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冠状动脉造影和无创眼底检查,对比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冠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结果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有66.7%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中度狭窄有63.3%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重度狭窄有56.7%合并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4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4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出现轻度眼底动脉硬化有23.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60%;冠状动脉中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52.6%;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出现中重度眼底动脉硬化有76.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应该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因此眼底动脉的硬化程度可以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预测,眼底检查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诊断方法,也是筛选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改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69例双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并用Hubbard法分析视网膜血管改变情况。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和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严重度均明显增加。与不伴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视网膜动脉狭窄程度和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压迫征的严重度均明显增加,且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法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然而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患者中,应用Hubbard法评价视网膜血管改变的结果,结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情况,可以间接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秦廷莉  姜红  张仕宇  王勇  肖竹 《山东医药》2011,51(20):34-35,38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分别进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冠状动脉造影、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对动脉硬化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单支和双支组比较,冠心病多支病变组baPWV升高(P〉0.05)、ABI降低(P〈0.05)。中青年冠心病患者baPWV与Gensini冠脉积分无相关性,而ABI与Gensini冠脉积分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ABI与Gensini冠脉积分的相关性较强(P=0.012)。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ABI与冠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的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38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和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对照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8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将血管内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0例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71.21%±9.81%,血管内超声示有不同类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均面积狭窄率80.88%±7.77%;8例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与血管内超声平均面积狭窄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63,P<0.01).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平均直径狭窄率计算的Gensini积分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等级积分、Crouse积分和斑块数三项指标间均有相关性(P<0.01).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痛的阳性预测值为70%(21/30),阴性预测值为75%(6/8).结论 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技术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并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血管内超声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更准确.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77例,分别进行头颅CT或MRI、颈动脉超声和眼底照相检查,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及眼底动脉硬化分级。结果177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病变10例(5.6%),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22例(12.4%),任意颈动脉斑块形成121例(68.4%),颈动脉狭窄24例(13.6%)。正常35例(19.8%),眼底动脉硬化改变142例(80.2%),其中Ⅰ级69例(39.0%),Ⅱ级31例(17.5%),Ⅲ级42例(23.7%)。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狭窄相关(P<0.05),但眼底动脉硬化各单项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是否狭窄无相关性(P>0.05)。结论眼底动脉硬化与颈动脉病变存在一致性,眼底照相可作为辅助方法帮助评价全身血管情况,协助颈动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了解三者在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将472例行CAG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为冠状动脉正常组(66例)、单支病变组(138例)、双支病变组(174例)和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9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照相、BaPwv及ABI检测,同时收集病史、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生化检查等指标,评价眼底动脉硬化程度、BaPwv及ABI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意义。结果眼底动脉无硬化的病例中有86%的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眼底动脉硬化在Ⅱ级以上的病例中有71%的患者冠脉病变在双支以上。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患者BaPwv较冠脉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BaPwv在单支病变组[(11.53±1.96)m/s]、双支病变组[(12.45±1.23)m/s]、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组[(14.20±3.24)m/s]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眼底动脉硬化,BaPwv,ABI及其他危险因素后,发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OR=11.82,95%CI(7.65~14.91),P〈0.01]及BaPwv〉14m/s[OR=10.02,95%CI(5.85~12.14),P〈0.01]是冠脉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结论眼底动脉硬化及BaPwv均可反应冠脉病变的支数;眼底动脉硬化Ⅱ级以上及BaPwv〉14m/s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早期指标,是冠脉左主干或多支病变的强有力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或心脑血管疾病可疑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其联合诊断心脑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 (1)冠状动脉狭窄与脑血管狭窄的发生存在一致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脑血管狭窄的发生率逐步增加;(2)冠状动脉狭窄支数与脑血管狭窄数量存在正相关;(3)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脑血管狭窄发生风险增加。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及程度与脑血管狭窄一致,早期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脑血管的检查、进行针对性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联合眼底动脉检查对老年冠状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年龄>60岁的209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非CAD组73例(管腔狭窄<50%)和CAD组136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parPWV及根据Keith-Wagener分级法对眼底动脉病变分级。baPWV>1400 cm/s和眼底动脉硬化≥Ⅱ级定义为危险因素。结果 CAD组患者baPWV>1400 cm/s和眼底动脉硬化≥Ⅱ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CAD组(P<0.001)。多因素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典型胸痛症状、baPWV>1400 cm/s和眼底动脉硬化≥Ⅱ级都与CAD的发生相关(P=0.000)。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baPWV>1400 cm/s和眼底动脉硬化≥Ⅱ级2种危险因素联合是CAD的独立预测因素(OR=15.034,95%CI:5.930~38.119,P=0.000)。结论 baPWV>1400 cm/s和眼底动脉硬化≥Ⅱ级是预测CAD的有效因素之一,baPWV联合眼底动脉检查作为无创检测方法可有效预测老年CAD。