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01/2015-08于我院采用长期配戴OK镜进行近视矫正的160例320眼青少年近视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要求配戴并完成随访。统计配戴OK镜后2a的角膜、结膜并发症; 采用角膜内皮镜检测配戴OK镜后6mo,1、2a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参数变化; 比较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和裸眼视力。

结果:所有患眼共出现Ⅰ~Ⅱ级角膜点染98眼,Ⅲ~Ⅳ级角膜点染18眼,视觉异常15眼,角膜压痕16眼,结膜充血10眼,角膜无菌性浸染8眼,过敏性结膜炎8眼,经对症干预治疗后缓解。患眼戴镜前和戴镜6mo,1、2a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平均细胞面积、角膜内皮六角型细胞比例、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前表面水平曲率(HK)及垂直曲率(V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戴镜后6mo,1、2a裸眼视力显著上升,屈光度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戴镜后6mo,1、2a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少年近视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显著提升裸眼视力,改善屈光度,未发生严重的角膜、结膜并发症,对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肖宏  柯新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7):1230-1233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用以矫正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历分析。抽取于2011-08/2012-02于我院就诊并按要求定期复诊2 a以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65例。其中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患者35例67眼作为试验组;30例60眼配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初诊时患者的近视程度将试验组分为A组(35眼)(近视≤-3.00D),B组(32眼)(-3.00D<近视≤-6.00D)。试验组于戴镜前,戴镜后1d;1wk;1,3,6mo;1,1.5,2a定期回门诊复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检查、裸眼视力、电脑验光、眼压、角膜地形图。于戴镜前和戴镜2a后还需检查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主觉验光、干眼分级各项。对照组于戴镜前和戴镜2a后需检查裂隙灯、裸眼视力、电脑验光、主觉验光和眼压各项。戴镜前后各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戴镜1d后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A组患者提高更为显著。试验组戴镜2 a后停戴2 wk测得的角膜曲率(包括垂直曲率和水平曲率)均较戴镜前变平;眼轴长度也有所增长,B组的增长速度(0.33±0.31)mm 低于A组的增长速度(0.43±0.25)mm;主觉验光的近视度数虽比戴镜前增长(0.68±0.49)D,但较之对照组增长的(2.08±0.57)D,控制近视效果明显。干眼分级检查结果较戴镜前干眼加重,但A、B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各项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正近视的方法,长期应用还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控制中度近视比控制低度近视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矫形镜(OK)的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102例(204只眼)近视患者,平均屈光度(-3.36±0.07)D(等效球镜),用临床问诊、一般检查、裂隙灯及角膜厚度检查等方式,观察治疗2年后患者角膜厚度变化及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戴镜后半年、1年及2年与戴镜前相比,角膜厚度无显著差异,戴镜半年68.1%(139只眼),戴镜1年45.6%(93只眼)。戴镜2年25.5%(52只眼)发生上皮点状着色,其中90%以上为〈Ⅱ级角膜上皮损伤,经停戴及应用促角膜上皮修复眼液后均可消失。37只眼(18.1%)出现角膜镜片压痕,17.6%患者发生重影,26.0%患者发生眩光,可随戴镜时间延长逐渐缓解或经合理用药调整镜片后消失。结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2a治疗近视的疗效及角膜并发症。方法:观察2008-01/2012-09在本院接受规范验配并严格复查的角膜塑形镜治疗患者324例620眼,连续戴镜6 mo;1、2 a后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数、角膜曲率变化及视觉质量、眼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戴镜前裸眼视力0.15±0.14,戴镜后6mo 0.95±0.07,1a 0.93±0.10,2a 0.90±0.10,与戴镜前视力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屈光度-3.34±1.43D,戴镜后6 mo -0.73±0.67 D,1 a -0.93±0.57 D,2a -0.97±0.66D,与戴镜前屈光度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角膜曲率43.27±1.23D,戴镜后6mo 40.69±1.22D,1a 40.64±1.21D,2a 40.36±1.16D,与戴镜前角膜曲率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期间共397眼发生轻度角膜上皮损伤(0~Ⅱ级),发生率为64.0%,给予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后缓解;仅5眼发生Ⅲ级角膜上皮损伤,发生率0.8%,仅1例患者出现丝状角膜炎,停戴后药物治疗痊愈;106眼戴镜期间发生角膜镜片压痕,发生率17.1%;144眼发生复视或重影,发生率为23.2%;161眼出现眩光,发生率为26.0%,经早期观察或调整镜片后消失。结论:在规范验配、严格复查的前提下,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是安全的,可显著提高裸眼视力,明显降低近视度数及角膜曲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非球面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年龄≥8岁的双眼近视患者,通过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配戴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对照组配戴欧几里德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配戴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 6个月、9个月、1年进行随访,评估裸眼远视力、屈光度、角膜K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镜片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眼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291例受试者完成初次配戴,试验组143例,对照组148例。