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骨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特征,可促进癌症转移,尤其是实体瘤,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肾脏癌和肺癌的癌转移。外泌体的活动在骨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即肿瘤外泌体)成分特殊,可以用作肿瘤检测的生物标记物。本研究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点及外泌体与骨肿瘤的早期诊断、骨肿瘤微环境、骨肿瘤侵袭及转移、骨肿瘤的免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杨芳  张旭  陈波 《系统医学》2023,(14):190-193
慢性难愈合创面在临床上也叫做慢性伤口,大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创面经过1个月以上的治疗不能愈合,也没有愈合的征象。外泌体来源于干细胞,且可以推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使其更好地参与创面愈合,同时可调节免疫反应和组织再生。因此在愈合创面、骨和软组织的损伤修复、抑制瘢痕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外泌体(exosomes, Exos)的来源和功能、慢性创面愈合的生理机制、外泌体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近年来十分热门的话题,它是一种极微小的囊泡样物质,是由细胞分泌并帮助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生物信息的一种特殊物质。外泌体可携带肿瘤的遗传信息,向周围细胞组织,甚至远处细胞组织传递癌症信号,在肿瘤的发生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参与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耐药等多种环节当中。近年来,中药在胃癌治疗中也被证实了可以影响外泌体的相关机制,外泌体在胃癌的诊治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前景,特别是中药在治疗胃癌中与外泌体之间的联系。研究中药对肿瘤外泌体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探求一条新的中药治疗胃癌的发展道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外泌体对胃癌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干预外泌体影响胃癌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更好、更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4.
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是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但肺癌的晚期诊断和不良预后常导致治疗失败及癌症复发。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约为30~120 nm,且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被的小膜囊泡。外泌体包含有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介导细胞间交流及调节肿瘤-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外泌体广泛存于人体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效用。该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关于外泌体中miRNA和蛋白质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外泌体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体内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的双层膜结构小囊泡,可携带包含亲代细胞信息的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多数外泌体有特殊的功能,可能与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相关。现已发现外泌体参与疾病进展、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监视等多个环节。外泌体中蛋白质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部分。该文总结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综述目前外泌体蛋白质的临床作用,并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细胞外基质的纳米级囊泡。在双层膜的包裹下,其内部携带着蛋白质、DNA、mRNA和miRNA等生物分子。外泌体与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均有着密切关系。在病理情况下,外泌体内特异性蛋白、miRNA均可作为检测靶点,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主要对外泌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所有细胞都释放的胞外囊泡,其直径为30~150 nm。外泌体包含了DNA、RNA和蛋白质等内容物。外泌体可以调节细胞间通讯,活化它们所参与或相互作用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外泌体可在肿瘤微环境中检测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在促进肿瘤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参与血管生成、免疫应答和肿瘤转移等活动。循环中的外泌体可能会成为液体活检且无创的生物学标志物应用到肿瘤患者的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吴佳敏  张炜  张兴  陈麒 《新医学》2022,53(5):336-339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间质性肺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成纤维细胞直接参与IPF过程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同时研究认为IPF的形成、发展与炎症、免疫息息相关,主要表现为免疫细胞与成纤维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外泌体是细胞间进行生物信息通信的重要载体,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着不同的信号因子,可作为免疫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桥梁,在IPF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同时外泌体或将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PF的重要方法。该文就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IPF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了解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在调节IPF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外泌体(exosome)作为目前液体活检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已被证实可参与多种生物学的过程。其所包含的大量核酸如DNA、RNA以及大分子如脂类和蛋白质等,均可以外泌体为载体通过控制微血管生成、调节基质细胞、重铸细胞外基质以及建立"预转移微环境"等多种途径,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该文以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为主要对象,介绍外泌体及其分离技术,并对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及论述。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临床精准治疗和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液体活检是一种方便、快速、无创、可多次取样的检测方法,可以动态反映肿瘤基因表达模式的变化,在肿瘤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液体活检主要是通过检测血液等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游离DNA、循环肿瘤DNA、小分子RNA、外泌体等生物分子,分析评估患者体内肿瘤发生、发展、变化等相关情况,用于肿瘤诊断及辅助治疗等。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其内容物(蛋白质、核酸、糖结合物和脂质等)蕴含丰富的生物学信息,特别是外泌体miRNA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外泌体miRNA有望成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1-2]。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囊泡,这些成分可以从多种体液中分离。外泌体含有蛋白质, mRNA,miRNAs等信号分子,它们反映分泌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功能状态,从而提供了丰富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子源。