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X,男,1.5岁.2008年11月10日诊.发热3天.T39.9℃.经用抗生素、解热剂治疗3天,仍面赤唇紫,咳嗽、气急.喉中痰鸣,鼻翼扇动.口渴喜饮,尿少色黄,四肢时有抽动,烦哭不宁.舌红、苔黄腻,指纹色紫.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拟宣肺平喘,清热化痰.处方:生麻簧1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2g,葶苈子6g,包煎,瓜蒌6g,万氏牛黄清心丸1粒,每日2次服.2剂后体温已降至37.8℃,口唇转红,咳喘已平,指纹偏紫.睡觉时有干咳,守方加玄参6g,炒谷芽9g,天花粉6g,继服2剂而愈.  相似文献   

2.
1喘证 刘某,女,52岁.自诉喘证10余年,时轻时重,近1周加重.现呼吸急促,不得平卧,胸闷、咳嗽,咳痰稀白,咽痒,舌红苔薄,脉沉细.中医诊断:喘证.辨证:痰浊阻肺,肺气上逆,兼气阴两虚.立法:化痰降逆,益气养阴.处方:桑白皮12 g,地骨皮10 g,杭芍12 g,杏仁10 g,生甘草6 g,款冬花12 g,桔梗10g,川贝母10 g,生牡蛎30 g,太子参15 g,麦冬12g,玄参6 g,五味子3 g,法半夏10 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后,喘证明显减轻,已能平卧,咳痰减少,但仍胸闷.上方减玄参,加苏梗10g、炙枇杷叶10 g,继服7剂.三诊,诸症基本消失,已能正常工作、生活,上方略做调整,继服7剂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摘要 患儿,女,1岁7个月,因发热7天入院.体温最高40℃,不伴寒战、呕吐、腹泻,无咳嗽,无抽搐,未见皮疹,口服退热剂后体温可以降至38℃,2~3小时后体温再次上升,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109/L,血红蛋白103g/L,血小板正常,以上呼吸道感染收住院.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常可见到一些无名高热患者,体温呈不规则热型,下午为为著,达39℃以上,无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感冒症状.查体仅见咽红.血象不高.西医常诊为“上感”,应用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疗效不佳.为此,笔者以中西医结合的观点,自拟处方,疗效显著,特予介绍.基本方:银花30g黄芩15g公英30g板兰根30g石膏30g知母10g甘草3g粳米30g,水煎服.加味:舌苔黄厚者加薏苡仁30~50g竹叶15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15g.疗效:治疗20余例,1~3剂疗.典型病例:国某某,男,65岁.82年9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 患者 ,女性 ,6 4岁 ,因“发热 5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5个月开始出现畏寒、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8℃ ,体温升高多在下午 ,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样痰 ,无其他伴随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青霉素、头孢拉定抗感染治疗 ,1周后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咯痰好转。 10 d后再次发热 ,体温最高达 38℃ ,无畏寒、寒战 ,遂转入我院。入院时测体温为 37.8℃ ,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查血 WBC:5 .36× 10 9/L、N:0 .5 0、Hb:6 8g/L、ESR:16 0 mm/1h、三次血培养阴性 ,肥达反应、自身抗体、结核抗体、PPD试验均阴性 ,甲胎…  相似文献   

6.
医案2则     
一、癃闭张某,男,41岁。近5日来,小腹胀满,排尿困难,甚则点滴不通,痛苦不堪,几经医治,仍无效验。就诊时诉:头痛身痛,胸闷不饥,身热不渴,尿黄而痛,苔白腻带黄,脉濡缓。为湿热留恋三焦,湿重于热之癃闭证。治宜宣化畅中,清热利湿。拟三仁汤加味: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竹叶10g,厚朴8g,薏苡仁20g,白蔻仁8g,车前子10g,半夏6g,黄柏6g。上方日进1剂,服完2剂后,尿已点滴而出,3剂服完,尿量增加,药中病所,仿前方再进3剂,小便通畅,诸恙均除。按:此例属湿热留恋三焦,影响膀胱气化,湿重于热之证。杏仁苦温,善开上焦,宣通肺气;蔻仁芳香苦辛,能宣中焦,和畅脾胃;薏苡仁甘淡,益脾渗湿,疏导下焦;配以法夏、厚朴苦温除湿,通草、滑石、车  相似文献   