配戴后各随访时间点,2组左、右眼LogMAR裸眼远视力、屈光度及其相对于基线期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2组左、右眼角膜平坦K值及右眼角膜陡峭K值相对于基线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除配戴后1 d、9个月以外,其余随访时间点,2组左眼角膜陡峭K值相对于基线变化值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后6个月、1年时,2组左、右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眼压及其相对于基线期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时间点,2组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后1年时,2组角膜塑形镜 配适状态和镜片状态均良好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R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镜与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2种角膜塑形镜疗效一致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及其对角膜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观察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且连续配戴5 a的153例(153眼)青少年近视患者,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a、2a、3a、4a、5a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评估角膜状态,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中轻度近视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4-01/2015-0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18岁轻中度近视的患者85例165眼,按照我院角膜塑形镜验配流程规范验配,采用夜间戴镜8~10 h。配镜后随访6lo,观察患者的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眼轴长度以及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变化。
  结果:随访6 lo后,与戴镜前相比,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配戴后主观感觉基本良好,少数患者出现点状角膜上皮脱落,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均可恢复,不影响继续配戴。
  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但长期配戴须严密观察和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角膜塑形镜是目前治疗近视重要的非手术方法,因其治疗效果明确,长期佩戴安全,且可以减缓青少年近视进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较多,本文对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控制近视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46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轻中度近视患者的疗效、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246例患者裸眼视力在戴镜后1周后(0.96±0.08)较戴镜前(0.26±0.06)显著升高(P<0.01),在之后1个月(0.99±0.03)、3个月(0.99±0.02)、6个月(1.00±0.01)、1年(1.00±0.01)裸眼视力稳定。近视屈光度戴镜后1周后(0.57±0.81)较戴镜前(2.9±1.26)显著降低(P<0.01),在之后1个月(0.27±0.28)、3个月(0.12±0.04)、6个月(0.06±0.02)、1年(0.02±0.01)屈光度未见升高。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9%,均得到控制,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高透氧材料制成的角膜塑形镜镜能有效矫正近视,不会造成患者太多不适症状,并发症发生通过及时干预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近视患者76例152眼,年龄8~15岁,平均等效球镜度-3.92±1.13D,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给予配戴角膜塑形镜,采取夜间配戴8~10h,戴镜后1wk;1,3,6mo;1,2a随访,观察裸眼视力(UCVA)、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裂隙灯检查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戴镜前的UCVA为0.15±0.12,戴镜1wk;1,3,6mo;1,2a后提高至0.60±0.12,0.80±0.10,0.90±0.18,0.88±0.16,0.90±0.15,0.89±0.18,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曲率变平,分别降低2.31±0.82,2.41±0.91,2.12±0.75,2.21±1.01,2.51±1.12,2.46±0.98D,差异也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戴镜1a后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增长0.13±0.11mm,2a后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增长0.25±0.17m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戴镜满2a者停戴1wk后查近视度数并与戴镜前度数比较,近视度数增加很少,平均每年0.25±0.11D,戴镜后少数患者出现点状角膜上皮剥脱、重影、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均可恢复。结论: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曦  杨丽娜  谢培英 《眼科》2012,21(6):371-374
