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牵引状态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腰椎牵引状态下推拿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治疗2个疗程。结果:78例中,治愈59例,好转17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4%。结论:牵引状态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颈椎病患者均用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2例,好转2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8%。结论针灸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医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63例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4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8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82.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口服醋氯芬酸片联合牵引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53例,治愈31例,好转1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44例,治愈12例,好转2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腰腿部疼痛并利于活动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结果:60例患者治愈3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93%。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电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0例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用牵引、电针治疗,治疗组用牵引、电针、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92%、对照组8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牵引、电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牵引加脊柱推拿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我科采用牵引加脊柱推拿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后1-2年的疗效追踪。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0.1%,其中治愈21例,&63.6%;好转9例,占27.3%;未愈3例,占9.1%。结论:牵引加脊柱推拿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青少年腰椎正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平板牵引配合推拿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维多功能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简便易行,无创伤,无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明显提高了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针刺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周运峰  王晓艳  焦凡 《河南中医》2010,30(10):980-981
目的:观察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斜扳手法为主的推拿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牵引为主的推拿疗法。治疗时间均以15d为1个疗程,15d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0例,治愈12例,好转25例,未愈3例;对照组42例,治愈7例,好转26例,未愈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斜板手法和牵引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均有很好的疗效,斜板手法优于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后伸牵引整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用后伸牵引整复法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5%,总有效率93.3%,经X2检验,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后伸牵引整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脊床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8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全自动推拿牵引治脊床辅佐红外线温热疗综合疗法治疗,每天1次,10次1疗程.结果:全部病例治疗最短1疗程,最长3疗程,治愈:524例,好转:263例,未愈:59例,总有效率93.03%.结论:治脊床辅佐红外线温热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腰椎牵顿法治疗;对照组以腰椎机械牵引治疗。每周治疗5次,每日一次,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牵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的方法,一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推腰椎牵引一个月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疼痛、腰椎活动度等情况,判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略占优势.结论:骨科熥药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察夹脊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治疗组给予腰椎夹脊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200例腰推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推拿、牵引)和对照组(推拿、牵引)各100例,对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对照组为82.8%,两组疗效比较(P<0.01)结论:针灸、推拿、牵引综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及中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8.07 %,对照组总有效率92.31%.P﹤0.05,提示针刀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传统组.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明显优于牵引及中频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肘推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为86.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肘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安全舒适,优于常规推拿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牵引、手法及局部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牵引、手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没有采用局部注射治疗,其余相同.治疗前均进行体检和腰椎CT扫描,治疗后均进行功能活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改善评分明显提高,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牵引、手法配合局部注射治疗,对疼痛和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把握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动与活动时间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173例患者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73例,均采用牵引、推拿、针灸治疗,研究组严格控制制动与活动时间,而对照组患者未要求.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综和治疗,把握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动与活动时间,能减少治疗时间,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