7.
<正> 例1 男,3岁。入院前6天高热、咳嗽加剧。用青霉素3天无效来院。体温39.7℃,鼻翼扇动,扁桃腺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肝右肋下1.0cm,血WBC 7×10~9/L,Sg 42%。Ly 58%E—玫瑰花活性14%。总数43%,IgG10.67g/L.Ig M 1g/L,Ig A 1.23g/L。诊断:肺炎.用新青Ⅱ、庆大3天.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烦躁.左胸腔试穿抽出1ml脓汁(镜检:WBC 8~10  相似文献   

8.
患者高某,女,74岁,诉肌肉注射鹿茸针剂10支后发热已20余日,体温37.5~38.8℃,身热汗出不止,口干作渴,食欲亢进,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大便干燥。尿糖(-)诊断为内伤发热。处方:青蒿10克,鳖甲15克,地骨皮10克,银柴胡10克,知母20克,丹皮10克,黄连5克,当归15克,生地30克。服3剂,体温控制在38℃以下,汗出亦减,前方去黄连、青蒿加麦冬15克,牡蛎20克。又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汗止,眠食均安,病告愈。笔者希望那些喜冬令进补者,注意其适  相似文献   

9.
燥热咳嗽特点多见干咳、痰少,咽干涩,口渴,盗汗,时有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辨证多为"肺阴耗伤,虚热灼津,肺失润降".笔者多采用经验方:沙参15g,麦冬15g,桑叶15g,杏仁10g,川贝10g,知母15g,百合30g,乌梅10g治疗,一般4-6剂即效.  相似文献   

10.
“三因制宜””古今重视,“因时制宜”首在其冲。《神农本草经疏》云:“失四时之气,行乎天地之间,人在气交之中,亦因之而感者其常也”。吾师谢昌仁,临症四十余年,不仅注重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而且强调在疾病发生的不同阶段,把握时机而遣药。兹举咳嗽为一例,可见一斑。临证勿忘时令不同去年严冬季节,毫耋高龄的女书法家萧娴,因感风寒而患咳嗽,经治不愈,邀请诊治。乃风寒外感,痰饮内伏,肺失宣利之咳,处方:麻黄5g、细辛3g、杏仁10g,甘草3g,茯苓12g,姜夏6g,陈皮5g、桂枚5g,白芍10,炙干姜2g、五味子3g,五剂。仅服两帖即愈。所余三剂,萧老视为炒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辨证施治( 1)肺热壅滞主症 :小便淋漓或点滴不爽 ,咽干口燥 ,心烦欲饮 ,胸中郁闷 ,喘吸短促 ,或有咳嗽喘息。舌红、苔薄黄 ,脉数。治则 :清热利水 ,开泄肺气。方药 :清肺饮。黄芩 10 g,桑白皮 10 g,麦冬 12 g,山栀子 10 g,木通 6g,车前子 9g,茯苓 12 g。加减 :心火旺加竹叶 9g,黄连 6g,肺阴不足 ,舌红少津者加沙参 12 g,百合 90 g滋养肺阴 ;大便干结不通加大黄 5g,杏仁 10 g宣肺通便。( 2 )湿热下注主症 :小便频数 ,点滴不尽 ,茎中灼热刺痛 ,尿黄或见尿血 ,脘腹胀满 ,渴不欲饮 ,烦躁不安 ,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治则 :清热利湿…  相似文献   

12.
黄芪附片汤加减治疗充血性心衰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利芳  廖衡  阿明 《医学争鸣》2002,23(11):964-964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慢性充血性心衰 30 (男 2 0 ,女 10 )例 ,年龄 6 5~ 75 (平均 70 )岁 ,均为干休所老干部 ,肺心病 10例 ,风心病 5例 ,冠心病 13列 ,高血压 2例 .对照组 38(男 18,女2 0 ) ,年龄 6 0~ 70 (平均 6 5 )岁 ,肺心病 10例 ,风心病 8例 ,冠心病 15例 ,高血压 5例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5 ) .基本方 :黄芪 30 g,炙附片 10 g,补骨脂 10 g,葶苈子 2 0 g,丹参30 g,红花 30 g,桃仁 10 g,当归 15 g,冬瓜皮 15 g,茯苓 10g,水煎服 ,每日 1剂 ,分 3次 po;随症加减 ,咳嗽剧者加百部、杏仁、川贝 ,痰多加瓜蒌、南星 ,心悸甚者加朱砂…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多例急性发热病证,效果满意,举例如下:1流感发热刘某,男,18岁,2002年1月5日初诊。患者于4日前发热,体温40·1℃,西医给予抗菌素静脉输液治疗3天,高热未退,恶寒无汗,体温39·7℃,鼻塞,流清涕,咳嗽,咯少量白痰,咽喉肿痛充血,扁桃体I度肿大,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纳谷不香,大便不畅,小便稍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冬温之“寒包火”。治宜辛凉复微辛温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用三拗汤、升降散、四妙勇安汤加减:炙麻黄10g,杏仁10g,生甘草10 s,全蝎5g,细辛3g,金银花15g,玄参12g,连翘10g,桔梗10g,蝉蜕6g,僵蚕…  相似文献   

