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双峰县近3年钩体病的疫情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做好钩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5—2007年按照《湖南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进行钩体病的监测,收集钩体病疫情资料,开展钩体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与带菌种群调查,以及开展对健康人群与病例的血清学监测。结果双峰县钩体病疫情在2007年突然升高,波及范围广,且鼠密度、宿主动物的带菌率也突然升高,病例血清学分型和宿主动物菌群均为黄疸出血群。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在60%左右。结论双峰县钩体疫情的升高与鼠密度、宿主动物带菌率可能存在关联,但需要进一步长时间的监测观察,同时应提前监测,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及时预警疫情。在疫情低发的情况下,仍应采取灭鼠和提高免疫力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油市2002-2006年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疫情动态及健康人群对钩体的免疫水平,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进行鼠密度、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平均鼠密度为5.10%,最高为9.55%。平均带菌率为0.73%,褐家鼠带菌率最高,为2.50%。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以澳州群为主(37.88%)。结论江油市鼠密度,鼠带菌率较低。野鼠是稻田型钩体最重要的传染源,褐家鼠带菌值得重视。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水平正在下降,钩体病监测力度应加强。  相似文献   

3.
2005年长泰县钩端螺旋体病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监测点钩体病的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福建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点长泰县钩体病主要宿主动物动态及其带菌情况、血清抗体群与健康人群钩体免疫水平进行调查。[结果]监测点未有疫情报告。监测点平均鼠密度为6.71%;黄毛鼠占52.88%,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为79.07%,感染菌群主要是爪哇群、波摩那群;从黄毛鼠中分离出3株钩体(爪哇群2株、澳洲群1株)。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为16.08%,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P〈0.01),菌群较为分散。[结论]长泰县监测点是钩体病的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为黄毛鼠,健康人群感染菌群复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的密度、分布和鼠种构成及带菌率,为进一步做好钩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在11个监测点中开展鼠情调查,同时使用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鼠带菌率,以探究在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式下宿主动物的带菌情况。结果四川省鼠密度为3.93%,使用分离培养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共有7个监测点的样本中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鼠带菌率为3.34%。其中,四川短尾鼩构成比高达76.79%,带菌率为3.15%,黑线姬鼠构成比为4.92%,带菌率为18.71%,其余鼠种中未检出钩端螺旋体。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21.13%,部分地区人群抗体水平与当地鼠带菌率差异较大。结论使用灵敏度更高的方法复检后发现,主要宿主动物仍携带钩端螺旋体,短尾鼩亦是不可忽视的传染源。建议引入新方法作为辅助检测手段,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应关注群体抗体水平,重视人群缺乏免疫屏障的情况,合理选择监测地点,提高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西钩体病疫情动态,掌握健康人群免疫水平、宿主动物带菌情况及流行态势,为钩体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收集监测点标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总阳性率为51.67%(465/900); 容县、宾阳、金秀3 县阳性率分别为55.67%(167/300)、52.33%(157/300)、47.00%(141/300);钩体菌群以黄疸出血群最高占31.61%(147/465)、其次为犬群和澳洲群分别占12.04%(56/465)、11.61%(54/465);宿主动物鼠类带菌率为28.00%(14/50).结论 广西监测点健康人群钩体病阳性率较高、宿主动物存在带菌且与人群带菌菌群基本一致,通过对宿主动物监测,加大对其他宿主动物监测,提高健康人群的免疫力,及时做好钩体病流行的预警及相应防控工作,有效地降低钩体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怀远县人群钩端螺旋体感染及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病原学、流行病学方法对钩体病进行监测。结果自然人群感染率流行季节高于非流行季节(9.00∶0.96),均为黄疸出血群。宿主动物鼠种构成较以往发生明显改变,黑线姬鼠占84.02%,鼠密度秋季高于春季(10.54∶8.63),鼠带菌率秋季高于春季(24.53∶4.54),感染菌群与人一致。结论怀远县钩体病流行菌群由1970年代波摩那群更迭为黄疸出血群。主要带菌宿主动物由猪改变为黑线姬鼠,鼠感染菌群更迭与人感染情况吻合。今后应加强宿主动物调查和人群钩体病疫情调查研究,掌握流行动态,及时采用有效的防治对策,防止黄疸出血群钩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峨眉山市2005-2014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动态、鼠密度及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对钩体病的免疫水平,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按照全国钩体监测方案要求,进行鼠密度、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 2005-2014年峨眉山市监测点平均鼠密度为2.46%,春季略高于秋季,密度较低;在鼠种构成中四川短尾鼩居首位,占总数的82.51%,黑线姬鼠位列第三;仅2007年从蛙肾中培养出一株流感伤寒型钩体菌株,其它培养结果为阴性;健康人群钩体抗体监测显示,黄疸出血群是峨眉山市人间钩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占42.93%,其次为澳洲群。结论峨眉山市钩体疫情呈下降趋势,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和种类均在减少,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适合钩体的繁殖和生长,增加了钩体防制的难度,需加大监测工作力度,加强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玲  黄勇 《健康天地》2010,4(1):98-99
