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皮衍生因子(ET/NO)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皮衍生因子(ET/NO)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冯晓东,蔡英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Abstract:HypoxicPulmonaryvasoconstrictionandpulmonaryvascularremodeling...  相似文献   

2.
花生四烯酸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四烯酸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金咸(同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武汉430030)Abstract:Theproductsofthecyclooxygenase.lipoxygenaseandcytochromeP450pathwaysofthear...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髓质素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低氧性增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低氧性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猪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MTT比色法和PCNA的免疫组化法测定其增殖反应。结果低氧+AM组MTT比色法平均吸光度(A值)为0.394±0.025,显著低于缺氧组的0.514±0.035(P<0.01),PCNA表达减少,图像分析平均吸光度(A值)为0.168±0.049,显著低于低氧组的0.307±0.078(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素能抑制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提示AM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红细胞变形性变化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低氧时红细胞变形性变化机制,本文观察了低氧1、3、5周大鼠红细胞的变形性、膜流动性、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结果:(1)低氧1周红细胞变形性即明显下降(即红细胞滤过指数FI增高),低氧时间越长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越明显;且与肺动脉压、右心室压升高及右心室肥厚呈负相关。(2)低氧3周及5周大鼠异常形态红细胞数明显增多。(3)低氧5周大鼠红细胞膜流动性明显下降。提示:低氧大鼠红细胞形态异常及红细胞膜流动性下降可使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可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右室肥厚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肺及肺血管受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及肺血管受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张桦,薛全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Abstract:Itwasreportedthattheincreaseofa1adrenoceptor.PDGFAandBreceptor....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中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不同节段肺内动脉uⅡ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1周和2周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肥厚指标R/(L+S)、肺动脉相对中膜面积(RMA)和相对中膜厚度(R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低氧2周组大鼠各节段肺内动脉内皮细胞中uⅡ表达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7.75%、32.50%、39.63%(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与呼吸性细支气管伴行的肺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与mPAP呈显著负相关;各节段肺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分别与各级肺动脉RMA、RMT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研究表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过程中,肺内动脉内皮细胞uⅡ表达呈现明显下调;推测uⅡ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时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的变化。方法:将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氧组,每组各9只。常压低氧2周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检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比值 [RV/(LV+S)],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且以放免法测定血浆中PAMP含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AMP表达,以原位杂交检测肺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ADM) mRNA的表达。结果: 低氧组大鼠mPAP及RV/(L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光镜下,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电镜下,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肿胀,内弹力层粗细不均,平滑肌细胞肥厚、向合成表型转化。并且低氧组大鼠血浆PA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PAMP表达和ADM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结论:低氧后肺动脉PAMP表达和血浆PAMP含量的上调可能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低氧时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改变。方法:利用常压低氧舱复制大鼠慢性低氧模型,使用电镜技术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采用还原型辅酶Ⅱ硫辛酸脱氢酶(ND)细胞化学染色及NOS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OS的改变。结果: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脱落,肺动脉肌化,随着低氧时间延长,血管内皮细胞NOS蛋白表达递增,但一氧化氮(NO)作用反而减弱。结论:慢性低氧可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肺内NOS含量和活性增加及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DRF)的作用减弱,以致肺动脉发生肌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实验性氧性肺动脉高压(猪)模型在低氧前后及低氧静脉注射小剂量尼群地平后,肺循环,体循环动力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TⅡ),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及血中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氧后,肺动脉压及肮血管阻力增高,右心作功指数,PRA,ATⅡ,TXA2升高,ACE及PGI2降低,TXA2/PGI2升高,静注尼群地平后,肺动脉  相似文献   

10.
生长因子、原癌基因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长因子、原癌基因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冉丕鑫,钟南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510120)·编者按·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病。在我国,85%由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展而来。而肺动脉高压是肺源性·心脏病的关键发病学环节,其中低氧又是形成肺动脉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张力的变化;探讨 MAPK 信号通路抑制剂 U0126、SB203580 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 SD 大鼠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分别观察肺主动脉环、二级肺动脉环在常氧及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介质中的张力变化;在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分别用 U0126、SB203580 孵育二级肺动脉,观察各自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的影响。结果: 在常氧条件下,肺主动脉、二级肺动脉张力均无明显变化。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二级肺动脉发生双向性收缩反应,肺主动脉只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早期出现较明显的收缩峰,后期则变化不明显。