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和支气管封堵器(BB)在单肺通气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LT组和BB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BB或DLT置入,记录两组进行单肺通气后的PetCO2和PaCO2值.结果 进行单肺通气时,DLT组的PetCO2值高于BB组,PaCO2值低于BB组, PetCO2与PaCO2相关性优于BB组.结论 与使用BB相比,使用DLT进行单肺通气更有利于CO2的排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对全身麻醉插管行机械通气后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探讨甲强龙是否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呼吸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有利于机械通气。方法:将60例择期行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按其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30)。气管插管后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甲强龙1 mL(4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于给药前即刻和给药后10、20、30及40 min时记录2组患者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的顺应性(Compl)和气道阻力(Raw),在给药前即刻和给药后20min时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与给药前即刻比较,对照组患者给生理盐水后10、20、30和40 min时各呼吸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给药后10、20、30和40 min时Compl明显升高(P<0.05),Ppeak、Pplat和Raw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在给药后10、20、30和40 min时Compl明显升高(P<0.05),Ppeak、Pplat和Raw明显降低(P<0.05)。与给药前即刻比较,对照组患者给药后20min时PaO2、PaCO2和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给药后20min时PaCO2和PetCO2降低(P<0.05),PaO2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给药20min时PaCO2和PetCO2降低(P<0.05),PaO2升高(P<0.05)。结论:甲强龙可明显降低老年患者PaCO2、Ppeak、Pplat和Raw,增加PaO2和Compl;甲强龙能够改善老年患者呼吸系统退行性病变给全身麻醉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tension and arterial pressure,PetCO2)监测在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行麻醉复苏期的PetCO2监测,即观察患者PetCO2波形曲线和数值,并进行常规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监测。结果观察组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抑制和导管位移的时间远远要短于对照组,入PACU0.51h后拔管例数多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O2监测在手术后患者麻醉复苏中的作用很明显,值得大力推广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 syndrone,OSAS)患者腭咽成形术(palatopharyngoplasty,PPP)气管导管拔除后在麻醉苏醒室(post anaesthetic careunit,PACU)呼吸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OSAS患者PPP气管导管拔除后麻醉苏醒期行BIPAP无创通气,观察其治疗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和对循环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均在气管拔管后PACU期间因出现低氧和高碳酸血症进行了BIPAP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呼吸支持后30min和1h的SpO2和PetCO2都明显好于呼吸支持前,且对患者循环功能无影响。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OSAS患者PPP术气管导管拔除后PACU期间发生低氧和高碳酸血症有效、可靠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PtcO2/PtcCO2)监测在呼吸衰竭患者有创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有创通气。分别于通气前和通气后6、12、24小时测定患者的PtcO2、Ptc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PtcO2、PtcCO2与PaO2、PaCO2之间的差异。根据撤机情况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对撤机成功和撤机失败不同时间的PtcO2和PtcCO2进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tcO2监测对呼吸机撤机的指导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通气前和通气后的6、12和24小时的PtcO2、PaO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就诊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急诊处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急诊处理基础上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压(PEMAX);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气指标数据,包括pH值、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剩余碱(BE)、血乳酸(LA)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EMAX等肺功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EMAX等肺功能数据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O2等血气指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等血气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在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对照组行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值、插管前后心率差值、术中全麻药用量、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最高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术野暴露评分、纵隔摆动及呛咳发生率;比较两组麻醉前(T0)、开胸后30 min(T1)、关胸后30 min(T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未见纵隔摆动发生。观察组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值、心率差值低于对照组,术中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最高PetCO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时非通气侧肺持续中-低流量给氧对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肺泡巨噬细胞(AM)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2月20日—2019年9月5日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OLV后研究组对非通气侧肺给予1~4 L/min的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对照组非通气侧肺不给予持续性中-低流量给氧。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0),OLV后30 min (T1)、1 h (T2)及2 h (T3)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T3时留取肺癌周边正常的肺组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AM并测定凋亡率及其细胞内钙离子(Ca2+)和M1型标志物活性氧簇(R...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最佳PEEP值。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通气侧肺5 cm H2O30 min(T3)及通气侧肺10 cmH2O 30 min(T4)时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心率
(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比较,O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T2到T3期间PaO2从(200.20±145.25) mmHg上升到(299.55±138.83) mmHg,Qs/Qt下降(P<0.05)。T3到T4期间PaO2从(299.55±138.83) mmHg下降到(237.30±135.57) mmHg,Qs/Qt有所升高(P<0.05)。OLV时Ppeak值从T2(21.15±3.60) cmH2O上升到T4 (27.20±3.78) cm H2O(P<0.05)。结论:OLV期间,通气侧肺应用PEEP 5 cmH2O能有效提高PaO2,减少Qs/Qt,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是较合适的PEEP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经鼻高流量氧疗(NIPPV+HFNC)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NIPPV组、HFNC组、NIPPV+HFNC组,每组各1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24、72 h时呼吸参数[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循环参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乳酸(Lac)]指标变化;比较3组患者舒适性及耐受性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24 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RR指标改善均好于NIPPV组(P<0.05);治疗72h时NIPPV+HFNC组患者PaO2、PaO2/FiO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氧疗患儿经皮氧分压(TcPO2)及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无创监测在氧疗新生儿中的应用提供初步的指导依据。