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灵活合理地使用颈路臂丛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治疗颈肩部手术。方法:在锁骨上4cm及胸锁乳突肌外缘2cm交叉点,此为颈路臂丛穿插刺点,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混合液5-10ml,再与前,中斜角肌间的肌间沟混合注入局麻药,回抽无血,即注入药15-20ml,浓度为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含1:20万肾上腺素)。结果:阻滞完善,患者无痛,安全,肌肉松弛。结论:过去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颈肩部手术阻滞不完全,无法达到满意的麻醉平面,通过应用颈路臂丛复合肌间沟两点神经阻滞不仅局麻药的总量增加不多,而且定位操作简单,因颈路臂丛神经阻滞也增加了肌间沟滞时臂丛神经的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2.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臂丛神经、血管受压,颈肩痛,上肢麻木、酸胀、无力甚至肌肉萎缩。我院麻醉疼痛门诊应用臂丛神经加前斜角肌阻滞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阻滞法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要达到理想、完善的麻醉效果却非常不易。我们从2004年开始探索应用肌间沟臂丛神经扇形注射阻滞法,与传统的肌间沟法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颈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安全,定位准确,效果确实可靠,用药量小,并易于掌握,适用于上臂、肩部的手术,对于肥胖或不易合作的小儿尤为适用,现就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肌闻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效果观察.方法 180例ASA Ⅰ-Ⅱ级上肢手求患者随机分为肌间沟组、腋路组、及联合阻滞组(肌间沟+腋路组),每组病例60例.记录3纽麻醉效果比较.结果 联合组优于肌间沟纽与腋路组;而肌闯沟组和腋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肌间沟和腋路高低两点处分别穿刺分次注药,有利于局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浓度局部麻醉药下肌间沟法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上肢复杂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根据其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联合组(30例),其中两组患者用药量相同,对照组患者在较高浓度下行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组患者在较低浓度下行肌间沟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麻醉阻滞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麻醉后10、40 min,术毕10 min阻滞效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局部麻醉药下肌间沟法联合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增加药量的基础上,麻醉阻滞率大大提高,麻醉效果好,且并不增加麻醉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皮登毅 《云南医药》1996,17(6):437-437
喙突下臂丛颈浅丛阻滞治疗肩周炎皮登毅我院于1990年1月~1995年6月,采用喙突下臂丛、颈浅丛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68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体会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临床资料68例中男52例、女16例,年龄20~72岁。单侧肩周炎...  相似文献   

8.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肩部手术20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会  张威强 《河北医药》2003,25(4):254-254
20 0 0年至 2 0 0 2年我们采用肌间沟一点法行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阻滞的方法用于肩部手术 2 0例 ,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15~ 5 5岁。手术种类全部为肩部手术 ,其中肩关节手术 4例 ,肱骨头及肱骨外髁颈骨折 16例。手术时间 1~ 6h。2 麻醉方法与结果体位 :仰卧位 ,头稍偏向对侧 ,手臂贴体旁 ,显露患侧颈部。定位 :先确定肌间沟的位置 ,令病人抬头 ,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 ,在锁骨头后缘可摸到前斜角肌 ,在前斜角肌外缘可摸到中斜角肌 ,两肌间的凹陷即为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第二步确定穿刺点 :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锁骨手术120例,ASAI~Ⅱ级,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肌间沟臂丛阻滞、颈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以及有无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5.4%)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4.2%)(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4-06~1999-08采用臂丛,颈浅丛加局部痛点联合阻滞治疗肩周炎患者206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体会本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6例病人中男94例,女112例,年龄32~76岁。单侧肩周炎患者198例,占96.1%,双侧肩周炎患者8例,占3.9%。病史5日~7年,夜间疼痛72例,占34.9%,三角肌区疼痛40例,占19.4%,肩前区疼痛36例,占17.4%,肩后区疼痛38例,占18.4%,,手指麻木10例,指间小关节疼痛10例,各占4.8%。206例患者中合并颈椎病,冠心病,糖尿病等25例,占12%。全组X线摄片示颈椎C4…  相似文献   

