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比例上升,老年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日益重要。对社区老年人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控制老年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社区卫生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解当前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状况和健康教育需求以及进一步做好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传统的疾病谱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骨关节疾病等为  相似文献   

3.
宋山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8):619-620
因各种危险因素所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 )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 ,据 1 991年第三次全国抽样普查结果显示 ,1 5岁以上城乡自然人口中高血压患者为1 1 2 6% [1 ]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现高血压患者30 0万 ,糖尿病患者也在 2 0 0 0万以上 ,而且以每年 75万的速度增加[2 ] 。据 1 990~ 1 992年江苏省人口全死因调查表明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达1 32 2 9 1 0万 ,占全死亡的 2 2 0 6% [3] 。以上数据表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为逐步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江苏省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相似文献   

4.
5.
6.
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表。对郑州市中心医院在所辖社区居民中通过一个社区、两个系统、三级教育网络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的实践效果进行调查,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食盐摄入过量、饮食不规律等人数下降;高血压患的管理率提高;心脑血管病患数明显下降。结论 对社区居民开始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庄芹  程晓鸣  王永红 《现代医院》2006,6(9):154-155
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在社区服务的模式。方法对盐田区4个社区的居民采取随机抽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对资料做描述性与分析研究。结果了解到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以及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显著下降。结论在社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严重影响和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被称为“生活方式病”的主要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精神疾病等。其具有病程长、预后差、伴有并发症等特点,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个人行为以及相关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铜仁地区农村面积广、人口比例大,广大人口仍存在着许多不良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一些疾病在当地常年发生和流行。为此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地区疾病控制中心开展了对该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研究,从2003年3月—2006年9月,对铜仁地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完成了10个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实施及评价工作,①居民基本卫生水平及卫生保健相关知识的调查;②健康教育的实施;③实施效果的检查,收集到反映人群卫生保健知识和人群对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态度等项指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教育对象改变了不良生活行为、生活方式,改善环境,从而控制和减少农村社区常见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当前全球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它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可致人类死亡的疾病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是社区干预。为此,我们于2009年采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在绍兴农村社区中开展综合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某镇农村社区慢性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农村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并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以提升农村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方法:选择148例慢性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调查问卷。结果:健康教育12个月后,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患者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等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病的综合防治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在广州市社区人群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抽取2个居委会,对社区居民实施1年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700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收回有效问卷627份和618份。干预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知识总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总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9.8%和74.7%,上升到干预后的69.7%和82.3%(P〈0.01)。结论开展社区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状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合理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7个县市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民作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其余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为居民对照组;在徐州医学院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对照组。结果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5份,有效率93.82%。其中干预组372人,居民对照组1147人,大学生对照组76人。艾滋病知识得分干预组为54.30±21.28分,居民对照组为52.88±20.16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1.95±3.68分。艾滋病态度得分干预组为68.33±24.67分,居民对照组为65.31±27.61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7.76±9.88分。与居民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对“艾滋病全称”、“病毒英文缩写”、“艾滋病感染者以20~29岁居多”、“患性病者易传播艾滋病”、“咳嗽喷嚏不可以传播”和“蚊虫叮咬不可以传播”的知晓率较高(P〈0.05);除“患有性病更容易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干预组与大学生对照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知晓率干预组均低于大学生组(P〈0.05)。干预组在“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预防”和“想接受更多艾滋知识”的正确持有率均高于居民对照组(P〈0.05);除“对艾滋病人恐惧”的正确持有率与大学生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的正确持有率均低于大学生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的艾滋病知识题目得分与态度题目得分干预组高于居民对照组,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有行政参与有领导重视,利用各种组织机构和大众媒体深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建立完善的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对迁安市夏官营镇农村居民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按照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408人和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由54.2%上升至91.5%;健康行为形成率由54.7%提高到93.0%。结论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以健康讲座为手段、社区居民为对象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市上城区6个街道54个社区范围中随机抽取10场健康讲座及受众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来评价效果。结果:不同社区不同人数参与的不同内容的10场健康讲座共涉及253位社区居民,253人讲座后知识水平均有提高(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以健康讲座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在吸烟、饮酒、运动、睡眠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对我国东、西、南、北、中5个省市城乡居民进行健康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共调查城乡居民6159名,城市4087人,占66.4%,农村2072人,占33.6%;男3059人,占49.7%,女3100人,占50.3%。城乡居民吸烟率为27.3%,城市为25.1%,农村为31.5%,农村高于城市(P<0.05);城乡居民的饮酒率为30.4%,城市为31.6%,农村为28.0%,城市高于农村(P<0.05);城乡居民规律锻炼率为24.7%,城市为30.1%,农村为15.3%,城市高于农村(P<0.05);城乡居民自评睡眠质量较好的为55.8%,城市为54.1%,农村为59.1%,农村高于城市(P<0.05)。性别、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城乡居民在吸烟、过度饮酒、运动不足和睡眠方面的生活方式还普遍存在问题,且影响因素各异,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减少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厦门市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后,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持有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厦门市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的20多万户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于2003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进行两次调查。结果通过资料入户、发放宣传教育礼品、布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播放专题节目、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小手拉大手”等健康促进活动,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健康知识完全知晓率从2003年的46.1%上升到2005年的59.2%,不良行为平均持有率下降,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结论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对促进农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健康检查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探索并评价健康检查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通过两次抽样调查分析.①在天津塘沽大华医院及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2-10月健康检查中筛出符合高血压标准的患者,以自愿入选原则抽取被调查对象500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并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关于高血压的问卷调查,调查其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情况.②2011年4-6月,对参加健康教育的500人进行回访,评价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等的影响.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明显提高(P<0.01).回访315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有所提高(x2值分别为59.014,111.391和88.873,均P<0.01).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对在健康检查中筛查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压,应该继续加大对居民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筛查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37例,根据高血压危险度进行分层,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一用药组。结果一年后,综合治疗组血压控制理想,总有效率为91.2%,单一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6.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的危险度等级分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综合治疗组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明显好于单一用药组。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社区高血压的治疗,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白领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点,探讨健康教育的方式及评价健康教育对血压下降的效果。方法将114例白领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不采用干预方案。观察两组人群一年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通过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指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一年后干预组血压下降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白领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