方法:收集氧疗新生儿的动脉血气值,并记录采集前后5 min内TcPO2及TcPCO2的平均值、体重、胎龄、脉搏(P)、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等,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体重、吸入氧浓度等对TcPCO2与PaCO2在氧疗患儿中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影响较小,循环障碍组TcPCO2明显高于PaCO2;TcPO2与PaO2的相关性稍差,在氧合指数较低及较高组两者无统计学相关,两者的差值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大及动脉氧分压的增大而增加。结论:TcPCO2与PaCO2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尤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而TcPO2与PaO2相关性及一致性稍差,对于氧疗患儿,高氧分压下TcPO2与PaO2缺乏很好的相关性,在肺部氧合较差却无呼吸障碍表现时TcPO2比PaO2更能反映患儿的动脉氧合,对于指导氧疗新生儿的用氧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CHE)在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不同给药途径时对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 150 例,随机分为静脉滴注组、雾化吸入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3 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 15 min 给予静脉滴注 PCHE 1 mL、雾化吸入 PCHE 1 mL 和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1 m L。收集人工气腹前(T1)、气腹后 30 min(T2)、气腹后 60 min(T3)、拔管后 10 min(T4)呼吸力学指标[气道峰压、气道阻力、气道平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end-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2)]、循环力学指标[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及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对动脉血氧合作用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6579岁,ASA分级Ⅰ级。分为4组(n=20),8ml/kg潮气量组(H组),8ml/kg潮气量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H-ARS组),6ml/kg潮气量结合5cm H2O的呼气末正压组(L组),以及6ml/kg潮气量加5cm H2O的呼气末正压结合预先肺复张策略组(L-ARS组)。测定插管后10min(T0)、ARS后10min(T1)、气腹后10min(T2)、气腹后30min(T3)、气腹结束后10min(T4)的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分别各时点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并根据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CO2分压(PaCO2)、吸人氧浓度(FiO2)等计算氧合指数、呼吸指数、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结果 H-ARS组与H组比较,LARS组与L组比较,氧合指数均较高(P<0.05)。H-ARS组的氧合指数最高。H组与L-ARS组的氧合指数相近,而且都显著高于L组。H-ARS组的气道平台压显著高于L-ARS组(P<0.05)。结论预先肺复张策略可以提高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动脉血氧合作用,预先肺复张策略结合肺保护通气可以改善肺泡动态顺应性、减少高潮气量引起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性高血压患者的急诊救治,了解肺性高血压的特点,探讨最佳的救治流程。方法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急诊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肺性高血压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急诊救治情况.对治疗1h及症状缓解后分别与治疗前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结果60例肺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1h及喘憋症状缓解后,口唇发绀减轻,能平卧或半卧位。60例患者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肺性高血压的急诊救治流程关键是控制原发性疾病、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呼气末正压(PEEP)肺保护通气结合肺复张(RM)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4例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为例,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通气,观察组另加用PEEP肺保护通气结合RM,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气腹后20min(T1)、气腹后40min(T2)、放气后即刻(T3)、拔除气管导管前5min(T4)、拔除导管后10min(T5)时,两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时,两组pH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容积比例(FVC)、FEV1/FV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观察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VCV组(采用VCV通气)和PCV组(采用PCV通气),各40例;记录患者清醒时(T0)、机械通气后5 min (T1)、气腹后10 min (T2)、反Trendelenburg位后10 min (T3)和手术结束后5 min (T4)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气道峰压(PPEAK),术中采用超声测量患者右眼ONSD。术前、术后3 d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结果:2组患者在T2、T3时点P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儿给予间歇俯卧位,即俯卧2 h-左侧卧位1 h-俯卧位2 h-右侧卧位1 h交替更换患儿体位,每日持续应用俯卧位16 h,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位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住院天数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长。  结果  2组患儿在治疗后2 h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治疗后24 h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治疗后2 h的PaO2、PaCO2、PaO2/FiO2及治疗后24 h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患儿在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间歇俯卧位能够有效改善呼吸窘迫新生儿的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其呼吸窘迫症状,缩短患儿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ECOPD)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AECOPD病人排除可能并存对凝血指标有影响的疾病及相关因素者共计92例,分析PCO2与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病人PCO2增高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PCO2正常组(P < 0.01)。PCO2与FIB呈正相关关系(r=0.686,P < 0.05),PCO2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关系(r=0.741,P < 0.05)。结论AECOPD病人二氧化碳潴留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对全麻开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和氧分压(PaO2)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全麻开腹手术的6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的干预方式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 mL/kg)联合肺复张手法;对照组选择标准通气量(潮气量8 mL/kg)。观察并比较2组气道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观察组呼吸频率、气道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观察组脉搏血氧饱和度、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1);术后2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FEV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对照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联合肺复张有助于改善全麻开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肺功能和PaO2,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年龄差异是否会导致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下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患者的脑氧代谢存在差异。方法 收集2020年7—12月行VAT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59岁),依据公式计算所需样本量为78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15 min(T2)、OLV 30 min(T3)、OLV 60 min(T4)、双肺通气后15 min(T5)及苏醒脱氧后(T6)6个时间点经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采血行血气分析,根据Fick公式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组内及组间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Ca-jvO2)、动脉血糖值(a-G)、颈静脉血糖值(jv-G)、动脉乳酸值(a-Lac)、颈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