11.
张利鹏  荣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F003-F003
我们于2000年6月至今 ,对20例锁骨手术中在颈丛阻滞的基础上复合肌间沟臂丛阻滞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20例锁骨骨折患者 ,急诊开放性骨折12例 ,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男17例 ,女3例 ,ASAⅠ~Ⅱ级。1 2麻醉方法与用药 :患者均不用术前药 ,人室后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 ,于胸锁乳突肌及颈外静脉交叉点附近摸到第四颈椎横突 ,在横突面上注射局麻药3~5ml。然后拨针至颈阔肌与皮下之间注药10ml,观察5~10分钟 ,无异常情况后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注药10~15ml。局麻药配制为1 :1液 ,即2 %利多卡因10ml加0 5 %布…  相似文献   

12.
李杨  张军辉 《云南医药》2000,21(4):356-356
为了提高肌间沟穿刺成功率 ,保证阻滞效果 ,我们对 150例上肢手术进行了一针穿刺臂丛阻滞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 ,效果确切 ,并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ASAⅠ~Ⅱ级 150例 ,男10 0例 ;女 50例年龄 18~ 61岁。手术部位上臂上部 12例 ,中下部 58例 ,肘部 30例 ,下臂中上部36例 ,下部 14例。麻醉准备及体位同传统肌间沟法。在甲状软骨上缘平面 ,摸到绷紧肌肉的外缘 ,令病人低头使肌肉松驰 ,向下滑移直达前斜角肌上缘 ,再向外侧摸到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上面是颈外静脉。用 61/ 2 ~ 7号针头在颈外静脉…  相似文献   

13.
肩部手术麻醉方法有颈丛、臂丛及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因费用高,危险性大,除非颈丛或臂丛麻醉失败,并不作为首选麻醉方法,而单纯颈丛及臂丛麻醉,麻醉效果常常难以完善,多数需辅助镇静、我们根据肩部神经分布的特点,将颈4神经阻滞联合肌间沟径路臂丛麻醉用于肩部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大大规避了全麻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麻醉,以观察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各种临床反应。方法:选取40例准备进行锁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手术并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颈浅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随后记录24h内两组的阻滞情况,并对不良反应、麻醉情况以及术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A组的麻醉完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结论:肌间沟一点法颈臂丛神经阻滞在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上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小于其他两组,操作简易明了,麻醉率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100例上肢手术的患者进行了腋动脉穿透法和传统腋路法的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简便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16.
曹文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30-1531
我院中医骨科是区属重点专科,手外伤患者较多。2004年10月~2005年10月臂丛肌间阻滞麻醉246例,均参照Winnie氏法确定肌间沟,改进穿刺方法,不深穿刺(〈2cm)、不寻异感、不刺达横突行肌间臂丛阻滞,取得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及肩关节手术或肩关节复位最为简便的麻醉方法,作者对高位肌沟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阻滞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肌间沟径路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方法易于掌握,小剂量低容量的局麻药即可阻滞肩部和上肢桡侧皮肤的痛觉,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肢手术的麻醉,但存在尺神经起效延迟,有时尺侧阻滞不完善的现象;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体表标志明显,容易定位和穿刺,并发症少也被广泛用于前臂及手部手术。但臂丛在腋鞘内的分支较多且比较分散,因而阻滞不易完善,通常是尺侧好,桡侧差,肌皮神经,桡神经和腋神经阻滞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20.
胡贵萍  吴登友 《贵州医药》2007,31(5):428-429
周围神经刺激器(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可以为外周神经阻滞提供客观的定位依据,因此被广泛地用于包括臂丛神经阻滞在内的各种阻滞技术[1,2].对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单点PNS法并不比其他方法更优越[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