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CT容积扫描(VCT)在肺内结节或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肺内结节或肿块患者68例,所有病例均行64层CT增强扫描或双层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组织本科室两名高级职称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CT图像。结果:CT诊断良性33例,病理诊断良性28例,误诊5例,病理符合率84.8%;CT诊断恶性35例,病理诊断恶性33例,误诊2例,病理符合率92.3%。结论:64层CT容积扫描及相应后处理功能更有利于显示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特征性表现,为其良恶性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故64层VCT对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定性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膜改变CT征象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肺外周孤立性结节/肿块良、恶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5例影像表现不典型的肺外周孤立性结节/肿块患者,其中良性结节/肿块67例为良性组,恶性结节/肿块38例为恶性组,2组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胸膜改变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良性组胸膜明显增厚(88.14%)、宽基底(86.57%)、Ⅱ型增厚形态(91.80%)、无胸膜移位(67.68%)、轻度及重度强化比率(88.24%、85.00%)均高于恶性组(11.86%、13.43%、8.20%、32.32%、11.76%、15.00%)(P0.05);2组在胸膜增厚方式、边界是否清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改变CT征象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肺外周孤立性结节/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岳凯涛 《临床医学》2013,33(6):38-39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西平县人民医院收治108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对定性为恶性的患者予以肺叶切除术及淋巴清扫术,对于术前无法定性的患者,予以存在结节的肺组织肺叶切除术或肺楔型切除术。对切除的肺组织予以病理检查。结果 10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恢复良好。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约占57.4%,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约占42.6%。结论孤立性肺结节应在术前通过CT扫描检查,对于定性为恶性的患者应及时予以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术前无法定性的患者,应尽快予以肺组织病理确诊后,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CT薄层扫描和图象后处理技术对84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0.95%;(2)部分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定性诊断有困难,原因在于这类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如病灶外形、内部结构、周围形态等)酷似恶性孤立性肺结节;(3)在常见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中,结核球、炎性假瘤及支气管囊肿合并感染时往往以恶性病变的形式出现,给CT鉴别诊断带来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瘤与其他肺孤立性结节的CT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收集32例以肺结核入院的孤立性肺结节病例胸部CT片,结合实验室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为结核瘤,7例为周围型肺癌,1例为球形肺炎,3例为肺内良性病变。结论结核瘤易与周围型肺癌、球形肺炎、炎性假瘤及其他肺良性肿瘤相混淆而导致误诊,故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有恶性肿瘤病史患者伴发或者新发孤立性肺结节疾病实施CT诊断后的表现进行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病史伴发或者新发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CT诊断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T技术对于有恶性肿瘤病史伴发或者新发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诊断后表现60例恶性肿瘤病史伴发或者新发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患者中,CT表现为实性患者45例,总占比为75.00%;亚实性患者为15例,总占比为25.00%;60例结节大小的四分位数间距均值为(8.2±2.6)mm,原发性肺癌间距均值为(9.0±3.1)mm,良性病变间距均值为(8.0±0.3)mm;不同病理类型结节的CT表现不同,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癌、转移瘤与良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征有明显不同。患者的实性结节为圆形或者类圆形时,其均可形成原发性肺癌转移瘤、良性肿瘤以及炎性结节等,而当患者的实性结节为不规则形时,通常情况下为原发性肺癌或者炎性结节。结论CT诊断效果显著,可以对有恶性肿瘤病史伴发或者新发孤立性肺结节疾病患者的结节特征进行有效判断和鉴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在肺结节样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诊断不明的单侧肺结节样病变的患者22例,肿物部位探寻明确后,电视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术,术中送冰冻快速病理。结果:肺癌5例(占22.7%)、转移瘤3例(占13.6%)、肺结核瘤5例(占22.7%)、炎性假瘤3例(占13.6%)、炎性肿块3例(占13.6%)、肺包虫病2例(占9.2%)、肺结节病1例(占4.6%)、经VATS单纯肺楔形切除术16例,中转开胸6例。后者中5例为腺癌,行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1例为炎性肿块,直径仅1.0cm。结论:VATS给胸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治手段,对患者生理干扰小,确诊率高,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8.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良恶性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孤立性肺结节是胸部影像诊断中的常见征象 ,其常见病因是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瘤 ,其次为错构瘤和炎性结节。所以鉴别诊断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周围型肺癌和减少良性病变的手术例数。对于肺内较小的结节 ,经皮穿刺活检难度大 ,而在各种影像检查中 CT,特别是 HRCT是最为可靠的诊断技术 ,运用结节与肺界面及胸膜的关系 ,以及内部密度特征做出判断。1 对象和方法本文收集了 83例均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的 CT资料。 83例中 5 9例手术 ,2 4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 :原发癌 2 4例 ,占 2 9% ;转移瘤癌 8例 ,占 9% ;肺结核瘤 41例 ,占 49% ;肺错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EA、Ca199、Ca125及Cyfra21-1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手术治疗病例50例,分别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和良性疾病组的表达水平,比较CEA和Cyfta21-1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肺癌组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a199、Ca125无统计学意义。CEA和Cyfra21-1对孤立性肺结节中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均为25.93%,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明显增加,为40.7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联合CEA和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提高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全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孤立性肺结节的CT检查资料。结果:周围型肺癌22例,结核球6例,球形肺炎2例,转移瘤2例,错构瘤1例,纤维瘤1例,肺囊肿1例。