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袁明  裘昊 《江西中医药》2014,45(2):10-11
目的:探讨影响中风复发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新发中风病例682例,其中中风复发114例,对114例复发中风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断治疗、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烟酒嗜好、体质肥胖、情志不调、过度劳累等因素与中风复发相关。50—69岁复发率较高,50岁以下与70岁以上复发率相对较低。结论:中断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烟酒嗜好、体质肥胖、情志不调、过度劳累均为中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相关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共23家临床单位确诊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841例,采用自拟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患病情况、个人史、既往史等。将纳入的病例根据中风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分为阳类证组757例、阴类证组1084例,记录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性格易怒、嗜食肥甘、肥胖(BMI指数)、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既往中风病史、颈椎病史10项,并进行阴阳类证与危险因素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除外肥胖和颈椎病史,其他8个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性格易怒、高血压病史这3个因素是影响阳类证辨证的相关因素(P0.05),OR值均大于1,是易辨证为阳类证的相关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主要表现为阴类证,但阳类证组各危险因素影响较大,男性、性格易怒、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易表现为阳类证。  相似文献   

3.
熊Shen  李虹 《中医研究》1993,6(2):15-16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中风(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成为老龄化国家,因此对中风危险因素的认识及防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血压是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高血压者发生中风为正常血压者发病的三倍;日本报道,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的死亡率高17倍,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压比正常血压高4倍。因此有效的防治高血压是减少中风发病率的关键。血压升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可兼有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中风等疾病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防治不佳和相关伴随病症未能良好控制造成的。高血压在老年人中极其常见,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协同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将有效降低中风等老年病、慢性病的危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中风等疾病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究其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防治不佳和相关伴随病症未能良好控制造成的。高血压在老年人中极其常见,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协同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将有效降低中风等老年病、慢性病的危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冬季,寒风凛冽,草木凋零,随着一股股寒潮袭来,一批批中风患者也被吹进了医院。望着这么多的患者,我想,如果他们用合适的药物对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生活中加以适当调节,或许会是另一种情形。因而,我提出一些建议。高危因素,预防为先目前所知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高血压病是公认的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众多的文献研究已经证实,高血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引起脑血管损害的一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中风病人除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心理治疗这些恢复手段外,合理调配饮食对康复也具有重要作用,让中风患者从饮食开始走向康复,正确进食,避免危险发生。中风病人的饮食原则是,既要保证病人的合理必需的营养,又要有利于中风危险因素和病因的控制,以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再次中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院医学实习生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早期症状等中风知识的认知水平并了解其信息来源,探讨学校中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在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到本院实习的医学生共55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533人(96.7%)能正确指出中风是脑血管的病变;有516人(93.5%)认为高血压是中风的危险因素,408人(73.91%)准确知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只有168人(30.43%)知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384人(69.3%)选择偏身肢体麻木或瘫痪是中风的早期症状;有367人(66.5%)能正确选择2项以上危险因素,有386人(70.1%)能正确选择2项早期症状。溶栓治疗的知晓率是64.5%,仅202人(36.6%)能正确选择溶栓时间窗。结论:医学生中风危险因素、预警信号、溶栓治疗的知识较缺乏,加强实习医生中风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其高致死、高致残性,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带来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房颤等,而导致脑卒中最重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而高血压是一种危险因素,会造成包括心脏病和中风在内的系列健康问题。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对各类人群的研究报告表明:不管吃盐是否引起高血压和带来心脏病风险,高盐饮食与中风是有联系的,这说明在高盐饮食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中35~80岁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现状.方法:在两个社区站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汇总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以腹针、体针治疗为主,耳针、穴位贴敷、刺络放血应用较少;已患中风患者在中风前很少接受中医治疗.结论:社区中风危险因素患者较多接受腹针、体针治疗,较少接受耳针、穴位贴敷、刺络放血的干预治疗;是否接受针灸治疗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一旦发病,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法疗效都不是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最好还是按照中医学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中风。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引发中风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干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另一类是可以于预因素。如患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嗜烟酒、生活紧张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如果能够积极避免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就可大幅度防止中风发生。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预防中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中35~80岁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现状。方法:在两个社区站用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汇总录入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以腹针、体针治疗为主,耳针、穴位贴敷、刺络放血应用较少;已患中风患者在中风前很少接受中医治疗。结论:社区中风危险因素患者较多接受腹针、体针治疗,较少接受耳针、穴位贴敷、刺络放血的干预治疗;是否接受针灸治疗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已进入老龄化国家之列,中风(脑血管病)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中风的防治有其特殊的意义。有许多因素可以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如果这些因素不加以重视,则使中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1.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内文献报道,高血压人群为正常血压人群发病的3倍;日本报道,脑出血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死亡率高17倍,脑血栓形成患者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高4倍。且血压的高低与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中风的发生机会,但相当…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保健才能防范诸多并发症,颐养天年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朝阳 《家庭中医药》2012,(11):37-37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心绞痛、中风等。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是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6例复中风的临床分析,发现复中时可出现缺血出血交替发作,临床症状与体征较首中时为重,预后亦差。通过对颅CT表现、治疗用药、高危因素等分析,提出活血化瘀药物应用对复中风的影响,进一步证实高血压等是复中风时缺血出血交替转化的共同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其预防的看法与原则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的痰瘀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缺血性脑卒中即现代中医临床所说的中风,是指由于脑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或大血管疾病等因素所致栓塞,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所致脑部动脉血管闭塞或血流受阻,由此产生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风急性期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739例首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辨证分型单个和多个危险因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肝阳暴亢风火上扰、气虚血瘀为主,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吸烟、饮酒为主;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与高血压病、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吸烟和饮酒、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这七种危险因素或危险因素组合有相关性,其它证型与危险因素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分别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及饮酒、高血压病、吸烟和饮酒等为中风之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的危险因素,其它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其结论对中风急性期的辨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风发病多重危险因素及病情变化时重要的临床表征和证候要素,通过危险因素、病情变化时所呈现的基本证候要素及临床表征的预警作用对中风进行积极的预防。方法:收集急性中风患者80例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多重危险因素、发病前病情变化临床表征、生化、血常规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中风患者中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存在2个及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占87.5%;发生频率较高的临床表征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口干口苦等。对临床表征进行聚类分析,出现频率最高的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自成一类,其次是气虚风痰证候和风火痰热证候。结论:中风多重危险因素包括四大基础疾病及生活饮食习惯,中风发病前病情变化组最常见的临床表征为急躁易怒/烦躁不安/心烦不宁、神疲乏力/倦怠嗜卧、口干口苦,头晕昏沉等,发病前主要的证候要素为气虚风痰证候和风火痰热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