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OK镜治疗中角膜上皮损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OK镜治疗中对角膜上皮的损害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总结分析随访4周的OK镜治疗患者106例(210眼)。结果 本组出现角膜上皮染色68例136眼占64.8%(其中Ⅰ级44.1%,Ⅱ级35.3%,Ⅲ级17.6%,Ⅳ级2.9%)。角膜上皮染色检出率在镜片配适过紧组高于配适正常组,在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15s组高于≥15s组,差异有显著性;而角膜染色与镜片中心定位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角膜上皮损伤与OK镜过紧配戴及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有关。建议对OK镜治疗者应注意长期随访,重视角膜上皮健康。  相似文献   

2.
OK镜治疗后角膜地形图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角膜塑型术 (Orthokeratology ,OK镜 )后角膜地形图动态变化 ,评价OK镜矫正近视眼 (<-5 0 0D)与角膜地形图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使用OK镜的患者 3 3例 (60只眼 )在治疗前 ,治疗后 7d、 1 4d、 3 0d、 90d及 1 80d作屈光状态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角膜不规则指数 (CIM)、角膜表面形状系数 (SF)与角膜平坦K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角膜陡峭K值差异无显著性 ;3mm区域平坦K值有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 ;5mm区域平坦K值无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 ;7mm区域平坦K值无差异 ,陡峭K值无差异。结论 OK镜是临床上比较满意的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眼的一种方法 ;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查在OK镜治疗的随访中是必要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角膜OK环-夜戴Ortho-K CL特有的并发症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Ortho KCL矫正治疗近视病例中角膜OK环 (角膜旁中心上皮下棕色沉淀环 )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本中心验配Ortho KCL以及其他机构验配Ortho KCL 1年以上病例观察角膜OK环发生率 ,并探讨屈光度、镜片使用时间、CL降度设计、配适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其他角结膜并发症等因素与角膜OK环发生的关系。结果 本中心验配Ortho KCL采用夜戴 /弹性配戴和日戴的不同方式 ,戴镜 1年以上 2 68例 5 3 2眼中无一眼出现角膜OK环。而其他机构全部采用夜戴方式 ,戴镜 1年以上 2 5 8例 5 1 5眼中 89眼发现角膜环 ,占 1 7 3 %。a组 (有OK环 )与b组(其他机构 ,无OK环 )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a组戴镜时间 1 5年± 0 7年 ,b组 1 3年± 0 6年 (P =0 0 1 4)。a组近视球镜度 6 3 2± 1 74D ,b组 4 2 1D± 1 85D (P <0 0 1 )。裸眼角膜平坦K值a组43 76D± 1 2 4,b组 43 2 7D± 1 3 9D (P <0 0 5 ) ,Ortho KCL降度设计 ,a组平均减 6 2 5D± 2 0 5D ,b组平均减 4 1 8D± 1 2 3D (P <0 0 1 )。a组 70 %以上显示配适状态不良 ,65 %以上角膜不良变形或呈假性圆锥角膜改变。其它角结膜并发症a组高于b组。与同年龄组健康非戴镜眼比较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 ,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明显增高 ,但两  相似文献   

