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探讨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高危妊娠更易发生产后出血。结论: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重视高危产妇,加强护理观察与急救,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袁静  蒋俐华 《中外医疗》2012,31(35):12-13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南区医院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2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指征所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是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因素、妊娠高血压病、疤痕子宫所致产后出血量最高。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控制及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新式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B-Lynch缝合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术在预防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有发生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9例和对照组157例。两组术中均使用缩官素药物,观察组术中行B—Lynch缝合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h累计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Hb值下降明显减少(P〈0.01);术后恢复好。结论:对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中预防性行B-Lynch缝合术能减少剖宫术中、术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减少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院住院的6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产妇,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率比阴道分娩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多见.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提高产科抢救能力,掌握剖宫产指征.以达到减少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高危因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收治产后出血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相关影响因素有分娩方式、人流史以及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所致,加强孕前宣传教育及孕期管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及时机,加强产程及产后的监护,及时有效的处理,对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及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及产妇精神因素。临床特点:晚期产后出血多数发生在剖宫产术后3周以上,占62.8%;且有反复阴道出血,其中1次出血〉500ml。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间不应局限于产后42天内,其主要原因是子宫切口感染。对病因的诊断、治疗、预防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中切口缝合方式与晚期产后出血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巧荣 《中外医疗》2010,29(9):50-50,5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切口缝合方式与晚期产后出血关系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6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不同,自然分为A、B2组。结果A组304例中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8例,B组320例中发生晚期产后出血4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连续锁扣式缝合及切口两侧顶端各单独缝合比单纯连续缝合效果好,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刘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15-1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发因素,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减少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61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10%,常发生在产后2h内,占91.80%。产后出血的前三位病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高危因素有:多次孕产史、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巨大儿、羊水过多、双胎妊娠、产程延长等。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危重症,常与多种原因和高危因素有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逐步做好防治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产后出血和降低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14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娩方式和产妇年龄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大于阴道分娩出血量(P〈0.05),产妇年龄与产后出血相关(r=0.365,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和选择适宜时机的剖宫产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选择最佳生育年龄能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52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对本组资料52例产后晚期出血患者进行积极处理,该52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值,贫血状态基本得到纠正,阴道流血停止,子宫复旧情况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中需要积极做好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预防及诊治工作,以此降低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60例(66.67%);产程延长26例(28.29%);胎盘因素17例(18.89%)。出血量500~1000mL者67例(74.44%);1000~2000mL者16例(17.78%),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7例(7.78%)。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顾方  杨芩 《吉林医学》2013,34(19):3849-3851
目的:分析86例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通过对3 877例剖宫产进行观察,其中剖宫产并发产后出血86例,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前出血患者是产后出血的高危人群,77例经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后治愈,9例治疗无效切除子宫。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进而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高危因素的孕妇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宫体注射缩宫素,治疗组同时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收集术后24h两组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为(694.76±229.15)ml,治疗组为(538.23±235.76)m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产后24h血红蛋白平均下降值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明显减少有宫缩乏力高危冈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出血量,并具有安全、高效、迅速、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从新乡市医药站职工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人院分娩的孕妇300例,随机抽取定期产前检查并自愿接受孕产期系统健康教育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只接受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产妇系统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出血量,减少巨大儿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重点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5—2005年我院收治的54例晚期产后出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13%。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及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结论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加强产褥护理,可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重点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1995-2005年我院收治的54例晚期产后出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院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13%。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良、宫腔感染及剖宫产子宫切口裂开。结论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剖宫产技术、加强产褥护理,可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5.60%(108/192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88例,占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81.48%(88/108);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9例,占17.60%(19/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53,p<0.01);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6.67%),其次为胎盘因素(28.7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因素、巨大儿或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全身因素等。结论:病理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探讨对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52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和同期52例阴道分娩孕妇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分析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的干预措施.结果 剖宫产术术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者(χ2=15.16,P<0.01),且出血量显著多于自然分娩者(t=5.18,P<0.01);高龄、前置胎盘、巨大儿、双胎妊娠、血小板低、应用宫缩抑制剂是引起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为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38例通过常规止血治疗完成止血,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完成止血,其它经宫腔填塞纱布术、B-Lynch缝合术、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完成止血.结论 避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术手术适应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确产后出血原因与制定科学合理止血方案可降低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9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组,以我院同期行剖宫产未发生出血者2157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产科情况,总结分析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剖宫产产后出血91例,占同期剖宫产总数的4.05%,经积极治疗,无一例死亡;研究组平均年龄、多胎妊娠及伴有合并症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手术因素3类,其构成比分别为60.33%、24.18%和5.49%;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复杂,临床上应早期预见并消除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术中加强规范操作,科学合理的处置产后出血,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