14.
处方:石榴皮15g 儿茶6g 贯众9g 槟榔12g 3剂、口服。用法:水煎服,1日1剂,此为6~10岁小儿常用量,可根据年龄酌情增减。一般服3剂即愈。重者可加苦楝根皮煎汤外洗,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5.
妊娠咳喘     
一方主治:妊娠咳嗽、气喘。处方:当归10克、川芎6克、焦白术6克、香附6克、杭白芍6克、砂仁6克、黄芩6克、紫苏梗6克、熟地6克.大腹皮6克、枳壳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72岁 ,因胸闷、气短 10 d入院。既往体健。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 ,呈进行性加重 ,无心慌、胸痛 ,无咳嗽、咳痰 ,未予任何诊治 ,入我科。查体 :体温 36 .2℃ ,睑结膜无苍白 ,双肺呼吸音清 ,双下肺呼吸音低 ,可闻及湿 音 ,叩浊音。心率 82次 / min,律齐 ,心音有力。腹部平坦 ,未扪及包块。肝区无叩痛。化验血常规 WBC 6 .2 3× 10 9/ L N:6 5 % ,RBC3.5 2× 10 1 2 / L,HGB10 3g/ L,总蛋白 5 1g/ L,白蛋白 2 7.6 g/ L。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正常范围心电图。腹部 CT示 :肝、胆、胰、脾、双肾未见…  相似文献   

17.
子嗽治验     
1 病案举例 患者,女,24岁,1998年3月11日初诊. 妊娠6个半月,病起于感冒风邪,咳嗽已有2月余,咳嗽甚剧,痰稠色黄,难以咯出,咳则遗溺,喘促气急,面红口干,便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两尺脉弱.治宜涤痰清火、宣肺降气,佐以安胎之法.处方:桑白皮、炒黄芩、浙贝母、炒竹茹各6g,杏仁、炒苏子各10g,瓜蒌皮、海浮石、桑寄生各12g,海蛤壳、苎麻根各15g.4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18.
患者王某 ,女 ,48岁 ,工人。 2 0 0 0年 5月 10日初诊。自述心慌、气短月余。患者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 ,经常咳嗽、咳痰、气喘。于某医处诊治 ,用药如下 :红参 10g黑附子 6g(先煎 )白术 2 0g茯苓 2 0 g葶苈子 10 g白芥子 10 g苏子 10g干姜 10 g炙干草 10g沉香 3 g丹参 15g红花 10 g。上方分别于 2 0 0 0年 3月 3 0日、4月 16日、4月 2 4日、4月 2 7日各拿 3付 ,间断服用。服药期间即感心慌、憋闷 ,但觉咳喘减轻 ,咳痰较爽。本方服 6剂时患者曾把感觉告诉医生 ,该医说只要咳喘减轻 ,但服无妨 ,遂继续用药。之后则心慌气短逐渐加重。于 5月 1日…  相似文献   

19.
山豆根常用量煎服致毒副反应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某某,女,58岁.一年前因呼吸道感染、咳嗽,投以含有山豆根在内的清热宣肺中药,于第二剂第二煎药服后出现眩晕、腹痛、腹泻,即停服该药,并静脉点滴5%NS2000ml后上述反应于第二日消失.本次因发热、咽痛、咽痒、咳嗽、痰黄稠二天,脉浮数而诊为外感风热证,治以疏风散热、宣肺利咽,药用银花15g,连翘15g,黄芩10h,桑叶10h,桔梗10g,马兜铃10g,杏仁10g,甘草6g.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6岁。均为患感冒、支气管炎经治疗后已无明显发热但继续咳嗽者。其中最短者3天,最长者半年,以10~60天为多。方药组成及服法黄芪6~15g,沙参、百部、麦冬、白术各10~15g,紫菀、款冬花、枳壳各10g,射干、防风各6~10g,生甘草3g。伴流清涕者加羌活、板蓝根,发热者加贯众、板蓝根,咳嗽在1个月以上者加五味子,痰中带血加仙鹤草。每日煎服1剂,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