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泌尿道感染者尿标本中细菌的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将864份尿标本进行高渗培养,同步进行普通培养,用APl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种属鉴别;然后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高渗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92株(占22.2%),普通培养分离出病原菌93株(占l0.8%)。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肠炎杆菌4种主要病原菌共同敏感的药物是呋喃妥因,舒普深;对复方新诺明均耐药。结论 泌尿道病原体检测进行高渗培养十分必要,可提高细菌检出率,为临床尿路感染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惠琴 《工企医刊》2001,14(2):15-16
本文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两年里中段尿培养阳性的细菌及细菌L型作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的临床送检中段尿(专供培养)共548份,其中急性尿路感染267分,慢性尿路感染213份,其它疾病合并尿路感染68份。 1.2 培养基采用普通羊血平板和改良的高渗固体平板,药敏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4份标本中分离出3种类型的菌落:细菌型、颗粒型、L型。后两种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壁缺陷,细菌出现L型是临床应用抗菌素治疗的一种细菌变异结果。L型长期存在可导致疾病为慢性而迁延不愈。作者认为对临床长期发热或反复再发的感染病症患者进行培养时,应加大移种L型培养基,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杨葵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64-3965,3968
目的 探讨L型细菌在泌尿系的感染情况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改良Kagan培养基(L型平板)对临床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液进行分离培养,并对所获得的L型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从128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中,检出L型伴细菌型感染率为82.8% (106/128),普通培养细菌检出率为66.4% (85/128).其中,慢性泌尿系感染L型伴细菌型分离率93.8% (90/96),L型细菌分离率19.8% (19/96),共19株,细菌型分离率为74.0% (71/96).结论 对抗生素而言,耐药性最高的是青霉素类(青霉素G),其次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头孢三嗪、头孢唑啉、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红霉素;而万古霉素、氯霉素、新生霉素呈低耐.临床对慢性泌尿系感染者应同时检测细菌及其L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以杀菌并阻止其变为L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中应用荧光PCR技术的价值。方法对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2016年1月1日-2018年8月13日收治的203例手足口病患者进行研究,采集样本(203份)实施荧光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分析总结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203份样本中检出Cox A10型14份,检出率为6.90%;检出EV71型37份,检出率为18.23%;检出Cox A6型52份,检出率为25.62%;检出Cox A16型48份,检出率为23.65%;检出混合感染(EV71+Cox A16) 2份,检出率为0.99%,检出阴性标本50份,检出阳性标本153份,总阳性率为75.37%。3~4岁患者样本检测阳性率为83.33%最高。重症患儿标本中检测EV71型阳性率、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中应用荧光PCR技术可有效了解患儿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两种快速双向培养基对正常结核分支杆菌和L型结核分支杆菌进行分离培养,探讨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经改进的快速双向培养和快速双向L型培养基,对临床结核病人痰标本250份进行分离正常和L型结核分支杆菌,比较2种联合培养法的快速诊断作用。[结果]快速双向培养基培养总阳性率35.2%(88/250);双向L型培养基分离L型结核分支杆菌总阳性率31.2%(78/250)。2种培养基联合应用,总阳性率62.8%(157/250),明显高于单一培养基的检出率(2=38.10、50.11,P值均0.01),亦显著高于传统改良罗氏培养基的检出率36.0%(90/250,2=35.92,P0.01)。[结论]2种双向培养基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对快速诊断与控制结核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改良TSA-L培养基进行改进,建立一种配方简单、成本低廉及适合结核分枝杆菌L型(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L forms,MTB-L)快速生长的培养方法。方法在改良TSA-L培养基中加入最适比例的有利于分枝杆菌生长的卵磷脂(Lecithin)和胆固醇(Cholesterin),制备LC-MTB-L培养基;采用改良TSA-L培养基和LC-MTB-L培养基接种培养肺科门诊患者痰标本,比较两种培养基的MTB-L阳性检出率和培养阳性所需时间。结果 LC-MTB-L培养基中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最适加入量均为0.6 g;LC-MTB-L培养基MTB-L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改良TAS-L培养基(P0.05),同时其培养阳性所需时间显著低于改良TAS-L培养基(P0.05)。