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肾脏受累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1例多发性骨髓瘤伴肾脏损害的临床特点,结合7例患者肾活检病理及病理检查,分析MM所致的肾脏病变,结果发现,10例患者在确定诊断时已为病程Ⅲ期,5例患者已经发展至不可逆的终末期肾衰,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87.5%患者尿中存在游离轻链。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肾脏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性硬化症病人肾脏病理改变。方法:首次对5例SSC患者进行了肾脏活检和尸检标本的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4例标本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小叶间动脉和弓动脉,入球小动脉的受累,其中2例临床无肾脏受累表现,此4例患者病程相近。值得一提的是工达22年的老年患者其肾脏病理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3.
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活检的组织病理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肾脏活检的组织病理改变马骥良白泽敏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了解日益深入。它除了受累关节本身,还有一组关节外的病理改变(包括多种内脏受损)。但长期以来,人们对RA患者肾脏的固有病变认识不足或视为难以发生。近年来,...  相似文献   

4.
张磊  张会云  王勇强 《山东医药》2009,49(44):74-75
目的探讨病理产科导致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4月收治于我院ICU的98例病理产科导致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理产科导致MODS患者的主要诱因为妊高症与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大、器官损害数增多而增高。受损器官/系统主要为凝血系统、肾脏、肝脏。结论病理产科MODS主要诱因为妊高症与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随着器官损害数增多病死率升高;受损器官/系统主要为凝血系统、肾脏、肝脏。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疾病时肾脏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疾病时肾脏的病理改变陈惠萍,陈明魁心脏和肾脏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的,有时又纠缠不清。心脏功能障碍并非均导致肾脏病理改变,然而它常使肾脏产生一些代偿性的生理病理反应,从而导致心功能进一步恶化。直至最近,心脏和肾脏复杂、密切及动态的内在联系才逐渐清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次肾移植受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多次肾移植受者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共纳入38例多次肾移植受者,其中二次肾移植35例、三次肾移植3例。二次肾移植受者首次肾移植肾脏平均存活时间83.2月,29例行二次移植后行移植肾肾活检,肾活检距二次肾移植中位时间31月;病理类型中21例与移植排斥相关,8例为非移植肾排斥反应相关,其中7例复发或新发肾小球疾病。患者二次肾移植中位肾脏存活66(49,108)月,1年、3年和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94.3%、88.6%和60.0%。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6月患者和≤1年患者二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明显低于首次移植肾存活时间>6月患者(P=0.016)和>1年患者(P=0.049)。此外,首次移植肾失功至二次移植间的等待时间≤1年患者二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明显高于等待时间>1年患者(P=0.022)。3例患者三次移植肾存活时间分别为99月、115月、101月,第1例和第3例移植肾失功。结论:多次移植肾脏预后总体良好,再次移植肾存活时间与首次移植肾脏存活时间及再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疾病和青中年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收住院的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2 51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组624例,青中年组1 892例。结果老年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膜性肾病最常见,其次是Ig A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最常见,其次是肾淀粉样变性和高血压肾损害。青中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Ig A肾病最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结论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在老年人、青中年人之间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肾脏损害的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16例有肾脏损害pSS患者的肾活检病理,分析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病理变化间相互关系及肾脏病理变化与临床特征、唇腺病理相关性。结果16例患者肾脏组织病理分类:间质性肾炎(IN)8例(50%),其中单纯IN5例,合并IN3例;弥漫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PGN)3例;轻度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3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2例;膜增殖性肾炎(MPGN)1例;膜型肾病(MN)2例。免疫荧光检查发现系膜区、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间质可有IgG、IsA、IgM、C3、C1q沉积。85%以上病例存在间质局灶炎症且有弥漫分布的细胞浸润。临床存在肾小管酸中毒(RTA)患者11例(68.8%),其中8例有IN,肾功能不全2例患者中,1例为MN,1例同时有IN、FSGS。肾小球硬化率与血管壁增厚有关(r=0.77,P=0.001),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无关。肌酐清除率与调整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CTIN)值有关(r=-o.52,P=0.04),肌酐清除率与肾小球硬化率有关(r=-0.53,P=0.04)。唇腺活检淋巴细胞灶数,与肾脏炎细胞灶数无相关(r=0.28,P=0.30)。结论pSS合并肾脏损害并非单一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病变也不少见,且不完全继发于间质性肾炎,部分病例较重,及时活检有助合理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合并肾脏病变陆续有报道。现对我科收治4例银屑病伴肾损害且同时行肾活检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进行分析,以了解银屑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肾脏损害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临床及病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7例临床及肾活检明确诊断的TMA患者,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12~53岁。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病理改变特征及预后。结果:起病诱因:4例有明确腹泻史;3例有丝裂霉素化疗史;2例妊娠后起病;2例食物中毒史;1例蛇咬伤,15例未发现明确病因。临床均有贫血;外周血红细胞碎片阳性;乳酸脱氢酶升高;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21例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21例有明显高血压,其中6例达到恶性高血压。有5例患者病程中出现神经或精神症状。肾脏组织学改变主要有二种类型:14例病变以间质血管变为主,病变在小叶间动脉和人球动脉,表现为内膜增生、增厚,粘液性水肿,血栓形成,血管腔明显狭窄、闭锁,肾小球明显缺血性皱缩,其中2例为肾皮质坏死。13例以肾小球病变为主,病变主要在肾小球和人球动脉,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与基膜分离,内皮下增宽,分层。随访1年,6例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1例患者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余10例患者仍持续慢性肾功能不全。结论:TMA的病因复杂,典型腹泻相关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少见,多数患者病因并不明确。TMA患者的肾脏损害重,预后差,近半数患者1年左右进入终末期肾衰。