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速眠新(SMX)用于家兔麻醉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首先抽取麻醉前正常状态下家兔静脉血、动脉血。检测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后以速眠新0.2mL/(kg.bw)肌内注射于兔后肢肌肉丰厚处,3min左右,家兔处于制动状态,于麻醉后进行兔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无创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RR)、心率(HR)。15min时,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液学、血生化学指标;抽取兔耳中动脉血测血气指标。结果①血液学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P〈0.05)、血小板比积(PCT)(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体积宽度值(RDW-CV)显著降低。②血生化学指标:麻醉后较麻醉前肌酐(Cr)降低,葡萄糖(GLU)、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镁(Mg)、磷(P)显著升高。③血气分析:麻醉后较麻醉前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盐(UCO3^-)、总二氧化碳量(TCO2)、细胞外液剩余碱(BEecf)显著升高,麻醉后较麻醉前钾(K)显著降低。④血流动力学:麻醉后较麻醉前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心率(HR)均降低。结论速眠新用于家兔麻醉对其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对家兔血液学、血液生化、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丙泊酚注射液与5%葡萄糖溶液以1:4比例稀释配比,6号头皮针兔耳缘静脉穿刺,以20滴/min的速度维持静滴,15min时,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测血液学指标14项、血生化学指标22项,抽取兔耳中动脉血测血气指标14项。结果(1)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较麻醉前降低(P〈0.01),红细胞比积(HCT),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较麻醉前有所上升(P〈0.01),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2)血生化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11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谷酰转肽酶(ALP)、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葡萄糖(GLU)、钙(Ca)、钠(Na)均较麻醉前降低(P〈0.01,P〈0.05);(3)血气指标:PCO: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pH、钾(K)、HCT、碳酸氢根(HCO3-)、氧合血红蛋白(THb)均较麻醉前降低(P〈0.01)。结论丙泊酚麻醉家兔对其血液学、血生化学、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性别、年龄SPF级新西兰兔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离乳1周龄和12月龄SPF级新西兰兔的血液学参数,并进行比对研究。方法通过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新西兰兔血液学参数。结果离乳1周雌性与雄性兔相比较,白细胞数、总蛋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葡萄糖等6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12月龄雌和雄兔在红细胞、尿素氮等9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密度等5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离乳1周龄雄兔和12月龄雄兔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总蛋白浓度等1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葡萄糖浓度等4项指标差异显著(P〈O.05)。离乳1周龄雌兔和12月龄雌兔相比较、在白细胞教、总蛋白浓度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在单核细胞比率差异显著(P〈0.05),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年龄、性别对SPF级新西兰兔血液学参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肝肿瘤切除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肝肿瘤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EA组),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手术中、手术完毕时以及术后12h共5个时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值,放射免疫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值。结果G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NE、E值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而GA+E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较麻醉前、诱导后无明显变化。GA+EA组术中、术毕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NE、E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的抑制肝肿瘤肝叶切除期间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复合氰化钠中毒对兔动脉血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低压氧舱模拟4000m高原急性缺氧环境。20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高原高、低剂量组,平原高、低剂量组,每组5只。高原缺氧组动物置于低压氧舱内预处理72h后进行实验,平原组动物于普通实验环境下进行。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进行股动脉插管,注射氰化钠(1.5、2mg/kg,腹腔注射)。分别于中毒前10min和中毒后5、10、15、20、30、60、120、180min经插管采血并分离血浆,以生化方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ldehyde,MDA)含量。结果平原动物NaCN中毒60min后血浆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72h后也使MDA含量增加(P〈0.01),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P〈0.05,P〈0.01),高原缺氧动物注射氰化钠30min后上述指标变化较平原动物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纯缺氧和单纯氰化钠中毒均明显改变氧化应激指标,二者可能具有联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尾悬吊大鼠比目鱼肌‘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和比较分析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的血液学指标,揭示WHBE兔的血液学特性。方法选择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新西兰白兔各40只,雌雄各半,耳动脉采血,应用BayerADVIA120五分类血球分析仪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细胞参数。结果①性别因素对WHBE兔的%NEUT、%LYMP、MCH、MCHC、RDW等有显著差异(P〈0.05,P〈0.01),其它指标雌雄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WHBE兔的白细胞参数和红细胞参数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存在着显著差异,如白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日本大耳白兔(P〈0.01),淋巴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白兔(P〈0.01)。