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药杂志》2014,(17):3421
由《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主办,河南省高校药物物质基础重点实验室、开封市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河南大学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承办的"中药创新与学科交叉青年科学家论坛暨《中国中药杂志》第三届中医药青年学者沙龙"于2014年8月7~10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如期举行。河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梁晓夏教授、中国科学院郝小江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杨洪军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办公室主任助理张胃潇博士及中医药领域的青年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学一级学科中最能体现传统中医药特色的一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不断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创新型高校的必要过程,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改革方向.为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在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科学素养方面的能力,文章从中药学专业中药炮制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相似文献   

3.
岁月悠悠,时光任茬,中药研究所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学科的主体部分,已伴随着母院走过了五十年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药研究所曾因发明抗疟新药——青蒿素而名扬天下;在“非典”肆虐的特殊时期,中药研究所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紧急任务而倍受关注。近年来,以中药研究所为主的研究生工作,在国家教委组织的中药学博士、硕士点学科评估中,取得全国第一名;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专利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现代中医药》2008,28(3):F0002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中药学专业增设于1973年,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名牌专业。中药学专业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中药学、中药药理、中药药剂、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化学等6个二级学科和多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中药学自身学科特点,在更好地传承中药学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相关现代学科研究进展、相关学科内容相结合,进行中药学教学内容合理构建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学校教学改革课题的实施,在中药学的教学中深入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的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引入大量的临床案例并进行讨论,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知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2013年3月20日讯:教育部近日公布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位列第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创建于1972年,1985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中药学博士点,1997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上海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教育部评估,成为中药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教育部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列中药学科第一位。2011年又被评为全国中药学科唯一的优秀博士后流动站。近3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部、市级项目103项。近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获新药证书3个、新药临床批件4个、专利授权47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药研究所是在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医药研究所基础上组建的集科研、开发、教学和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药科研机构,隶属于总后勤部卫生部和302医院,下设药物化学研究室、药剂研究室、药物分析研究室、药理毒理研究室、中药药性研究室、新药中试基地和制剂生产中心。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研究所主要从事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研究,主要方向有:(1)肝病创新药物的研制;(2)军队特需药物的研制;(3)中药药性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药生物技术是中药学和生物制药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复合型学科,将中药学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生物工程和技术的手段与方法研究中药学,开辟中药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中药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庆生  陈子珺  田芳 《中药材》2002,25(1):49-53
本文从学科特点对临床中药学与中药临床药学的逻辑关系及其概念进行了辨析,赞成临床中药学的提法,因其更侧重于临床应用;但其属性仍应定义为中药学下的分支学科——中药临床药学。另外,本文还对临床中药学的学科特点、任务及研究内容、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指出临床中药学的核心为临床合理用药,最终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中医药》2013,(11):I0001-I0002
乔延江,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药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中医学、中药学)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学会主任委员、博士分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药药理教学方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中药药理学作为中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学科。为了提高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中药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并认为应转变传统方式而尝试采用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分化越来越细致,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中药学科也分化出许多分支学科,开设的专业也由原来的单一的中药专业衍生出了中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药学专业、临床中药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等。中药炮制学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既传统而又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也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如中药炮制工程学、临床中药炮制学等。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中药炮制学,目的是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13.
中药学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主要包括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等二级学科,其中中药鉴定学是其他二级学科的基础,其学科建设和发展对中药学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药鉴定学教材50年发展历程为主线,阐述教材出版数量及出版形式、主编、出版社、载药数等信息,总结了本科类和专科类教材的编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教材编撰建议:教材更新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同步,关注中药鉴定学与生药学的差异,注重研究生教材编撰,优化教材编撰逻辑。系统分析中药鉴定学教材的发展历程将为未来教材编撰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提升教材的水平与整体质量,有利于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针对中药专业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不高、知识点枯燥的现状,搭建中药学实践教学平台,将观摩饮片、影视作品、智能手机、开展PBL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科学技术》2005,7(5):I0001-I0002
2001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在原中药炮制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中药炮制研究中心,这标志着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机构对中药炮制的科研体系,从组织布局、科技管理、学科发展、研究方向定位、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人才使用与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中药类专业课,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药化学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探讨了本实验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室简介第四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89年,2004年组建成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教研室,2010年成为国家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陕西省药用植物物效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项目评述(1)中药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分支学科,主要对中草药(植物、矿物、动物药物)单味或复方进行提取、分离和成分测定,并对其中具有明确治疗作用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化学成分做进一步研究。本文简要介绍和分析了中药化学的研究情况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生命科学部中医学和中药学学科近五年(1998~2002)间对中药化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以及目前国内中药化学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组与中医药的密切联系已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多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组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成果和理论。为推动微生物组学与中药学的深度融合,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中药微生物组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crobiomics, TCMM)”这一学科概念,即通过生物学、生态学和信息学等现代技术研究微生物组在中药资源、药材加工贮存和临床疗效等中药学领域中功能及应用的前沿学科,其基本内涵包含了与中药品质、安全及功效有关的微生物组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及应用策略。该文首先对中药微生物组学的发展沿革进行总结,强调了中药微生物组学对微生物组复杂性和整体性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该文系统综述了中药微生物组学在助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中药发酵标准化与多样化、加强中药贮藏安全、解析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疗效科学内涵等研究内容及应用,并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研究3个层面阐述了中药微生物组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中药微生物组学将促进中药学与前沿科学技术和理念的融合,拓展中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与方剂的相关性在《中药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  贾真  韩彬  戴王强  李军 《中医杂志》2011,52(7):627-629
中药学是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1],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习方剂学及其他中医药专业课的基础。但是中药学涉及内容庞杂,信息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记忆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