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实验研究了高脂血清和锌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作用。结果表明:高脂血清培养的心肌细胞搏动部位数明显减少,细胞出现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同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增多,加锌则能明显增加细胞自发博动部位数,减少细胞内LPO,并使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果提示高脂血清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损伤与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锌对高脂血清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作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肌细胞培养的目的是研究心肌活细胞,特别是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形态与功能。它对有关药理、生理、生化、中草药等方面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实验途径。我们先后培养60只大白鼠(乳鼠)的心肌细胞,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心肌细胞钙摄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同位素技术测定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钙的摄取,观察不同HCY浓度对培养心肌细胞钙摄取的影响及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或蛋白磷酸酶抑制剂与HCY同时培养对培养心肌细胞钙摄取的影响。结果:HCY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心肌细胞钙的摄取,HCY促进心肌细胞钙摄取的作用为PKC抑制剂H7和多粘菌素(polymycinB,PB)所抑制,并且受蛋白磷酸酶抑制剂Okadaicacid作用而增强。结论:HCY促进心肌细胞钙摄取,可能与PKC所介导的蛋白磷酸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 1 993年以来对一系列内源性心肌细胞保护物质在不同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模型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①首次采用了热休克蛋白 (HSP70 )脂质体包裹技术 ,在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上 ,证明热休克蛋白具有直接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②在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和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模型上 ,首次证明KATP开放剂具有直接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在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的缺氧 复氧模型上证实 ,KATP开放剂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显著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③采用离体大鼠乳头肌灌流缺血 复灌模型和玻璃微电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观察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对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其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为模型并分组给药后,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果17β雌二醇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同时减弱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原癌基因cfos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细胞回转器模拟失重效应,通过RT-PCR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myc mRNA在模拟失重后的变化,以western blot观察模拟失重96 h对心肌细胞c-myc和转录因子GATA-4和MEF2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可致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myc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转录因子GATA-4和MEF2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回转器模拟失重96 h可致心肌细胞的凋亡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与转录因子GATA-4和MEF2A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Ani)对阿霉素(ADR)所致培养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SD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以1.84μmol.L-1阿霉素造成急性心肌细胞中毒模型,Ani作用浓度为40.7~407μmol.L-1。测定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结果阿霉素引起心肌细胞LDH漏出明显增加,SDH活力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异常。应用不同浓度Ani,可不同程度地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LDH漏出量、SDH活力降低和搏动频率的降低。结论山莨菪碱对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L-肉毒碱(L-carnitine,L-Car)对缺氧/复氧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能量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单纯缺氧/复氧以及L-Car预处理缺氧/复氧心肌细胞ATP、ADP、AMP生成改变;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肉毒碱脂酰基转移酶-Ⅱ(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Ⅱ,OPT-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培养心肌细胞缺氧24h复氧0、2、4、8h后,心肌细胞ATP、ADP均明显下降。与单纯缺氧/复氧组比较,L-Car预处理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后ATP含量明显增高;培养心肌细胞缺氧24h后,CPT-ⅡmRNA表达除复氧2h有所上升外,复氧4、8h表达渐次降低。L-Car预处理使缺氧24h复氧4h心肌细胞CPT-Ⅱ 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高,50nmol/L处理组CPT-Ⅱ mRNA表达显著高于0nmol/L处理组。结论 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能量生成明显降低,其损伤可能与三羧酸循环中呼吸酶OPT-Ⅱ表达降低有关;L-Car对培养仔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L-Car从转录调控水平改善CPT-Ⅱ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蜈蚣酸性蛋白(CA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培养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基础上,通过MTT法观察CAP对培养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半胱胺酸-天门冬胺酸酶(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的变化;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相关基因c-fos mRNA表达.结果 AngⅡ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凋亡明显增加;Caspase-3活性显著增加;c-fos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CAP高、低剂量组与AngⅡ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活力明显增加,凋亡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显著降低,c-fos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CAP对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降低Caspase-3活性以及下调c-fos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显微镜和M TT法观察缺氧-再给氧导致培养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的损伤和金丝桃苷的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金丝桃苷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观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和细胞内C a2 浓度的变化。结果金丝桃苷对缺氧-再给氧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0.5~50μm o l/L金丝桃苷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细胞中LDH的形成和细胞内C a2 超载。