4.
夜戴“一副到位”角膜塑型镜片对角膜上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一副到位"Ortho-k在降低近视屈光度的同时能否保持角膜上皮的健康问题.方法研究142例(292眼)随访4周的Ortho-k治疗患者.根据患者的屈光度、曲率和试戴情况,选用DK值为58,HDS材料的一副镜片,连续夜戴28天,次日及每周给予包括视力、主觉验光、角膜地形图和裂隙灯等眼科检查,比较不同镜片配适与角膜上皮染色的关系.结果戴镜第28天,平均屈光度由治疗前的-4.26D降至-0.80D,裸眼视力提高到0.8以上占85%.治疗中出现镜片过紧等配适变化.同期有不同程度的角膜上皮染色131只眼(占45%),其中出现在镜片过紧组占61%,明显高于活动度正常组中的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速降型Ortho-k能迅速有效地降低近视屈光度,但角膜染色检出率较高,与配适过紧显著相关."一副到位"的"夜戴"形式容易出现配适过紧,影响镜下泪液循环,因缺氧而导致角膜上皮染色.要在提高视力的同时保持角膜上皮健康,必须及时修改、更换镜片,调整配适."一副到位"的提法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5.
角膜塑型术治疗中的异常视觉现象--重影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对角膜塑型术 (Orthokeratology ,OK镜 )治疗中患者出现的重影现象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观察随访 3~ 32周的OK镜治疗者 94例 186眼。记录主诉及问卷表 ,常规眼科检查 (包括远近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 )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重影现象作一重点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裸眼远视力达 0 .8以上者 ,治疗中曾先后或持续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物重影 (伪影 )现象有 5 6例 ,占 5 8%。随着视力的不断提高及适当进行一些操作调整 ,部分重影随即减轻或消退。出现重影主要与镜片中心定位、视力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屈光程度等因素有关。观察结果表明 ,OK镜能使远视力迅速提高 ,但常可伴发其它异常视觉现象 ,影响视觉效果 ,其中重影是一常见原因。结论 :OK镜虽可提高远视力 ,但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视觉质量问题 ,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OK镜临床应用中的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角膜塑形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异常现象。方法:观察的OK镜治疗者189例365眼(随访期3个月内)。记录主诉与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观察与分析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症状与体征)。结果:本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叠影10.9%、眩光7.1%、角膜上皮脱落27.9%。角膜内皮羊脂状KP0.2%等异常现象,通过及时发现与处理,均分别妥善解决,结论:OK镜虽可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但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角膜塑形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莉  郝保安 《眼科新进展》2001,21(4):234-234
我科自 1999年 1月引进美国 OCTEX公司提供的角膜塑形镜片 (OK镜 ) ,治疗青少年近视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 6 7例 12 7眼 ,其中男 2 3例 ,女 44例 ,年龄 7~ 19岁 ,平均 14.5岁 ;术前屈光度为 - 1.5~- 9.0 D(等值球镜 ) ,散光 - 0 .5~ - 2 .0 D,术前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眼底、眼压、验光及复验、角膜地形图。排除眼部疾患如 :角膜炎、急性结膜炎、干眼症等。1.2 方法 患者经检查确定符合戴 OK镜后 ,根据角膜地形图提供的数据和验光数据提供制做 OK镜镜片。戴镜前 2周要求滴…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角膜塑形镜与传统OK镜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简称MCT镜)与传统OK镜,研究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人眼视力矫正的成效性及优越性。方法:应用SPSS11.0系统对随机抽取的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04全年60例118眼7 ̄19岁患者分别配戴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和传统OK镜后的疗效进行统计,从戴镜3mo后裸眼视力、地形图状况、镜片中心定位、镜片移动度及镜片松紧度等方面来分析,探索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相比传统OK镜在控制和减低青少年近视发展上是否有其优越性。结果:戴镜3mo后,戴MCT镜的患者裸眼视力比戴传统OK镜有明显提高,戴MCT镜者视力平均0.81±0.28D,而戴传统OK镜者视力平均为0.58±0.30D,其中,戴MCT镜和戴传统OK镜裸眼视力的方差无显著意义(F=1.79),但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t=4.31,P=0.001<0.05);戴MCT镜的患者地形图改变状况为圆形的远多于戴传统OK镜(MCT镜:86.7%,传统OK镜:36.7%);戴MCT镜的患者有80.0%镜片中心定位良好,高于戴传统OK镜(33.3%);戴MCT镜的患者100%的镜片移动度好,比戴传统OK镜好(73.4%);戴MCT镜的患者镜片的松紧度也比戴传统OK镜好(MCT镜:96.6%,传统OK镜:70.0%)。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减低和控制青少年的近视上比使用传统OK镜有更大的优越性。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夜戴和日戴OK镜片异常表现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日戴和夜戴OK镜的差异。方法:自1999年1月起开展OK治疗共95例186眼,使用美国Dynalens系列镜片的OrthofocusB镜片,分别采用夜戴或日戴。使用诊断性镜片试戴,在治疗过程中根据降度情况、荧光图和地形图表现更换修改镜片。结果:分析了镜片偏位、镜片粘附于角膜、角膜上皮点状浸润等异常表现。结论:OK镜对角膜报告型作用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如眼皮的松紧程度,泪液的量和品质等,夜戴者出现异常表现的机会多于日戴。  相似文献   

10.
近年 ,由于科技的发展 ,研制出了高性能硬性接触镜材料 ,加上镜片设计的突破、加工制作的电脑化、角膜地形图 (CCT)的应用及临床应用技术的提高 ,使创始于 60年代的角膜矫形学得以重新推广应用。下面就角膜矫形学 (Orthokeratology)发展动态作一介绍历  史“角膜矫形学” Orthokeratology一词来自希腊语 ,简称“OK”,即“矫正角膜的科学” (the science ofstraight corneas)。它是通过佩戴特殊设计的角膜接触镜 (OK镜 )对角膜前表面外形压模 ,从而改变角膜屈折力以减低或消除眼球屈光不正提高视力的方法。角膜接触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the fovea on the fundu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RPOS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distance between optic nerve head and fovea in healthy eyes determined by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may facilitate estim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the fovea relative to the optic disc in patients with macular disease. METHODS: The angular distance was measured,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between the center of the optic nerve head and the fovea in 104 eyes of 104 healthy probands. For additional evaluation of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in 70 of these persons the contralateral eye was measured as well. RESULT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ptic disc and the fovea differed vertically more than horizontally (-1.5 +/- 0.9 degrees [-3.65 to +0.65 degrees ] vs. 15.5 +/- 1.1 degrees [13.0-17.9 degrees ]). There was a mean angle between the fovea and the center of the optic disc versus the horizon of -5.6 +/- 3.3 degrees. The 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left eyes was markedly lower, with average angles being 0.2 +/- 1.3 degrees vertically and 0.0 +/- 1.1 degrees horizontally. CONCLUSION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optic nerve head and the fovea does not allow for a meaningful 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the fovea in eyes in which morphologic changes have occurred. The angle of rotation of the fovea relatively to the center of the optic nerve head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refore, the size of a central scotoma can be determined by movement of the blind spo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preferred retinal locus (PRL). In addition, the knowledg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fovea enables determination of the position in the contralateral eye of the same patient.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