结论:CT扫描是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主要方法,对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能做出较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穿刺活检、痰涂片镜检和随访证实的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表现.结果:5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肺癌36例,结核瘤6例,炎性假瘤9例,错构瘤4例,支气管囊肿1例,组织来源不明性结节2例.结论:CT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35例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直径<3 cm)应用胸腔镜技术行肺小结节病灶切除,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对恶性病变进一步手术,良性病变则结束手术。结果诊断恶性病变12例,其中11例原发性肺癌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1例肺转移癌行病灶切除。23例良性病变(肺炎性假瘤8例,肺错构瘤4例,机化性纤维化结节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4例,结核瘤3例,肺囊肿1例)仅行病灶切除。35例随访6~30(平均24)个月,23例良性病变无复发;12例原发肺癌中,10例健康存活,2例分别术后18、30个月死亡。胸腔镜手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肺孤立性小结节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明显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避免长期观察和等待,有助于早期肺癌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65-3466
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肺孤立结节患者,依据其随访中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PET/CT随访检查诊断,研究组给予HRCT随访检查诊断,分析应用HRCT检查诊断肺孤立结节的价值。对肺孤立结节经病理证实,其中恶性肺孤立结节35例,良性肺孤立结节61例,研究组应用HRCT诊断,在肺孤立结节随访中发挥应用价值,肺孤立结节检出率及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肺孤立结节随访中,对其HRCT检查诊断,可以有效提升肺孤立结节诊断检出率,降低随访中漏诊、误诊的发生,发挥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几种肺部良性孤立性结节病理基础分析,提出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3例临床诊断为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肺部良性孤立性结节。结果肺结核球、炎性假瘤和错构瘤是肺部常见的良性孤立性结节,术前均误诊为肺癌。结论肺内良性孤立性结节应依据病史和影像学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肺部良性孤立性结节的CT和胸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与平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肺良性结节绝大部分小于5cm(95.8%),其中结核瘤小于3cm占83.3%;结节大部分呈圆、类圆或椭圆形;结节相邻的胸膜无反应性增厚或凹陷征。但炎性假瘤和结核瘤距1cm以内之胸膜可有增厚或凹陷征,后者表现为Ⅱ型。5例炎性假瘤周围见网点影(45.5%)。2例错构瘤中央爆米花样钙化。作者认为肿块周围网点影是炎性假瘤的一种重要CT改变。作者通过CT与胸片对比,认为CT的定性较X线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经皮肺活检诊断肺外周孤立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对136例经无创检查未能确诊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距胸膜距离及患者病情,对其中62例患者进行了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对另外74例患者使用精细针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评估各自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能获取组织标本。病理结果显示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组有29例为恶性病变,6例为良性痛变,27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71%;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69.0%;经皮肺穿刺活检组有59例恶性病变.7例为良性病变,8例无明确病理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4.6%;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为95.2%(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10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并发气胸11例,痰中带血1例,肺内出血4例。结论:综合使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疑为周围性肺癌的肺外周孤立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的诊治中的作用。 方法: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诊治无症状肺内结节性病变40例,术中送冰冻病理,肺楔形切除术32例,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8例。 结果:所有病例都顺利完成手术,都取得了病理诊断。良性病变28例,肺转移瘤2例,肺癌高龄患者2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术,8例恶性行小切口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 结论:胸腔镜手术是肺部无症状性肺内结节病诊治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5年6月24例病理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住院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和随访经过。24例PSH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8例;年龄19~72岁。平均46.5±11.6岁;病程10 d~10年。8例患者系体检时发现,16例因咳嗽、咯血、胸闷或胸痛等症状而就诊。胸部CT多表现为肺内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密度均匀,可伴有分叶、钙化或空气“半月征”。结果:24例患者中,1例诊断为PSH,11例诊断为肺癌,12例诊断为其他肺部良性占位。均接受外科治疗,9例行肺叶切除术,11例行肺叶楔形切除术,2例行肿瘤摘除术,1例行肺段切除术,无手术并发症或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28.5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对于中老年女性,胸部CT表现为密度均匀、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孤立性肿块,特剐是伴有钙化或空气半月征者应考虑本病。外科手术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楚社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8992-8993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01-2006-01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肺癌19例,其余23例为肺良性病变,其中,炎性假瘤9例,肺结核球6例,肺曲菌球2例,肺错构瘤2例,肺脓肿1例,支气管囊肿1例,硬化性血管瘤1例,肺肉质变1例。结论肺孤立性结节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胸部X线对早期发现的作用明显。胸部CT检查是术前鉴别诊断的最好方法。作腋下小切口先明确诊断,然后再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和HRCT检查。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HRCT检查和金标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检查方式对该疾病图形特征。结果:68例孤立性肺结结节患者中,手术病理活检检测出恶性结节45例,检出率为45/68(66.17%),良性结节23例,检出率为23/68(33.83%)。多层螺旋CT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398,HRCT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73;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低于HRCT;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各影像学征象检查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HR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