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芯片技术,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该芯片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工具软件比对HPV L1基因。设计可扩增高危型HPV的通用简并引物和可以鉴别HPV型别的基因探针,仪器将探针点样于尼龙膜上,制备HPV分型基因芯片。芯片检测的样本结果与HPV基因测序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芯片的分析性能。结果建立的HPV基因芯片的灵敏度为102cfu/ml,重复性检测的HPV型符合率为96.7%(87/90),与基因测序结果分型的符合率高达94.3%(66/70),可以检测常见的高危型和导致性传播疾病的HPV型别,可在6~7h内出结果,结果可通过仪器判读。结论HPV基因芯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与基因测序的结果符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 169例宫颈癌患者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并分型.结果 1 169例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为91.70%(1 072/1 169),其中HPV单一感染率为77.16%(902/1 169),多重感染率为14.54%(170/1 169).检出率较高的HPV基因型有HPV16(62.10%)、HPV18(10.95%)、HPV58(10.52%)、HPV52(7.96%)、HPV33(3.93%);宫颈非鳞癌组HPV18基因型感染率为12.99%,高于鳞癌组的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5).结论 本地区宫颈癌患者常见HPV基因型的分布符合亚洲地区的分布规律,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性.HPV18基因型和非鳞癌组织类型有关,宫颈癌HPV基因型分布有助于确定宫颈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筛查高危人群,对本地区HPV疫苗开发、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梅 《安徽医学》2014,(2):224-226
目的:探讨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在我院行妇科检查的800例患者,其中177例经病理确诊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13例患有宫颈癌,采用HPV-PCR反射斑点杂交技术对采集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中的感染比例、基因型别及HPV感染者的年龄分布特点。结果800例患者中检测出HPV阳性196例,感染率为24.5%,检测出21种基因亚型,其中高中危亚型19种,低亚型3种。本组患者中感染率在前五位的分别是HPV16、HPV52、HPV58、HPV31、HPV53。HPV感染率较高的年龄段是20~35岁,检出率为30.9%。年龄在20~30岁的女性HPV检出率较高。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早诊断及早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45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DNA杂交技术检测450个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分型。结果:450例样本中,HPV感染者298例,阳性率66.2%,检出高危基因型(HPVl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型)158例,约占感染者的53.0%;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和44型)140例,约占感染者的47.0%。在检出类型中既有单一,又有混合型感染。结论: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5.
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体检中心送检的1022例样本全部进行快速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将其中563例与细胞学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1022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57%(384/1022),广州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为:16、52、58、68、CP8304、18、33、53、31、11、39、6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增高,CINⅠ为32.40%(35/108),CINⅡ为56,67%(34/60),CINⅢ为78,05%(32/41),宫颈癌为95.23%(40/42),与正常体检组(10,53%,16/15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导流杂交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23%(40/42),特异性为66.99%(349/521),阳性预测值为18.86%(40/212),阴性预测值为99.43%(349/351)。结论快速导流杂交法可准确进行HPV基因分型,诊断宫颈癌快速敏感,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是理想的宫颈癌粗筛方法,HPV基因分型也为本地区HP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LuminexTM100技术平台,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探讨在构建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LuminexTM平台上,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HPV质粒构建13种基因分型HPV芯片,选择通用引物、探针,将探针有效的偶联到微球上.优化PCR体系和杂交体系,检测反应中PCR浓度、杂交反应时间、微球的时效等对构建芯片的影响,测定标准质粒变异系数(CV)值.结果 采用构建的HPV液态芯片,可准确区分HPV基因型.对349例标准样本检测结果 进行回代特别函数判别分析,检测准确率在96.7%以上.对构建芯片条件进行分析,杂交反应时间对杂交反应结果 在一定的杂交时间内有明显的影响;当PCR产物不同浓度范围时,PCR产物的浓度对荧光值有不同的影响,各型HPV探针CV范围为0.41%~14.69%.结论 杂交反应时间、样品PCR反应中的污染、微球的时效和探针的质量等均可以影响液态芯片系统的构建.构建的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检测系统,检测性能稳定,具有可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的大量样品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何进才  李瑞  周丹  黄涛  邵牧民 《重庆医学》2011,40(33):3331-3334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型别,探讨HPV及其不同型别感染与年龄和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的方法学性能和临床诊断性能。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在该院就诊或健康检查的2 994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其中131例进行HPV DNA序列测定,1 511例同步进行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结果 2 994例受检女性HPV感染率为25.1%,排名前5位的HPV型别分别为HPV52(15.6%)、16(14.1%)、58(12.0%)、56(6.6%)和33(5.2%)。