结论 LC-MTB-L培养基配方简单、成本低廉、MTB-L生长快速,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败血症的病原菌的培养阳性率 ,发现复数菌败血症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送检的血标本同时做普通培养、厌氧培养和L型菌培养。结果  80 0份血培养标本 ,有菌生长者 2 0 1份 ,阳性率为 2 5 .13% ;阳性标本中 86份为复数菌生长 ,占阳性标本的 4 2 .79%。结论 同步分类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2 5 .13% ,明显高于普通培养的 15 .0 0 % (30 / 2 0 0 ) (χ2 =9.2 3,P <0 .0 1) ,并能发现复数菌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系统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3610份血标本应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结果3610份血液标本,检出阳性标本403份,阳性率为11.2%;系统总体阳性检出时间分别〈24h报告占64.3%;24~48h报告占21.1%;48~72h报告占11.4%,〉72h报告占3.2%。结论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3D使用方便,检出菌种范围广,可提高检出率,缩短检出时间,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泌尿道反复感染致病菌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将138例患者的无菌中段尿进行常规(沙氏培养基)和高渗培养基同步培养,并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结果 高渗培养的阳性率占51%(7l/138),明显高于沙氏培养21%(29/138)的阳性率。药敏结果显示:L型(含伴L型)细菌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耐药率达73%左右。如PNC等药物;对作用于细胞膜、蛋白质或者核酸的抗生素敏感,耐药率为5%左右,如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结论 L型细菌(含伴L型)在泌尿道感染反复发作的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以致耐药性的形成。建议在临床选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兼顾L型和细菌型,以利合理用药,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2008年11月-2009年4月医院送检标本中的病原菌检出及其多药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16份送检标本中,有640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48.6%;其中检出细菌者329份,占51.4%,检出真菌者205份,占32.0%,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者106份,占16.6%;在对检出细菌的435份样本中,发现多药耐药菌120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44.2%。结论肿瘤医院感染多药耐药病原菌以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为主,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有针对性的选择对耐药菌株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本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人群及动物感染情况,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血清型分布情况及生物型别。方法:10月中旬采集牛、羊、猪、狗粪便共358份,4℃冷增菌后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并做生化实验,可疑菌株做血清学鉴定和生物分型及毒力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菌株15株(其中2株携带毒力基因),检出率为4.2%(其中猪的检出率5.1%;羊的检出率5.7%;狗的检出率4.3%;牛的检出率0%)。结论:本次调查在羊、猪、狗粪便标本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带毒菌株的血清型为0:3,生物型为1B。检出的其余血清型别菌株均不带毒力质粒。人和牛粪便标本中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VITAL-200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用全自动血仪对1576份血液和无菌体液标本进行检测,分析其阳性率、细菌种类、检出阳性时间及阳性报告方式。结果 培养时间缩短至5d,培养阳性率为15.0%,其中血液为11.2%,无菌体液为3.8%,共检出细菌49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比例高达40.3%。结论 用VITAL-20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培养的阳性率,加快了检出速度,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UF-100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胞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无菌杯收集中段尿液标本,同时分别做尿细菌培养和UF-100尿沉渣分析,比较两者的细菌计数结果.结果46份标本中,有7份标本尿液培养无菌生长,但尿沉渣WBC或细菌计数均高于正常(WBC在23.10~234.90之间,细菌数在984.00~8 920.10之间),占总数的15.2%;有10份标本尿液培养有菌生长,而尿沉渣分析细菌计数在正常范围之内,占总数的21.7%;有29份标本尿液培养与尿沉渣分析细菌结果一致,占总数的63.1%,其中有23份标本尿沉渣分析WBC和细菌计数正常,尿液细菌培养无菌生长;6份标本尿液沉渣分析细菌计数高于正常,尿液培养也培养出细菌.有2份无菌尿液标本中加入白色念珠菌后,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发现红细胞随着真菌量的增加而增加,白细胞和细菌数变化不大.结论尿沉渣分析细菌计数结果大部分与培养结果一致,可给临床提供有无细菌感染参考信息,但要确诊泌尿道是否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无论尿沉渣分析结果正常与否,均需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5.
