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锦荣  何秋贤  何日德 《黑龙江医学》2012,36(7):488-489,492
目的探讨产妇不同孕期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方法 318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测得抗A(B)效价、HDN血型血清学3项试验。结果 318例夫妇ABO血型不合中,O-A、O-B、O-AB组合,分别占49.7%(158/318)、42.7%(136/318)、7.5%(24/318)。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28的病例占48.1%(153/318),不同血型组合间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28的病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发生新生儿HDN的可能。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28的病例中新生儿HDN发生率为49.0%(75/153),新生儿HDN发生率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水平的增加而升高。结论新生儿HDN发生率与IgG抗A(B)抗体效价成正比,定期检测血清IgG抗体效价水平,对防治新生儿HDN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435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采用溶血三项试验确定患儿是否发生HDN,分析IgG抗体效价与HDN的关系。结果:检出IgG抗A(B)效价<1:64的349例,≥1:64的86例,随IgG抗A(B)效价的升高,HDN发生率也显著升高。结论:IgG抗A(B)效价的检测有助于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16例妻子O型Rh阳性而丈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 对其中10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716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0.9%、22.4%、10.9%、4.2%和1.7%.10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24例HDN阳性,占22.6%;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2.0%、24.1%、38.1%和50.0%(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对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的意义。方法取92例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进行微柱凝胶法检测,并观察新生儿ABO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结果IgG抗A抗体效价≥64者17例,占39.53%;抗B抗体效价≥64者20例,占40.82%。IgG抗A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2.20%,IgG抗B抗体者的总发病率为14.29%。2者的发病均出现在抗体效价≥64。结论产前检测IgG抗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手工法:西班牙DianaFuge离心机、Diana孵育器及微柱凝胶Coombs卡。取围产期夫妻血型不合,O型孕妇2533例全血2ml进行检测,预测新生儿ABO HDN的发病情况。结果IgG抗A、B抗体效价≥1:64者有703例,占27.75%,则提示有27.75%的胎儿有ABO HDN发生的可能。结论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产前抗体效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对154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测定,并行新生儿的血型鉴定和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结果: 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在≤32、64、128、≥256时,其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分别为7.69%、13.63%、27.77%和71.42%。结论: 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 (B)效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不同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37例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观察IgG抗体效价对ABO-HDN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7例ABO血型不合的夫妻中,O型孕妇的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颐64有123例,异常率为28.15%;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越大(P<0.01)。结论:对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应开展产前IgG抗体效价动态监测,对预防和治疗ABO-HDN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坤学 《吉林医学》2011,(30):6393-6393
目的:探讨"O"型血型孕妇IgG抗体效价对HDN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48例"O"型血型孕妇行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且检测所生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评价"O"型血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对HDN影响。结果:248例夫妻中,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的升高,其所生新生儿发生HDN的患病率也在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也随着母亲抗体效价的提高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N的发生与"O"型血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相关,效价越高,HDN的发生率越高,当抗体效价≥512时,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随效价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BH血型物质中和IgG抗A(B)血型抗体的情况。方法:用含ABH血型物质的分泌型献血者的唾液中和含有IgG抗A(B)血型抗体的O型新生儿血清,观察反应情况。结果:新生儿O型血清抗A、抗B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效价为512和128;分泌型的献血者A血型物质效价为512;5%白蛋白倍比稀释新生儿O型血清与效价为512等量的A型分泌型唾液混合,室温中和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抗A效价为64,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法检测中和实验前、后IgG抗A(B)抗体的效价相差3个稀释度。结论:经本实验研究证明ABH血型物质能够部分中和IgG抗A(B)血型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微柱凝胶法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B)血型抗体水平,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结果:513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的334例,128的179例,其中77例经中药治疗后复查,46例IgG抗A(B)效价降至64以下,另31例经继续服药后复查,14例IgG抗A(B)效价降至64以下,17例IgG抗A(B)效价无变化,总有效率为78%。结论: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测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具有操作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及特异性大大高于试管法,重复性好、实验样本量少,减少生物污染,能最大限度减少由于操作人员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结果可以长期保存等优点,对结果异常者及时服用中药治疗,可有效预防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1.
