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iesis,简称IM)是病毒所致的常见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脏肿大以及外周血中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没有特异性,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经过,约有1/5的患者嗜异性凝集试验(HA)阴性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我科近10年来共收治IM患者33例,入院时误诊12例,误诊率36.36%,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62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提高IM的诊疗水平.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IM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IM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皮疹、双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多表现为:肺炎、肝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EB病毒抗体阳性;患儿经常规更昔洛韦等治疗均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IM临床表现、实验室表现各异,并发症较多,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有效避免漏诊及误诊,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95-196
[背景]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例报告]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20例IM患儿,其中发热12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肝脾肿大4例,异型淋巴细胞异常19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2例.[讨论]通过临床表现及相关血液化验检查结果可较好地诊断IM.  相似文献   

4.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ns monomicleosis,IM) 2 1例 ,发热 2 0例 ,皮疹 8例 ,颈部淋巴结肿大 19例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2例 ,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5例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1例 ,咽峡炎 19例 ,单纯肝肿大3例 ,脾肿大 5例 ,肝脾均肿大 5例。外周血 WBC(6 .1~ 2 6 .6 )× 10 9/ L ,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肝功能异常 7例 ,EBV-Ig M阳性 10例 ,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2例。予干扰素和 (或 )静脉丙球及退热、护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 ,住院 10~ 2 6天2 1例均痊愈。 IM以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周围血中出现非典型淋巴细胞 ,EBV- Ig M阳性为特点。 IM临床诊断并不难 ,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早期使用干扰素和 (或 )静脉丙球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及转归等总结疾病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诊治住院的36例患者详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在31岁,主要症状包括发热36例(100.0%)、乏力25例(69.4%)、咽痛19例(52.8%);主要体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32例(88.9%)、脾大24例(66.7%)、皮疹16例(44.4%)、扁桃体肿大14例(38.9%)、肝肿大12例(33.3%)。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外周血白细胞10×10~9/L 33例(91.7%),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34例(94.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10%36例(100.0%);肝功能异常者28例(77.8%);EB病毒检测抗核衣壳抗原IgM阳性32例(88.9%)、抗核衣壳抗原IgG阳性34例(94.4%)、EBV-DNA阳性30例(83.3%)。治疗以抗病毒、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为主。结论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多见于青年人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热持续时间长,疾病早期容易误诊,在发病早期检测抗核衣壳抗原IgM阳性、抗核衣壳抗原IgG阳性、EBV-DNA及淋巴细胞、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凯  张文娟 《中外医疗》2013,32(20):59-59,61
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避免出现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1例在该院经诊断确诊的成人IM患者临床资料,综合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成人IM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17~38岁。常见的临床表现、体征有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及皮疹,临床上可有包括肺炎、肝功能损害、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结论成人IM患者发病率较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周血涂片找异型淋巴细胞>10%具有诊断意义,治疗上主要以休息及对症为主。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是由 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多样。现将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 2月收治的 IM患儿中资料完整者 41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院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 2月共收治 IM 41例 ,诊断以具有 IM临床表现及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 (异淋 )≥ 1 0 %或 <1 0 % ,但 E-BVIg M均阳性为标准[1 ] 。41例中男 2 1例 ,女 2 0例 ,年龄 9个月~ 1 1岁 ;0~ 1岁 2例 ,~ 3岁 1 4例 ,~ 7岁 1 6例 ,~ 1 1岁 9例。1 .2 临床表现 持续发热 5天以上 40例 ,淋巴结肿大 41…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出现副肿瘤症状后才发现肿瘤,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类型有周围神经损害占7例(58.3%),肌无力综合征2例(16.7%),亚急性小脑变性1例(8.3%),边缘叶脑炎1例(8.3%),皮肌炎1例(8.3%).结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容易误诊,临床早期确诊对于隐匿肿瘤的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HN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口学特征、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病理活组织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HNL多见于年轻人,年龄11~59岁,平均(26±9)岁,男女比例为1∶1.3,70例(94.6%)患者伴有发热,12例(16.2%)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所有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46例(62.2%)出现不同程度白细胞总数下降,20例(27.0%)出现轻度贫血;29例(39.2%)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34例(54.0%)C反应蛋白增高,50例(83.3%)血沉增高,7例(12.5%)抗核抗体阳性;3例(5.6%)EB病毒Ig M抗体阳性;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病理学检查,可见典型病理学改变。48例(64.9%)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应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中发现2例(2.7%)患者复发。结论 :HN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 M)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增高,异型淋巴细胞>10%,临床可以确诊.干扰素可作为IM治疗的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常见传染病。本病临床症状多种多样,除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其主要特征,嗜异凝集试验反应及EB—DNA阳性对本病的诊断有价值[1]。现将我院1997~2001年明确诊断IM的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9例,年龄1.6~12岁,其中<4岁5例,~7岁6例,~12岁9例。