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I期修复少儿手指屈指肌腱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儿屈指肌腱损伤伤修复的时机及方法目前尚有争议,通过对32例(48指)年龄在14个月至12月的患儿治疗后随访结果,我们认为肌腱损伤在6个月内修复,可以直接缝合,超过6个月则需行游离肌腱移植,疗效较差,我们只修复屈指深肌腱,若强求同时修复屈指深浅肌腱需扩大创面,增中缝合点,加重粘连,术后宜制动以防肌腱断裂,生物膜在患儿手部应用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腱鞘修复与部分切除的临床疗效比较乔建民,沈志贤,范遗恩,王勇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时,腱鞘的处理有修复和部分切除两种不同的意见。为探讨两种方法的疗效,我们将自1989年6月~1994年12月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的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的随访结果做一比较观...  相似文献   

3.
大隐静脉代腱鞘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例,经术后6至26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手指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显微缝合加生物膜包裹修复手指屈肌腱损伤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于1992年6月至1993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缝合加医用生物膜包裹吻合口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对24例57条屈指肌腱损伤进行修复,经4~6个月的随访有18例38条肌腱,用TAM法评定疗效,优28条占73.7%,良6条占15.8%,优良率达89.5%;疗效欠佳者主要在手指Ⅱ区,其原因考虑为该区皮下组织少或陈旧性损伤腱床周围瘢痕多,生物膜不易被吸收或渗出物增加最后粘连所致。  相似文献   

5.
手指屈肌腱损伤的显微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1月 ̄1994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指屈肌腱损伤共78例183条肌腱,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经4 ̄6个月的随访,用TAM法评定疗效;单纯显微缝合组36例78条肌腱修复后得到随访的26例63条肌腱,优良率为76.2%;显微缝合加生物膜包裹吻合口组42例105条肌腱,得到随访的有32例77条肌腱,优良率达89.5%。两组病例疗效经统计学处有显著差异。疗效欠佳的病例,肌腱损伤主要在手指Ⅱ  相似文献   

6.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儿童手指屈指肌腱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减少儿童手指屈指肌腱损伤在处理上的失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儿手指功能。方法 1990年1月~1997年10月收治12例儿童屈指肌腱损伤,均在显微镜下清创,用3/0或5/0无损伤线,采用改良Kessler方法缝合,7/0或8/0无损伤线周边内翻缝合,术后进行有控制条件的功能锻炼。结果 患指术后均1期愈合。经过6个月~1年随访,按TAM测定法评定,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1.67%。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科对8例纤维鞘管区屈指肌腱损伤的患者,在伤后2~6个月,行同侧受损的屈指浅肌腱段游离移植修复屈指深肌腱。术后半年随访,仅1例粘连,功能修复满意。我们在手术时将受损的屈指浅肌腱连同腱周组织一段切隙,根据屈指深肌腱缺损  相似文献   

8.
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粘连仍是一个难题,在屈指肌腱II区仍有31%-50%粘连发生,目前对鞘内屈指肌腱粘连的治疗,肌腱松解手术乃是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报告58例100指治疗结果的分析,优良率为69%,随访时间最短的13个月,最长的15年,平均8年6个月。本文着重讨论了判断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是否彻底的方法,即在手术中让患者主动屈指或在腕上做探查,判断有否粘连条带的存在,如有需将粘连条带切断  相似文献   

9.
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弹性橡皮条制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58例Ⅱ区屈指肌腱离断修复术后用弹性橡皮条动力性制动的疗效。方法 离断肌腱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于指甲末端用丝线缝合连接橡皮条。前臂至指端用背侧石膏托固定。橡皮条固定于前臂下段掌侧,使手指指间关节屈曲。术后48h开始行主动伸指,依靠弹性橡皮条作被动屈指练习3周。结果 随访3~6个月,手指伸屈功能正常。结论 屈指肌腱吻合术后用弹性橡皮条制动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鞘管区屈指肌腱损伤的早期治疗体会李庆泰杨克非田光磊张长清鞘管区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是手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损伤后修复的时限,是在伤后6~8小时,超过此期限,则关闭伤口,留待二期修复.Iselin(1958)提出早期修复的时间可延长到伤后24小时....  相似文献   

11.
手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修复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手屈指肌腱的修复方法和效果。屈指肌腱修复现存问题包括修复腱的断裂、粘连形成和关节僵硬。我们提倡采用多束肌腱缝合法将部分重要的滑车结构做主动切开,并改良术后锻炼方案。本文概述了今后提高疗效的努力途径。  相似文献   

12.
显微外科技术在屈指腱Ⅱ区急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技术在屈指腱Ⅱ区急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汪冬生,廖中东,万荣林,陈华清,汪惠安手的功能活动除需有良好的肌力,其肌腱的滑动功能尤为重要。因此,肌腱损伤修复的缝合技术,术后防止肌腱粘连,手指的功能锻炼,促进手的功能恢复一直认为是肌腱损伤的修复重点。自...  相似文献   

