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柳明  王缉胜 《右江医学》2012,40(4):545-546
目的探讨低场MR检查对轻型颅脑损伤诊断的作用,以减少对轻型颅脑损伤的漏诊。方法选择35例临床确诊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伤后不同时期颅脑CT平扫、MSCT平扫及多平面成像、低场MR多序列检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伤后行头颅CT平扫,均未发现异常CT征象,48小时内MSCT扫描并MPR重建,2例少量硬膜下/硬膜外出血,6例脑实质内出现小片状混杂密度影,低场MR多序列扫描发现脑内病变35例,分布以大脑额叶、颞叶表浅区域及胼胝体为主。结论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低场MR检查能明显提高脑内损伤的检出率、诊断率,可以有效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唐芸  吴永刚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99-1900
目的 探讨轻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轻型颅脑损伤后迟发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 及治疗方法.结果 19例患者均有头痛、头晕,9例伴恶心、呕吐,6例昏迷.19例患者首次颅脑CT扫描显示3例颅骨骨折,3例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10~72 h,复查颅脑CT发现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异常表现.13例经保守治疗,即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止血、降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等;6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轻型颅脑损伤者经治疗后未见好转,症状有加重趋势或突然恶化,应考虑有迟发性病变的可能,须及时复查颅脑CT.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颅脑损伤后局部脑血流(rCBF)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病人60例,按照GCS评分标准分成轻型损伤组45例,中型损伤组8例和重型损伤组7例,20例健康员工为对照组,对入选颅脑损伤患者在伤后2 d内、1周及2周后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与CT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入院初和伤后1、2周患者SPECT检测影像学异常阳性率高于CT检测(88.3%vs 46.7%,P<0.05),尤其轻型损伤组患者更为明显(84.4%vs28.9%,P<0.01),2周后头部CT显示出血及水肿大部分消退,而SPECT显示多数病人仍有脑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rCBF的变化反应了脑损伤的程度,SPECT检查所表现的颅脑损伤后rCBF的变化对判定病情及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瑞康  梁宏  蒙忠民 《中外医疗》2011,30(31):51-52
目的分析醉酒后轻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的327例醉酒后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病人都行头颅CT检查,129例患者出现放射学异常,22例需神经外科手术干预,与非醉酒后致轻型颅脑损伤比较都有显著差别。结论醉酒后的轻型颅脑损伤病人比非醉酒原因致轻型颅脑损伤的病人更易引起颅骨或颅内的损伤,更应该及时行头颅CT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处理。尽早应用解酒药,定期复诊,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柴洪波  辛洪奇 《当代医学》2011,17(10):100-101
目的探讨产后子痫性脑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产后发生例子痫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产后血压正常者例行头颅CT检查、颅脑MR,颅脑MR主要行T1WI、T2WI、T2FLAIR及DWI序列。结果 CT表现为对称性低密度灶,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影。结论 CT及MR检查能明确产后子痫患者脑部病变的部位、性质和影像学表现,并能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CT检查、MRI检查的鉴别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2例)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病灶诊断结果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来说,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I检查,差异显著,P0.05。对于脑叶挫裂伤和脑深部挫伤来说,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差异显著,P0.05。对于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硬膜下血肿来说,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间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MRI检查的准确性要高。  相似文献   

7.
黄柳明  王辑胜 《广西医学》2012,34(3):317-3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检查在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患者中,均有脑干压缩、变形或移位.继发性脑干出血22例,血管受压引发脑干梗死6例,脑干缺氧缺血2例,小脑幕裂孔疝引发的压力性坏死2例.结论 MR检查对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显示清晰,能为颅脑外科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小微 《当代医学》2021,27(36):143-14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35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病灶检出情况,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结果.结果 MRI检查对于DAI患者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且MRI检查的出血病灶检出率及脑深部区域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24 h,CT检查下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变化不明显,而在MRI检查下可见胼胝体后部及侧脑室、双侧顶叶周围白质点片状等,存在明显多发散在轴索损伤.结论 磁共振成像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有效检出病灶类型及准确位置,且与CT检查相比,更有利于检出微小病灶,为患者早期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诊断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2004年8月-2005年3月该科收治颅脑外伤合并颈椎和颈髓损伤患者19例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和进行影像学检查情况。结果 该组有7例患者首诊时漏诊颈椎和颈髓损伤,漏诊患者中重型颅脑外伤4例,中型颅脑外伤2例,轻型颅脑外伤1例。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的颈椎和颈髓损伤易被漏诊。在接诊颅脑外伤患者时应警惕是否合并颈椎和颈髓的损伤,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对疑有颈椎和颈髓损伤而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尽早予以颈部有效制动,同时行颈椎正侧住及张口位X线检查,张口困难的患者应行寰抠椎CT检查;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建议常规行颈椎正侧住X线片检查及寰枢椎CT检查。对怀疑有颈髓损伤的患者应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颅脑外伤伴意识障碍患者颈椎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2例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的颅脑外伤合并颈椎损伤患者的各种影像学资料.包括:颈椎常规X片,颈椎单螺旋CT平扫,颈椎螺旋CT三维重建及颈椎MRI.结果 常规X片诊断阳性率为47%.单螺旋CT平扫 诊断阳性率为74%,MRI诊断阳性率为96%.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阳性率为92%.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伴意识障碍的患者,螺旋CT三维重建能更快、更准的发现颈椎骨折.建议对于入院时存在意识障碍的颅脑外伤患者,入院时应常规行颈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  相似文献   

