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芳  张旭  陈波 《系统医学》2023,(14):190-193
慢性难愈合创面在临床上也叫做慢性伤口,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治疗不能愈合,也没有愈合的征象。外泌体来源于干细胞,且可以推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使其更好地参与创面愈合,同时可调节免疫反应和组织再生。因此在愈合创面、骨和软组织的损伤修复、抑制瘢痕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外泌体(exosomes, Exos)的来源和功能、慢性创面愈合的生理机制、外泌体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均可分泌的纳米微囊泡,主要通过转运蛋白质、脂质、微小RNA等信号分子参与 多种信号通路,进行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应答、抗原呈递等。神经系统损伤后仅可引起有限的神经修复, 缺乏持续性的再生能力,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疗法可促进受损神经元的突触连接和内源性神经元生长。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能是这种再生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介质。本文结合最新的 文献,对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ESCMSCs)来源的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已注册的未分化、人类ESC H9细胞系诱导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旋转超滤法从培养基中提取外泌体(exosomes)。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鉴定hESC-MSCs表面标志物,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三系分化诱导,利用透射电镜、Izon qNano纳米粒子分析系统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Western blotting鉴定外泌体表面特异性标志物,观察hESC-MSCs-Exo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1)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成功诱导形成hESC-MSCs,并收集纯化外泌体。诱导后的MSCs CD29、CD73、CD90、CD105、CD146、CD44表达阳性,CD34、CD133、CD45、HLA-DR-PE表达阴性;hESC-MSCs通过诱导完成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hESCMSCs-Exo为粒径在40~100nm的囊泡,表达特异性的表面标志物CD9、CD63和CD81;体外促进HMEC-1的增殖和迁移。结论 hESC-MSCs-Exo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囊泡,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hESC-MSCs-Exo来源无限,可为临床组织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丰富的干细胞外泌体来源。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外小分子囊泡,其参与调节缺血性卒中后神经细胞重塑以及血管新生。本文总结了外泌体在缺血性卒中修复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影响患者损伤部位及以下的运动、感觉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现有治疗手段单一、且效果不佳。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血-脊髓屏障、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轴突生长、修复瘢痕组织等方式,改善和治疗脊髓损伤造成的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因其在临床治疗应用上的潜力,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脐带间质干细胞(huc-MSC)来源的外泌体作为一种临床应用生物制品的自身安全性。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外泌体表面标记CD9、CD63,利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外泌体的大小及浓度。溶血试验、全身过敏性试验和血常规检测验证外泌体的自身安全性。结果外泌体表达外泌体特异性分子CD9、CD63,外泌体不会引起溶血、全身过敏反应及血常规异常。结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外泌体的一般特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为外泌体今后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骨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特征,可促进癌症转移,尤其是实体瘤,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肾脏癌和肺癌的癌转移。外泌体的活动在骨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即肿瘤外泌体)成分特殊,可以用作肿瘤检测的生物标记物。本研究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点及外泌体与骨肿瘤的早期诊断、骨肿瘤微环境、骨肿瘤侵袭及转移、骨肿瘤的免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级囊泡。在双层膜的包裹下,其内部携带着蛋白质、DNA、mRNA和miRNA等生物分子。外泌体与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在病理情况下,外泌体内特异性蛋白、miRNA均可作为检测靶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主要对外泌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近来研究发现,MSCs分泌的外泌体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再 生、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功能。本文主要综述MSCs源外泌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 展,以期探讨出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包含着蛋白质,mRNA和micro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调控受体细胞各种生理病理功能,参与一系列的生物过程,如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指导肿瘤细胞生长发育等。外泌体miRNA作为外泌体生物活性物质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产前诊断主要针对胎儿出生前,对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的诊断,从而防止严重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或智力障碍患儿的出生。外泌体miRNA存在于血清和多种细胞外液中,也存在于羊水、胎盘和乳汁中。外泌体miRNA在产期诊断中的临床作用也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领域外泌体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WOS)核心数据库中2010年至2020年肿瘤相关外泌体的研究性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后共获得2 556篇文献,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频关键词主要有expression, microRNA, extracellular vesicle等。关键词聚类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为breast cancer, biomarker, apoptosis, NK, migration。近五年的突现词分别为circulating microRNA, prostate cancer, stem ce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结论乳腺癌外泌体研究、肿瘤标志物研究、肿瘤机制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方面是肿瘤外泌体研究的热点。前列腺癌、肝细胞癌、干细胞相关外泌体研究以及循环系统中外泌体microRNA是研究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2.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外泌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免疫调节功能及支持血管形成能力。