除了用于疾病诊断外,外泌体还具有抗肿瘤免疫,诱导肿瘤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血管新生和肿瘤转移等生理功能。本文主要对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领域外泌体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发展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 (WOS)核心数据库中2010年至2020年肿瘤相关外泌体的研究性文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后共获得2 556篇文献,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频关键词主要有expression, microRNA, extracellular vesicle等。关键词聚类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分别为breast cancer, biomarker, apoptosis, NK, migration。近五年的突现词分别为circulating microRNA, prostate cancer, stem ce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结论乳腺癌外泌体研究、肿瘤标志物研究、肿瘤机制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方面是肿瘤外泌体研究的热点。前列腺癌、肝细胞癌、干细胞相关外泌体研究以及循环系统中外泌体microRNA是研究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局部或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生成减弱和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密度(BMD)降低,主要影响绝经后妇女。目前尽管抗骨质疏松药物已经开发出来,但在治疗过程中仍观察到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更合理的治疗策略。外泌体是体内所有类型细胞分泌的纳米大小的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外泌体包含许多功能分子[如蛋白质、mRNA、微小RNA(miRNAs)],这些分子可以被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以调节一系列信号通路并影响生理和病理行为。其中miRNA在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总结了外泌体内miRNA调节骨代谢的过程及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是由细胞主动分泌的胞外囊泡,内含多种细胞特异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载体,参与了调节脑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修复及功能重塑的过程。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外泌体来源的微小RNA(miRNA)在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现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miRNA的研究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水中分离的外泌体对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离心过滤法分离腹水中的外泌体,巨噬细胞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法联合细胞因子刺激培养8 d以上获得,观察外泌体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杀瘤活性、一氧化氮产生等的影响.结果:胃癌腹水中的外泌体对外周血来源巨噬细胞杀伤A549肺癌及MNK45胃癌细胞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对荧光细菌的吞噬率.结论:胃癌患者腹水来源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的杀瘤活性及吞噬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包含着蛋白质,mRNA和microRNA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调控受体细胞各种生理病理功能,参与一系列的生物过程,如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指导肿瘤细胞生长发育等。外泌体miRNA作为外泌体生物活性物质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热点。产前诊断主要针对胎儿出生前,对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的诊断,从而防止严重遗传病,先天性疾病或智力障碍患儿的出生。外泌体miRNA存在于血清和多种细胞外液中,也存在于羊水、胎盘和乳汁中。外泌体miRNA在产期诊断中的临床作用也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不同保存期单采血小板(AP)外泌体基因测序和蛋白组学的差异变化,预测不同保存期AP外泌体的功能.方法:留取不同保存期D0、D3和D5的单采血小板,用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进行基因测序和蛋白组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血小板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液相质谱分析技术检测外泌体蛋白的变化和功能预测;制备小RNA测序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现有沉淀法提取尿液外泌体进行优化,并探讨不同的储存条件对尿液外泌体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先浓缩后沉淀法和直接沉淀法提取人尿液标本中的外泌体,比较两种方法的分离效率和成本;采用ExoQuick-TC~(TM)沉淀试剂盒提取外泌体;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外泌体浓度及粒径分布;动态光散射技术(DLS)检测外泌体电位;透射电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分子CD63及Alix蛋白的表达;另取10例临床尿液标本验证先浓缩后沉淀的提取方法,以证实优化方法的可靠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0例前列腺癌患者尿液外泌体经过反复冻融(新鲜、1、3、5次)及9例前列腺癌患者尿液外泌体在-80℃冷冻不同时间(新鲜、1周、2周、1个月)时外泌体RNA标志物let-7c和PSA mRNA的表达量,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TA检测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粒径分布为30~150 nm,均为单峰;DLS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电位均呈负值;透射电镜观察两种方法提取的外泌体大小较为一致,直径分布为30~150 nm;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优化方法存在外泌体标记分子CD63及Alix蛋白;10例尿液标本提取的外泌体浓度约为10~9~10~(11) particles/mL。外泌体经过5次冻融后let-7c和PSA mRNA含量明显下降,Z值分别为-1.69、-1.73(P均0.05)。而外泌体在-80℃冷冻1个月后其RNA含量保持稳定。结论优化后的外泌体提取方法在保证外泌体浓度和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成本,分离得到的外泌体在-80℃短时间冷冻后其RNA含量保持稳定,但不能反复冻融超过5次。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是多种细胞分泌的多形性囊泡样小体,直径30~100 nm,几乎可以存在于所有体液中.外泌体可以通过转移膜受体、蛋白质、mRNA和microRNAs(miRNAs)等生物活性分子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是细胞间交互作用的新方式.其中,外泌体miRNA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  相似文献   

20.
人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外泌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免疫调节功能及支持血管形成能力。收集第4—6代BMMSC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9,bicinchoninicacid(BCA)方法定量检测外泌体分泌量;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作用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NC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cro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的作用方式,与HUVEC共培养后观察其网状结构形成;应用裸鼠体内试验检测外泌体对血管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40—160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9,其分泌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可抑制PBMNC分泌IFN-γ(P〈0.01),内含有免疫相关microRNA如miR301、miR22和miR-let-7a等,能促进HUVEC网状结构形成和血管形成(P〈0.01)。结论:BMMSC分泌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与支持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