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髓间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心肌细胞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能性,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寻求理想的细胞材料.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5-氮胞苷(5-aza)诱导24 h后继续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MSCs经5-aza诱导后3周心肌肌钙蛋白T和连接蛋白4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表达;RT-PCR显示诱导3周细胞有心肌肌钙蛋白I、α心肌肌动蛋白表达.结论:MsCs可在体外经5-aza诱导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探讨其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在第3代细胞以5-氮杂胞苷进行诱导,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鉴定诱导细胞,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Ik1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积较诱导前增大,呈长梭形.14 d后细胞之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Desmin、αt-sarcomeric actin和心肌特异性cTnI呈阳性反应,RT-PCR结果表明诱导细胞有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诱导细胞Ik1表达呈明显的不均一性,部分细胞Ik1与正常心室肌细胞相似,但Ik1电流密度总体上低于正常心室肌细胞.[结论]5-氮杂胞苷能在体外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诱导细胞Ik1表达不均一性提示可能有致心律失常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探讨其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MSCs,在第3代细胞以5-氮杂胞苷进行诱导.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RT—PCR方法鉴定诱导细胞,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IK1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体积较诱导前增大,呈长梭形。14d后细胞之间出现连接,排列方向渐趋一致。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Desmin、α-sarcomeric actin和心肌特异性cTnⅠ呈阳性反应,RT-PCR结果表明诱导细胞有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表达。诱导细胞IK1表达呈明显的不均一性,部分细胞IK1与正常心室肌细胞相似,但IK1电流密度总体上低于正常心室肌细胞。【结论】5-氮杂胞苷能在体外诱导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诱导细胞IK1表达不均一性提示可能有致心律失常潜能。  相似文献   

4.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心肌细胞转化的条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体外培养、传代得到骨髓基质细胞,观察不同浓度的诱导剂5-氮胞苷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和诱导作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5-氮胞苷诱导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样细胞,在诱导后2周转化率为29%。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MSCs在体外条件下经5-氮胞苷诱导可分化成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股骨骨髓,采用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取P3代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以5-氮胞苷、5-氮胞苷联合bFGF诱导.30 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的心肌肌钙蛋白,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转录因子GATA-4、结蛋白(desmin),并用倒置显微镜在镜下观察细胞的跳动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或5-氮胞苷 bFGF诱导30 d后,均呈现心肌肌钙蛋白表达阳性和GATA-4、desmin表达阳性.镜下观察单用5-氮胞苷诱导组未见细胞跳动;联合bFGF诱导组则可见所诱导的细胞呈心肌细胞样跳动.[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能被5-氮胞苷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但单用5-氮胞苷诱导比不上联用bFGF诱导的效果好.bFGF在体外有促进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方法采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分离大鼠骨髓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用第二代骨髓MSCs进行体外心肌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及RTPCR鉴定心肌细胞。结果大鼠骨髓MSCs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阳性,CD15、CD33、CD34、HLADR阴性;经5氮胞苷体外诱导向心肌细胞分化,其细胞免疫组化呈结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强阳性;在透射电镜下,诱导后细胞具有条索状肌丝结构;RTPCR显示诱导组细胞后转录结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mRNA水平增加。结论大鼠骨髓MSCs体外在5氮胞苷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为应用MSCs治疗心肌损伤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氮胞苷(5-aza)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诱导作用。方法分离2同龄小鼠胫骨、股骨,冲洗出骨髓,利用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的方法获得MSCs。取传2代MSCs培养48h后加10μmol/L5-aza进行诱导,3周后刮取贴壁细胞,离心收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α-actin的表达对所诱导细胞进行鉴定,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电镜下见胞质内出现大量肌丝,线粒体数量增多,分布在肌丝周围,可见细胞膜电子密度增高的缝隙连接;免疫细胞化学显示α-actin呈强阳性表达。结论MSCs经5-aza体外诱导分化,可获得形态上类似、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的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进一步证实其多向分化特性.方法分离、培养兔的MSCs,将第5代的MSCs在体外经5-氮胞苷诱导4周后,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和电镜观察.结果5-氮胞苷诱导MSCs4周,部分细胞表达肌钙蛋白T(troponin T),电镜观察到肌丝形成.结论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在体外经5-氮胞苷诱导可转化为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体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细胞形态及心肌特异性蛋白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方法]培养、纯化及鉴定MSCs,用SalB、5-氮胞苷组(5-aza)、SalB联合5-aza(SalB+5-aza)分别定向诱导分化,观察此过程中MSCs的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诱导后MSCs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结果]诱导后的MSCs体积增大,增殖减慢,并出现肌管样结构;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诱导后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结论]SalB在体外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10μmol/L5-氮杂胞苷(5-aza)体外诱导24小时,继续培养3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结果 5-aza诱导后3周部分细胞横纹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细胞密度大的视野可见连结蛋白43染色阳性的闰盘样结构。部分肌管样结构上可见明显的横纹。结论骨髓间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5-aza诱导下可分化形成心肌样细胞,有望成为细胞心肌成形术(CCM)合适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