UF-100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菌培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UF-100尿沉渣分析仪细菌计数与尿细胞培养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无菌杯收集中段尿液标本,同时分别做尿细菌培养和UF-100尿沉渣分析,比较两者的细菌计数结果。结果:46份标本中,有7份标本尿液培养无菌生长,但尿沉渣WBC或细菌计数均高于正常(WBC在23.10—234.90之间,细菌数在984.00—8920.10之间),占总数的15.2%;有10份标本尿液培养有菌生长,而尿沉渣分析细菌计数在正常范围之内,占总数的21.7%;有29份标本尿液培养与尿沉渣分析细菌结果一致,占总数的63.1%,其中有23份标本尿沉渣分析WBC和细菌计数正常,尿液细菌培养无菌生长;6份标本尿液沉渣分析细菌计数高于正常,尿液培养也培养出细菌。有2份无菌尿液标本中加入白色念珠菌后,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发现:红细胞随着真菌量的增加而增加,白细胞和细菌数变化不大。结论:尿沉渣分析细菌计数结果大部分与培养结果一致,可给临床提供有无细菌感染参考信息,但要确诊泌尿道是否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无论尿沉渣分析结果正常与否,均需做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鉴别诊断的差异。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检验科的101份血液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份,一份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检测并纳入对照组,另一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标本的细菌检出率、检出时间以及药敏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种检验方法下血液标本细菌的阳性菌与阴性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检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敏实验结果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血液感染细菌的鉴别诊断方法上,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均能有效准确地检出病原菌并提高确诊率,但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检查效率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3644瓶阳性血培养病原菌分析及双份血培养意义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了解阳性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双份血培养对病原菌分布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送检的36 689瓶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3644瓶2977株,最多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3株(18.9%),其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20株(10.7%)、金黄色葡萄球菌25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54株(5.2%)、酿脓链球菌153株(5.1%);检出的真菌共284株(9.5%),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占37.7%;共送检双份血培养9118瓶,检出阳性1080瓶,检出率为11.8%,双份血培养的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单份血培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份血培养均阳性和双份血培养中单瓶阳性的病原菌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血培养中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真菌作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增多,需予以重视,鉴于双份血培养具有提高培养检出率和一定鉴别污染的能力,需常规开展双份血培养送检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溶血离心血培养法分离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了系列的实验研究。筛选出了0.04mg/ml的理想溶血剂使用浓度、检出阳性最小标本量和最小细菌检出量比较结果结果表明,溶血离心培养法敏感优于常规培养法将溶血离心培养法初步应用于临床及伤寒流行现场 常规法配对试验,细菌分离最性率分别为35.12%和26.7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溶血离心血培养法可能排除血标本中各种抑菌物质的影响。从而提高细菌的检出率,燕能  相似文献   

19.
1512例前列腺炎的病原学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前列腺炎病原学情况,为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1512份前列腺炎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念珠菌培养及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 1512例前列腺液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1398例,检出率92.46%,其中细菌741株(4901%)、解脲支原体327例(21.63%)、人型支原体134例(8.86%)、沙眼衣原体70例(4.63%)、念珠菌126例(8.34%),混合感染率为22.09%。结论 前列腺炎的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念珠菌,对临床诊治前列腺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式的选择对不同种属病原菌检出率、检测时间的影响及常规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mini VITAL或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及VI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38 839份血液与体液临床标本需氧和厌氧配对培养的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8 839份标本培养阳性7241例占18.64%,共分离出各种细菌56属171种7327株;在需氧和厌氧培养瓶中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7.14,P<0.01),非发酵菌、微球菌属、真菌、厌氧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球菌属、棒杆菌属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门菌属和棒杆菌属细菌在需氧和厌氧培养两种瓶子的阳性检测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需氧和厌氧瓶配对培养,既解决了培养结果的早期快速问题,又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是一种理想的组合,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