目的:了解眉山市东坡区2008—2009年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疫情动态及健康人群对钩体的免疫水平,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法》进行鼠密度、鼠带菌率和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平均鼠密度5.84%,最高为6.56%,带菌率0,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以澳州群为主(75.76%)。结论:眉山市东坡区鼠密度较低,未监测出鼠类带菌。但野鼠是稻田型钩体最重要的传染源,加之健康人群血清钩体抗体水平普遍下降,应加强钩体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流行病学概况。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血清学检测,对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内健康人群和相关宿主动物进行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检测抗体。结果对808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及727份鼠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为7.30%(59/808),各调查点人群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水网及旱地间人群发病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068,P<0.01);鼠类阳性率平均为0.55%,其中褐家鼠为0.47%,黄胸鼠为3.17%。结论钩体病重点流行区域内健康人群和野鼠中存在钩体隐性感染,其感染幅度与该地区钩体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疫源地主要传染源及感染情况,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8月宁德市霞浦县水门乡钩体病暴发流行后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及其带菌情况、血清抗体与人群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钩体疫源地平均鼠密度为25.3%,黄毛鼠占93.8%;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3.5%,感染血清群主要为爪哇群(...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2006年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感染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湖南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主要种类、密度,以及感染率和感染类型等情况,为防治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湖南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在7个监测点开展钩体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与带菌种群调查。以夹夜法在室外捕获鼠类,采用无菌操作采集鼠肾,Korthof方法进行培养;应用分群血清与新分离的钩端螺旋体作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应用交叉凝集素吸收试验或分型因子血来确定菌型。结果共采集677份标本,其中有效培养622份,培养钩体11株,阳性率为1.77%。其中浏阳市7株,阳性率7.14%;邵东县2株,阳性率3.12%;沅江市2株,阳性率2.33%;黑线姬鼠中培养出钩体6株,感染率为3.11%;从褐家鼠培养3株,感染率为2.73%;从东方田鼠培养出1株,感染率为2.13%,从小家鼠培养出1株,感染率为0.53%。其中浏阳市流感伤寒群7株,邵东县黄疸出血群2株,沅江市拜伦群1株,赛罗群1株。结论湖南省宿主动物密度和带菌率差异较大,主要为姬鼠型钩体病疫区,带菌种群以流感伤寒群和黄疸出血群为主,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8-2009年峨眉山市钩体疫源地健康人群钩体抗体水平及菌群分布,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试验(MAT)对采集的健康人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2008年、2009年采集健康人血清202份,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为51.5%(104/202),2年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1.4%(83/102)、21%(21/100)。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健康人群含12群钩体血清抗体,澳洲群为41.58%,黄疸出血群为23.76%,七日热群为8.91%,流感伤寒群为3.47%,犬群、秋季群、波摩纳群均为0.99%,赛罗群、明尼群、蛮耗群为0.49%。结论峨眉山市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凤台县自然人群及宿主动物钩体病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钩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显微凝集实验检测人血清,滴度至1:100(++)为隐性感染;采用柯索夫培养基,孵育分离宿主动物肾脏钩体并分型。结果2005~2007年共检测人血清383份,其中阳性14人,隐性感染率为3.66%。捕获宿主动物401只(主要是鼠类),带菌40只,带菌率为9.98%,均为黄疸出血型。结论凤台县有钩体病潜在流行的可能,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野鼠、耕牛和猪的钩端螺旋体带菌情况,探讨减少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对野鼠鼠肾、耕牛牛尿和生猪猪肾进行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离培养。