11.
CT检查对轻型颅脑外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CT问世以来,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诊断为治疗提供了可靠和简便的方法。尤其对轻型颅脑外伤患者,通过CT检查,发现部分病例过去所不能发现的颅内异常,如挫伤、小血肿等,这对轻型颅脑外伤的诊断、观察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自1990年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大脑后动脉脑梗塞的早期CT表现,以提高认识. 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6月间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将所见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脑后动脉梗塞病例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创伤性大脑后动脉梗塞病例27例,占同期颅脑外伤住院病人3877例的0.70%,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79例的2.76%.术前大脑后动脉梗塞者3 例,CT检查可见稍低密度改变,术后出现大脑后动脉梗塞的患者,CT检查可见明显的不同程度的低密度改变.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脑后动脉梗塞患者CT、MRI扫描早期即有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指导临床早期积极地采取快速手术减压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3.
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近 2年 9例诊断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 ,伤后不同时期颅脑CT扫描及MRI检查的资料。结果  9例患者伤后多次颅脑CT检查均为正常 ,而MRI检查表现为出血性改变 4例 ,T1W像为高信号 ,T2W像为高信号 ;表现为非出血性改变 5例 ,T1W像为等信号 ,略低信号 ,T2W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fluid -attenuatedinversionrecovery ,FLAIR)为高信号。 结论 在轻型颅脑损伤诊断中MRI检查能提高出血性病灶及非出血性损伤的检出率 ,并可以避免一些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型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后患者血清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分解产物(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breakdown products,GFAP-BDPs)含量的临床意义和患者预后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4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BDPs含量并与20例体检健康患者比较.对比27例头颅CT阴性和20例头颅CT阳性mTBI患者血清GFAP-BDPs含量.评估患者6个月后GOS-E评分和mTBI患者血清GFAP-BDPs含量的关系.结果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BDPs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血清GFAP-BDPs可作为轻型颅脑损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对鉴别mTBI患者后头颅CT阳性和阴性患者有一定准确性,血清GFAP-BDPs含量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学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行CT影像学检查,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其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颅骨损伤的CT影像表现为颅板骨质出现分离、不连续和凹陷现象;脑挫裂伤病灶检查时,CT主要表现为低密度影或高密度与低密度的混杂影像;头皮损伤检查中,CT影像表现为患者的软组织肿胀,呈高或低密度影;脑部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CT检查呈梭形高密度区或呈新月形、半月形高密度区。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CT诊断脑挫裂伤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92.86%,准确度为76.67%,kappa值为0.541;CT诊断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3.75%,准确度为81.67%,kappa值为0.833;CT诊断颅骨骨折灵敏度为97.22%,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1.67%,kappa值为0.823。结论 CT在诊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出血与颅骨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及CT在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差异。方法选取132例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MRI和CT检查,对比其影像学特点差异。结果 CT和MRI两种检查方案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出血及原发性神经损伤中的表现特征基本一致;CT较MRI在颅骨骨折表现上更为敏感,粉碎性骨折患者可见游离骨碎片,线样骨折患者可见颅骨板骨质不连续、部分颅缝加宽表现;MRI则多表现为T1、T2加权像低信号影。结论两种影像检查方式在软组织损伤、原发性神经损伤及原发性出血等颅脑损伤类型的影像学特点较为类似,CT在颅骨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优于MRI,建议临床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本院1999年1月~2010年8月救治的颅脑损伤83例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原因:原发伤情严重占63.8%,继发性颅脑损伤占24.1%,并发症占12.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进行规范救治应注意CT的动态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重视轻型颅脑损伤的处理,及时清除颅内血肿,积极处理合并症和并发症,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64排CT用于创伤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的调查样本,在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检查,对于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在1天之内完成CT复查;若其检查结果还是阴性的患者,则需要在第2-3天之内第三天接受CT检查。对100例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缜密分析,严格按照CT影像的实际特点完成轻、中、重三型划分,对不同损伤分型影响预后的情况进行针对分析。结果刚刚入院时候(30~180分钟)、1天之内、2~3天内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9.00%、73.00%、100.00%。轻型、中型以及重型颅脑损伤存在不同的预后效果,即损伤越严重就会有越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CT在诊断颅脑损伤优势的过程中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CT像计分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S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SCT连续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由2名资深影像诊断医生并对87例患者进行CT像计分,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型组(CT像计分≤5分)、中型组(CT像计分6-10分)和重型组(CT像计分≥11分),与GCS评分及临床预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硬脑膜下血肿外形多为呈现"新月形",血肿在CT图像表现随时间而变化,由高密度、等密度、液性低密度改变,损伤区域局部呈现低密度改变。CT像计分情况:轻型39例、中型19例、重型29例。GCS评分轻度昏迷者30例,中度昏迷者28例,重度昏迷29者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2,P=0.818),颅脑损伤CT像计分与GCS评分呈现正相关性(r=0.76,P0.005);39例轻型CT像计分患者,37例治愈,仅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残疾;29例重型轻型CT像计分患者出现17例患者轻度残疾,轻度残疾率明显高于轻型CT像计分(P0.05);随着CT像计分严重程度的上升,患者预后出现轻度残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34,P0.001)。结论 MSCT可有效显示颅脑损伤典型图像特征,CT像计分与GSC评分存现一定相关性,可采用CT像计分进行患者预后评估,CT像计分越高预后发生轻度残疾率高。  相似文献   

20.
分析40例轻型颅脑损伤临床与CT检查结果,认为可伴有颅脑损伤灶,对于后枕部着力的减速性损伤、持续性头痛不缓解、GCS13~14分、癫痫发作者,应疑及颅内有损伤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