结论金丝桃苷具有对抗缺氧-再给氧导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钙超载和抗自由基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滕伟 《当代医学》2011,17(11):24-26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二维培养过程中心肌细胞的纯化及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鉴别,为改进心肌细胞二维培养及心肌细胞三维培养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差速贴壁次数、含Brdu培养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对24h的细胞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不同培养方法对心肌细胞的纯化有影响。结论差速贴壁次数的不同得到的心肌细胞纯度不一样,加入适当浓度的Brdu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获得纯度更高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in vitro the role of cyt0skcleton in the mechanisms of stretch-induced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 Methods: After cultured on a deformable membrane, the myocardial cells were incorporated with ^3H-leucine(SH-leu) to determine the hypertrophic rate. The contents of angiotensin II and endothelin in the supcrnatant of the culture medium were measured with mdioimmunoassay. Results: Colchicine at 4μmol/L partially inhibited ^3Hleu incorporation rate of the stretch-induced cardiomyocytcs but cytochalasin B showed no such effect. The radioactivity of ^3H-leu incorporation in the supematant of the culture medium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ardiomyocyte culture treated with colchicines (4μmol/L) or cytochalasin (0.4μmol/L) than in simple myocardial cell culture. In addition, the 2 a-gents markedly inhibited the myocardial cells fi‘om secreting angiotensin Ⅱ and endothin. Conclusion: The cytoskclcton plays a role in the stretch-induced mycardiocyte hypertrophy by mediating the secretion of the cell growth factors by the cells themselv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盐酸普罗帕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钙离子和氧自由基影响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钙离子荧光染色;722可见光分光广度计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盐酸普洛帕酮注射液可以使培养液中的荧光像素值和染色面积降低,可以使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培养液中的SOD升高,MDA降低,并且在药物浓度为40%的时候效果达到最佳.结论 盐酸普洛帕酮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最佳药物浓度为40%.  相似文献   

14.
张亚臣  张懋贞 《上海医学》1997,20(12):702-704
应用阿霉素建立心肌细胞中毒模型,观察了门冬氨酸钾镁对中毒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了部分机制,结果显示:门冬氨酸钾镁能减少阿霉素中毒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降低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钙浓度,同时可升高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表明,门冬氨酸钾镁可能通过抗脂质氧化及逆转细胞内钙离子过负荷作用进而保护中毒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对体外培养的缺糖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心肌细胞原代单层培养,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化数据的改变以及超微结构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药物组与药物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内上述细胞损伤变化均得到明显恢复。结论:黄芪对体外培养的缺糖缺氧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鸡胚原肠胚形成期含有心肌干细胞(cardiac stem cell, CSC)的生心区原条组织离体后体外培养,使其增殖分化成具有舒缩功能的心肌组织。方法 改良滤纸鸡胚胎整体培养法取胚,37℃孵箱孵育,待胚胎发育到原肠胚的HH4期,无菌环境内选择性离体胚胎生心区原条组织(原条组织的前25%~40%)于10%FBS 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2 ~5 d后得到局部跳动的细胞组织,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DiI示踪和细胞的超微结构鉴定是否分化为心肌组织。结果 FGF8特异性表达于心管和神经管;N-cadherin特异性表达于心管、神经管和体节;DiI标记的细胞迁移参与心管的形成;细胞的超微结构显示心肌组织特有的结构--闰盘。结论 CSC体外培养可以定向分化发育成心肌组织,为进一步研究心肌细胞的发育分化和生理药理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张慧  张瑶 《黑龙江医学》2011,35(5):338-340,34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衰大鼠模型,获取大鼠骨髓,随机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心肌内注射MSCs,培养液组心肌内注射细胞培养液,另取正常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对3组大鼠移植前及移植后4周进行心功能测定。处死动物,心脏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移植4周后,细胞移植组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内可见MSCs,与培养液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 MSCs移植可以改善心衰大鼠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为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肌肥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观察了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致心肌肥大的影响。结果表明 :川芎嗪抑制AngⅡ引起的培养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及直径的增加 ,对AngⅡ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其效果与AngⅡ受体 1阻滞剂Losartan相似 ,说明川芎嗪具有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草乌、草乌与瓜蒌和草乌与白及配伍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与增毒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给予2%,8%,16%浓度的含药大鼠血清作用于心肌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比较对心肌细胞毒性大小,再利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含量、Na+-K+-ATP酶活力与含量以及细胞凋亡率,研究增毒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大鼠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下降( P<0.05)。给药组LDH含量显著升高( P<0.05);Na+-K+-ATP酶活力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Na+-K+-ATP酶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浓度在8%,16%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草乌对心肌细胞有明显毒害作用,与瓜蒌、白及配伍后毒性增强;其增毒的机制是能显著增大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能量系统,诱导细胞自身凋亡,加速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方法抽取大鼠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MSCs进行培养、传代,在第4代MSCs中添加诱导剂5-氮胞苷(5-aza)对其进行诱导分化,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大鼠MSCs贴壁呈集落生长,有成纤维细胞样外观。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排列方向渐趋一致,有肌管样结构形成,肌钙蛋白及Connexin43表达强阳性。结论大鼠MSCs体外在5-氮胞苷作用下可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