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红明  崔冰  左六二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099-1101
目的:探讨经静脉应用毒品致胸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8年间28例临床收治证实的经静脉应用毒品致胸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两肺纹理增粗、多模糊5例,浸润性斑片状、片状模糊阴影X线胸片12例、CT14例,结节影X线胸片16例、CT17例,空洞影X线胸片10例、CT13例,肺气囊X线胸片17例、CT19例,心脏增大6例,胸腔积液X线胸片6例、CT12例,液气胸3例,6例CTPA显示肺动脉充盈缺损2例(2/6)。多种形态病灶并存。本组除5例仅1种改变外,余23例均出现两种以上病变,病灶分布肺外周或胸膜下,主要在中下肺野。结论:影像学检查是静脉应用毒品致胸部病变重要的检查方法,多发周边或胸膜下的气囊、结节伴或不伴空洞是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俞安乐  陈海  李群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186-1188
目的分析类鼻疽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选择经血液、脓液及痰液培养证实的类鼻疽患者12例,均做了X线摄影,9例做了CT、2例做了超声检查。结果12例中有1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见两肺弥漫性片状阴影,呈部分融合;X线胸片及CT均见以肺叶或肺段为单位的大片致密影,密度均匀,CT尚可见空气支气管征;X线胸片显示以肺门为中心,向周围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条状模糊影;CT示双肺多发结节灶。X线胸片及CT均显示空洞及液平,并见单或双肺散在斑片状及颗粒样影;CT示胸腔后部弧形水样密度影等。肺外感染为眼眶、腰肌、肝脏和脾脏等部位脓肿各1例,髋关节破坏并周围脓肿1例。结论类鼻疽影像学表现尚未发现特异性征象,但可以确定病变部位、范围、程度、数量等。确诊需依赖血液、脓液及分泌物培养。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附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1例,全部病例均摄胸片,其中18例行螺旋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胸片显示两肺野模糊,肺透光度减低.类似肺透明膜样病改变j例,局限性肺气肿4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病变4例。胸片无异常8例。18例CT检查,表现为毛玻璃样病变和实变影5例,多发囊泡状阴影11例,肺间质纤维化改变5例。结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诊断(附7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Irradiation lung injury ILI)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70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ILI的影像学表现与放射剂量、放射方法、放射面积、放射野、放射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期ILI的X线胸片表现为:血管纹理周围模糊阴影或斑片状均匀实变影,可融合为片状,病变范围与照射野相符。CT表现为放射野内出现斑片状或磨玻璃状阴影,与正常组织分界平直而且清楚,内有“含气支气管征”。慢性期或纤维化期ILI的X线胸片表现为放射野内见到条索状阴影,肺体积缩小,病变与正常肺组织间呈锐利直边。CT表现为与放射野一致的条索状阴影,行四野照射的病人可见到“十字征”。结论:高分辨率CT诊断ILI较之X线平片更为敏感且更具特征,可达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BA)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BA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1例行普通X线断层摄影,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胸片示3例肺门区肿块样阴影.1例局部肺野多发结节阴影,1例囊肿周围肺野过度透亮。胸部CT示5例黏液囊肿显示为多发分支状和棍棒状肿块或结节样阴影及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改变。2例显示周围肺野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胸部MRI示囊肿T1、T2均为高信号。结论黏液囊肿和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是CBA典型表现,CT对CBA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资料与方法 搜集13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以及胸片和CT检查资料,对其胸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胸片早期表现基本正常或仅表现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其中4例在3-7d内复查胸片,病灶发展迅速,可见磨玻璃影和大片状实变影,弥漫分布于两肺野内;CT主要影像学表现有两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13例,小结节影9例,斑片状实变影8例及小叶间隔增厚7例等,其中以磨玻璃影最为常见,并通常与其他影像学表现混合存在。结论 X线胸片是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最基本的检查方法。CMV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肺炎的X 线胸片与CT 表现及其服用皮质激素后的变化特征。材料和方法:我院临床证实的嗜酸细胞性肺炎26 例,( 男8 例,女18 例。年龄14 ~61 岁,平均43 岁) 总结其X 线胸片、CT 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胸片与CT 表现为广泛的肺实质或肺间质浸润。病灶形态可分斑片状,结节粟粒状、网条状及兼有磨玻璃状改变。多集中于肺外围。查周围血嗜酸细胞多数增高或痰中常可找到密集的嗜酸细胞。结论:胸片、CT 表现与服用皮质激素后的变化颇具特征,可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SARS的胸部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 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诊断SARS的患者,对发病后的一系列胸片和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X线表现:发热后1周内胸片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局灶性斑片状模糊影,然后迅速扩大到其他肺野,部分呈片团状弥漫分布,部分融合呈大片状,中心密度高,周边密度低,可见支气管气像。按病变高峰期侵犯肺的范围将病变分为轻、中、重度,轻度5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CT表现:发病1~10d有4例CT扫描显示两肺多发斑片状实变影,边缘模糊,部分融合成大片状,可见支气管气像。发病10~30d有9例进行CT检查,表现为两肺大部或弥漫磨玻璃样改变,肺间质增厚,呈粗大网状,夹杂斑块状肺实变影,胸膜下区可见小叶过度充气征象;发病30d后,有19例进行检查,2例CT表现正常,17例主要表现为两肺局灶或广泛性不同程度的肺间质增厚影像。结论 SARS同时存在急性肺炎和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改变,在治疗过程中,一系列胸片检查有助于掌握病情的变化,CT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价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9.