【摘要】 目的 观察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7年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方法 对2000-2005年间在北医眼视光学研究中心验配角膜塑形镜且连续配戴7年及以上并可按时复查的30例(60眼)患者,使用综合验光仪、裂隙灯、A超等仪器,分别进行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l 、3、5和7年时间点的屈光度、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等检查的比较,综合各指标评估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有效性。主要指标 球/柱镜度数、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平均K 值、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结果 戴镜6个月时,患者裸眼视力从4.26±0.28提高到4.71± 0.36(P=0.00),角膜曲率平均K值从(43.66±1.85)D变平坦到(42.41±1.66)D(P=0.00),球镜屈光度(-4.76±2.20)D明显减小到(-2.06±2.90)D(P=0.00);戴镜6个月至7年,裸眼视力、球镜度、角膜曲率平均K值分别为4.70、-2.80 D、42.40 D,基本趋于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镜前至戴镜7年及以上眼轴长度从(25.59±1.07)mm缓慢增加到(26.28±1.44) mm。结论 科学合理配戴角膜塑形镜7 年的结果显示,其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近视度,提高患者裸眼视力,控制眼轴增长。(眼科, 2012, 21: 371-37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在我院选择400例800眼明确诊断为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平均年龄为11.5±2.3岁,其中男239例,女161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角膜塑形组和框架眼镜组,分别为167例334眼和233例466眼,本试验所研究的数据包括:(1)疗效: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屈光度等;(2)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密度、角膜点染程度以及角膜中央厚度等。观察时间分别为配戴后1d,1、6、12、24mo,了解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和组内的比较。结果:框架眼镜组可在配戴眼镜后视力达正常,角膜塑形组患者在1 mo后视力达到正常水平。经2 a的配戴后角膜塑形镜组患者的角膜曲率、屈光度明显降低,分别为40.09±0.31、0.23±0.06 D,而框架眼镜组则有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眼轴长度治疗后的第1 mo较治疗前均有轻度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a后,两组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96±0.38、26.49±0.88 mm,眼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在治疗2a 后则分别为527.33±27.69、526.98±26.89μm,2a后的角膜中央厚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关两组患者治疗后1 mo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密度较治疗前均有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矫正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好,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较小,且能够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01/2014-1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7岁低中度近视的患者97例189眼,配镜后随访2a,观察患者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并分析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水平曲率及角膜垂直曲率戴镜1mo后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在戴镜2a后等效球镜变化量(-0.51±0.64D,t=10.864,P<0.001),眼轴长度增加(0.33±0.31mm,t=14.879,P<0.001),角膜散光变化量(-0.25±0.43D,t=5.37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等效球镜变化量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戴镜前球镜、戴镜前等效球镜、基础眼轴与等效球镜变化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虽然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的眼轴和屈光度有小幅增加,但仍是一种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矫治方法.角膜塑形术对于年龄较大,基础眼轴长,近视度数高的患者,其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1/2013-11在我院进行角膜塑形术患者86例169眼,治疗2 a后,屈光度增加>-0.25 D以上的为控制无效组(54眼),屈光度增加≤-0.25D为控制有效组(115眼),比较两组患者各因素差异。
  结果:(1)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曾经戴框架眼镜、治疗前角膜横径、中央角膜厚度、眼压以及前房深度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治疗前屈光度、角膜曲率以及基础眼轴四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眼轴、年龄以及角膜曲率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基础眼轴、年龄以及角膜曲率为影响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基础眼轴越长、年龄越大、角膜曲率越大的青少年患者,角膜塑形镜对控制其近视发展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毛欣杰  姜君  金婉卿  涂昌森  瞿佳 《眼科》2005,14(5):321-323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片配戴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调查研究.研究对象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门诊角膜塑形镜片配戴者470例(911眼).方法 相关内容用问卷和电话的方式调查,内容包括配戴者的一般资料、配戴开始时间、选择配戴的动机、停止配戴的时间、停止配戴的原因、停止配戴后矫正方式的选择.主要指标配戴原因、配戴时间、停戴时间、停戴原因、停戴后矫正方式.结果 角膜塑形镜片配戴者选择该种近视矫正方式的原因,为提高裸眼视力者占23%,为控制近视者占14%,为体检目的者占48%,为降低近视度数者占15%.共283例配戴者停止配戴角膜塑形镜片,其中配戴3个月内停戴者99例(35.0%),半年内者28例(9.9%),1年内者42例(14.8%),2年内者98例(34.6%),2年以上者16例(5.7%).停戴角膜塑形镜片后选择视力矫正方式,框架眼镜181例(64.0%),RGP镜片46例(16.3%).结论 角膜塑形镜片配戴者的动机、配戴的效果及媒体报道影响着镜片配戴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新一代角膜塑形技术(othorkeratology)矫正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性、预测性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美国视康公司提供的OK近视矫正镜,对221例(442只眼)近视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OK镜矫治3mo后,视力在0.5及0.8以上分别为93%及72%。矫正偏中心的占9.5%,未见角膜明显损伤。结论 角膜塑形技术可有效矫治青少年近视,并具有矫正迅速,安全可靠等特点。对矫正后视力的巩固及提高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