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以及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常伴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异常.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及疗效指标.现将我院近二年来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及慢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表明,其发病机理及转归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五年来我们应用七项免疫学检查指标(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自家免疫),对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急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尚好,慢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情况较复杂。病毒的作用,免疫复合物的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病理损害不同程度地参与慢性肝炎的发病;肝硬化患者是细胞免疫低下,体液免疫失调。  相似文献   

3.
许志坚 《当代医学》2021,27(22):9-10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D-二聚体(D-D)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110例,其中慢性肝炎60例(慢性肝炎组),肝硬化50例(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FDP、AT-Ⅲ及D-D水平,比较3组检测结果.结果 慢性肝炎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FDP与D-D水平均高于慢性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血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肝硬化组AT-Ⅲ水平低于慢性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血意义(P<0.05).结论 检测FDP、AT-Ⅲ以及D-D水平可有效反映慢性肝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慢性肝病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血小板聚集计分别检测63例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肝硬化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随肝功能障碍而减弱,可以间接地反映慢性肝病病情程度,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程度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钙磷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P、Mg异常情况。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血清Ca、P、Mg。结果 肝硬化组血清Ca明显低于慢性轻中度、重度组,血清Ca与血清A、CHE及PTA呈显著正相关,与门静脉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肝硬化患者与慢性轻中度患者比较,血清P有明显降低,血清P与血清A及CHE呈显著正相关,与门静脉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血清Mg与血清A、CHE、PTA、门静脉直径无相关性。结论 随着慢性肝病病情进展,血清Ca、P逐渐降低,可作为反映肝功能下降、肝脏储备功能降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肝炎时患者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的变化,以及其变化与慢性肝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26例不同期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FT3、FT4、TSH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FT3、FT4、TSH含量均较正常人为低。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三项甲状腺功能的指标变化基本一致,都较正常人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下降的程度与慢性肝炎肝脏受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肝炎患者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FT3、FT4、TSH含量均较正常人为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结果显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Ⅳ型胶原值增高的幅度依次为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重型>慢性肝炎中型>慢性肝炎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 PCⅢ)和Ⅳ型胶原(Ⅳ - C).结果: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各指标依次升高,以慢性肝炎重度及肝硬化患者为最高,彼此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显异(P<0.01).结论:肝纤维化指标测定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CA-199水平.结果: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其可作为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腹水形成的关系.方法 53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慢性肝炎中度32例,肝硬化代偿期10例,肝硬化伴腹水11例,分别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含量.结果 慢性肝炎中度、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伴腹水患者血清AT-Ⅱ分别为(53.2±21.3) pg/ml,(50.9±12.3) pg/ml,(276.5±247.6) pg/ml;血清醛固酮分别为(246.2±93.7) pg/ml,( 271.3±61.3) pg/ml,(567.5±71.2) pg/ml.结论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和醛固酮均见升高,但以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为显著,AT-Ⅱ和醛固酮与腹水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96例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宝川  许阳  蒲雪琴 《医学综述》2005,11(2):191-192
目的 对 96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黏蛋白 (LN)及Ⅳ型胶原 (Ⅳ 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 ,探讨其与慢性肝炎的关系及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 75例慢性肝炎患者、19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的HA、PCⅢ、LN和Ⅳ C的含量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这四项血清学指标依次升高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PCⅢ、LN和Ⅳ C含量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 (P <0 .0 1)。结论 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联合检测HA、PCⅢ、LN和Ⅳ C的含量 ,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可作为肝硬化诊断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HCV基因型别,评价HCV感染在上述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第2代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者再用型特异PCR方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186例原发性肝癌、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肝硬化及48例健康成人抗-HCV检出率依次为2.15%,5.26%,6.67%,2.0%和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9例抗-HCV阳性病例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全部为Ⅱ型,其中2例同时伴有Ⅳ型感染.结论: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CV感染比例较低,主要为Ⅱ型感染.HCV在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所起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19例慢性肝病患者分组进行CHE检测,同时检测患者ALB、ALT及TBIL,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CHE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与代偿期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HE可敏感地反映慢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动态观察CHE的变化对判断慢性肝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HBV感染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免疫失衡的规律。方法2002~2007年慢性HBV感染者305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57例,肝炎后肝硬化81例,原发性肝癌36例,慢性重型肝炎31例,观察患者的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乙肝病毒标记物等。同时收集80名健康志愿者的新鲜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肝炎组ALT升高明显,肝细胞炎症较明显;重型肝炎组TBIL显著升高,肝细胞损害较重。慢性肝炎组CD4细胞计数明显下降;重型肝炎组CD3、CD4细胞计数及CD4/CD8均低于正常组;肝硬化、肝癌组的CD3、CD4和CD8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组和慢性肝炎组。结论慢性HBV感染随着病情进展,由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细胞免疫功能逐渐衰退。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免疫紊乱各具特点,就不同类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免疫调节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邓绍荣 《中外医疗》2009,28(24):61-61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规律。方法分析近3年来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发生率为9.35%,其中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6.73%,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发生率12.95%,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发生率14.21%,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肝炎(P〈0.01),重症肝炎合并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重度患者。中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发生率高于青年组(P〈0.01)。而与肝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是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α和TGF-β1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免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10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含量均显著升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GF-α明显高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的TGF-α和TGF-β1在各组患者中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清TGF-α和TGF-β1,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判断及肝硬化癌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超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收集72例慢性乙肝患者B超检查结果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资料进行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超在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方面与病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诊断慢性肝炎方面与病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在B超诊断标准较为宽泛,可能会漏诊一些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结论 目前B超检查对慢性肝炎的分期诊断准确率不高,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肝硬化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于慢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导致的广泛性、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初期机体肝脏代偿功能依然保持相对较强的功能和作用,患者可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但后期肝脏代偿功能降低,肝脏功能损害较大,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  相似文献   

19.
鹿皎 《吉林医学》2012,33(36):7852-785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及其属支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分析其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和66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探查门静脉系统及其属支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肝硬化组较慢性肝炎组门静脉系统血管直径增大,血流速减慢,充血指数(CI)增大,QSV/QPV增大,肝硬化B级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流量增多。结论:门静脉系统血管最大直径、血流速、血流量、CI、QSV/QPV改变与肝炎与肝硬化发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笔者观察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0例, 并以慢性肝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 分别检测PT、APTT、TT、FIB.同时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C顺序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 按功能分级, 肝功能越差, 凝血功能越差.凝血功能可作为肝功能分期的指标.认为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肝硬化临床分期、出血的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