结果:在野鼠鼠肾和水牛牛尿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菌株。结论:野鼠仍是我省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水牛为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初步发现近年我省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减少可能是由于野鼠种群变化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江油市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江油市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病高发原因 ,为该地提供科学防治钩体病依据。方法 对钩体病传染源—田间小动物密度、构成 ,和猪、牛带菌状况调查 ;自然人群、牛血清抗体测定。结果 田间小动物 (啮齿目、食虫目 )平均密度 6 6 9% ;黑线姬鼠平均构成 80 2 4 % ,平均带菌率 16 2 4 %。自然人群抗体阳性率 2 0 0 0年为 19 88% ,2 0 0 1年为 10 14 %。结论 黑线姬鼠构成及其带菌率高 ,是主要传染源 ;自然人群抗体水平低 ;二者是江油市钩体病高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及其幼犬寄养环境的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的系统监测,了解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钩体病的流行状况,为警犬基地或其他类型的犬场钩体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钩体病流行季节在警犬基地及其幼犬寄养环境范围内,分别在健康人群、基地外环境(鼠、青蛙)等宿主中进行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和病原分离,分析该犬场养殖基地和幼犬寄养环境的人、犬及其他宿主动物所感染钩体型别是否一致,了解钩体在区域范围内"人—犬—其他宿主动物"的传播关系。结果训犬师(刑警学院新学员)感染钩体型别与基地褐家鼠中分离的钩体型别基本一致,幼犬寄养环境健康人群感染钩体型别也与当年度寄养的幼犬感染的钩体型别基本一致。根据基地钩体病型别定购了覆盖所有感染型别的人用钩体多价疫苗对幼犬进行疫苗接种,1个月和3个月后各型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这是首次报告人用钩体多价疫苗对犬类有效。结论公安部南昌市警犬基地已成为钩体病的疫源地,幼犬寄养在农户家会导致感染钩体,针对钩体型别选择合适的疫苗分别进行人、犬疫苗接种,结合灭鼠措施,对降低训犬师(主要是刑警学院实习学员)、犬场周围群众、犬及外环境钩体病的感染率,减少基地经济财产损失,保护疫源地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京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定点医院,采集疑似患者血清,MAT法检测抗体,采用SPSS13.0分析。结果866名疑似患者钩体抗体总阳性率为10.28%,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1.33%和8.39%(P〉0.05)。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1.04%、2.19%、5.31%和1.62%(P〈0.05)。赖、澳洲、秋季、七日热、犬、波摩那、流感伤寒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5%、1.73%、0.58%、0.92%、0.35%、3.81%、0.46%(P〉0.05)。结论南京市以波摩那群波摩那、澳洲群澳洲型、黄疸出血群赖型为主要血清型,抗体阳性率在年龄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钩端螺旋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库区钩体疫源地的分布、人群钩体抗体水平及菌群分布。方法:显微凝集试验。结果:1998年从三峡库区7个疾病监测点采集健康人血清513份,钩端螺旋体(钩体)抗体阳性165人(阳性率32.16%),各监测点阳性率从11.11%~50.00%不等。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密切相关。库区人群含9群钩体血清抗体,以黄疸出血群为主。钩体血清菌群GMT值均不高。结论:库区人群钩体免疫水平低下,应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开江县健康人群钩端螺旋体隐性感染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2011年4~5月,在开江县钩体病老疫区永兴镇每年选择100名以上无钩体菌苗接种和患钩体病史的10~69岁健康人群血清,检测钩体抗体。[结果]2006~2011年累计检测血清660份,检出钩体抗体阳性的170份,阳性率为25.76%。其中,黄疸出血群阳性率为15.00%,澳洲群阳性率为15.45%,秋季热群阳性率为0.91%,七日热群阳性率为1.82%,犬群阳性率为0.76%,拜伦群阳性率为0.30%,波摩拉群阳性率为0.15%,致热群阳性率为0.45%(P〈0.01)。2006~2011年钩体抗体平均阳性率,男性为27.51%,女性为24.55%(P〉0.05);10~19岁为8.25%,20~29岁为18.91%,30。39岁为18.39%,40~49岁为26.85%,50~59岁为28.40%,60~69岁为38.27%(P〈0.01)。钩体抗体阳性率,2006~2011年分别为55.05%、13.85%、58.04%、5.71%、5.00%、15.38%(P〈0.01)。[结论]开江县健康人群钩体隐性感染率较高,钩体流行菌群以黄疸出血群和澳洲群为主。I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国家级监测点疫源地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汉坦病毒携带状况。方法在全省4个国家级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携带情况。结果2005—2007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波动在0.50%~3.19%之间,野外鼠密度波动在0.13%-0.94%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χ^2=45.022,P〈0.01)。宿主动物构成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77.57%),其次为大仓鼠(13.63%)和小家鼠(8.81%)。居民区汉坦病毒抗原阳性6只,鼠带病毒率1.91%,野外汉坦病毒抗原阳性2只,鼠带病毒率1.23%。8只阳性鼠中,褐家鼠7只,大仓鼠1只。结论河北省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应采取以消灭住宅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北部地区的疫源地监测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河北省HFRS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