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抗真菌化疗领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见表),但其有很好的前景。从1903年首次报告碘制剂治疗孢子菌丝病有效,直到吡略类(azoles)发现前,进展基本上仅局限于非常少的几种药:两性霉素(因其毒性而受限)、氟胞嘧啶和灰黄霉素(其抗菌谱很窄)。现在,我们正在证实吡咯类能否成为提高疗效、减轻毒性和谱广的有用药物。但是,除丙烯胺类阻断固醇合成外,其他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真菌化疗的实验室监测包括测定抗真菌药在体外抑制特定真菌的最低药物剂量以及接受抗真菌治疗病人的血药浓度,以确保适当的治疗剂量和避免引起不良副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几种主要抗真菌药物实验室试验的适应征及其说明,并较详细地介绍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抗真菌新药氟康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真菌新药氟康唑苏尚焙氟康唑(Fluconazole,FCZ)商品名大扶康(Difucan),系1980年美国辉瑞(Pfizer)公司研制合成的三唑类抗真菌新药。1992年国内开始生产并用于临床。由于该药具有易溶于水,吸收好,抗真菌谱广及毒性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相传秦朝年间,在浙江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里,突然流行了一种怪病:人们的皮肤上长出一粒粒小疙瘩,奇痒难忍。村里先后请了99位医生,都口称无药可医,摇头而退。最后请来了第100位医生,他说治这种病的药长在东海的一个蛇岛上,毒蛇横卧其上,极难采到手。为了拯救全村父老乡亲,几位青年去了蛇岛采药,  相似文献   

6.
<正>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 占浅部真菌病的30%,占整个足病的50%。国外患病率平均为 9.1%,国内患病率平均为 15%。甲板缺少血液循环,无法产生针对侵入真菌的免疫反应,故甲真菌病一旦形成很难自愈,因此对于甲真菌病必须给予  相似文献   

7.
真菌对于健康人体而言通常是条件致病菌,但是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外部因素不良时,就有可能造成全身或局部感染.近年来由于期望寿命延长、广谱抗生素应用增加、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增多和肿瘤发病率增加等,临床上真菌感染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真菌药物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人类40多年前开始使用第一个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以来,人们在防治真菌感染方面已取得较大突破.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有唑类、多烯类、丙烯胺类三大类.下面简要将其不良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怎样选用抗真菌药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张鸿斌近年来,由真菌引起的人类疾病越来越多,抗菌药也随着应运而生。现今,临床上使用或药房里销售的抗真菌药多达数十种,而且许多药物的名称都很相象。尽管有些药物的名称类同,甚至属于同一类型的抗真菌药,但各种药物的功效和用途...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大蒜的抗真菌作用,却不知道许多中药也有抗真菌作用,在此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大蒜的抗真菌作用,却不知道许多中药也有抗真菌作用,在此介绍几种:1郾陈皮:试管内抑菌实验发现,25%和50%浓度的陈皮液对常见的浅部真菌有抑制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无抑制作用。12郾5%陈皮液对红色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均有抑制作用。2郾姜黄:实验证实姜黄挥发油和姜黄异构体具有强抗真菌作用,而姜黄素仅有弱抗真菌作用。将姜黄有效成分制成溶液,治疗各型足癣均有效。3郾昆布:实验观察不同浓度昆布浸出液的抗真菌作用,结果表明,昆布浸出液对5种常见皮肤癣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4郾肉桂:肉桂所含成分肉桂醛是抗真菌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1.
甲癣即甲真菌病,俗称“灰指(趾)甲”,是由真菌侵犯甲板引起指(趾)甲破坏所致。由于指(趾)甲组织坚硬,真菌隐藏其中,外用药物往往不易渗透进去,所以口服抗真菌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滥用或服用不当的现象十分普遍,下面列举种种:误区一:未确诊前擅自应用有些病人一发现自己指(趾)甲出现病变,便自以为是患了甲真菌病,到药店自行购买抗真茵药口服,结果疗效不佳。究其原因,是因某些貌似甲癣的病变并非由真菌感染引起,而是银屑病、扁平苔藓、甲营养不良所致。这些病变需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误区二:服用方法千篇一律甲真菌病的致病菌不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如念珠菌  相似文献   

12.
真菌可引起人类慢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病可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又名系统性真菌病).皮肤癣菌(例如红色毛癣菌)感染引起的是浅部真菌病,包括头癣、股癣、甲癣等.  相似文献   

13.
陈育民 《家庭医学》2006,(17):28-28
甲癣即甲真菌病,俗称“灰指(趾)甲”,是由真菌侵犯甲板引起指(趾)甲破坏所致。由于指(趾)甲组织坚硬,真菌隐藏其中,外用药物往往不易渗透进去,所以口服抗真菌药才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滥用或服用不当的现象十分普遍,下面列举种种:  相似文献   

14.
15.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真菌性疾病治疗的成功率已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大蒜具有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生长的活性。这种活性通常被识为是其中的主要成分——蒜素的作用。作者测定了大蒜中一种抗凝剂ajoene的抗真菌活性,并与A、B、C、D及蒜素五种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真菌感染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尽管在过去10年中,有多个新药上市,有氮唑类、棘白菌素类等,但是现有药物仍然存在着抗菌谱窄,毒副作用大,溶解度差,药代动力学性质不理想等缺点。本文对近10年来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氮唑类、棘白菌素类),处于各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抗真菌药物进行了综述。对仍在进行研究的抗真菌药物的新的作用靶点进行了总结,对抗真菌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细菌药敏实验目的相同,即为治疗人类感染选择最适宜药物。实验可在量上确定MIC,也可在质上预测临床上可能出现的反应。本文讨论五种药物的敏感实验,包括二性霉素B、制真菌素、双氯苯咪唑、酮哌口恶咪唑、5-氟胞嘧啶(5-FC)。二性霉素B和制真菌素是多烯大环内脂性抗菌素,前者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且危及生命的真菌感染,主要以静脉给药;后者用于治疗非全身性、非侵入性感染如阴道、皮肤粘膜及肠道的念珠菌病。二者都难溶于水,酸中不稳定,其活性同它在细胞膜上甾醇连接方式有关。双氯苯咪唑和酮哌口恶…  相似文献   

19.
介绍常用的抗真菌药的适应证、用法、不良反应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真菌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真菌耐药性也在逐年加重;不同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各有差异,耐药真菌引起的深部感染已成为当前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该项研究分析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唑类、多烯类、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以及部分中草药,总结了上述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并对其研究进展作出综述,从而为更好地控制真菌感染,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奠定基础,并为今后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探索抗真菌药物未来的研究趋势提供策略指导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