结论WHBE兔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其兔种群的共性,WHBE兔的血液学生理指标与人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 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 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 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代谢性疾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WHBE兔血气、电解质及能量代谢的变化。方法取幼年、青年、老年WHBE兔经耳中动脉取肝素抗凝血,在NOVA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上测定血气、电解质指标。结果(1)幼年雄性WHBE兔血糖(Glu)明显低于雌性(P〈0.05),青年雄性WHBE兔SO2、Hb和R均显著高于雌性(P〈0.05),老年WHBE兔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2)青年WHBE兔PCO2、BE-ECF、BE—B、SBC、HC03^-、TCO2、以均明显高于幼年职0.05,P〈0.01),而PO2、SO2、O2Ct、A和PO2/FI均明显低于幼年(P〈0.05,P〈0.01);老年WHBE兔血液pH、PCO2、BE—ECF、BE—B、SBC、HCO3^-、TCO2、a/A和Osm均明显高于幼青年(P〈0.05,P〈0.01),而PO2、SO2、Het、Hb、O2Ct、A和PO2/FI均明显低于幼青年限0.05,P〈0.01)。结论性别因素对幼年WHBE兔Glu、青年WHBE兔SO2、Hb和K^+有影响,而年龄对WHBE兔的血气、电解质和能量代谢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与WHBE兔的生理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兔常温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建立兔常温ECC模型,U组在ECC前给予乌司他丁10×10^4U/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ECC转机30min,流量为180~300ml/min,肛温维持在36.5℃-37.5℃。分别记录ECC前、停机、停机后1h、2h和3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m)、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结果两组PTECC后均较ECC前显著延长(P〈0.05),两组间胛在停机后3h时有统计学差别,C组长于U组(P〈0.05)。两组APTT ECC后也均较ECC前显著延长(P〈0.01),同时间点U组APTT较C组延长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FIB含量ECC后均较ECC前显著降低(P〈0.01),同时间点C组较U组下降更明显(P〈0.05)。ECC后两组血浆D—D浓度较ECC前显著升高(P〈0.05),同时间点C组D—D浓度升高较U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ECC后凝血因子消耗使APTr和Prr延长,纤溶亢进使血浆FIB含量下降,DD浓度升高。ECC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减少ECC中凝血因子的消耗,抑制纤溶系统的过度激活,改善ECC术后凝血功能。提示ECC前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具有血液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CRRT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方法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参数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体温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气参数(pO2、HCO,及血pH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C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参数(pO2、HCO3及血pH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CO: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指标(Scr、BUN、K+、Na+、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Scr、BUN、K+、Na+、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中,血液灌流联合CRRT具有稳定血流,使得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诱导麻醉对气管插管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2 mg/kg、罗库溴胺0.6 mg/kg诱导麻醉,雷米芬太尼组采用雷米芬太尼2μg/kg,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3μg/kg,观察诱导前(T1)、插管前1 min (T2)和插管后2 min (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诱导后SBP、DBP、HR较诱导前均明显降低(P<0.01),插管后雷米芬太尼组SBP、DBP、HR基本接近诱导前值(P>0.05),芬太尼组SBP、DBP均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1和P<0.05),而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SBP、DBP和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芬太尼均能抑制气管插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雷米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32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结果:插管前和插管后,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插管前水平(P<0.05~P<0.01)。2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与拔管时比较,拔管24 h后对照组OAAS评分明显升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OAAS、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拔管24 h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方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病人苏醒质量更佳,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全血细胞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梗死(CI)急性期与恢复期全血细胞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2004年1月-7月住院脑梗死患者121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I患者急性期WBC、MCV、MPV、PDW 4项指标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后其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RDW急性期CI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急性期与恢复期RBC、WBC测定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在急性期、恢复期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全血WBC、MCV、MPV、PDW升高,PLT降低具有特征性。MCV与MPV升高使全血有形成分大大增加,是造成脑梗死重要因素之一。全血细胞分析为脑梗死预防、治疗、预后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AMI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50例。