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aSAH患者49例,年龄≥65岁,且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经头部CT诊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或CT血管成像证实为单发颅内责任动脉瘤。患者均予以多模态监测基础上的集束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对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处理后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根据患者出院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结果评估预后,其中Ⅳ~Ⅴ级为预后良好,Ⅰ~Ⅲ级为预后不良,并分为预后良好组(17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Hunt-Hess分级;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新发脑梗死、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和电解质紊乱(钠或钾离子异常)。对老年重症aSAH患者进行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并对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住院时间为9~40 d,平均(17±7)d;住院期间死亡2例,存活的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6.1%(3/49);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8.8%(19/49),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24.5%(12/4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3%(33/49),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2.4%(11/49),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9.0%(24/49),贫血发生率为53.1%(26/49),电解质紊乱发生率83.7%(41/49)。(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和动脉瘤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11、5、1例,预后不良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3、21、8例,两组不同程度Hunt-Hess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749,P<0.01)。(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Hunt-Hess分级的老年重症aSAH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以预后不良为因变量,年龄(由低到高)、Hunt-Hess分级>Ⅲ级、新发脑梗死为自变量,进一步行影响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Ⅲ级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0.408,95%CI:3.559~111.111,P=0.001),年龄、新发脑梗死非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Hunt-Hess分级>Ⅲ级可增加老年重症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临床评估后,除积极处理责任动脉瘤,还需行多模态监测基础上的集束化重症监护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各危险因素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老干科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aSAH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年龄、高血压、动脉瘤是否多发、手术时期、Hunt-Hess分级、APACHEⅡ等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显著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动脉瘤是否多发、手术时期、Hunt-Hess分级、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动脉瘤是否多发、Hunt-Hess分级、APACHEⅡ与aSAH预后呈显著相关。结论 aSAH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高龄、动脉瘤多发、Hunt-Hess分级高、APACHEⅡ评分低提示预后差,临床治疗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a)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方法对所有确诊的SAHa患者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平时血压控制情况,H-H评分,动脉瘤是否多发及是否血管内介入治疗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的多发性与其临床预后有关。结论SAHa患者年龄越大其临床预后越不佳。同时,多发性动脉瘤患者较单发性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相关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53例Hunt—HessIV、V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时以修订Rankin残疾量表分级为终点指标,评估既往高血压病史、责任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Claassen分级、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有高血压病史21例、Claassen分级I~Ⅲ级31例,Ⅳ级22例,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17例。②预后良好25例(25/53),预后不良28例(28/53)。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动脉瘤的部位及大小、手术时机、治疗方式等因素对出院Rankin残疾量表分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病史者Rankin分级的相对危险度(OR)是无高血压病史者的5.333倍(95%CI:1.554~18.304),ClaassenIV级是I~Ⅲ级的4.191倍(95%CI:1.368—12.838),需后续手术处理颅高压者是无需手术处理的13.269倍(95%CI:2.614~67.360)。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可受高血压病史、Claassen分级、动脉瘤术后后续手术处理颅内高压等多项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CT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普安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6):302-304
CT扫描为急性期蛛网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根据急性期CT扫描时的血液分布及出血量可以推测SAH的出血源,文章还就CT对动脉瘤性SAH的再生血、脑积水、颅内血肿等并发症以及颅内动脉瘤术后监测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非aSAH和104例aSAH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CT检查(以德国Freiburg大学神经中心的标准,根据头部CT影像分型)、第1次全脑DSA检查、重复全脑DSA及短期和长期预后MRS(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23,P〈0.001。②两组C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86,P〈0.001。非aSAH和aSAH患者伴有脑室积血者分别为36.6%(41/112)和89.4%(93/104),χ^2=72.254,P〈0.001;脑积水分别为34.8%(39/112)和74.0%(77/104),χ^2=38.910,P〈0.001。③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非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0,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与CT分型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4,P〉0.05。④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4.5%(8/55)和21.8%(12/55),非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54.4%(31/57)和42.1%(24/57),两组比较,χ^2=19.575,P〈0.01和χ^2=5.283,P〈0.05。⑤168例非aSAH患者随访92例,MRS≤2分者占90.2%,中、重度残疾占3.3%;104例aSAH患者随访88例,MRS评分≤2分者占50.0%,中、重度残疾占34.1%,χ^2=8.42,P〈0.05。结论非aSAH比aSAH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低,并发症少、预后好,在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机开颅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不同Hunt-Hess分级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低级别组患者,早期手术较晚期手术预后好(χ2=8.423,P=0.004),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2,P=0.457);高级别组患者,早期手术较晚期手术预后好(χ2=5.625,P=0.018),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积极的开颅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均能明显改善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预后,早期手术对低级别动脉瘤性SAH患者疗效好,而延期手术对高级别动脉瘤性SAH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a)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SAHa患者193例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并分为观察组(预后不良,GOS≤3分)41例及对照组(GOS>3分)152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SAHa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多发动脉瘤比例、出血破入脑室比例、高Hunt分级(Ⅳ~Ⅴ)及脑积水比例是影响老年SAHa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将单因素所得阳性结果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Hunt分级、多次出血、多发动脉瘤及脑积水是影响SAHa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基于危险因素有助于制定更为个体化、针对性强的SAHa患者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雌激素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关系密切.