TMA预后与病因及间质血管病变的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肾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老年人肾脏结构发生改变,肾脏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使其对内、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在出现全身性疾病以及创伤、手术等状况时,肾脏受损的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近年来有关老年人肾脏疾病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有关老年患者肾脏疾病肾活检的病理资料分析只有零星报道,国内也无此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39例狼疮肾炎(LN)患者行肾活检,分析累及血液系统者和未累及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发现血液系统受累者常伴有发热,血清补体C3降低更明显,ds-DNA滴度较高,与未累及者比较,前两指标差异有显著性.血液系统受累者肾脏病理以Ⅵ型为主,但与同型未累及者病理特点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当患者同时出现发热及C3降低并ds-DNA滴度较高时,应考虑同时存在.肾脏及血液系统受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行肾活检的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肾脏组织病理分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4386例接受肾脏活检的患者中,共纳入老年肾脏病患者(≥65岁)360例,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552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分布及不同年龄段肾脏疾病构成比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552例青海省人民医院行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构成比差异,根据年龄、族别分组分析肾脏构成特点,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所占构成比最高;不同年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分布均存在差异显著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男性所占构成比较高(56.9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女性所占构成比较高(67.39%);该地区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在民族的分布上汉族分别与藏、土、回比较,虽构成比不同,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1该地区肾脏疾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以狼疮性肾炎为主。2以男性所占构成比较高,总体平均年龄(36.41±13.00)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3不同年龄阶段,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差异无显著性。4不同民族在不同肾脏疾病的所占比例有差别,但均表现为以汉族为主,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相关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银屑病相关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表现、免疫学特点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2001年11月至2007年2月诊断为银屑病相关性IgAN共20例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肾脏病理特点。结果:(1)年轻男性多见,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18~54(31.9±10.7)岁。(2)20例患者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平均银屑病病程为1~26(8.7±6.2)年,其中12例肾脏损害出现在皮疹稳定期,8例出现在皮疹活动期。(3)在银屑病发病后平均2~306(95.0±71.1)月发现肾脏损害,其平均病程为0.3~36(8.73±9.56月)。4例以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起病,16例起病表现为无症状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2例患者病史中曾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4)免疫系统异常。3例患者血清IgA水平轻度升高,9例可见补体C3轻度降低。(5)13例患者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节段性瘢痕形成,7例为轻到中度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3例可见节段袢坏死,5例存在纤维细胞性新月体。6例小管间质慢性化病变明显。8例可见明显间质浸润细胞多处小灶性分布,以单个核细胞为主,较多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13例可见间质血管病变。结论:银屑病相关性IgAN多见于年轻男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尿检异常或肾病综合征,肾脏组织学改变可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16.
亚临床狼疮性肾炎的病理报告(附37例初发SLE肾活检病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初发、临床及实验室无任何肾损害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7例初发确诊为SLE,血、尿实验室检查无肾脏损害的病例,行肾穿刺活检,观察其肾单位的病理改变。结果 37例研究对象肾脏病理学上均有损害。小球病损率为100%,其中WHOⅡa型5例(13.5%),WHOⅡb型14例(37.8%),WHOⅢ型7例(18.9%),WHOⅣ型9例(24.3%),W  相似文献   

17.
轻链沉淀病肾脏损害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1例轻链沉淀病(LCDD)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具有典型肾脏损害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损害、异常浆细胞增生、低γ血症等。肾活检病理示肾小球系膜结节、肾小管基膜增厚、免疫酶标法抗k轻链阳性。LCDD与异常浆细胞增生有关,多合并MM,肾脏损害为其首发和突出表现,肾功能受累明显肾脏病理有特异性的改变,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法可检出轻链的沉积,是明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群肾脏生理功能下降,在其他疾病的进展和诊疗过程中,极易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目前临床判断肾脏病变主要依赖病理,但肾活检技术本身难重复、取材片面,且老年患者往往存在共患疾病,围手术期处理难度大。作为当今医学影像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多模态功能磁共振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模态功能磁共振在老年AKI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我院近3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以及不同年龄段肾脏疾病的构成比,分析慢性肾脏病分期、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肾活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289例,对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型、CKD分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89例患者平均年龄(46.6±25.7)岁,男女比例1.22∶1;(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8.3%,IgA肾病最常见(占40.3%);继发性肾脏疾病占31.4%,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最高(28.4%),其次是糖尿病肾病(19.7%);(3)年龄<18岁组患者以肾小球轻微病变最为多见(30.4%),年龄> 60岁的老年患者中以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损害最常见;(4)慢性肾炎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37.9%).结论 慢性肾脏病好发于中青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肾脏疾病的病理分型明显不同.原发性肾病中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曾彩虹,尹广,唐政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肾脏;病理改变Mogeiisen根据I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肾脏病变的演变过程,将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