25岁以下女性HPV16、58感染率最高;HPV52感染率在55岁以上女性最高,25岁以下女性次之;高危型HPV在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感染率分别为44.2%、91.7%和93.3%;HPV58、16、56和31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493、1.744、―0.819和1.566),HPV52则无明显相关性;分别以测序法和TCT结果大于或等于LSIL作为金标准,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及其对子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4%和92.2%、93.4%和84.2%、94.7%和84.5%。结论女性感染HPV比例较高,年轻女性更易受感染,感染型别以HPV 52、16、58、56和33为主,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程度高度相关,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在方法学性能和对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性能上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与颈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 DNA检测(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827例标本中共检出HPV阳性210例(25.4%),共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单纯低危型HPV亚型感染45例(5.4%),单纯高危型HPV亚型感染142例(17.2%),高危、低危亚型共同感染13例(1.6%);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187例(22.6%),感染两种亚型以上23例(2.8%)。低危型主要为HPV11,其次为HPV43、6;高危型主要为HPV16、其次为58、31、33、18等亚型。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者较易发生颈癌前病变,提示早期发现及防治HPV感染对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梅州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宫颈疾病的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检测及基因分型,分析HPV在该地区妇女中感染的状况及其分布规律.结果 11 036例标本中检测出HPV阳性者1 510例,总阳性率为13.68%,其中HR-HPV阳性率为10.69%,以HPV16、HPV52、HPV58和HPV18为主;LR-HPV 1.55%,以HPV CP8304和HPV11型多见;各年龄组HPV总感染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41~岁(5.42%),31~岁(4.32%),51~岁(1.90%).结论 梅州地区妇女HPV感染常见基因型别与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存在一致性,但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性,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张磊  毕庆庆  陈文  牟晓峰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42-2046
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女性肿瘤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恶性病变的直接原因。了解特定地区女性群体中HPV基因型分布情况,对于宫颈癌的筛查和疫苗预防策略的制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方法 收集2012—2015年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和青岛市肿瘤医院就诊确诊为CIN和宫颈癌的患者共1 664例,其中CIN1级376例,CIN2级408例,CIN3级336例,宫颈鳞癌440例,宫颈腺癌10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23种HPV基因型检测后,分析HPV基因型在不同分级CIN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流行率、归因率。结果 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单一基因型感染、2种基因型感染、3种基因型感染、4种及以上基因型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1级患者中,HPV52(19.1%)是流行率最高的基因型,随后依次是HPV16(17.4%)、HPV58(8.7%);在CIN2级和CIN3级患者中,流行率排在前5位的HPV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2、HPV31、HPV33、HPV58;在宫颈鳞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6(43.1%),随后依次是HPV52(16.3%)、HPV31(8.9%)、HPV58(7.3%);在宫颈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是HPV18(57.1%),随后依次是HPV16(28.6%)、HPV52(14.3%)。30.7%的CIN2级和43.3%的CIN3级归因于HPV16;49.1%的宫颈鳞癌和65.1%的宫颈腺癌归因于HPV16和HPV18。在CIN和宫颈癌患者中,除HPV16外,HPV52的归因率最高。结论 青岛地区的HPV疫苗接种计划和宫颈癌预防策略,在关注HPV16和HPV18的同时,也应当关注HPV52、31、58、33。探究HPV基因型流行率和归因率有助于临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涂权梅  邱海凡  刘奕  胡越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11-1612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的情况,探讨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意义.方法 应用 DNA杂交技术对3 700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 700例患者中,HPV感染者1 071例,HPV感染率为28.95%,HPV感染1 400人次.患者中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1 124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80.29%;低危型HPV(6、11、42、43、44)151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10.79%;中国人群常见型HPV(53、66、P8304)125人次,占感染总人次的8.93%.21种HPV基因亚型多重感染患者250例,占HPV感染者的23.34%.其中双重感染者占多重感染者的77.60%.结论 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可一次检测多种亚型,有利于对HPV多重感染的诊断和宫颈癌的防治,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河南省6304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了解HPV基因感染现状和变化情况,为宫颈癌的筛查、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分型技术,对2012~2016年河南省63043例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核酸提取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在6304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中,21种HPV基因亚型均被检出,总HPV、单一HPV、多重HPV、单纯高危型HPV、单纯低危型HPV以及合并高低危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7%、20.1%、8.6%、20.9%、4.1%、3.7%。