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密度与骨转换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BTMs)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的检测意义,对比两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预测能力。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OF患者96例和骨质疏松患者107例,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定骨密度,电化学发光检测BTMs: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β-异构化C末端肽(β-CTX)、骨钙素N端分子片段(N-MID),同时测定骨代谢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钙(Ca)、磷(P),t检验对比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骨密度和BTMs与OF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的骨密度低于非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INP、β-CTX高于非骨折组,70~90岁患者N-MID低于非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ALP、P、Ca在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腰椎及髋部骨密度、β-CTX与OF具有显著相关性,OR分别为-4. 182、-6. 929和7. 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INP、N-MID与OF呈正相关,OR分别为4. 213和2. 5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低骨密度、高β-CTX的骨质疏松老年女性更容易发生OF,β-CTX比骨密度预测OF的能力更强,可适时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关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 7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骨折组及非骨折组,分别测定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及骨密度并比较。结果 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组患者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非骨折组,其差异有显著性;而两者骨密度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以作为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是反映骨骼细胞活性与骨基质代谢水平的生化产物,是在骨骼重建过程中释放于血液或尿液中的生化标志物,包括骨形成生化标志物、骨吸收生化标志物和骨转换调节剂,能较骨密度更早反映全身骨组织的动态变化。其具有敏感性好、特异度高、重复性好、非侵入性、经济适用等特点,是成为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评估疗效、预测骨折风险的重要指标。目前,BALP、P1NP、CTX等指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一些新的标志物如CXC、GSN、ANXA2等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研究,但国内临床相关研究较少,其能否作为有效指标反映全身骨组织的动态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笔者对一些新的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较骨密度更早反映出骨量变化,联合检测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对评估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状态、骨代谢疾病的鉴别诊断、抗骨质疏松疗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判断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目前BALP、P1NP、TRAP、CTX作为相对研究较广泛的骨转化标志物已被应用于临床,一些较新的骨转换标志物(如OPG、LP、Cat K等)是否能作为预测骨折风险、监测治疗疗效的指标仍需临床医师进一步研究,以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本文对骨形成生化标志物、骨吸收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对骨质疏松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在众多的研究手段,如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骨密度测量、生物力学等方法中,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检测以其简便、快速、无创伤性的特点,在流行病学调查,长期跟踪监测以及预防性诊断方面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新的更敏感的指标被发现,并被应用于临床研究和作为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近期日本学者还提出了“骨转化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指南2001”(后文简称“2001指南”)[1]。多数研究集中于这些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方面的应用,但在个体化临床应用方面还未明确阐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骨转换情况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为控制患者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494例纳入研究,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V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type I collagen amino-lengthening peptide,P1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ross),骨钙素(osteocalcin,OC)。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HbA1c7.0%)、B组(7.0%≤HbA1c9.0%)、C组(HbA1c≥9.0%),同期非糖尿病体检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不同分组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25羟维生素D、I型胶原氨基延长肽、β胶原降解产物、骨钙素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10、-0.10、-0.19.对照组4项骨代谢标志物均高于A、B、C 3个糖尿病患者组(P0.05),糖尿病患者A组的骨钙素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影响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骨钙素在骨转换标志物中是更为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可能在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监测中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对骨吸收和骨形成的过程提供快速、灵敏、且无创的监测.然而,它们的分泌水平呈现出夜晚或清晨高峰而午后或傍晚低谷的昼夜节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笔者综述了近20年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这一节律性波动,不仅对采样时间和治疗评估有临床意义,而且体现了骨代谢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BMD)对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及预测骨折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扼要综述了骨转换指标和BMD在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监测频率和最小显著变化(LSC),以及两者与骨折风险的关系,它对于指导临床监测治疗骨质疏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与HLA-B27相关的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疾病,该病易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以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有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风险。对于普通AS患者,如何预估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甚至发生骨折的风险,以确定哪些患者能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中获得最佳益处,是预防骨折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的必然要求。骨代谢标志物可以反映骨的整体转换率,在AS患者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及其分型、预测骨折发生的危险性、观察药物治疗疗效等均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对骨代谢标志物与AS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其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被称为“无形杀手”。骨转换标志物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助于了解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状态、预测骨折风险、监测疗效。骨质疏松不同中医证型之间骨转换标志物存在差异,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对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骨转换标志物进行相关研究将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及客观证据支持。本文综述了骨质疏松症辨证分型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证型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现代化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性骨折由于骨量降低和骨微细结构被破坏,手术后易发生内固定松动和失败。骨移植替代材料是一类在骨科手术中用于代替骨移植的天然或合成材料。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包括钙磷陶瓷材料、聚合材料等,其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治疗时可用于填充骨缺损、增加骨强度、促进骨折愈合,从而降低复位丢失和内固定的失败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经椎弓根植骨在伴有骨质疏松的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评价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病例回顾分析,根据影像学及神经功能结果,比较单纯后外侧植骨与复合经椎弓根植骨的术后即时及随访1年半以后的临床效果。[结果]2种术式的术后即时效果无差异(P>0.05),椎体前缘高度均恢复达92%左右,Cobb′s角下降约12.5°。但晚期效果复合经椎弓根植骨远较单纯后外侧植骨好(P<0.01),单纯后外侧植骨随访1年半以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矫正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8.1%/6°),并有39.3%的内固定并发症率,而复合经椎弓根植骨未发现明显的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并发症。但最终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椎弓根植骨不但能复位骨折,重建椎体高度,更能提供脊柱即时及晚期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并发症,特别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显像特征,评价其用于与转移性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5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骨显像资料,提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并通过对5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和随机抽取的100例骨转移瘤患者的阅片试验,评价骨显像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肿瘤骨转移鉴别诊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诊断效... 相似文献
16.
Tulus Widiyanto Rudy Hidayat R.M. Suryo Anggoro Kusumo Wibowo Hamzah Shatri 《Reumatologia》2022,60(4):252
IntroductionRheumatoid arthritis is associated with bone loss and the risk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Bone loss in this disease is mediated by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it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is capable of inducing bone loss through several mechanisms.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oimmunity, represented by 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 (anti-MCV) in this study, and bone loss, represented by C-terminal cross-linking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CTX-1), and 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1 procollagen (P1NP) in this stud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remission and low disease activity.Material and methodsThis study enrolled 38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with disease remission and low disease activity in Cipto Mangunkusumo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and September 2019. We collected the patients’ demographic data, 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 (DAS28), and treatment history. All participants underwent blood work for anti-MCV, CTX-1, and P1NP.ResultsThirty-four of the subjects were women (89.5%), with the mean age of 40 ±7.6 years and the median disease duration of 36 months. Among the subjects, 26 patients (68.4%) were anti-MCV positive.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MCV and CTX-1 levels (r = 0.101, p = 0.274). There was a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MCV and P1NP (r = –0.449, p = 0.001). The mean difference of P1NP according to anti-MCV level also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9)ConclusionsThe anti-MCV levels are not directly correlated with CTX-1 levels, indicating heterogeneity in the disease course even after inflammation has ceased. The anti-MCV and P1NP levels are moderately correlated, indicating that bone formation is resumed during the suppression of autoimmunity.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不同骨密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骨组织形态学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变化规律.方法 将136例OVCF患者按不同骨密度(T值)分为3组:I组,-3.5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