吕连华  陈勇 《西部医学》2012,24(5):994-995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动态监测745例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并对高风险新生儿做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为1∶64、1∶128和≥1∶256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0.32%、50.94%和85.71%,不同抗体效价组别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ABO溶血病的发病率随着孕妇血清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产前IgG抗体效价的动态监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孕妇不同血型组合其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3 236例孕妇血清抗IgG抗A(B)抗体效价,统计其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在夫妻血型O-A、O-B、O-AB组合中,随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水平的依次递增,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越高,不同抗体效价水平间HDN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O-AB组合发生HDN的可能性高于O-A、O-B组合。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256的病例占59.15%,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为43.2%(827/1 914)。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效价的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预防ABO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卡(以下简称微柱卡)测定孕妇血清(浆)中的IgG抗A、抗B效价,以预防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方法同时应用微柱卡和凝聚胺法对40份申请IgG抗A、抗B效价测定的孕妇O型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两法测得的IgG抗A、抗B效价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微柱卡法检测IgG抗A、抗B效价的灵敏度分别是凝聚胺法的7.8倍和6.7倍。微柱卡法测得IgG抗A、抗B效价均高于凝聚胺法2~3个梯度。结论微柱卡法可以常规用于IgG抗A、抗B效价测定,且操作简便、快速,结果直观,但由于灵敏度过高,应把正常参考值〈64(传统的正常参考值)改为〈2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法动态监测15年我院1025例O型血孕妇抗体效价。结果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随着孕妇产前IgG抗A(B)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结论 ABO溶血病的发病率随着孕妇血清抗体效价的增高而增加患病风险,O型孕妇产前抗体效价的检测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降低患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O型孕产妇体内IgG抗A(B)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关系。方法对我院547对夫妇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362例新生儿进行ABO溶血三项试验。结果 547例夫妇ABO血型不合孕妇中血清IgG抗体效价<1∶64有316例,1∶64有75例,1∶128有83例,1∶256有51例,1∶512有14例,效价>1∶512有8例。母婴ABO血型不合362例,发生ABO-HDN有73例(20.2%)。IgG抗体效价的升高与HDN的发病率相关(r=0.9169,P<0.05)。结论产前检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对预测HD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266例O型孕妇总阳性率80.5%(214/266).在O-A组中,其中IgG抗A效价>64者占68.5%(63/92).在O-B组中,IgG抗B效价>64者占65.9%(58/88),在O-AB组中,IgG抗A、抗B效价>64者均占74.4%(32/43),各组均有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讨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屈雅川  周建月  兰传宁 《广西医学》2010,32(11):1409-1410
目的探讨定期监测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价值。方法以微柱凝胶技术检测非O型血丈夫的O型血孕妇进行IgG抗A(B)效价,对效价≥1∶64的898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283例(监测组)每隔4周进行IgG抗A(B)效价检测并给予中药治疗,615例(对照组)未作处理,产后观察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率。结果监测组的4个不同IgG抗A(B)效价的HDN发生率分别为0%、39.4%、51.0%、66.0%,均低于对照组的22.4%、62.4%、83.6%、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监测孕妇IgG抗A(B)效价指导用药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及其亚型含量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625名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水平,对孕妇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比较;采用ELISA法对81名HDN患儿及患儿母亲、79名健康O型孕妇和75名健康新生儿的IgG亚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当抗体效价≥64时,才使新生儿发生HDN;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IgG抗A(B)效价水平升高而呈上升趋势;母体及患儿血清中 IgG1、IgG3和IgG4 的含量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患儿母亲G1、IgG3和IgG4 的含量与患儿无显著性(P﹥0.05),患儿及母体血清中均以IgG1为主,IgGl和IgG3的含量,尤其是IgGl的含量与ABO血型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病密切相关系。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水平升高而升高;对夫妇血型不合O型孕妇,应定期检测IgG抗A(B)效价水平及其亚类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母亲孕期血型血清学的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H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05月至2016年05月在我院分娩的21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分娩前孕妇最后一次IgG抗A(B)效价值为标准,效价≥1:64者列为研究范围。新生儿HDN则观察溶血3项筛查指标及其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等。结果 21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血清IgG抗体效价1:64有710例,1:128有800例,1:256有519例,效价≥1:512有171例。HDN发病患儿共529例。2次及以上妊娠孕妇的抗A、抗B抗体效价值大于1次妊娠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30-40岁组孕妇的抗A和抗B抗体效价高于21-29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母亲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相关,r=0.8119,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血型免疫性抗体IgG是引起HDN的主要原因,且随着IgG抗体效价的增高,HDN的发病率也增高,但不是HDN发病的唯一因素,妊娠次数的增多、年龄增大、不良生育史等因素可加重IgG抗体效价对H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母婴ABO血型不合对HDN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奕  薛俭成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88-2589
目的: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胎儿血型的关系及其抗体滴度对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作用。方法:用DIANA全自动血型仪对丈夫A型、B型和O型,Rh阳性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对69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鉴定,COOMB'S实验,游离,放散实验),以证实胎儿血型对母亲产生IgG血型抗体的影响及产前抗体效价高低与HDN发病的关系。结果:413例孕妇IgG抗A(B)≥64者共255例占61.7%。O型组新生儿与A、B型组新生儿中母亲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分布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A型组新生儿与B型组新生儿之母亲IgG抗体效价分布相同。69例母婴血型不合且产前有HDN危险的孕妇中有25例新生儿患HDN占36.2%。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与母亲抗体效价相关,效价越高,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时胎儿血型物质可能刺激母亲产生抗相应血型的IgG抗体,但这种作用与胎儿A,B血型类别无关。新生儿HDN发病率与母亲体内相应IgG血型抗体效价高低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