13.
手指屈肌腱损伤急诊显微修复及粘连的预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手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应用医用生物膜、几丁糖、透明质酸钠等方法对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作用。方法 1992~2002年急诊修复手指屈肌腱伤325例402条肌腱,均为切割伤,应用改良Kessler方法5-0无损伤肌腱吻合线吻合肌腱,吻合口周边再用6-0、8-0无损伤显微缝线间断或连续内翻缝合。甲组应用医用生物膜包裹吻合口,乙组和丙组分别应用几丁糖和透明质酸钠涂抹吻合端。术后置肌腱屈指休息位固定。早期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做主动伸指,被动屈指的伸屈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有254例318条肌腱得到4~6个月的随访,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肌腱损伤委员会制定的手部肌腱疗效评定方法(TAM法)评定疗效标准:甲组优良率为87.7%,乙组优良率为84、6%,丙组优良率为85、3%,三组优良率接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手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工作中,急诊彻底清创以及应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断裂的肌腱是提高肌腱修复优良率的基础,应用医用生物膜、几丁糖或透明质酸钠以及进行正确功能锻炼都可以进一步减少肌腱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一套手术器械,实施以肌腱作为缝合材料的半月板修复技术,验证其可行性,并观察肌腱缝合修复半月板的疗效。方法按需设计新器械并改进现有器械。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器械以肌腱缝合半月板技术治疗45例单侧半月板损伤。男29例,女16例;年龄17~40岁,平均28岁。运动伤33例,交通事故伤5例,非运动跌伤3例,原因不明4例。病程3d~6个月,平均2个月。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23例,后交叉韧带损伤6例。E.MRI提示半月板Ⅱ度损伤2例,Ⅲ度损伤43例。关节镜下见内侧半月板损伤39例,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术前Lysholm评分(53.0±10.3)分。单纯半月板损伤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缝合材料,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采用自体胭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并以制作韧带移植物后剩余的肌腱缝合半月板。结果共设计器械19件。临床应用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45例术膝疼痛症状缓解,无关节绞锁,Mcmurray征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87.8±9.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应用表明新器械套件适合肌腱缝合半月板手术,且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断裂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防止指屈肌腱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995年1月至1998年6月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一期修复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术后早期作保护性被动活动,并有寒带随访资料的46例(80指)进行疗效评定。采用TAM系统评定法为评定标准。结果 术后菜随访6~8个月,疗效优者34指,良38指,可8指。优良率达90%。结论 对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断伤,一其高质量的缝合,注意保护肌腱的血运和营养,结合早期作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第43届手外科年会,于1988年9月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召开.共报告论文85篇,简要分类介绍于后.肌腱外科儿童屈指肌腱损伤,一期修复疗效的报道很少.Moore医生总结了78例患儿共95指的结果,均在15岁以下,损伤部位在Ⅰ或Ⅱ区,平均随访24个月(3~144个月).评定标准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Ⅱc亚区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38指67条肌腱采用汤氏法或双津下法缝合,进行早期修复,并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4个月~2年半,平均8个月,采用TA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为73.7%。结论 对于整齐轻度损伤的指深、浅屈肌腱,可以同时修复;而不整齐、比较严重的损伤,则可采用切除指浅屈肌腱只缝合深屈肌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肌腱损伤后 ,常因不正确的缝合方法和术后不及时的功能锻炼 ,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及手部功能丧失。自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5月 ,我们对伸、屈指肌腱损伤 ,采用合理的缝合方法及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共收治伸、屈指肌腱损伤 82例病人 ,随访 48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48例 ,随访最长时间 2年 ,最短 4个月 ,男性 3 8例 ,女性 10例。右手 18例 ,左手 3 0例。刀割伤3 2例 ,玻璃伤 12例 ,撕脱伤 2例 ,压轧伤 2例。伸指肌腱 18例 , 区 2例 , 区 4例 , 区 3例 , 区 1例 , 区 8例。屈指肌腱 3 0例 , 区 3例 , 区 5…  相似文献   

19.
静脉动脉化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的应用研究冯承臣,陈沂民,杨殿玉,刘茂文,刘瑞军手部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手术修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我们采用带前臂静脉动脉化游离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术,修复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及腱鞘重建术,手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手部肌腱主动运动预防肌腱粘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部肌腱主动运动预防肌腱粘连王剑利,王成琪,魏海温,付兴茂肌腱粘连为困扰手外科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屈指肌腱的早期缝合优良率报道相差较大,高者达75%,有些仅为25%[1]。我院自1995例以来对5例屈指肌腱修复病例,采用肌腱缝合后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