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医学有了很大发展,许多疾病可以得到有效诊治。虽然创伤的救治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创伤的发生率却在不断增高,其严重程度不断增加,致伤原因不断复杂化,死亡人数在逐年上升。创伤已成为1~44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在20世纪初的美国,创伤是第7位死因,到了60年代跃升为第4位,其中,34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第1位死因。在我国,城市住院病人中,1955年创伤和中毒者占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疾病已能得到有效的诊治,但创伤却有所不同。尽管其救治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发生率却不断增高,死伤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创伤已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57年以前居第9位死因,1975年升至第7位,1995年以后更升至第4位犤1犦。以交通事故伤为例,我国1999年死亡人数为83,529人,伤286,080人犤2犦;每年因创伤死伤总人数约数百万人。从全球看,每年因创伤致死者约200余万人,伤数千万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8年全球仅因车祸致死的…  相似文献   

3.
创伤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现代文明带来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创伤的增多。在我国,创伤和中毒在1957年以前居第9位死因,1995年以后升至第4位。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至少有20余万人,伤数百万人。从全球看,每年因创伤致死者约200余万人,伤数千万人。以下就创伤研究的部分进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创伤是全世界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在所有导致死亡的病因中占第6位,创伤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0%左右,此外,每年还有4500万人因创伤而导致残疾,在所有导致残疾的病因中占第5位~([1])。根据国家创伤监测系统统计,每年记录的创伤致死人数从2006年的34万增长到了2011年的  相似文献   

5.
���ش��˵����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创伤后病死率 创伤是美国的 第7位死因,2000年有580万人因创伤致死.在我国,创伤是第4位死因,仅位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创伤后死亡有3个高峰.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中国家病人死亡原因中创伤占第5位,居缺血性心脏病、癌症、卒中、呼吸疾病之后,在45岁以下病人死亡原因中意外的多发性创伤占首位。多发性创伤临床预后一直很差,50%病人在几分钟内即告死亡,30%伤后4小时死于不可逆的休克和伴有严重缺氧的呼吸困难,20%初期存活者经相应手术和ICU治疗后获得完全恢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创伤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凶,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其造成全球人类10%的死亡和16%的残疾,是儿童和44岁以下青壮年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70余万,在人口死因中占第4位,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 1] 。某种意义上说,影响创伤死亡转归的关键一环,取决于创伤导致致命并...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创伤,千万人以上受伤,约占全球病死率的7%~9%。在我国,创伤常年位列前5位死亡原因,更是青年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重症创伤病人的救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与近乎即刻死亡的第一个死亡高峰比较,伤后数小时死亡的第二高峰及伤后数日死亡的第三高峰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最常面临的挑战。为解决这些挑战,世界各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而同期死于战争的人数约2350万。目前全球每年因车祸致死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伤约1500万。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创伤而致死.3人中有1人发生非致死性创伤。1~34岁因创伤致死人数大于同年龄段所有疾病致死人数的总和.而且创伤还是1~44岁人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在这些创伤中,约一半是交通伤。在我国创伤为第4位死因,创伤中约半数为交通伤。交通伤已成为我国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胸部创伤的临床救治需要加强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胸部创伤的临床救治需要加强⒇蒋耀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在人口死因分析中,创伤已成为城市人口第5位、农村人口第4位的死亡原因。虽然胸部创伤的发生率仅占创伤的8%,但有25%的创伤病例直接死于胸部创伤。由于胸部创...  相似文献   

11.
骨折合并多发伤病人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45岁以下人群中,创伤是死亡的首位原因。整个人群中则为第三位死亡原因,据统计每年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每年还有40万人因创伤致永久性伤残。美国社会为此设立的机构和消耗的物资,每年花费超过500亿美元。过去25年中,严重创伤病人的治疗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大量输液治疗循环衰竭的作用在六十年代末已有足够的认识;血气分析和呼气终末正压通气的普遍使用,明显提高了创伤病人的存活率。1969年Dudrick等人倡导了静脉内高营养技术,认为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交通事故及其他因素所致的外伤正日益增多.在我国,创伤的死因排位至1995年已升至第4位[1],其中多发伤,又因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2处或2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多因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而死亡.因发生突然、伤情复杂、抢救成功率低,致死、致残率高.因此,只有采取紧急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时间,才能真正降低多发伤病人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创伤目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是18~40岁年龄段人群死亡和严重残障的主要原因,而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jury,TBI)则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据统计,我国创伤的死亡率在城市已跃居第3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农村为第4位死因。但在我国尚无可靠的全国或地区性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在美国每年约2%的人群罹患颅脑损伤,有多达十万的颅脑损伤后颅内出血患者需要接受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创伤造成的死亡在人类死因中占第4位,在36岁以下人群中占第1位。多发伤病人机体环境紊乱、病情变化迅速,常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20年来提出并逐渐发展完善的临床治疗理念,是救治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新策略~([1])。对于合并骨折的多发伤病人,如何最大限度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是创伤  相似文献   

15.
重视创伤后脓毒症的外科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创伤是30岁以下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尽管随着创伤救治网络的完善、院外救治技术的进步及损害控制策略的普遍应用,低体温、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危及严重创伤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已有所减少,伤后24 h的病死率大幅降低,但创伤患者极易发生各类感染等并发症,创伤后由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病死率仍然高达45%~([2]).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研究统计,其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第4位[1],而在癌症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位[2]。由于饮食结构方面的原因,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40万,是国内各类癌症死亡原因之首,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3]。自1881年Billroth成功完成第1例胃癌手术以来,手术治疗始终是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17.
损伤控制外科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中占第1位。严重创伤后引起的生理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抑制以及早期确定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扰乱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易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在创伤后早期立即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发损伤,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病人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损伤控制外科(dam age controlsurgery,DCS)理论的提出和临床实践,对创伤外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损伤控制和D C S理论形成的背景损伤控制一词最早源于…  相似文献   

18.
创伤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创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例,每年有10~15万人因意外事故死亡,其中死于车祸的居民即超过整个越战中阵亡士兵的总数。在40岁以下居民的死亡原因中,损伤占第一位。据1982年估计因创伤所耗费用达610多亿美元。在我国,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各类损伤或意外事故近年来有逐年增多之趋势。如1985年交通事故达550万次,死亡12042人。1986年仅5月份就有985人死亡,5866人受伤。这足以说明创伤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创伤是指由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多发性创伤是急诊医学和创伤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创伤在城市是第4位死因,在农村是第5位死因。其中多发性创伤占1%-1.8%,交通事故引起者大于50%。国内创伤引起死亡平均每年大于7万人,居世界首位。提高多发性创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对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本院急诊抢救力量明显加强,严重多发伤病人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笔者自2003年12月到2006年6月共诊治严重多发伤35例。效果满意。现将诊治情况作一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创伤是造成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1~37岁的人中则是死亡的首因。创伤引起的残废每年约300万,死亡超过10万,车祸则占一半。感染是造成创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严重烧伤,尽管在烧伤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一半以上的病人仍死于感染并发症。过去,对于严重的热损伤病人中所发生的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Schimpff等发现,48%严重创伤病人发生一种或多种医源性感染,轻度者仅发生3%。需要重点监护5天以上者高达60%。25例重点监护5天以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