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整体护理对产妇早期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观察并记录2003年1月~6月开展整体护理后468例剖宫产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及泌乳情况,并与上年同期未实行整体护理的440例产妇术后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开展整体护理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较开展前显著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明显增多,产后2天~3天泌乳明显增加。结论: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剖宫产产妇的早期恢复和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王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39+184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将导尿管在产妇感到有尿意时开放,对照组80例,留置尿管持续开放。观察拔出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是否需诱导排尿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和自行排尿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维持了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可有效减少排尿困难,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李柳  唐佳松  冯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490-4491
目的:探讨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早期拔除尿管对减少病人排尿困难及尿道刺激症的发生、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6月52例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后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术后24 h拔尿管,早期活动;对照组26例,术后48 h拔尿管,随意活动。观察两组病人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第一次下床活动后24 h内活动频率、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成功率及尿道刺激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在第一次下床活动后24 h内活动频率、肛门排气时间、尿道刺激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尿成功率高,尿道刺激症发生率低。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在一定前提下,早拔尿管及随意活动,可以使病人肠蠕动恢复更快,减少肛门排气时间,降低尿道刺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148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且术后均在短期(1~7d)留置尿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前需夹闭尿管,对照组则开放引流进行直接拔管。对比两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尿路刺激征、导尿管重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路刺激征及导尿管重置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在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未缩短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具有膀胱过度扩张等风险,由此可知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无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体位及活动指导进行改良,探讨其对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术后新体位及运动程序,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护理体位和活动方法。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第一次排尿时间、尿路症状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1);观察组膀胱感知功能、排尿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0.01P0.05);观察组产妇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进剖宫产术后体位,通过主动的护理干预缩短了留置尿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增加病人舒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拔除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20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管,对照组在非充盈状态下拔管,观察这两种状态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两种拔管方法对留置尿管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采用在充盈状态下拔尿管,自主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尿管,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地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及尿失禁的发生,减少重新导尿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何宝颖 《现代医院》2008,8(8):78-79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以降低留置尿管对患者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行腹式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术后48h拔尿管,观察组于输液剩余500ml时拔除尿管,对照组于输液完后立即拔除尿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是否需重新导尿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排尿情况、第一次排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术后留置尿管者首选于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留置导尿放尿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早期定期开放尿管、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以及膀胱充盈时放尿方法的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39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新的放尿方法,共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尿方法,共119例,分别观察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时间、排尿量、拔除导尿管后尿液化验结果。结果:采用新的放尿方法的实验组,其第1次排尿量,自行排尿顺利率及拔除尿管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早期定期开放,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以及膀胱充盈时放尿的方法,对于产妇预后的影响较大,采用新的放尿方法较传统放尿方法简便有效,患者易于接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足部按摩对产后泌尿系统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足部按摩对产后泌尿系统康复的影响。方法 :引入中医及全息生物学有关足部按摩的理论和方法至产后康复的护理中 ,将 18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 3组 :人工足部按摩组 ,机器足部按摩组和对照组。观察 3组中剖宫产产妇拔尿管后第 1次排尿时间 ,并对 3组中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 2 4 h后的排尿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人工足部按摩组及机器足部按摩组中的剖宫产产妇较对照组的剖宫产产妇拔尿管后第 1次排尿时间显著缩短 (P<0 .0 5 )。人工组及机器组中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未发生尿残余 ,对照组中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发生尿残余 2例。结论 :足部按摩可促进产后泌尿系统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韩惠嫦 《智慧健康》2022,(33):169-17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干预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尿管平均时间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椎管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及排尿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5.54±2.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留置尿管平均时间(6.94±2.58)d(P<0.05);观察组患者自然排尿占比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自然排尿占比53.33%;观察组患者诱导排尿占比6.67%、导尿占比3.33%明显低于对照组诱导排尿占比26.67%、导尿占比20.00%(P<0.05);术后7d观察组疼痛评分(2.74±0.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4.66±0.81)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3.33%(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排尿情况,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且在术后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科室整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剖宫产妇术后实施干预模式对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影响的改善效果。方法:以2007年11月~2008年3月收住院的择期剖宫产术后配合干预模式的产妇50例为观察组,与同时自然分娩产妇50例为对照组同步观察。均实行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及相关知识宣教。监测两组产妇生理、心理反应,泌乳时间与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经实施干预后消除了疼痛,改善了与手术有关的症状体征,下床活动、排气提前,拔尿管后能自主排尿者增多,愿意早接触、早吸吮。两组产妇3天内均母乳喂养,其初乳、开奶时间与泌乳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模式,利于术后产妇早期恢复,促进了泌乳与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按需哺乳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指导产科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入院后在健康教育中增加踝泵运动指导及训练,剖宫产术后除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及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外,下午增加1次空气压力波治疗,每天给予踝泵运动指导及练习。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低分子肝素及1次下肢空气压力波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00%(1例)和14.00%(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增加1次空气压力波治疗及每天指导踝泵运动可以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术后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减轻产妇痛苦,促进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3.
