剂量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2周,然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95.12%;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77.5%(P<0.05)。副反应量表评定(TES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儿童癔症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6,(7):915-916
目的:评价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脑卒中言语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言语康复训练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结果:1个月治疗后,两组所有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电针刺激神经干疗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言语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中枢语言区血液循环,促使发音肌恢复,达到恢复言语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5,(11):1535-1536
目的:探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组和电针治疗组2组,冲击波组30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电针组30例给予普通电针连续波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其临床治愈情况。治疗6周后,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冲击波组明显优于电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年,中位数2年,冲击波治疗组复发5例,电针治疗组复发10例。结论: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穴位冲击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明显优于电针组,且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和神门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电针内关和神门对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结果:电针刺激内关主要引起额叶的激活,刺激神门主要引起颞叶的激活.结论:针刺刺激不同的穴位,可以激活不同的脑区,电针内关和神门穴激活脑区的功能与智能有关,提示应用内关、神门穴治疗智能障碍有一定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10):1415-1416
目的:探索矫正穴对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定并检测疗效。方法:电针治疗仪连续波作用于矫正穴,观察156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的患侧面部肌群的收缩情况。结果:良好型治愈率100%,一般型治愈率95.24%,不良型治愈率76.47%。结论:电针矫正穴能够治疗面神经麻痹并准确预测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46例桡神经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25例,予电针治疗,取穴臂、曲池、手三里等;对照组21例,予神经损伤治疗仪治疗。两组均给予弥可保0.5mg,并以治疗前后桡神经功能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电针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桡神经损伤疗效优于神经损伤治疗仪。  相似文献   

8.
电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20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电针太阳、翳风、阳白等穴,艾灸地仓、翳风等穴。对照组90例仅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4(P<0.05)。结论:电针加艾灸治疗起到祛风化痰,活血通络,补虚益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俞募穴位电针治疗脑卒中尿失禁5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建安  苏同生  刘敏 《陕西中医》2007,28(10):1383-1384
目的:观察电针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取穴膀胱俞、中极穴,电针刺激;对照组54例,取穴膀胱俞、中极穴,常规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提示:俞穴、募穴为脏腑输注经气结聚之处,可治本脏腑之病,可助膀胱气化,水道通畅;以两穴配以电刺激,可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兴奋性,加强向大脑信息的传递,重新建立排尿反射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中药熏蒸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采用电针拔罐中药熏蒸合牵引治疗;对照组105例单纯牵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57%(P<0.01)。提示:牵引、针、药、罐四者合用相得益彰,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温肾助阳,通痹止痛之功。  相似文献   

11.
冉孟良 《陕西中医》2011,32(10):1382-1383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健骨汤(熟地、山药、黄芪、徐长卿、山茱萸、菟丝子、巴戟天等)治疗。结果:电针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运用经穴和药物有机结合,多靶点、多环节调节。  相似文献   

12.
潘义敏 《陕西中医》2010,31(11):1519-1520
目的:观察老年性腰间盘突出症的电针治疗效果。方法:5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方法治疗。结果:痊愈3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结论:电针治疗老年性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丰隆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2例.丰隆组取丰隆穴,针刺得气后,接LH 202 H型韩氏(HANS)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参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选取频率AM 50 Hz、强度1 mA,留针20 min,每周2次;高胆固醇血症选取频率AM 100 Hz、强度1 mA,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者,电针强度以舒适耐受为度,余同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者选相应方案交替使用.血脂康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11周.结果:丰隆组总有效率为83.0%,血脂康组为8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作用与血脂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显示,血脂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继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继续上升趋势,其中电针丰隆穴后TG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均为0.结论:电针丰隆穴可有效调节血脂,而且有较好的后效应,可以替代降脂药物成为临床调节血脂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加电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电针取颈夹脊 37、风池、风府、大椎等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结果 :治疗颈椎病 42例 ,总有效率 95 .2 %。提示 :针刺加电针具有舒筋活络、通经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电针治疗抑郁症4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瑜华  王峰  陈晓辉 《陕西中医》2008,29(5):597-598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电针组44例,针百会、印堂穴;对照组,38例,口服文拉法新。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8.64%,口服药组为89.47%(P>0.05)。提示:电针治疗可疏通经脉、振奋阳气。可做为一项治疗抑郁症常规疗法,亦可代替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徐鸿燕  杨芳  朱江  贺稚平  陈艳 《中国针灸》2007,27(2):103-105
目的:探讨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只服用药物;电针1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电针2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依次电针合谷、三阴交。结果:电针组电针后近期副反应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有更为显著的趋势。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其中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头针取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用G—6805电针机施治。对照组30例取穴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头针治疗中风很多实验证明针灸对中风患者的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刺头穴对于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脑部电生理学都有显著的影响,辅以电刺激可加强治疗效果,是治疗早期脑梗塞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7):951-952
目的:观察电针椎间关节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椎间关节组30例,常规穴位组30例。椎间关节组以腰椎椎间关节为靶点取穴后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传统穴位组选用常规穴位电针治疗,隔日1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通过VAS、JOA评分来进行两组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及JOA都有明显改善,椎间关节组改善优于常规穴位组(P0.05)。结论:以椎间关节为靶点进行电针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疗效明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2):236-238
目的:对比电针背腧穴联合膝局部穴位治疗法与双氯芬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电针背腧穴联合膝局部穴位方法治疗膝关节炎63例的疗效与双氯芬酸钠治疗63例的疗效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结果:电针背腧穴联合局部穴位方法治愈50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6.9%,双氯芬酸钠药物组治愈4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79.4%,两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背腧穴并膝局部穴位治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电针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运珠 《陕西中医》2006,27(12):1563-1564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取肺俞、膈俞、肝俞等穴,接电针治疗仪,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法具有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的作用,可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气至有效,强化了调畅局部气机治疗作用。电针增强针感,共奏降逆止呃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