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 ( LVMI)与中医分型的关系。方法 :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阳两虚型 ,痰湿壅盛型 ,阴虚阳亢型和肝火亢盛型。应用惠普45 0 0型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 LVMI。结果 :LVMI:阴阳两虚型 >痰湿壅盛型 >阴虚阳亢型 >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与其余三个证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1 ) ,其余三个证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LVMI可作为高血压中医分型的客观依据 ,也可作为中药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和心脏彩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3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患者,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肝阳上亢组(32例)、痰湿壅盛组(24例)、阴阳两虚组(27例)和阴虚阳亢组(20例),统计患者在院24 h动态血压和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肝阳上亢组和阴虚阳亢组24 h SSD、d SSD、d DSD、n SSD、n DSD高于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P<0.05),肝阳上亢组和阴虚阳亢组比较无差异(P>0.05);阴阳两虚组LVEDD高于肝阳上亢组(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阴阳两虚组E/A、LVEF值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他三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损害中医证型与动态血压、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4例,通过检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诊断H型高血压,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比较各证型之间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分级及Hcy水平。【结果】144例H型高血压患者可归属为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其中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分布最广。144例H型高血压患者男性所占百分比(106/144,73.6%)高于女性(38/144,26.4%);痰湿壅盛证H型高血压患者男性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壅盛证患者的Hcy水平最高(P0.01),其他证型患者之间的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1级和2级患者(P0.05),1级和2级患者之间的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中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分布最广,其中痰湿壅盛证患者的Hcy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庆阳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我市有代表性的三家医院门诊和住院高血压病患者220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诊断高血压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把入选患者分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4组。分别给患者测量静息血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阳两虚证患者约68例(占30.9%),痰湿壅盛证患者60例(占27.3%),阴虚阳亢证患者47例(占21.4%),肝火亢盛证45例(占20.5%)。从年龄分布可见阴阳两虚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火亢盛,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男性分布多于女性,男女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阴虚阳亢型多见于女性,阴阳两虚型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甘肃庆阳地区高血压患者中医分型以阴阳两虚、痰湿壅盛较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辨证分型原则,对2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空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64例原发性高血压中,以痰湿壅盛证为最多见,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且此型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P〈0.05)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为最高。结论痰湿壅盛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最高,需对其进行早期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失眠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研究失眠对血压控制的影响及中医证型特点。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本单位及社区义诊的7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指标测量、中医辨证。结果:731例高血压患者中,31.9%的患者合并失眠,女性比男性失眠率高。失眠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不失眠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不失眠患者。高血压证型为肝火亢盛证266例(36.4%),阴虚阳亢证214例(29.3%),痰湿壅盛151证例(20.7%),阴阳两虚证67例(9.2%),瘀血阻窍证33例(4.5%)。失眠证型为痰热扰心证70例(30.0%),肝火扰心证58例(24.9%),心肾不交证53例(22.7%),心胆气虚证2例(0.9%),心脾两虚证50例(21.5%)。结论:失眠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女性高血压患者更易失眠。痰、热是高血压合并失眠的主要病理因素,肝是主要病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中医分型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就诊的EH患者100例,综合中医四诊资料,对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阴阳两虚4个基本证型,另外选取同期就诊的非高血压的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酶法检测EH及非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两组血尿酸发生率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 0. 05);且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血尿酸水平存在差异,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 0. 05),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P 0. 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尿酸升高者较非高血压者明显增加,而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探索高血压病临床辨证规律。方法:根据临床症候将63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女性多于男性(P<0.05),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男性多于女性(P<0.05)。平均年龄肝火亢盛型低于其他3型(P<0.01),痰湿壅盛型低于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体重指数高于其他两型(P<0.01)。收缩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主(P<0.05),舒张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P<0.05)。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于本院住院确诊的DPN患者188例。中医证型采用指标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采用简单对应分析中医证型与病变程度的对应性,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小板参数及血小板活化物,从而探讨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结果] 截取聚类图的不同位置,证型分型不同,其中D点截取分为5个证型:阳虚证、气虚证、阴虚证、瘀血痹阻证及痰湿阻络证。188例DPN患者中,痰湿阻络证18例(9.57%)、瘀血痹阻证53例(28.19%)、阳虚证28例(14.89%)、阴虚证39例(20.74%)、气虚证50例(26.60%)。DPN病变程度分级为Ⅰ级56例(29.79%)、Ⅱ级76例(40.43%)、Ⅲ级56例(29.79%)。痰湿阻络证和瘀血痹阻证在二维投影图中间,并未偏向DPN病变程度某一分级;阳虚证偏向Ⅲ级,阴虚证偏向Ⅱ级,气虚证偏向Ⅰ级。与气虚证比较,阴虚证、阳虚证患者的血小板(blood platelet ,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tion specific-1,ETS-1)、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及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均明显升高(P<0.05);与阴虚证比较,阳虚证患者的PLT、MPV、PDW、GMP-140、PAF、ETS-1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临床可常规将DPN分为阳虚、气虚、瘀血痹阻、阴虚和痰湿阻络5个证型。随着DPN进展,中医证型也发生从气虚到阴虚到阳虚的转化,而瘀血痹阻和痰湿阻络伴随DPN患者各阶段。在DPN进展中,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中医证型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肥胖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46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62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进行比较,以探讨肥胖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肥胖组患者的Ivsd、LVPWd、LVM、LvMI,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且较非肥胖组有更高的LVH检出率;同时高血压肥胖组以痰湿壅盛证较多(58.7%),其次是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而非肥胖组则以肝火亢盛证较多(51.6%).