雌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颅内动脉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降低动脉瘤破裂发生率.雌激素还能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明确雌激素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和机制,可能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及其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的27例(动脉瘤28个)Hunt—HessIV、V级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入院时Hunt—HessIV级23例,V级4例。行动脉瘤夹闭27个,孤立和血管重建1个。术中行第三脑室造瘘或脑室外引流13例,去骨瓣减压14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职7例中,出院时死亡8例,死亡原因为术中出血导致术后脑梗死2例;术后严重的血管痉挛导致大面积脑梗死6例。出院时残留偏侧肢体肌力下降6例,定向障碍5例,意识不清4例。②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9例,电解质紊乱20例,心律失常6例。③平均随访47个月(15~96个月)。随访期死亡2例。总体疗效恢复良好率为51.9%(14/27),预后差为11.1%(3/27),病死率为37.0%(10/27)。⑤在年龄、Hunt—Hess分级、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手术距离出血的时间及是否合并急性脑积水的因素中,影响患者的预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结论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与多因素有关。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高分级aSAH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网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高分级aSAH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Ⅳ~V级)的临床资料。发病≤72h手术者为早期手术(19例),〉72h手术者为延期手术(18例);对20例存在脑内血肿,严重脑室积血、积水的患者行动脉瘤夹闭并减压术,其余17例患者行单纯动脉瘤夹闭术。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量表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37例患者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37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1%(20/37),总体预后良好率为59.5%(22/37),病死率为27.0%(10/37)。Hunt—HessIV级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7.9%(19/28),病死率为21.4%(6/28);V级者的预后良好比例为3/9,病死患者比例为4/9。早期手术的19例中,17例行动脉瘤夹闭并减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7%(14/19),预后良好率为42.1%(8/19);延期手术18例中,单纯动脉瘤夹闭15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6/18),预后良好率为77.8%(14/18)。延期手术组与早期手术组比较,并发症少,预后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合并严重脑内血肿,脑室积血、积水的高分级aSAH患者,延期手术可以相对减少术后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好。在临床上应结合病情,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84例经CT明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0岁以上的患者,Hunt & Hess分级为Ⅱ级26例,Ⅲ级31例,Ⅳ级25例,Ⅴ级2例.出血后6~72 h内,经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89个动脉瘤,立即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动脉瘤结构,分别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技术和支架结合技术栓塞.术后给予脱水、扩容、扩血管、腰穿及(或)间断腰大池引流,同时对并存疾病予以治疗.结果 89个动脉瘤,成功栓塞83个,技术成功率93.3%.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优良68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5例(与技术相关的死亡1例); 结论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存症多、全身状况较差,介入栓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SaSAH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rScO 2为目标导向的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干预,包括神经系统专科监测、血流动力学管理、体温管控、癫痫的预防与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90 d时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改良Rankin量表(mRS)、细化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ICU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迟发性脑缺血(DCI)、颅内感染、脑积水、死亡]的差异。结果共209例SaSAH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纳入入组。试验组104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6例;对照组105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如DCI、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d比(15±8)d,3.1%(3/98)比10.2%(10/98)、4.1%(4/98)比12.2%(12/98);t=-2.775,χ^2值分别为4.037、4.356,P值分别为0.006、0.045、0.037];试验组在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6±0.9)分比(4.1±0.8)分,(6.2±1.8)分比(5.5±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15)。结论以rScO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改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管内治疗高级别(Hunt—HessIV~V级)的急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早期疗效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09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44例高级别aSA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7例为Hunt—HessIV级,7例为Hunt—HessV级。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出院时临床预后(mRS评分)及平均12.4个月的长期随访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骈4例中,39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例动脉瘤栓塞率≥90%,3例动脉瘤栓塞率为70%~90%。②3例(6.8%)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2例为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中弹簧圈脱出。③术后14d连续行TCD监测,显示26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其中11例死亡。④出院时,15例(34.1%)死亡,29例(65.9%)存活,其中2例(4.5%)预后良好,27例(61.4%)均残留有中、重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7例中24例(24/37,64.9%)为Hunt—HessIV级患者,3例(3/7)为V级患者,两组比较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29例存活患者中,27例获得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8个月(6~71个月)。27例中,18例(66.7%)预后良好,6例(22.2%)遗留有中、重度残疾,3例(11.1%)出院后死亡。长期预后良好率、病死率均为42.96%(18/42)。27例中,20例行影像学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对高级别aSAH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