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宝   《中国医学工程》2014,(6):195-196
随着国内肥胖人群数量日益增长,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的生活习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加重健康负担。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已成为NAFLD以及一些相关代谢疾病的发展、进行性加重的主要促成因素。1病理特征NAFLD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三个阶段,病理组织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探讨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健康体检人群1286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观察两组代谢异常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为39.8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5.24%,NAFLD组较无NAFLD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以及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代谢综合征发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IMT、颈动脉硬化类型有明显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高TG症、低HDL症、高血糖以及代谢综合征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代谢异常,并且对颈动脉硬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胰岛素抵抗以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1],疾病范围涵盖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NAFLD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通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从1999年至2018年,NAFLD的患病率增加了8%~9%,目前总体患病率达到29.1%,其中中国NAFLD患者占全球患病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加重了全球的健康负担[3]。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NAFLD的特效药;有不少研究发现,中医药在防治NAFLD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中医外治法如推拿、贴敷、针灸、拔罐等治疗NAFLD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和肝毒性,逐渐受到各大医家关注。现本文将近几年中医外治法治疗NAFLD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及生化特征,以探讨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测量NAFLD患者242人(NAFLD组)、非NAFLD患者160例(非NAFLD组)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 NAFLD组的BMI、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血尿酸、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后者;NAFLD组较非NAFLD组,肥胖和(或)超重、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呈显著性升高。结论 NAFLD与MS密切相关,NAFLD患者具有MS多个组分的特征,应重视NAFLD对代谢相关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马纪林  张雪平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7):2126-2134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早期难以发现,常在出现代谢性疾病时才能被发现,但目前关于非侵入性指标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预测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见。 目的 探讨非侵入性指标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 方法 2020年6—12月,共有9 812例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其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目标代谢性疾病(包括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者4 652例,无代谢性疾病患者1 075例(健康对照组);4 652例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中无NAFLD及代谢综合征者1 948例(对照组),仅有NAFLD者1 248例(NAFLD组),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者1 456例(MAFLD组)。比较四组受试者一般资料、人体测量学指标、血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检查结果;MHR、脂质蓄积指数(LAP)与分组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确定非侵入性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最佳截断值,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 结果 本研究在9 812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45周岁的社区常住居民中共发现目标代谢性疾病患者7 517例、NAFLD患者2 704例,目标代谢性疾病、NAFLD患病率分别为76.61%(7 517/9 812)、27.59%(2 704/9 812)。四组受试者女性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红素、血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LMR、MHR、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指数(ANI)、LAP、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腰围分类、BMI分类、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R、LAP与研究对象分组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342、0.580,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非侵入性指标NLR、PLR、LMR、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8〔95%CI(0.511,0.545)〕、0.581〔95%CI(0.564,0.598)〕、0.546〔95%CI(0.529,0.563)〕、0.695〔95%CI(0.679,0.711)〕,灵敏度分别为74.66%、59.82%、51.79%、69.51%,特异度分别为31.52%、53.95%、56.62%、60.6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92、115.470、0.193、0.292。多因素Logistic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对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有影响。 结论 MHR对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较高,而性别、BMI分类、腰围分类、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是影响MHR预测社区居民NAFLD合并代谢综合征准确性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特殊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特殊人群2006年查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NAFLD组收缩压、舒张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指数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2)NAFLD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或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无NAFLD组(P均〈0.05)。结论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针对NAFLD患者应及时筛查和干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谢中海 《河北医学》2009,15(7):784-78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及其相关因素在正常人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将618例35岁以上体检者根据NAFLD诊断标准分为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观察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在脂肪肝组分布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代谢综合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存在紧密联系,对诊断为NAFLD的病人,必须对其是否存在MS作进一步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王馨雪  宓芳霞  陈达华  叶桦 《浙江医学》2022,44(20):2221-222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以肝细胞显著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等一系列严重肝病事件。适当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对于阻止NAFLD的进展至关重要,目前,NAFLD的一线治疗主要包括饮食干预和增加体育活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对于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仍未达到疾病缓解的肥胖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NAFLD治疗药物的开发在过去的10年中蓬勃发展,主要针对代谢综合征和肝脏损伤,常见药物有抗氧化剂、代谢修饰剂、抗纤维化药物等,但是目前尚未有批准的药物治疗方案。此外,针对NAFLD不同发病机制的各种新型靶向药物也相继进入临床试验。本文就近年来NAFLD治疗现状和新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胆汁酸(bile acids,BAs)作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从不同层面参与NAFLD的发病。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的原因及其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钟杭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081-1083
随着全球肥胖、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T2DM)及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很多学者已认识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在代谢领域内可能涉及上述疾病的发病机制,且NA-FLD出现于代谢紊乱之前。在美国,30%的成人NA-FLD是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并可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而且NAFLD也已成为儿童肝病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在居民中的分布特点、患病情况及其相关性,为防治NAFLD及MS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35例(能够经肝脏穿刺活检或获得肝脏标本证实的)NAFLD患者术前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获得肝脏杨氏模量平均值(Mean),对Mean与病理NAFLD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各期NAFLD患者Mean的组间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Mean预测NAFLD的效能。结果:NAFLD不同病理分级间Mea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NAFLD病理级别的增加而增加(P<0.05);Mean与NAFLD分期呈正相关(rs=0.916,P<0.05)。Mean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曲线下面积为0.971(95%CI=0.949~0.994),敏感度91.3%,特异度97.0%,截点为7.30 kPa。Mean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曲线下面积为0.984(95%CI=0.969~0.999),敏感度98.6%,特异度88.7%,截点为9.05 kPa。Mean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曲线下面积为0.965(95%CI=0.940~0.990),敏感度90.0%,特异度88.5%,截点为11.35 kPa。结论: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Mean可反映NAFLD的严重程度,是NAFLD分期较为敏感的方法,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张美玲 《肝博士》2023,(6):11-12
<正>记者: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防治现状如何?饶慧瑛教授:NAFLD是目前我国慢性肝病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病因。调查数据显示,NAFLD约占所有肝病病因的50%以上。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在内的流行率大约在30%左右。我们的团队通过对2019年GBD(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的分析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全球NAFLD年龄标化后的流行率约为15%,在中国也是相似的数据,大约为15%。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相似,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被重新定义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包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代谢失调,此种定义挑战了人们对此疾病的理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患病率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我国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肝病,且成为全球新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本文就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筛查和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柏克 《肝博士》2012,(6):29-3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来,NAFL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及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年人患病率为17%~33%。近来国外学者发现NAFLD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并认为NAFLD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NAFLD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目前NAFLD已成为发达国家第一大慢性肝病及肝功能异常的首要病因,普通成年人NAFLD患病率为17%~33%[1],我国各地脂肪肝的患病率报道差异颇大。范建高等[2]报道上海市成年人NAFLD患病率为15.35%。随着营养过剩、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逐年增多,NAFLD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2006年2月再次修订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并…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 nalcoholic fatty liverd 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目前普遍认为NAFLD是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的一种肝脏表现。目前NAFLD已经被纳入代谢综合征疾病谱。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伴随,美国将其作为MS的组分之一,并发现胰岛素抵抗在NAFLD发病中贯穿始终。故本文对NAFLD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组分之间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姨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