二级肺动脉分别经ERK1/2上游激酶抑制剂 U0126、p38 MAPK 通路抑制剂 SB203580 孵育后,Ⅱ期持续收缩幅度明显下降(P<0.05),Ⅰ期快速收缩峰、Ⅰ期舒张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离体条件下,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PO2 = 30-35 mmHg,PCO2=55-60 mmHg)可使肺主动脉出现早期快速收缩,并可使二级肺动脉环发生双向性收缩反应;急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U0126、SB203580 均能减弱二级肺动脉环的Ⅱ期持续收缩反应。这为临床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肺血管收缩及肺动脉高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内质网钙信号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细胞水平:钙荧光探针(Fura-2/AM)负载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荧光分光光度法,细胞外液无Ca2+及含Ca2+,在常氧(37 ℃、5% CO2、21 %O2、74 %N2 )和急性低氧(37 ℃、5% CO2、2% O2、93 %N2)时,检测理阿诺碱(RD)和环匹阿尼酸(CPA)等对细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离体血管环水平:相同条件,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检测肺动脉环张力变化。结果:(1)急性低氧时[Ca2+]i升高:常氧组[Ca2+]i为(96.99±7.16) nmol/L,低氧组为(257.06±32.48) nmol/L (P<0.01)。(2)与低氧组比较,预先用RD或普鲁卡因(procain)抑制内质网理阿诺碱受体敏感钙库,随后再给予低氧刺激时[Ca2+]i不升高,为(100.91±11.21) nmol/L (P<0.01);而用CPA或thapsigargin(TG)抑制内质网摄取Ca2+,再给低氧刺激时[Ca2+]i呈升高状态(P>0.05),而在细胞外液含钙及低氧下CPA及TG引起[Ca2+]i进一步升高(P<0.05)。(3)低氧引起肺动脉环收缩:常氧对基础张力无影响,低氧引起肺动脉环收缩,最大收缩张力达(49.28±8.64) g/g,P<0.01。(4)与低氧组比较,预先用RD或procain抑制内质网理阿诺碱受体敏感钙库,再给予低氧刺激,肺动脉环不收缩,最大收缩张力(3.75±1.14) g/g, P<0.01;而用CPA或TG后,再给予低氧刺激,肺动脉环呈收缩状态(P>0.05),而在细胞外液含钙及低氧下CPA及TG引起肺动脉环进一步收缩(P<0.05)。结论:急性低氧可以引起内质网释放Ca2+,至少来自理阿诺碱受体敏感钙库的Ca2+释放参与了低氧肺血管收缩的发病机制;这可能是PASMCs自身具有的,既不依赖细胞外Ca2+内流,也不依赖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肽类血管活性物质在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增压反应(HPPR)发生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测定家兔吸入低氧气体前、后,入肺血和出肺血中血管紧张素Ⅰ、Ⅱ(AⅠ、AⅡ)和P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低氧肺动脉高压血管构形重建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了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PDGF-B链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常氧时,IAPA仅有PDGF-B链蛋白弱表达;低氧1天时,IAPA便有较强的PDGF-B链蛋白表达,定位于IAPA的内皮和中膜,低氧3天至14天仅分布于中膜;低氧1、3、5、7、14天各时间点PDGF-B链蛋白表达分别为常氧组的1.53、1.59、1.56、1.62和1.42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DGF-B链蛋白可能参与了低氧肺动脉高压血管构形重建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重量比值(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NO和ET-1含量的变化。 结果: 低氧21 d后大鼠mPAP、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和ET-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D预处理组上述变化可受抑制或减轻。 结论: 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PLA2活性及ET-1释放,促进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cilazapril 对低氧大鼠肺血管和心肌细胞增殖的抑制机理。 方法: 采用生化、放射免疫、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凋亡标记和血流动力学技术研究低氧肺血管及心肌细胞增殖和结构重建。 结果: (1)低氧大鼠mPAP显著增高,伴有肺动脉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心肌肥大,R/L+S增高。(2)B组、C组大鼠肺动脉和右心肌细胞增殖指数(PI)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而C组明显低于B组。ET-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肺动脉血管壁和心肌细胞上,染色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B组>C组>A组。(3)B组大鼠ET-1水平和ACE活性明显高于A组,而C组显著低于B组。(4)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T-1、ACE分别与R/(L+S)、mPAP、肺动脉PI、心肌PI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ET-1和ACE可能是影响PI的主要因素。 结论: 低氧大鼠存在细胞过度增殖状态,继发肺血管、右心结构重建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之一。Cilazapril通过抑制ACE和ET-1的促增殖作用,阻止肺血管及心肌重建,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F-κB的活性及iNOS基因表达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NOS mRNA在腺泡内肺动脉(IAPA)的表达,低氧28 d(H28d)组染色强于正常(N)组、低氧5 d(H5d)组和低氧14 d(H14d)组。半定量RT-PCR证实低氧肺组织iNOS mRNA含量在H28d组分别是N组、H5d组和H14d组的2.1倍、1.9倍和1.8倍。H28d组肺组织NF-κB的核染色增多,I-κBα的含量在N组、H5d组和H14d组分别是H28d组的2.7倍、2.8倍和2.5倍。结论:在HPH中NF-κB的激活可能与低氧肺血管构建及iNO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磷脂酶A2活力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PLA2及相关炎症介质在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A)、低氧组(B)、低氧加地塞米松组(C)。测定磷脂酶A2活力(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结果:B组低氧30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及肺中PLA2活力、PGE2、TXB2、PAF均明显增高;C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低氧情况下,PLA2与mPAP、PAF、PGE2、TXB2均呈正相关;PAF、PGE2、TXB2分别又与mPAP呈正相关。结论:PLA2通过相关炎症介质在急性低氧性肺动脉压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组胺和低氧对培养的猪肺动脉和主动脉内皮细胞eNOS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结果: (1)组胺可使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 mRNA表达增加,在10-5mol/L作用24 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178.2%±7.7%(P<0.01),eNOS蛋白质表达也上调,为对照组的173%±47%(P<0.01),主动脉内皮细胞与肺动脉内皮细胞相似,可在组胺10-6mol/L作用24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177.4%±14.2%(P<0.01),eNOS蛋白质表达也上调,为对照组的165%±54%(P<0.01);(2)急性低氧12 h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 mRNA表达增加,24 h达高峰,为对照组的151.0%±9.1%(P<0.01);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增高到常氧对照组的216%±44%(P<0.01),而主动脉内皮细胞eNOS mRNA与蛋白质均未受低氧影响。结论: 组胺可使肺动脉和主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增加,但两者反应无明显差异;低氧使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表达上调,而对主动脉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低氧诱导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从三个层次分别证明低氧诱导大鼠肺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使中膜平滑肌细胞具有NOS活性;离体培养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实验也证明低氧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NOS活性增加,NO生成增多。提示诱生型NOS基因可能是一种低氧诱导基因,低氧诱导NOS表达可能是细胞感受低氧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