检出率较高的3种HPV亚型分别是HPV-16 (7.0%),HPV-52 (4.3%)和HPV-58 (3.4%)。60岁以下女性随年龄的增长,总HPV、高危型HPV、低危型HPV和多重HPV阳性检出率均呈现"U型"变化曲线,年龄≤25岁和56~60岁是检出高峰期(P<0.05);总HPV、高危型HPV和多重HPV阳性检出率2014~2016年较2012~2013年有所上升,同一年龄段2012~2016年间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HPV阳性检出率较高且近年有所上升,应重视该地区≤25岁和56~60岁女性HPV筛查。包含HPV-16、HPV-52和HPV-58常见亚型的新型多价宫颈癌疫苗可能为该地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生殖道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病因病机及目前中医治疗的具体药物、疗法、疗效,以期提供更好的抗HPV治疗方案,有效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浸润癌患者中的感染状态.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及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放射性同位素检测技术,对来源于子宫颈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进行四种常见生殖道HPV(HPV6,11,16,18)的检测和分型。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0例宫颈癌患者石蜡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其中HPV16型3例(30%),和HPV18例6例(60%),HPV6和HPV11型未检测到,表明宫颈癌感染HPV主要为HPV16及18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状况。方法采集338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基因型;分析宫颈癌不同临床及病理指标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为90.53%(306/338);306例阳性标本中HPV单一感染247例占80.72%,多重感染59例占19.28%;HPV单一感染前3位最常见亚型为16型155例占62.75%、18型46例占18.62%、58型12例占4.86%;多重感染前3位最常见亚型为16型40例占67.80%、52型20例占33.90%、58型17例占28.81%。汉族与少数民族HPV阳性率、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组织分化患者HPV单一感染率、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多重感染尤其合并多种高危亚型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芳  王玉欢 《医学综述》2013,19(9):1546-1548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威胁妇女健康、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关键致病因素,通常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需经历3~8年的时间,因此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筛查,处理HPV感染和癌前病变,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情的发展,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增  陈亚侠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6):3179-3183
背景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然而临床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为阴性,且这类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肿瘤细胞侵袭以及转移风险均增加。目的 分析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2003-2016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临床病理资料完整且术前有HPV-HC2检测结果的宫颈癌患者共1 416例,经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1 296例,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患者120例。调取120例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高危型HPV进行再检测,获取高危型HPV真阴性患者为高危型HPV阴性组。从1 296例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与高危型HPV真阴性组等量的患者为高危型HPV阳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初次生育年龄、分娩次数、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等。结果 1 416例宫颈癌患者中,HC-Ⅱ法检测高危型HPV阴性120例,阴性率为8.5%。实时荧光PCR法显示,高危型HPV仍为阴性89例,阴性率为6.3%,两次检测符合率为74.2%(89/120)。高危型HPV阴性组患者发病年龄28~75岁,平均发病年龄(45.2±4.2)岁;高危型HPV阳性组患者发病年龄21~78岁,平均发病年龄(46.3±5.1)岁。两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各发病年龄构成、初次生育年龄、分娩次数、临床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62,P=0.001)。结论 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宫颈癌组织石蜡样本中的高危型HPV是一种高敏感度的检测方法。与高危型HPV阳性宫颈癌相比,高危型HPV阴性宫颈癌发病率不高,但其腺癌、腺鳞癌及其他少见类型癌的比例高于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癌患者。  相似文献   

20.
李惠新  雷静 《医学综述》2011,17(16):2507-2508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E6(HPV16E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观察4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16 E6的表达。结果 HPV16E6在正常宫颈组织、C 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53.3%、82.5%,各组间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E6蛋白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E6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病机制之一。对HPV16E6蛋白的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可能用于临床宫颈癌诊断、预防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