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附32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肺隐球菌病32例,分别误诊为肺癌、炎症或结核。患者年龄4~64岁;X线检查30例,CT检查19例。结果:肺隐球菌病X线、CT表现有5种:①孤立块影或结节影;②多发结节或肿块影;③单发或多发斑片影;④斑片影与结节影混合病灶;⑤弥漫性粟粒影;这5种表现以第1种最多见,好发于肺外围。32例病例手术病理证实20例,穿刺活检证实5例,脑脊液涂片证实4例,痰培养证实3例。结论: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及痰、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证实,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  相似文献   

10.
慢性嗜酸性细胞肺炎的影像学表现(附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CEP)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CEP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结果:16例CEP胸片显示10例(10/16)X线表现为肺部多发非节段性斑片状阴影,9例(9/16)以中上肺野为主,HRCT显示多发融合性实变10例(10/16),斑片状实变6例(6/16)、磨玻璃影12例(12/16)和条状致密影4例(4/16),11例(11/16)主要分布于中上肺野肺周围部。结论:CEP有较典型的X线与CT表现,结合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加,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对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IPA9例均行常规CT扫描。结果:CT表现为肿块6例,其中5例伴晕征;多发结节2制;斑点片状阴影1例。结论:靠近胸膜的肿块样阴影外围有一日晕样环状阴影是早期IPA的CT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FCP)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我院1998年以来收治8例肾移植后已明确诊断为卡氏肺囊虫肺炎,就其x线与CT影像表现做一分析。结果:x线胸片:3例均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以近肺门、下肺后及下基底段病变明显,未见肺门区淋巴结影;1例为双肺弥漫性间质改变及大片状边缘模糊毛玻璃样改变,2例为肺纹增粗伴双肺下对称性斑片状影。CT胸片:5例为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病灶呈边缘模糊片状和小片状影,部分融合呈片状,其中2例片状改变影中可见支气管影,另2例为两肺弥漫性间质改变,小叶间增厚,呈网络状,间有小斑片渗出影。结论:CT观察具有高分辨率扫描,可帮助PCP病理改变的理解。X线胸片表现可以比较充分较早地提示PCP的存在,对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肺部CT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综合确诊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25~61岁,平均39.83±12.41岁,所有患者均于住院期间行2~4次胸部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肺部阴影均较明显,发展迅速,表现为两肺多叶弥漫性渗出,病灶位于中下叶并呈外周分布居多。异常胸部CT表现包括:多发斑片状磨玻璃阴影6例,单发小圆形磨玻璃阴影4例,小结节状高密度影4例,大结节状高密度3例,磨玻璃密度影内出现结节或索条影1例,不规则肺实变3例,部分肺不张2例,细支气管扩张2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胸膜增厚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当病变逐渐吸收后主要表现为两肺残留索条状或斑片状阴影。结论:发展迅速,双肺受累,弥漫分布,大片磨玻璃阴影伴有实变、结节,多累及两肺中下叶呈外周分布是诊断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相对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X线胸片和CT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约3.0-12.0mm,边缘较清楚,有的结节密度不均,中心密度较周边低,形成高密度环状影,有的结节内或环壁可见点状钙化,有的结节密度浅淡均匀,病灶间无融合征象,无胸膜反应,无胸腔积液、无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囊虫病,结论:肺囊虫病虽少见,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注意合并其他部位囊虫病,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诊断。方法:选取36例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比较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1)早期肺纹理增粗,模糊的间质水;(2) 早期肺内小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阴影;(3)中晚期两肺广泛片状阴影,常合并感染,临床表现严重,可伴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4)恢复期病变吸收缓慢;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方法,但要结合临床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艾滋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认识和诊断艾滋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6例艾滋病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20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呈两肺网状合并斑片状、小片状、大片状、结节状及两肺磨玻璃状改变。