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霞  闫海燕 《吉林医学》2014,(21):4756-4757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管理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手术人员管理、手术室环境管理、手术物品管理等可能导致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干预。结果:通过手术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方法,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手术室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了规范和提高。结论: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确保了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预防、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有效措施,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方法通过手术室环境质量、术前、术中及术后等途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常规.结果实施环节控制有效预防了手术部位的感染.结论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治疗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手术部位感染隐患.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必须加强专业技能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完善规章制度,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方法。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手术室人员、环境、物资、技术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结果:保证了各类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形成一个安全、清洁的手术环境,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方法探讨手术室各种环境因素,采取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手术人员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环境的洁净度、感染检测等各种防范措施.结果严格控制和管理手术室各种环境因素,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结论通过手术室环境因素的分析和积极采取的有效措施,形成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管理,减少了切口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5.
刘玮琪 《当代医学》2007,(15):116-117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方法 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性质、职责,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常见的护理缺陷、有可能引起的差错隐患,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讨论,不断完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手术室工作与病房工作不同,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应以手术为中心,从法律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加强环节质控、终末质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刘玮琪 《当代医学》2007,(8):116-117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方法 针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性质、职责,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常见的护理缺陷、有可能引起的差错隐患,定期组织护士进行讨论,不断完善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手术室工作与病房工作不同,手术室护理人员为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应以手术为中心,从法律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加强环节质控、终末质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对手术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结论手术患者的安全是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金标准,加强护理质量的安全管理,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使其自觉按规章制度工作,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操作过程、手术人员等方面可能影响到手术室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便减少感染率。结果: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未发生任何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加强手术室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护质量.方法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严格手术室环境、手术物品、器械清洁、消毒隔离的管理,严把一次性医疗用品购入、使用、处理关,加强无菌观念,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结果 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手术室实行科学化管理,是提高手术室医护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理工作新模式,实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医护配合好(手术医生满意、麻醉医生满意),体现护士价值。方法:采用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护士分层管理、探索排班模式、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等方法。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实现了手术患者满意、手术医师满意、手术室护士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该模式对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的重要部门,而医疗废物管理是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污染,保护环境,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医源性感染率。因此,以卫生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条理》为准则,对手术室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专人管理,制定手术室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并完善措施,规范护理行为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从而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了锐器刺伤的发生,减少医院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防止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降低了无菌手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方法:针对手术患者的手术诊疗过程,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自觉落实安全措施,防范差错事故发生.结果:多年来未发生过任何与护理有关的手术安全事故.结论: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缺陷、避免差错、杜绝事故、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由手术室护士加强护理干预的手术患者13360例(观察组),与2010年1~12月采用常规护理的手术患者11874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SSI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SI发生率为0.19%,对照组为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强针对感染防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SSI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使室内各净化指标符合要求,确保手术安全.方法 通过对可能造成洁净手术室污染的因素进行危害分析,制定可行性护理管理制度.结果 洁净手术室是否达到洁净与护理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密切相关,措施制度落实到位,将有效地确保手术安全.结论 运用管理手段,随时检查各种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工作中认真执行洁净手术室各种规章制度,各环节制度落实到位,才能提升洁净手术室的安全质量,使之在医院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咏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94-1595
手术室安全管理不仅包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还包括院内感染的管理,各种器械、仪器维护、保养管理,护理记录以及职业防护。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护理缺陷与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与成功。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是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对手术室感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水平.为患者营造一个可靠的就医环境. 方法:根据阅读1998年~2004年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和护理与康复杂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其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 结果:制定了手术预防感染对策.加强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观念,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及培训,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科室及院内感染办公室必须随机监测,严厉监督.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手术环境,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这样才能提高手术室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避免或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存在的诸多因素.结果术中病人体位安置不当;手术所需物品清点有误;术中输血错误;护理记录不确切;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是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结论强化手术室管理,严格规章制度的落实,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规范各种护理纪录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张秀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521-2522
目的:对手术室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加强手术室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手术人员的无菌观念。结果:通过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流程的管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论:加强手术室管理有利于控制医院手术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切实保证病人医疗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卫萍 《吉林医学》2005,26(9):930-931
目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病人医疗安全。方法: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加大督促、检查、指导力度。结果:手术室整体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手术室医护质量,保证病人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