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莉  刘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1,(12):76-76,50
目的观察桡动脉穿刺点使用TR-Band压迫型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后患者100例,按术后是否使用压迫型止血器分为2组,观察组50例使用TR-Band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另选取对照组50例使用弹力绷带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以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肢体肿胀麻木、桡动脉急性闭塞、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结果桡动脉急性闭塞及迷走反射性晕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肢端肿胀、麻木发生率及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压迫止血器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压迫,且具有良好止血效果,操作简便,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使广大冠心病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股动脉由于血管粗大,操作方便,仍是目前介入手术的主要路径。但对于血管穿刺部位的处理,也成为困扰介入医生与患者的一大难题[1,2]。本研究旨在探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操作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等特点。介入途径首选股动脉,但存在如:股动脉生理性狭窄,下肢严重闭塞性动脉硬化,曾经在股动脉进行穿刺局部瘢痕形成等问题时,需选用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行PCI治疗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尤其是术后不需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优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行冠心病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治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术的4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在为这425例患者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术后止血期间对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这425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大出血和伤口继发性出血的情况,仅有16例患者出现了伤口少量渗血的情况,止血的有效率为100%。同时,这425例患者在压迫止血结束时,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为正常,而且没有出现桡动脉急性闭塞、皮肤局部坏死、血管迷走反射消失和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情况。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服务感到满意。结论:对进行冠心病介入术后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治疗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止血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减轻其痛苦。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丽萍 《吉林医学》2007,28(6):826-826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穿刺途径也向着操作精细度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少的方向发展,由早期的经股动脉穿刺渐转向由桡动脉穿刺.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TRI)126例,其中6例由于术区绷带压迫过紧发生术侧手掌肿胀难忍,病人自诉有发麻感,于及时松解绷带后肿胀渐消退,余无不良反应,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上开辟了先河,并积累了经验.本文拟在介绍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种种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经桡动脉穿刺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以及患者术后活动不受限等优点[1],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2009年2月至2009年7月笔者所在科室310例介入术后患者改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广州)压迫止血,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桡动脉止血器用于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尺动脉通畅试验(Allen试验)阳性并经桡动脉径路介入的200例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器进行穿刺处止血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0例患者皆止血成功,但因护理不当等原因,出现穿刺点出血3例,前臂血肿3例,局部皮肤水泡、瘀斑1例.经对症处理后皆痊愈.结论: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后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63-166+170
目的 观察夹心式包扎法联合动脉止血器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且拟行经皮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在旋压式止血器压迫垫下方置入纱布(中心点包扎法),实验组采取在旋压式止血器压迫垫及锁扣的下方置入纱布(夹心形包扎法),减压时间统一为术后1 h开始减压,之后为每0.5小时放松止血器,4~6 h完全放松止血器。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渗血、Ⅰ期压疮、Ⅱ期压疮、肿胀、疼痛≥4分)发生情况、术后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分析患者并发症与舒适度、舒适度与对护理工作满意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术后渗血、Ⅱ期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Ⅰ期压疮、肿胀、疼痛≥4分)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根据舒适程度进行分析,不舒适组患者并发症(Ⅰ期压疮、肿胀、疼痛≥4分)发生率显著高于舒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舒适度[(2.3±0.9)分]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3.0±0.8)分]呈正相关(r=0.639,P0.001)。结论 夹心包扎法将纱布垫入锁扣可作为一个缓冲力量,可减轻锁扣对皮肤的直接压迫损伤,有效降低与止血器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黄政  胡伟  贾业贵 《重庆医学》2018,(7):987-988
目的 分析动脉压迫止血器在肝癌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在武汉市第六医院行肝癌介入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90例,在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工压迫加沙袋压迫止血法,而研究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压迫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4.3±4.2)minvs.(26.7±7.3)min,P<0.05];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制动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5.1±1.2)h vs.(9.7±3.6)h,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渗血、假性动脉瘤形成、血肿形成、皮肤淤斑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肝癌介入术后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具有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内介入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6月心血管科采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经桡动穿刺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5.8%,1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经股动脉穿刺成功。发生伤口血肿1例,上肢肿胀2例。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可显著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特别是术后可下床活动,患者和家属易于接受。但治疗受患者手部血管条件限制,因此选择桡动脉穿刺,术前要作Allen’s试验,判断手部桡、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通畅,以免术后发生缺血性损伤或坏死,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手部血液循环情况,应尽可能避免桡动脉栓塞、手部缺血、动一静脉瘘及术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针对性地观察和预防性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传统纱布卷压迫和RDP750桡动脉压迫器桡动脉介入术后局部压迫的差异性,探讨桡动脉压迫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6~12月在我院行经桡动脉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及治疗患者,共112例,其中男72例、女40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6.6±15.4)岁。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纱布、绷带压迫穿刺点,一组应用桡动脉压迫器;观察局部皮肤肿胀,缺血坏死情况,桡动脉搏动情况,止血效果和压迫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种压迫方法均能有效压迫止血,传统组桡动脉闭塞2例,局部皮肤水泡1例,出血2例再延长压迫成功;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时间短,出血1例未见桡动脉闭塞。结论 RDP桡动脉压迫器用于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止血具有安全、操作简便、调节性强、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何茉莉  连珍 《当代医学》2007,(4):112-113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避免医护人员术后压迫股动脉的劳动量及压迫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从而明显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如术后护理不当,可造成桡动脉的永久性损伤[1].  相似文献   

13.
何茉莉  连珍 《当代医学》2007,(7):112-113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避免医护人员术后压迫股动脉的劳动量及压迫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从而明显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如术后护理不当,可造成桡动脉的永久性损伤[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于贵州航天医院心内科行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自粘性弹力绷带环绕包扎止血,试验组采取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术后止血时间、术后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止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操作简单、快速,便于局部穿刺部位的观察,且患者舒适度高,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R Band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在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行经桡动脉途径的PCI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3例使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对照组70例使用常规的绷带压迫止血,观察比较2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结果 2组1次止血成功率和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TR Band桡动脉止血压迫器安全有效,止血时间短,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后采用手工压迫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共76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工压迫止血,观察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比较制动时间、全部松懈时间以及止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制动时间与全部松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之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止血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现已成为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临床及资料表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介入医生的首选并广泛被患者接受。但随着介入诊治例数的增加,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失败比例高达15%,同时桡动脉闭塞高达2.5%~10%[1];经肱动脉穿刺成功率高达99.5%~99.6%,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不宜作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首选途径[2]。因此针对不同的手术适应证患者,我院从2013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介入术是现今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它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等优点[1].介入途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两者相比,后者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越来越为广大患者和术者所接受.我院自2007年3月以来开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TRB)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CAG术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两组均采取TRB止血;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及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作为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而股动脉穿刺是介入手术的基础环节,但术后局部血管并发症可达5%~10%[1].术后穿刺肢体制动16~24小时,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我科于2005年7月至今,逐渐采用一次性股动脉可调压式止血器压迫止血(下文简称止血器),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