10例表现为一侧肺部病变,其中1例合并有左上肺空洞。5例仅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11例两肺胸片未见异常。结论胸部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出艾滋病患者合并的胸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SARS死亡病例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ARS死亡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搜集31例SARS死亡病例的影像资料,其中27例摄床旁x线胸片,8例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并对其中9例尸检病例进行影像.病理对照研究。结果 SARS病人临终前胸部X线表现以大片状和多片融合阴影多见(19例),白肺8例。病变呈多发、弥漫分布,密度高低混合,支气管气像常见(16例)。CT表现为多发的大片状磨玻璃样密度阴影(5例),可合并其他部位的肺实变(3例),病灶有融合趋势。病理对照研究提示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是肺组织广泛实变、淤血、出血,镜下可见肺泡内透明膜形成及支气管内膜脱落。结论 SARS病人临终前病变进展迅速,范围广,影像检查能够为评价病情、观察动态变化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转移性骨肿瘤的x线、CT和MRI表现,所有的病例均摄x线平片,其中CT检查16例,MRI检查4例。结果:脊椎8例,表现为骨松质中多发或单发的斑片状、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模糊,无硬化,椎体压缩变形,椎间隙仍存在。少数病例表现为骨松质中多发斑点状、片状、棉絮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缘较清,骨皮质完整,轮廓多无改变;肋骨5例,多发或单发溶骨性或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骨盆3例,多发或单发斑片状、片状骨质破坏及片状、棉絮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颅骨l例,表现为多发或单发斑片状骨质破坏,形态不规则。颅板内外无软组织肿块;股骨3例,表现为局限性骨皮质缺损或虫蚀样骨质破坏伴骨膜反应。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可有不同程度的硬化。20例中正确诊断12例。诊断准确率60%。结论:通过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大部分转移性骨肿瘤术前能够正确诊断;CT较x线平片能够更好的显示病变结构及邻近软组织改变;MRI能够精确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9.
SARS的胸部CT早期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SARS胸部CT早期表现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40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SARS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进行胸部CT扫描,同时行常规计算机摄影(CR)胸片检查。回顾性分析这些胸部平片和CT图像,重点观察胸部有无异常表现,并对胸部CT异常阴影的数目、位置、密度、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胸部CT扫描发现40例SAR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异常阴影。而CR胸片未见异常者9例,可疑者6例,明确有异常者25例。SARS肺部CT异常表现主要是不同程度的肺部炎性浸润,病灶密度低、不均匀,以磨玻璃样改变多见,为25例(62.5%)(此类改变胸片容易漏诊),实变11例(27.5%),两者均有4例(10%)。70.0%的病例(28例)只有l~2个病灶,30.0%的病例(12例)有3个以上病灶或两肺多发。病灶彤态以斑片状和球形为常见,占82.5%(33例),也可累及整个肺段(4例,10.0%)或表现为坠积性肺炎样(3例,7.5%)。病灶常位于肺的周边部位(28例,70%),同时累及周边和中心者11例(17.5%)。25.0%的病例(10例)出现支气管气像。结论胸部CT扫描能早期发现SARS患者肺部异常阴影,明显优于胸片。SARS患者肺部CT异常早期表现有其特点,但非特异性。因此,胸部CT检查在SARS病人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肺囊虫病的X线、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肺囊虫病的X线胸片和3例CT胸部的表现.结果: X线胸片和CT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结节状阴影,直径约3.0~12.0mm,边缘较清楚,有的结节密度不均,中心密度较周边低,形成高密度环状影,有的结节内或环壁可见点状钙化,有的结节密度浅淡均匀,病灶间无融合征象,无胸膜反应,无胸腔积液,无肺门、纵隔肿大淋巴结.6例均合并皮肤、肌肉囊虫病,5例合并脑囊虫病.结论: 肺囊虫病虽少见,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注意合并其他部位囊虫病,诊断本病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