留置导尿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排空膀胱利于手术的主要手段[1],但是留置导尿破坏了膀胧的封闭状态和排尿反射,易造成膀胱的排尿功能损害。由于手术或病情的需要,临床患者常需留置尿管平均留置7-10天左右予以拔除,时间短者只需1—2天,时间长者可达20天以上,由于拔管方法欠妥善,约有60%的患者拔管后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首次排尿延迟,排尿费力,严重者发生尿储留。15%的患者需再次导尿,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适感及发生尿路感染的机率,更不利于膀胧功能的恢复。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222例留置尿管患者进行观察和总结,采取正确的方法拔除尿管,从而降低了尿潴留及重置尿管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膀胱冲洗,第5天进行提肛训练和个体排尿训练,拔管时预留膀胱冲洗液,拔管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等综合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两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8~10d,拔除尿管6~7h后自行排尿2~3次后测残余尿量。结果拔除尿管后实验组发生尿潴留3例,再置管率为5.0%;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9例,再置管率为31.7%。两组患者在排尿顺畅程度、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拔尿管的时机.方法 以2005年1月~7月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8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留置尿管时间者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拔尿管时机不同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路感染产生了不同影响,较适宜时间为术后6 h.结论 术后回病房6 h拔除尿管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歇性清洁导尿对尿管依赖的病人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效果观察。方法对6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骨科病人长时间留置尿管形成尿管依赖的病人使用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戒断尿管依赖,恢复自主排尿,观察组拔尿管后使用间歇性清洁导尿同时配合穴位按摩、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对照组拔尿管后进行诱导排尿、膀胱功能训练等方法。结果观察组30例病人中有25例病人成功戒断尿管依赖恢复自主排尿功能,3例恢复反射性排尿,2例重新留置导尿管;对照组30例病人13例恢复自主排尿功能,5例恢复反射性排尿,12例重新留置尿管。结论间歇性清洁导尿能成功戒断尿管依赖病人尿管依赖,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缩短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中的作用,评价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行腹部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的59例为实施QCC活动前,2021年5月13日-2021年6月2日收治的61例为实施QCC活动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腹部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由(34.84±8.74)h缩短至(21.54±4.9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QCC活动前,3例患者发生CAUTI,QCC活动后未发生CAUTI;与QCC活动前比较,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CC活动后,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和谐度均呈正向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腹部手术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缩短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整个活动过程增强了医...  相似文献   

18.
预防留置尿观患者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及再次插管的可能.方法:随机选择留置尿管患者40例,分实验组20例,指导患者拔管前6-8小时大量饮水,2500—3000ml,待膀胱充盈放尿2次,继续饮水,自感有尿意时給予拔出留置尿管,同时协助患者在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对照组20例,待患者有尿意时先放掉尿液,在给予拔管,等待患者自感有尿意时在床上患者协助患者下床自行排尿,结果,实验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并无排尿不适感,因此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拔管时为最佳时机,避免了再次插管的可能,减少了尿储留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保留尿管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75例,分为观察组40例,于术后12h拔除尿管,35例为对照组,术后48h拔除尿管,观察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观察组40例中38例12h拔除尿管后一次排尿成功占95.00%。无任何并发症。对照组35例中有28例在48h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一次排尿成功占80.00%。但是,患者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并随时间延长有症状加重的趋向。结论我们认为术后保留尿管应尽量缩短时间,以12h为宜,而保留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改良部分护理方法 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部分护理方法后, 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 将 2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 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式的护理方法, 分别对剖宫产术后病人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术后第一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 3d乳汁分泌, 以及泌尿系感染情况明显优越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护理方法比传统的护理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