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克拉霉素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细胞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CLA)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细胞内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刺激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株HBE16构建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予以CLA和信号末端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进行干预,采用RT-PCR检测细胞内黏蛋白(MUC)5AC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内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c-Jun N端激酶(p.ⅢK)、磷酸化P38(p-P38)的含量.结果 克拉霉素和U0126均能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中MUC5A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且使p-ERK表达水平下降,但对p-EGFR、p-JNK、p-P38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克拉霉素能抑制细胞内信号通路分子ERK1/2磷酸化水平,从而减少了气道上皮细胞产生MUC5AC,由此发挥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尿酸钠晶体(MSU)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是痛风发作最典型的时期.中性粒细胞是AGA发作时滑液中主要的细胞群,它通过募集、激活、凋亡、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状陷阱形成以及自噬等,在炎症反应的发作和消退阶段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中性粒细胞在MSU诱导的AGA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AGA炎症的发病机制,为AGA的靶向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气道局部治疗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干预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常用局部治疗性药物对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的机制和特点。方法用超声雾化吸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分别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budesonide)、胆碱M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以及两者配伍联用进行干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斑点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黏蛋白(MUC)的含量和MUC5ACmRNA表达水平。结果NE能显著增加气道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1);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均可降低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5),两者联用可增强抑制黏蛋白的效应(P<0.01)。结论NE是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的重要因素;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可抑制MUC基因及转录水平的表达,且两者联用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LI)的本质是多种炎性介质及效应细胞共同参与的肺内过度性、失控性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PMN)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整合素、Ca^2+钙调蛋白的信号通路及PMN凋亡延迟等方面综述PMN在ALI中的作用机制。β2整合素在PMN向肺内募集和激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a^2+在ALI形成过程中有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1-磷酸鞘氨醇、神经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蛋白、钙调蛋白都在Ca^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IL-8:IL-8免疫复合物、PMN跨越内皮-上皮屏障、髓过氧化物酶、NF-κB激活可能都参与了PMN凋亡延迟。  相似文献   

5.
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观念认为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Neu)是一分化终末细胞 ,在伤口仅仅行使杀菌、清理坏死组织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Neu还可分泌诸多重要的细胞因子 ,如IL 1,TNF α ,VEGF等 ,参与激活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启动组织修复 ,并促进呼吸道上皮、角膜上皮增殖、修复。Neu在创面行使正常功能对组织修复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是由中性粒细胞释放到外周而发挥作用的一种复合物。人们在脑梗死患者的血栓中发现了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并发现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密切相关。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促进血栓的形成,影响梗死后新生血管的生成,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还与溶栓后的出血相关,不同类型脑梗死中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并且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中发现了炎性小体相关成分,这些都表明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就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主要总结了中性粒细胞细胞外陷阱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脑梗死后溶栓中的作用以及对脑梗死后新生血管、不同类型脑梗死以及通过炎性小体对脑梗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在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中性粒细胞所产生的杀菌物质和细胞因子在细菌感染机体防御反应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因此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反应和特异性反应中的地位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蕊  王秀丽 《河北医药》2016,(7):1078-108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 kinase ,ERK)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介导多种信号的胞内转导。糖尿病、神经损伤、化疗药物等引发的神经痛及炎性痛的发生发展都与ERK的磷酸化增加有关,继而认为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也与ERK活化密切相关。这一新的发现为临床治疗紫杉醇诱发神经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主要从ERK的基本特性、紫杉醇诱发神经痛的可能机制及ERK参与其形成的可能机制以及影响ERK发挥作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晓艳  周向东 《中国药业》2004,13(11):25-26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干预机制.方法:利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对其进行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持续给药干预,采用底物检测法、 ELISA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活性、气道黏蛋白5AC(MUC5AC)含量和 MUC5AC mRNA的表达.结果: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干预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阿奇霉素的作用又弱于红霉素和克拉霉素(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黏液抑制性调理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内在化于中性粒细胞抑制 NE释放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过程称为NETosis,是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一种新型中性粒细胞死亡方式,其机制包括经典途径及Gasdermin D介导的途径.NETs在炎症性疾病(I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NETs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感染性疾病等I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瑞  高向东 《药学进展》2005,29(8):350-354
综述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结构特征及其体外表达研究,探讨高通量筛选抑制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介绍若干内源性和外源性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的特性和开发状况。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各种炎症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内源性抑制剂的缺乏会导致体内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平衡失调,进而产生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12.
