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使用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病人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的得分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对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疾病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满意度,对提高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接受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卫生宣教,两组分别在入院当天、手术后1周、出院前1 d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随时间的变化而下降,与入院时相比,试验组在手术后1周和出院前1 d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颅脑外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对48例颅脑外伤后存在疾病不确定感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无差异。结果:本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比健康教育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进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在风湿病科门诊抽取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需住院治疗患者6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接受根据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前、入院后两周、出院后1个月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均比入院后两周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在入院后两周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在入院后两周测量得分虽比入院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入院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得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周及出院后一个月的得分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流程表进行健康教育,能更有效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6.
家庭内支持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支持水平的影响,进而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60例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家庭内支持的4个条目的测试结果,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方法,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以及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关注度。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天、出院后6个月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领悟家庭内支持状况评分明显提高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减低。结论:对癫痫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可以提高患者的家庭内支持水平,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 选取ACS件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的患者100例,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表完成院内及院外健康教育.于入院24h、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完成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患者出院时及院外6个月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较入院24h内明显降低,组间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可显著降低ACS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抑郁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6月在我院心身科病房住院的78例抑郁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住院2周后及出院前1d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 scale,MUIS)测评。结果观察组住院后2周及出院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按健康教育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手术前、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和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以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均P<0.01);而对照组手术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患者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激素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科及肾脏门诊的180例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及半年... 相似文献
13.
毕艳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18-20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内心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治疗后对2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Herth希望指数(HHI)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MUIS和HHI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MU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H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宣教可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23”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123”健康教育模式,观察比较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23”健康教育模式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5.
肾病综合征青少年患者疾病知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青少年患者疾病知识状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问卷对11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青少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青少年患者知识状况总分最低分14分,最高分26分满分,平均分21.68分,标准差2.472分,平均分占总分26分的百分比为83.4%,平均每位患者答对21.68道题目。结论青少年知识状况普遍较好,但疾病与药物治疗、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宣教应引起重视并应加强健康教育;在量表的编制和测评上应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用药指导。对2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血浆蛋白上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是否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后)和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前)患者入院时和4周后的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变化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自投入激素治疗开始至尿蛋白≤1.0g/24h和尿蛋白≤0.15g/24h所用的时间;比较一年的复发率。结果:经4周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和消失,观察组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87.3%):两组患者尿蛋白均减少,血浆白蛋白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P≤0.01);在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方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自投入激素治疗开始至尿蛋白≤1.0g/24h和尿蛋白≤0.15g/24h所用的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复发率观察组(7.0%)少于对照组(11.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及家属熟悉有关疾病的知识,改善心理状态,使其行为发生正性改变,有效促进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