另选取非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病人的EPCs动员、VEGF含量和TLR4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EPCs细胞数量和VEGF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P<0.01),TLR4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大剂量组EPCs细胞数量和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1),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1),常规剂量组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EPCs细胞数量和VEGF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病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增加行PCI术病人外周血VEGF表达,动员骨髓EPCs参与修复损伤的血管内膜,降低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具有抑制炎症、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托宁、力月西作为氯胺酮麻醉前用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复合力月西(咪达唑仑)作为麻醉前用药,在小儿氯胺酮麻醉中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及镇静程度和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方法40例3~6岁患儿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每组20例,均行氯胺酮静脉麻醉。纪录各时点的MAP、HR、SPO2,观察患者用长托宁或阿托品复合力月西后的镇静程度和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结果2组病例用药后的镇静程度及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AP与基础值比较。阿托品组用药后HR明显增快,MAP升高(P〈0.05);长托宁组HR、MAP基本不变。氯胺酮麻醉后,阿托品组HR显著增快,MAP显著升高(P〈0.01),长托宁组HR、MAP略有上升,但不显著(P〉0.05),其中HR未超过基础值。结论长托宁或阿托品复合力月西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前用药,均可产生良好的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苏醒期的精神反应,但长托宁可使患儿HR、MAP保持稳定,较阿托品更适合作为小儿氯胺酮麻醉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的差值[P(a-et)CO_2]的变化.方法 104例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除监测血流动力学外,同时于麻醉后,无肝前期,无肝期30、60 min,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5、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同时记录PetCO_2,计算P(a-et)CO_2.结果 与麻醉后相比,无肝前期、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心率显著增快(P值均<0.01),pH值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前期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1),无肝期30 min和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MAP显著降低(P值均<0.01);无肝期30和60 min、下腔静脉开放后5和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a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下腔静脉开放5、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etCO_2显著升高(P值分别<0.05、0.01),无肝期30、60 min及下腔静脉开放后5 min的P(a-et)CO_2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无肝前期P(a-et)CO_2维持稳定,无肝期P(a-et)CO_2显著增大,移植肝下腔静脉开放后30 min后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病人牙周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确诊为伴有慢性牙周炎的高血脂病人65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口腔卫生指导,并进行龈上洁治、抛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2周内每天给予0.2%复方氯己定漱口液漱口。结果:牙周指标方面,对照组术后2、6个月仅有探诊出血情况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P<0.01);而观察组术后2、6个月的探诊出血情况、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血脂水平方面,对照组术后2和6个月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项血脂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和6个月三酰甘油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P<0.05~P<0.01)。结论:牙周炎的治疗能有效降低三酰甘油脂蛋白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改善高血脂症状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1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因失访脱落6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奇数者为氟桂利嗪组(37例,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偶数者为丙戊酸镁组(38例,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后氟桂利嗪组和丙戊酸镁组头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氟桂利嗪组和丙戊酸镁组头痛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92%和2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用于防治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薛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8):1026-102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在手术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在术前、术后30min和术后6h 3个时间位点测定病人血糖(Glu)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对病人的应激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病人术后6 h、24 h和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P<0.01);而上述指标在术后3 d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pictures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和Memory experienc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ory pictur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3 d的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在术后30 min、6 h机体Glu和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病人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且用药量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超重男性病人对血浆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新诊断肥胖/超重T2DM男性病人40例,随机分为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20例(观察组)和不加用利拉鲁肽20例(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睾酮的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PG和HbA1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和HbA1c均降低(P<0.05和P<0.01),HOMA-β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睾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睾丸酮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新诊断T2DM合并肥胖/超重病人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可提高血浆睾酮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