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8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252例,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1支病变时,左室收缩功能改变不明显,舒张功能出现减退(P<0.05或P<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时,舒张功能明显减退(P<0.01),收缩功能与受累血管数量、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对心脏的功能有一定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先于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340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冠造阳性组患者血清非HDL-C水平高于冠造阴性组(P<0.05);血清非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非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控制非HDL-C增高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性动脉硬化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冠心病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33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IMT、ABI、PWV检测.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线性相关系数分析Gensini积分与IMT、ABI和PWV的相关性,观察这些无创性动脉硬化指标对冠心病的早期预测价值. 结果:(1) IMT与Gensini积分明显相关(P=0.000),IMT数值越大Gensini积分越高;ABI和PWV与Gensini积分无相关性.(2)绘制IMT、ABI和PWV预测冠心病的ROC曲线,IMT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预测冠心病的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92.9%;ABI和PWV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不显著. 结论:无创性动脉硬化指标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对冠心病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而ABI和PWV对冠心病无明显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冯光球  吴智勇  郑茵  陈娟 《山东医药》2009,49(39):80-81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联合眼底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37例疑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2例(单支病变25例、双支病变38例、多支病变19例)和非冠心病组55例,应用高频超声测定两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并计算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手持直接检眼镜行眼底检查(不散瞳),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冠心病组眼底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检出率、IMT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眼底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的预测价值,颈动脉超声联合眼底检查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评估ABI、PWV、IMT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0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造影前均行常规生化及ABI、PWV、cIMT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再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亚组、双支和多支病变亚组,分析ABI、PWV、cIM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非冠心病组ABI、PWV、cIMT与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亚组、双支和多支病变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WV、cIMT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49,P0.05;r=0.781,P0.05);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555,P0.05)。结论 ABI、PWV、c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联合应用ABI、PWV和cIMT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和冠脉CT检查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诊断明确的冠心病患者行心电图和冠脉CT检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心电图检查均有ST—T改变者,冠脉CT9例有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50%-70%,1例为冠状动脉血管均纤细(各支血管管腔内未见斑块形成和血管狭窄),6例为冠状动脉前降支肌桥。结论心电图和冠脉CT检查均可作为判定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0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 结果 AIP值在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各亚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Gensini评分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对可能影响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变量做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DL-C、AIP值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素。AIP与Gensini评分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IP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303,P<0.01)。 结论 AIP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密切相关,AIP水平愈高,冠状动脉狭窄愈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踝臂指数与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74例住院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用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数量和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进行踝臂指数测定、眼底动脉检查及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病变组踝臂指数差异显著(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和踝臂指数的Pearson积距相关系数为-0.768(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踝臂指数越低。眼底动脉正常组与眼底动脉病变组踝臂指数差异显著(P<0.001),眼底动脉病变越严重踝臂指数越小。眼底动脉正常组与眼底动脉病变组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差异显著(P<0.001),眼底动脉病变越严重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越高。以踝臂指数<0.9为二分类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踝臂指数与年龄、性别、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吸烟量、糖尿病和遗传因素相关。结论踝臂指数是动脉硬化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素,低踝臂指数与传统的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吸烟量、糖尿病和遗传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王欣  夏豪  童随阳  李磊  王慧 《心脏杂志》2015,27(1):31-33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拟诊断冠心病的患者106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入院24 h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计算每位患者冠脉造影结果Genisi评分,分析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年龄、性别、WBC在有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无冠状动脉狭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WBC是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WBC与冠状动脉狭窄Genisi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2,P<0.05)。结论: WB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双源CT在左心室功能测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双源CT(DSCT)评估左心功能的准确性。方法12例健康者和30例冠心病患者在24h同时进行DS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DSCT与超声测量值的相关性;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左室心肌质量(LVMM)、LVEF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DSCT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相关性良好;LVMM与临床证实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LVEF与临床证实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得到的左心室数据准确性高,无呼吸运动伪影,成像时间短,可用于临床诊断,左心室功能分析能同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脏功能改变,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预测中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选择20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DSA及B超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直径,冠心病组再分成三个亚组。结果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之间呈线性正相关,颈动脉狭窄较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低,但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颈动脉狭窄亦有加重趋势。结果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H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拟诊冠心病病人中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207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140/90 mm Hg。207例高血压病人均先接受眼底检查,其中HRP者189例(Ⅰ级72例、Ⅱ级106例、Ⅲ级8例、Ⅳ级3例)为试验组,正常眼底18例为对照组。详细采集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情况、血脂、血糖等。向病人告知该研究的相关内容,病人表示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遂采用Judkins法常规动脉穿刺,用Judkins5F造影导管经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分冠心病组(狭窄≥50%)、斑块轻度狭窄组(狭窄50%)、正常组(未见斑块狭窄)。结果与正常眼底组比较,HRPⅠ级+Ⅱ级组,Ⅲ级+Ⅳ级组冠状脉斑块狭窄程度显著增加,Ⅲ级+Ⅳ级组的冠状动脉斑块狭窄程度较Ⅰ级+Ⅱ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