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结果 10例为中央型,1例为周围型;形态分别为椭圆形(7例)、分叶状(2例)及不规则形(2例)。9例边界清楚,2例边缘毛糙。10例为实性病灶,1例为囊实性病灶。增强CT显示7例肿瘤实质部分密度较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其中5例密度明显高于胸壁肌肉,4例密度与胸壁肌肉相仿,2例密度明显低于胸壁肌肉。3例支气管腔内结节周围见环形低密度液体影,2例见周围新月形或环形气体影。所有病例在CT上均可见支气管狭窄或阻塞(8例见阻塞性肺炎,5例见远端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塞,5例见肺不张)。5例可见纵隔、肺门或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肿大,1例见同侧肋骨转移。结论大部分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中央气道内腺样囊性癌(ACC)与黏液表皮样癌(MEC)的临床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或支气管镜病理证实的76例中央气道涎腺肿瘤患者,其中ACC 45例、MEC 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38例ACC、29例MEC加行CT增强扫描,比较ACC与MEC的生长部位、最大径、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及阻塞性炎症、阻塞性肺不张、淋巴结增大及胸腔积液等CT表现差异。结果 MEC患者年龄低于ACC患者(P<0.01),两者咳嗽、咳痰、发热、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EC比较,ACC易发生于气管、多呈浸润性生长、强化程度较小、阻塞性炎症发生率较低(P均<0.05),而肿瘤最大径及阻塞性肺不张、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征象发生率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央气道涎腺肿瘤发病年龄较轻。ACC好发于气管,多呈浸润性生长,增强CT呈轻-中度强化;MEC好发于叶、段支气管,多呈膨胀性生长,增强CT明显强化。MEC阻塞性炎症发生率高于ACC。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腺样囊性癌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肺腺样囊性癌(AC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AC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26例患者中中央型ACC 24例, 周围型2例;颈段气管病变5例,胸段气管病变11例,段及段以上大支气管病变8例,段以下小支气管病变2例;19例肿物向腔内外生长,7例肿物局限于腔内生长;病灶边界清楚,平扫密度较低、均匀,增强后无明显强化.结论 ACC CT常表现为低密度的中央型肿物,增强无明显强化.CT可显示病灶向腔外生长、管壁浸润性增厚等侵袭特性,对于ACC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样囊性癌(ACC)的CT及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或支气管纤维镜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肺腺样囊性癌的CT及PET/CT表现,17例均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5例同时行PET/CT检查.结果 17例ACC中,中央型(n=15)、周围型(n=2).中央型ACC中,肿物局限于腔内2例,腔内外肿块9例,弥漫管壁浸润型4例.周围型2例中可见分叶,未见明显毛刺.CT表现:除弥漫浸润型ACC边界不清外,大部分病灶边界较光整,密度均匀,2例见坏死,多数平扫为低或等密度,多为轻-中度强化.PET/CT上SUV最大值为2.5~8.7(平均5.96±2.38).8例继发阻塞性炎症或/并肺不张,4例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并肺内转移.结论 原发性肺ACC是一种少见的肺内肿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腔内外肿块或弥漫浸润性生长,CT扫描结合MPR技术可以清楚显示病灶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PMEC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33例PMEC中,低级别18例(男7例、女11例),高级别15例(男12例、女3例)。CT表现:周围型17例(低级别6例、高级别11例),中央型16例(低级别12例、高级别4例);24例肿块长径与所属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平行;肿块密度欠均匀,18例肿块内见低密度区;阻塞性表现14例,5例见“空气新月征”,钙化3例;对29例行增强扫描,其中轻度强化19例,中度及显著强化各5例。高、低级别PMEC的好发性别、分布和淋巴结肿大表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级别PMEC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低级别PME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级别PMEC在好发性别上有一定倾向性。CT图像上PMEC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分叶状,阻塞性表现及钙化常见,多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高级别PMEC多为外周型,淋巴结转移较常见,低级别PMEC多为中央型,淋巴结转移少见。  相似文献   

6.
7.