收集第4—6代BMMSC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9,bicinchoninicacid(BCA)方法定量检测外泌体分泌量;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作用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NC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cro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的作用方式,与HUVEC共培养后观察其网状结构形成;应用裸鼠体内试验检测外泌体对血管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40—160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9,其分泌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可抑制PBMNC分泌IFN-γ(P〈0.01),内含有免疫相关microRNA如miR301、miR22和miR-let-7a等,能促进HUVEC网状结构形成和血管形成(P〈0.01)。结论:BMMSC分泌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与支持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一种球形纳米级细胞外囊泡, 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 外泌体都可以被一些细胞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如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等。因其起源于相应的母细胞, 故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被称为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EX)。近年来, TEX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免疫反应、化学治疗抗药性及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 对TEX在肿瘤进展、耐药性及临床诊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miR-486基因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对大鼠H9c-2心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分离并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并鉴定其免疫表型和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用电子显微镜观测外泌体的形态结构;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外泌体对细胞迁移特性的影响。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miR-486,应用qRT-PCR确定高表达miR-486的UC-MSC。收集培养上清,通过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应用qRT-PCR检测UC-MSC外泌体miR-486表达量。用Dye670标记评价外泌体对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模型中通过Annexin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UC-MSC分泌外泌体直径均在40-100 nm之间,且具有双膜结构。重组腺病毒能够有效介导miR-486在间充质干细胞表达,miR-486基因修饰UC-MSC分泌的外泌体中miR-486的表达显著增高。高表达miR-486的外泌体对心肌细胞有促增殖、促迁移作用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且高表达miR-486的外泌体对心肌细胞有促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是一种球形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外泌体都可以被一些细胞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如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等。因其起源于相应的母细胞,故由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被称为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EX)。近年来,TEX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免疫反应、化学治疗抗药性及转移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体内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可携带包含亲代细胞信息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多数外泌体有特殊的功能,可能与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相关。现已发现外泌体参与疾病进展、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监视等多个环节。外泌体中蛋白质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部分。该文总结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综述目前外泌体蛋白质的临床作用,并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7.
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是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但肺癌的晚期诊断和不良预后常导致治疗失败及癌症复发。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约为30~120 nm,且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被的小膜囊泡。外泌体包含有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介导细胞间交流及调节肿瘤-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外泌体广泛存于人体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效用。该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关于外泌体中miRNA和蛋白质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外泌体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至胞外的膜性囊泡样微体。外泌体在以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和椎间盘退变为主的骨科退行性疾病的诊疗中具有应用价值。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在内的多种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抑制软骨细胞退化、促进再生等作用。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MSC来源外泌体,其优点在于细胞来源丰富、产量较高、易获得。而软骨细胞外泌体内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谱与其亲本细胞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其在软骨分化和维持内稳态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常髓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促进MSC迁移及向髓核细胞定向分化,炎症下的滑膜细胞外泌体还可成为加重软骨退变的因素。本文通过对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在骨科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以产生大量外泌体。许多研究发现MSCs来源外泌体可以发挥调节肿瘤的增殖凋亡、血管新生、肿瘤干细胞活性、侵袭转移以及肿瘤免疫的作用,并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为此本文对MSCs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治疗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溶栓等治疗方法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出血等风险。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和非编码RNA、蛋白质和脂质的载体,具有受损心肌修复作用,是心肌梗死的潜在治疗途径。但天然外泌体存在稳定性较差、组织靶向性不足等缺点,使其临床转化应用受限。近年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外泌体进行修饰,获得有特定功能的工程化外泌体,有望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工程化外泌体靶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