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阻塞闭闷,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特征的病证.胸痹指因胸阳不足,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方胸痹散在治疗胸痹方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以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期间859例胸痹患者为目标,观察中药(胸痹散)外敷膻中穴的疗效及其护理要点.结果 经中药外敷膻中穴配合西医治疗患者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缓解较快,疗效显著.结论 中药外敷膻中穴配合西医治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胸痹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临床文献角度,探讨建立以有无胸痛为分型基准的胸痹临床分型新方法可能性,为统一胸痹临床分型建立理论基础,提供新思路。方法:搜集1987—2017年胸痹诊治文献进行症状条目疏理,并以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分析。结果:(1)胸痹治疗文献涉及多种西医疾病,其中心系疾病诊断为胸痹范畴的最多,占全部统计文献的98.35%,其次是消化系统的反流性食管炎1.18%,最末是呼吸系统的慢性支气管炎0.47%。(2)胸痹在临床表现上共有症状52种,在聚类分析明确主症为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后,明确胸痹可以胸痛或胸闷伴见气短、心悸、乏力为诊断依据,即可分为胸痛型胸痹诊断依据为胸痛、气短、心悸、乏力,及无痛型胸痹诊断依据为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结论:对胸痹以有无胸痛作为分类基准进行临床分型的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阻塞闭闷,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特征的病证.轻者仪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或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心痛多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瘤、急性心包炎、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瘤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因病机及其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收集整理并归纳、总结古今中外关于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理论研究、冠心痛的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研究以及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资料.结果: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系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病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痛的发生与炎症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胱抑素-C、热休克蛋白60、冠心痛易感基因、脂联素等密切相关.关于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可喜进展,但观点并不统一.结论:胸痹心痛各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相关性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疏肝、平调寒热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胸痹心痛患者66例,治以益气疏肝、平调寒热法,观察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中医症候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 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2.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4.2%;主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胸闷为90.9%,胸痛为87.9%,疲乏为89.4%,口干为92.4%,手足凉为84.8%.结论 益气疏肝、平调寒热法治疗胸痹心痛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乐陶教授诊治胸痹证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陶教授诊治胸痹证的临床经验吴毅彪(安徽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胸痹;辨证论治笔者随师临床3年,深得教益。本文仅就老师诊治胸痹证的临床经验作一整理。1辨治经验1、心气不充,气机着滞治以益心气而和络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以胸闷不舒,或心...  相似文献   

8.
<正>国医大师阮士怡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肾虚损为本,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凝为标。基于此,结合"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理论,创胸痹治疗大法"益肾健脾,软坚散结",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证实,该法对胸痹疗效甚佳。胸痹指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等同于西医学"冠心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发病急、变化多、进展快,属急危重病,病死率高。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体虚感寒等因素有关[1]。胸痹、心痛同中有异。胸痹常为胸闷、胸痛并见,而以胸闷为主。《金匮要略》云"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滞胁下逆抢心。"  相似文献   

10.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经典方.原文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1]"方中瓜蒌宽中豁痰,薤白通阳宣痹,半夏驱逐痰饮,加白酒轻扬以行药势,诸药相合,共凑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之功效,是通阳泄浊的代表方.凡痰浊壅盛,症见胸痛胸闷或痛引肩背,舌苔白腻者,以本方化裁,均可获效.  相似文献   

11.
正1中医古籍对胸痹的阐述胸痹是中医内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凡是出现胸闷、气短、甚或胸痛等特点,皆属于该病范畴。现代医学治疗冠心病除常规扩管、抗血小板聚集等外,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多运用于临床,但在实际诊疗中,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或会出现介入术后症状仍不能缓解的情况[1],而祖国医学在治疗胸痹方面  相似文献   

1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多系由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所致,以窦房结传导系统功能衰竭或障碍为特征.临床上主要有脉迟或结代、胸闷心悸、头晕气短,甚或晕厥等症,大抵属于中医“怔忡”、“胸痹”、“厥证”范畴。该病病情深重,治疗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地奥心血康对110例胸痹(冠心病)的中医临床观察结果。观察表明,服此药2月或6月,对各种证型的胸痹(冠心病),在全面改善其临床症状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若服药2月后再延长服药至6月,可以提高其对胸痛、胸闷和心悸的显效率,但不能使气短的显效率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肌病(ICM)临床以胸闷且痛、心悸气短、喘息肿胀等为主要表现.晚期则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喘咳、水肿"范畴.  相似文献   

15.
心肌炎病属于中医的“胸痹”、“心悸”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心肌炎是感染病毒、细菌和立克次体等所致。《金匮要略》有:“今阳虚知住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的描述。本病是山风寒风热之邪外袭,入肺卫或直入心包,致心阳不振,热扰心血,或寒凝心气,故见发热寒慄,头痛头晕,胸闷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痰浊"、"血瘀",二者各自作用或相互转化,致使机体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经过现代工艺提取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瘀血闭阻所致中风及胸痹,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以胸闷、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为突出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9.
凡久患肺管病、哮症及其他肺系病症,损伤肺气、肺叶,症见咳喘上气,胸闷胀满,面目虚浮,甚则口唇、爪甲、耳垂青紫,气短不续,称为肺胀. 肺胀,又名咳喘,或喘满.肺胀之后极易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常见于久有肺系损伤,45岁以上的患者.部分病例,临床症候不显,日久病情加剧,引起胸痹,治多困难.因此,应及时治疗肺系疾患,防其漫延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胸痹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运用胸痹丸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十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