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桂波  杨玲  张倩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36-6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配合盐酸氟西汀)及药物组(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药物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理髓海"针刺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调理髓海针刺法配合耳穴贴压)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3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自身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神经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理髓海"针刺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坤  颜红  沈莉 《中医研究》2009,22(11):52-54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中药及抗抑郁西药综合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电针、中药合并抗抑郁西药盐酸氟西汀综合疗法,对照组仅予以口服盐酸氟西汀,两组均连续观察6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0%、67.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对比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电针及中药配合抗抑郁西药盐酸氟西汀综合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盐酸氟西汀治疗,并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1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50例(以"四神针"为主穴,配合中医证候分型取穴,每日1次)及氟西汀组150例(口服氟西汀每日20mg),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统计两组疗效,并对疗效与证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HAMD的评分优于氟西汀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3%(134/150),氟西汀组总有效率为76.0%(11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各证型的疗效也均优于氟西汀组(均P0.05)。结论:针刺辨证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辨证取穴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给予辨证取穴法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主要躯体症状分析表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4.29%,优于药物组之68.57%(P<0.05);针刺组在改善患者HAMD、主要躯体症状评分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 0.01或P<0.05).结论 针刺辨证取穴法可以明显改善PSD症状和躯体症状.  相似文献   

6.
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颞三针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轻~中度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综合干预组以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单纯药物组口服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HRS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综合干预组2周后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3周后差异开始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综合干预组降低HRSD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治疗后2组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综合干预组2周后差异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3周后差异开始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综合干预组减低SDS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治疗4周后2组FIM评分均有较大的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综合干预组提高更显著,与单纯药物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综合干预组提高FIM评分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电针颞三针为主配合口服氟西汀胶囊能有效减轻PSD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耳压配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百忧解)治疗。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压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电针结合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电针结合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周、6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同时,配合耳穴电针,可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两者疗效相当,具有起效时间短、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头皮电针配合开四关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皮电针配合开四关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头皮电针配合开四关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间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8.9%和8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电针配合开四关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青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青年抑郁症病人且符合郁病肝气郁结证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盐酸氟西汀与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联合盐酸氟西汀较单用盐酸氟西汀能更好改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随机单盲的方法观察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与针药组,采用单盲的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及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其中针药组在治疗前后差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综合改善较单纯针刺或药物治疗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颖  韩为  郭铁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38-640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的变化。方法收集80例合格受试患者,平均入选靳三针组和康复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及28d评定NDS、ADL、FCA评分。结果靳三针组治疗后14d及28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良好,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增加;靳三针治疗效果优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贺军  申鹏飞 《针刺研究》2007,32(1):58-6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作为干预手段,设口服阿米替林作为西药对照。针刺组选取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穴,每穴留针20min,每天治疗2次。以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为指标衡量疗效,并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心理情绪障碍的作用。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P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改善,“醒脑开窍”针法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且对改善抑郁、悲观的精神症状效果明显优于西药(P<0.05),且具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照观察针药结合与单纯西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9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针药组30例、百忧解A组30例、百忧解B组33例.针药组口服百忧解20 mg/d并加以针刺,百忧解A组口服百忧解20 mg/d,百忧解B组口服百忧解20~40 mg/d;三组治疗时间均为42 d,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观察量表(TESS)分别观察三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针药组有效率为86.7%,百忧解A组为63.3%,百忧解B组为87.9%,针药组疗效优于百忧解A组,与百忧解B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百忧解B组高于针药组.结论药并用是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组,两组均用逍遥散治疗。治疗组加用眼针治疗,眼针均双侧取穴,主穴取肝区、心区,配穴取脾区、肾区等。比较两组SDS评分、HAMD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D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各项评分改变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眼针配合逍遥散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Ma Q  Zhou DA  Wang LP 《中国针灸》2011,31(10):875-878
目的:评价五脏俞加膈俞为主辨证治疗原发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1例)和西药组(29例),针刺组以五脏俞加膈俞辨证加减,肝郁脾虚者配太冲、三阴交,心脾两虚者配神门、三阴交;西药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20 mg,每日1次,均治疗6周.治疗2、4、6周后分别对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HAMD因子分析、Asberg副作用量表进行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7%(21/31),西药组为65.5%(19/29),两组疗效相近(P>0.05).两组治疗2、4、6周后HAMD评分、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因子、迟缓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组间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针刺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因子较西药组改善明显(均P<0.05),西药组迟缓因子较针刺组改善明显(P<0.05).西药组Asberg量表评分在2周时达到高峰,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针刺组副作用趋势低平,治疗6周后比较总体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辨证治疗抑郁症的针灸经验方与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近期疗效相当,副作用较盐酸氟西汀胶囊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为主治疗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西药组。针药组采用针刺十三鬼穴联合口服舍曲林,针刺组采用针刺十三鬼穴,西药组采用口服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HAMD、HAMA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组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疗效显著;针刺组在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方面与西药组疗效相当;3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耳压配合针刺方法,对照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星期末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针恢刺结合水针穴位注射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水针组,每组均30例。针药组采用长针恢刺结合水针穴位注射联合疗法,长针恢刺取阿是穴、夹脊穴、阳陵泉和委中穴治疗(1次/d,5次/周,共治疗10次),水针穴位注射取阿是穴(1次/3 d,共治疗4次);针刺组采用单独长针恢刺(1次/d,5次/周,共治疗10次);水针组单独采用水针穴位注射法(1次/3 d,共治疗4次)。2周后分析比较治疗前后3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和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VAS、JOA和ODI评分均较前改善(均P<0.01),且针药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均P<0.01)。针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30/30),优于针刺组的73.3%(22/30)和水针组的76.6%(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针恢刺结合水针穴位注射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或穴位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