Preclinical Research
A number of N‐benzoylindol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s deaza analogs of previously reported potent and selective HNE inhibitors with an indazole scaffold. The new compounds containing substituents and functions that were most active in the previous series were active in the micromolar range (the most potent had IC50 = 3.8 μM) or inactive.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N‐2 in the indazole nucleus. Docking studies performed on several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same substituents but with an indole or an indazole scaffold, respectively, highlight interesting aspects concerning the molecule orientation and H‐bonding interactions, which could help to explain the lower activity of this new series. Drug Dev Res, 2016. © 2016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13.
杨捷  周向东 《中国药业》2004,13(4):31-33
目的:介绍慢性炎症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治疗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结果:多种针对粘液高分泌发生过程不同环节的抑制性药物开发取得了一定进展,或处于临床前期实验阶段,或已应用于临床治疗.结论:通过使用新型药物,可加强粘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并改善异常的粘液流变学性质,此方面观念的加强和使用实践必将对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步探究清热化痰法指导下的蒌芩止嗽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AECOPD模型,60只AE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0只)、氨溴索组(20只)、蒌芩止嗽煎组(2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ECOPD大鼠模型治疗前后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指标。结果:蒌芩止嗽煎组、氨溴索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E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清热化痰法指导下的蒌芩止嗽煎初步研究是通过降低NE水平,从而减少AECOPD大鼠模型的气道黏液高分泌,减轻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15.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神经保护的作用新靶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尤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大量的弹性蛋白酶加重这些组织的损伤。脑缺血、脑出血、脑外伤等导致的脑损伤都伴有中性粒细胞向脑组织的浸润。因此,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弹性蛋白酶在脑损伤中可能也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和炎症反应形成有关的网状结构,由中性粒细胞在触发因子诱导下释放产生。不同的刺激物会诱导出不同形式,其数量可被多种检测技术量化。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其分析方法有形态学观察,检测游离DNA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等蛋白质组分。本文通过概述这些检测技术及各自优缺点,为进一步拓展NETs在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塞米松诱导体外培养星型胶质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引起体外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浓度为10-5、10-4、10-3m o l/L)与纯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24小时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 53、Bax及B cl-2在星型胶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表达的强弱用平均光密度表示。结果:P 53和Bax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 cl-2的表达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升高先是增强而后减弱,与其他组比较10-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 53和Bax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大剂量地塞米松引起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祛风宣痹方对哮喘小鼠气道黏液分泌及IL-13/STAT6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将24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祛风宣痹方组,祛风宣痹方组给予祛风宣痹方治疗,对照组和哮喘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肺组织HE染色、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以及气道黏液分泌,免疫组化实验观察黏蛋白MUC5AC、p-STAT6蛋白表达情况,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IL-13的含量。IL-13处理A549细胞模拟黏蛋白分泌病理模型(IL-13组),再加入祛风宣痹方进行干预(IL-13+祛风宣痹方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549细胞中MUC5AC和p-STAT6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内实验发现,与哮喘组相比,祛风宣痹方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及黏液高分泌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气道表面细胞MUC5AC、p-STAT6蛋白表达有所降低(P < 0.05);小鼠血清中IL-13含量也明显减少(P < 0.01)。体外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IL-13组A549细胞中MUC5AC及p-STAT6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 0.01),而IL-13+祛风宣痹方组细胞中MUC5AC及p-STAT6蛋白表达相对于IL-13组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 < 0.05)。结论:祛风宣痹方可减轻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3/STAT6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STS)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诱导的心肌肥大及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含量、[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蛋白合成速率作为心肌肥大指标;用West-ern-blot测定p-ERK表达。结果:STS能显著降低Ang II诱导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蛋白合成速率上升,同时对p-ERK表达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STS可以抑制Ang II诱导的心肌肥大,机制与抑制p-ER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