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错[牙合]畸形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烈卡 《广西医学》2010,32(11):1383-1385
目的观察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5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50例患者经12~35个月的矫治(平均20个月),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滑动直丝弓矫治器可用于各类错[牙合]矫治,但各例支抗和覆[牙合]的控制不同,必要时需用弓丝弯曲配合矫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前牙开,伴下颌后缩,拔除尖牙后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矫治后上下牙排列整齐,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一致。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操作简单,牙齿定位准确,可简化矫治程序和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 15例在平均2年的矫治结束后,牙齿都已排齐,前牙覆(牙合)覆盖都已调节到Ⅰ度,磨牙关系也达到了中性。结论: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矫治技术,对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能有效矫治各种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Tip- Edge Plus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分析患者颅面、牙颌特征的改变,探讨Tip-Edge Plus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机制.方法 临床病例中选取6例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病例,应用Tip- Edge Plus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对矫治前后的侧住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 6例病例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达到中性关系,下前牙舌倾,面型外观有所改变.结论 Tip- Edge Plus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持续轻力能有效远中向直立下颌磨牙,纠正反(牙合),矫治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5.
李涛 《吉林医学》2014,(5):923-923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平面导板结合直丝弓固定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选择直丝弓技术矫治21例患者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x线头影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水平生长型的病例,直丝弓技术配合上颌改良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的方法值得推广,而对于高角型的深覆[牙合]患者,应慎用前牙平面导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采用直丝弓(SWA)矫治器对21例处于恒牙初期的安氏Ⅲ类错铪畸形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1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经过1年~20个月的临床矫治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对照分析表明:(1)直丝弓矫冶器适用于恒牙初期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2)直丝弓矫治器可以在三雄空闻有效的移动牙齿,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3)直丝弓矫治器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抑制下颌的生长发育,改变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4)直丝弓矫治器虽为高效能矫治器,但作用有一定限度,对Ⅲ类错耠畸形严重且年龄较大者应采用外科正畸予以矫治。  相似文献   

7.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1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前牙错(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117例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26例采用经典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37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6例失败.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牙合)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和直丝弓技术(使用“摇椅形”弓丝)治疗前后的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成人开[牙合]畸形不同的矫治设计和矫治技术的选择。方法:选择28例(男性10例。女性18例),18~35岁前牙开[牙合]畸形患者。按照开[牙合]程度把28例病人分成2组。14例患者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另外14例患者用直丝弓技术矫治。两组开矛拿程度OB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P为0.462),表明两组间无差别。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比较不同的矫治方法矫治前后的变化和矫治时间的差异。结果:多曲方丝组矫治后上、下颌切牙伸长,且上切牙内收。上、下磨牙直立并略压低,前牙达到覆[牙合]时间和矫治完成时间短于直丝技术组。直丝技术组矫治后上、下颌切牙伸长,未见内收,下颌磨牙直立。结论:矫治开牙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疗效优于直丝弓技术;疗程短于直丝弓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8月-200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前牙深覆(牙合)患者48例,安氏Ⅱ类错(牙合)1分类错牙合21例,安氏Ⅱ类11分类错(牙合)27例,前牙深覆(牙合)均在Ⅱ度以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对照组单纯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打开咬合。[结果]应用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打开咬合较单纯采用固定矫治器来打开咬合疗程短见效快,治疗组咬合完全打开时间平均(3.4±1.2)个月,对照组咬合完全打开时间平均(5.64-1.5)个月,两者打开咬合所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打开咬合的方法,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3例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患者采取修复前正畸治疗,排齐牙列、纠正中线、开拓失牙间隙、调整咬合关系,117例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正技术,26例采用经典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137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都得以矫治,6例失败。结论:正畸与修复联合法治疗前牙错畸形及牙列缺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范俊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72-1074
目的 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使用J钩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12例,结合使用J钩头帽口外牵引向后滑动弓丝关闭拔牙间隙,并适当运用于拉牙向远中的阶段。结果 1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后牙建立中性关系,前牙覆晗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J钩配合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改善面型。  相似文献   

12.
廖烈卡 《微创医学》2011,6(4):319-321
目的探讨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中,拔牙矫治12例,疗程13~20个月,平均16个月,非拔牙矫治8例,疗程5~14个月,平均8.5个月,矫治疗程短、效果满意。结论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牙合矫治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是一项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实用的先进矫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直丝弓技术结合J钩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对到本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再采用J钩头帽将拔牙间隙在口外牵引,将其向后关闭.24个月后观察矫治效果.结果3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恢复正常,后牙均建立中性关系,患者的面型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直丝弓技术结合J钩能良好控制后牙支抗并控根压低内收上前牙,明显改善患者的面型,是安氏Ⅱ1错牙合的有效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2×4"矫治技术[1]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表明"2×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弓丝,弯制合理的弓形,控制好磨牙支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牙反牙合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本文介绍了"2×4"矫治技术[1]在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讨论了该技术的特点,矫治弓丝的选择和弯制以及磨牙支抗问题.结果表明"2×4"矫治技术适于替牙期的特点,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治疗非常简便有效.结论 "2×4"矫治技术是简化的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细丝"与"轻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弓丝,弯制合理的弓形,控制好磨牙支抗,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对36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通过拔除4颗双尖牙或2颗上颌双尖牙矫治,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应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后,前牙覆盖减小6.04mm(P〈0.01),上中切牙倾斜度(U1-NA)减小15.43度(P〈0.01),上中切牙突度U1-NA(mm)减小4、71mm(P〈0、01),ANB明显减小(P〈0.05)、结论: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前牙开[牙合]患者的骨面型分析,探讨前牙开[牙合]的形成机制和矫治方法的选择。【方法】选择24例15~25岁前牙开牙合畸形患者,利用X线头影测量分析开[牙合]畸形的骨面型特征和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间下颌平面角,关节角,腭平面角,基础平面角,上下中切牙交角呈显著性差异。正畸治疗后,两组间覆,覆盖,上下中切牙交角,上下切牙倾斜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确分析开牙合原因的前提下,利用不同的力学原理选择矫治技术是正畸治疗前牙开[牙合]畸形成功的关键。采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和直丝弓技术内收前牙、前移磨牙矫治开[牙合]得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直丝弓技术矫治简单错颌畸形的效果。方法:选择20例简单错颌畸形,于每个患者口内两侧第一磨牙粘固直丝带环,前牙粘贴直丝托槽,利用“2×4”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前牙区错颌畸形。结果:20例简单错颌畸形病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2×4”直丝弓技术在矫治简单错颌畸形操作简便、矫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前牙反[牙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它对患者的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均有较严重的影响。替牙期是治疗前牙反[牙合]的最重要的时期,2×4矫治技术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应用此技术矫治15例替牙期前牙牙性及功能性反[牙合]病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万里莉  刘芳 《大家健康》2016,(4):148-149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列错颌畸形的矫治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38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38例患者均行 HX 直丝弓矫治器常规治疗,观察分析矫治要点及临床效果。结果:38例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为(19.5±2.4)个月;38例患者矫治后上、下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HX 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牙列错颌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矫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