气管癌非常少见,医疗工作中极易漏诊或误诊,作者在近3万份CT片中仅发现1例,报道如下。病例男,54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紧、喘息、呼吸困难、偶有咳嗽、一般无痰。在门诊按支气管哮喘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前10天,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咳嗽胸痛,咳少量痰且带有血丝,于2002年4月2日入院。因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给予抗感染、平喘、解痉等处理,症状仍无好转。多次透视和摄胸部平片,仍未发现异常。CT平扫:在定位像上见气管下段,距气管隆突上方3cm处管腔内有一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特点。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10例接受增强扫描。 结果 13例均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右肺7例,左肺6例;中心型4例,周围型9例;2例肿瘤形态规则,边界尚清,11例形态欠规则,边界不光整;病灶最大径3.0~8.3 cm,平均4.9 cm;肿块密度不均匀,10例增强后肿块均呈周边厚薄不均的环形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或不均匀斑片状强化。3例侵及胸膜或胸壁组织,5例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单侧胸腔少量积液。 结论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确诊仍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病例 男,59岁,半年前感腭部不适,近2月加重伴疼痛来诊.体检:腭部隆起肿胀,触之较硬,黏膜表面光滑无糜烂.余(一). 影像学表现:MRI表现:腭部、鼻部见团块状等低T1、等高T2混合信号影,内见囊变区并见条索状分隔,本例病变累及硬腭后部,软腭、鼻中隔、鼻甲,鼻咽部黏膜亦增厚,肿瘤形态不规则,大小约6.5 cm×3.8 cm×4.0 cm.CT表现:腭部、鼻部见团块状等密度影,边界不清,内见低密度囊变并见骨质破坏,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对比观察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炎性肺癌(肺癌组)和93例渗出为主型肺结核(结核组),比较2组病变CT表现(实变数目、单发实变分布、实变影密度、实变影内充气支气管征和含气腔隙、实变影周围磨玻璃密度(GGO)、伴随结节影、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及钙化)的差异。结果 2组实变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结核组单发实变影双肺分布大致相同,以上叶多见;肺癌组中以右肺及下叶多见。2组充气支气管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肺癌组以枯枝型多见,结核组以青枝型多见(χ2=24.67,P<0.05)。结核组实变影中含气腔隙发生率高于肺癌组(χ2=10.13,P<0.05),含气腔隙内分隔多见于肺癌组(χ2=22.42,P<0.05)。相比结核组,肺癌组病灶密度多不均匀,GGO多见(χ2=5.27,20.43,P均<0.05)而伴随结节影少见(χ2=4.53,P<0.05)。结论 炎性肺癌与渗出为主型肺结核CT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实变影密度不均伴枯枝型充气支气管征及有分隔的含气腔隙、同时存在GGO时,需高度警惕炎性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BMEC)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BMEC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资料,观察肿瘤的生长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边缘等,测量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分析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8例BMEC肿瘤发生于主支气管1例,叶支气管2例,段支气管5例;肿瘤边缘均光滑,肿瘤形态为分叶状2例,圆形或椭圆形6例;6例病灶密度与胸壁肌肉密度相仿,1例病灶密度低于胸壁肌肉密度,1例表现为高密度钙化结节;1例伴淋巴结转移及右侧肾上腺转移,其余7例均未发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8例原发灶SUVmax为5.27±4.17,肿瘤最大径为(29.46±17.33)mm;肿瘤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958,P < 0.001)。6例低级别BMEC病灶SUVmax为3.37±1.26,2例高级别分别为14.63、7.3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0,P=0.046)。结论 BMEC好发于叶或段支气管,18F-FDG PET/CT多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或肿块,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则18F-FDG摄取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原发气道唾液腺型肿瘤 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气道ACC和23例MEC患者的CT表现。结果 病变部位:ACC位于气管及主、叶支气管,以气管最多(12/22,54.55%),MEC位于段及以上各气道,以主支气管最多(9/23,39.13%)。ACC形态:气管腔内外肿物10例,气道壁弥漫增厚5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4例,腔内宽基底肿物3例。MEC形态:气道腔内肿物20例,腔内外肿物2例,肿物截断主支气管者1例。密度:ACC平扫CT值24~35 HU、低于邻近胸壁肌肉,多轻度强化(14/19,73.68%);MEC平扫CT值40~60 HU,4例伴少量钙化,多明显强化(16/20,80.00%)。结论 气道唾液腺型肿瘤CT表现具一定特点,CT影像能较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