1.2 IM的诊断标准[2] ①发热;②扁桃体炎;③淋巴结肿大(主要为后颈部);④肝功能异常;⑤血液学的特异所见,即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50%,异型淋巴细胞≥10%,异种血球凝集试验阳性(Paul-Bunnell反应在112倍以上或Monspot试验阳性);⑥可有肝脾肿大、皮疹、血沉增快、EBV—VC抗体(胞浆抗体)>1:160,凡具备以上5项者,IM诊断成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8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我科85例IM患儿的各种临床资料。结果 3月及10月为发病高峰,76.5%为学龄前患儿,患儿均发热,98.5%咽红、咽痛,82.4%扁桃腺充血,65.9%扁桃腺有白苔;75.3%颈部表浅淋巴结肿大,56.5%肝脏肿大,43.5%脾脏肿大,18.8%眼睑肿胀,17.6%皮疹,12.9%肺部干、湿性啰音;37.6%有恶心、呕吐、食欲差、乏力等症状;31.8%肝功能异常,98%的患儿血异形淋巴细胞比例〉10%,发病第8天后EBVCA-IgM阳性率为100%。结论儿童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误诊漏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 分析42例确诊为IM病例资料.结果 26例(61.9%)发生于3~6岁儿童.发热38例(90.5%),咽峡炎40例(95.2%,其中有10例扁桃体表面覆盖白色渗出物),淋巴结肿大36例(85.7%,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眼睑浮肿31例(73.8%),鼻塞16例(38.1%).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s,AL)≥10%24例(57.1%),嗜异性凝集反应(heterophic agglutination,HA)阳性率<3岁组(18.2%)明显低于>3岁组(54.8%)(P<0.05).EB病毒衣壳抗原(epstein-barr virus capsid antigen, EBV-VCA)-IgM阳性34例(81%),EBV-VCA-IgG 阳性23例(54.8%).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检查中,总阳性率为76.2%(32例).AL、EBV-IgM与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P<0.05).结论 IM好发于3~6岁儿童,眼睑浮肿和鼻塞为其重要临床特点.选择和结合不同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IM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节痛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和病理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珐:回顾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来经病理确诊的12例结节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以中老年病人为主,平均56岁;女性多于男性,女9例(75%),男3例(25%);(2)12例结节病病人,以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首发表现者发热3例(25%),乏力3例(25%),体重下降4例(33.3%),夜间盗汗1例(8.3%).肺内表现:咳嗽、咳痰最多7例(58.3%),肺外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受累为主,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2例阳性,(3)分期:0期1例,Ⅰ期5例,Ⅱ期4例,Ⅲ期2例;(4)胸部X线、CT检查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两肺病变.结论:结节病易误诊,误诊率25%.有上述胸部X线、CT检查特征时,均应警惕本病可能,尽可能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严防漏诊和误诊.熟练掌握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并与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潘敏仪 《医学文选》2001,20(3):311-3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是由 EB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病 ,可由散发和流行引发病 ,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 ,常易造成误诊 ,现将 1997~ 2 0 0 0年于我科确诊为 IM的 4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参照吕善根等 [1 ]提出的标准 :1症状和体征 :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2外周血象中异型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10 %以上 ;3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 (血清效价 >1∶ 5 6 )。 4EBV特异性抗体测定EBV- VCA - Ig M阳性。除 1外 ,2、 3、 4项中可任具一项即可成立。1.2 一般资料 男 2 0例 ,女 2 3…  相似文献   

16.
孙厚亮  张新卿  王姮 《北京医学》2005,27(3):138-140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确诊H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具有典型的痉挛性截瘫的临床表现;4例(33.3%)曾接受门腔静脉分流术;10例(83.3%)血氨轻中度增高,血氨检测正常者2例(16.7%);10例(83.3%)内科治疗无明显效果.结论HM患者以痉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血氨增高可能不是惟一致病因素,常规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为HM的治疗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加深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已确诊的80例(IM)患儿按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感染EB病毒后,发病率高。绝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所有病例均有淋巴结肿大,80%的患儿有咽峡炎,50%患儿有肝脾肿大,皮疹不典型且比例较小。以双眼睑水肿、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并不少见。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为主占91.3%,异性淋巴细胞≥10%67例,多聚酶链反应EB病毒DNA(PCR-EB-DNA)阳性76例。肝功能一般正常。结论 (IM)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的多次化验,PCR-EB-DNA的检测均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四肢麻木无力为首发者9例(75%),表现为周围神经病者12例(100%),单克隆浆细胞增生性异常10例(83.3%),器官肿大者8例(66.7%),内分泌异常者11例(91.7%),皮肤改变者11例(91.7%),水负荷增多者9例(75%)。血清 M 蛋白阳性4例(33.3%);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阳性12例(100%);12例患者均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10例(83.3%)患者做骨髓穿刺,骨髓浆细胞〈5%者9例;12例(100%)患者肌电图检查均有周围神经受损表现。结论 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并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上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32-533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性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80例EB病毒感染性IM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M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外,还有肝肿大、脾肿大、皮疹、黄疸、关节炎、结膜炎等。异型淋巴细胞增高达73.75%。IM并发症以肝功能损伤为主;血液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各年龄段间的白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及肝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M临床表现多样,发病高峰年龄在学龄前,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20.
王怡  陆滢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69-1870
目的 探讨以全血细胞减少为表现的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情况、合并症、治疗和预后.结果 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等症状,骨髓细胞呈"核幼浆老"改变,以红系为明显,细胞有巨幼样变.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下降28例.20例行骨髓染色体检查:未见核型异常.58.3%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给予维生素B12、叶酸片后疗效显著.结论 老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及消化道肿瘤.对于有全血细胞减少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须强调骨髓检查的重要性,最好开展骨髓染色体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