其次是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提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患者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化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常见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分别检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高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结果:痰湿壅盛组血清Hcy、hs-CRP、BNP平均水平显著增高;夹痰瘀组血清Hcy、BNP水平显著高于夹瘀、夹风组;血浆vWF平均水平在阴阳两虚组最高;夹瘀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夹痰组。结论: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及夹痰瘀患者易损因子水平较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未成年人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与生化指标、脂联素、瘦素的关系,为未成年人高血压病因病机和高血压辨证的客观化提供可能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原发性未成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生化指标、脂联素、瘦素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各证型按所占比例排列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血清APN水平在各证型中分布为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leptin水平在各证型中分布为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且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成年人高血压出现率最高的证型为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患者更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北京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预防、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3700例健康体检者中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9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对其中174例进行中医体质评估。结果中心性肥胖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体重指数(BMI)升高、尿酸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北京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以痰湿体质比例最高(21.84%),其次为阴虚体质(19.54%)和阳虚体质(18.39%),以男性最为多见。结论痰湿体质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体质,随着年龄增大,偏颇体质逐渐增多。应重点对中心性肥胖及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全面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应早期综合干预,以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尿β2MG、血β2MG、尿mAlb)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4型,检测其尿β2MG、血β2MG、尿mAlb水平,分析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1)肝火亢盛证组与非肝火亢盛证组比较,尿β2MG、尿mAlb、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肝火亢盛证组与其余3组证型比较,尿β2MG、血β2MG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肾脏损害标志物与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临床相关性,尤其是尿β2MG、血β2MG在肝火亢盛证与其他证型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探讨上海某远郊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进一步了解不同证型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性,以提高高血压的现代中医药防治疗效。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某远郊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及脉象,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并参照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将中医证型分为:肝火亢盛证组、阴虚阳亢证组、痰湿壅盛证组和阴阳两虚证组4型。统计患者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等相关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74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从高向低依次为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痰湿壅盛组男女构成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分布,而阴阳两虚组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独居、肥胖、体育锻炼、心血管疾病史、饮酒、吸烟等因素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以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证最为多见,中医辨证可以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 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 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方法共收集318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并按病程分层对证候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18例患者中,单纯虚证68例,占21.4%;单纯实证27例,占8.5%;虚实夹杂证223例,占70.1%。病程0~2年者可见以痰(湿)热互结为主的实证,病程2年以上者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病程10年以上者多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随着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增多。结论随着病程进展,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型由热盛津伤、痰热互结逐渐向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证转化,血瘀证、痰浊证是贯穿于整个病程的常见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20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年龄、性别、血糖、血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IFG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以阴阳两虚证最常见,其次为气阴两虚证、气滞痰湿证和肝郁脾虚证。不同年龄段的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与年龄关系密切。结论:阴阳两虚证是IFG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一个最常见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5 582例社区老年志愿者分为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采用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中医体质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5 582例老年人中,高血压病患者占55.2%,非高血压病者占44.8%;高血压病组平和质562例(18.2%),偏颇体质2 521例(81.8%),非高血压病组平和质467例(18.7%),其余共2 032例(81.3%)。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痰湿质,非高血压病组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两组之间体质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模型中,痰湿质为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病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因素关系的模型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痰湿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为危险因素。结论 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多见,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是较为常见的体质类型;ALT、痰湿质、Hcy、血脂异常、年龄及血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根据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干预方案,积极调整偏颇体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471例原发性高血压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筛选2周内无服药史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标准化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测定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中医证型与SBP、DBP、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的相关性。结果入选EH患者471例,因症状轻无法辨证分型者94例(20.0%),4种证型中以痰湿壅盛型最多(154例,32.7%),其次为肝火亢盛型(108例,20.9%)、阴虚阳亢型(70例,14.9%),阴阳两虚型最少,仅45例(9.6%)。肝火亢盛型男性患者多,而阴虚阳亢型和痰湿壅盛型女性患者多。各证型间年龄、SBP、DBP、FPG有显著差异,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患者上述指标依次升高。痰湿壅盛型患者BMI、TC、TG升高。结论轻中度EH以痰湿壅盛型最多,阴阳两虚型最少,不同证型患者年龄、血压、血脂、空腹血糖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