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相关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利妥昔单抗相关PML的病例报道,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PML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9例,男性13例(44.83%),女性16例(55.17%);患者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9岁;原发疾病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22例,75.86%);患者出现PML临床症状的中位时间为9个月(0.5~108个月),25例(86.21%)发生在2年之内。29例PML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视觉改变、意识混乱和语言障碍。29例患者中有25例(86.21%)死亡。结论:利妥昔单抗相关PML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临床预后差,死亡率高,提示医师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时,应密切监测,警惕PML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今日药学》2009,19(4):45-45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日前发布一条健康忠告,其内容涉及在使用银屑病治疗药物Rapitiva过程中发生的3例已证实、1例疑似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3名患者已经死亡。这4名患者均接受Rapitiva(efalizumab)治疗超过3年,同时未联合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物警戒》2007,4(1):56-57
2006年11月18日,FDA发布信息,警告已经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Rituxan)的患者注意一种严重的副作用。FDA近期了解到2名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红斑狼疮后出现了一种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这种副作用被报告于患者最后一次使用利妥昔单抗后12个月发生。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未被批准用于治疗红斑狼疮。该药自1997年在美国上市,通过减少某种白细胞而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从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全球有17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和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或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相关。  相似文献   

5.
《今日药学》2008,18(3):58-58
近期美FDA发布了关于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商品名:骁悉/CellCept)和麦考酚酸(mycophenolate acid,商品名:Myfortic)的安全性公告。此公告称这两种药可能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存在潜在联系,FDA正在对此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于2012年1月20日对公众发布安全警告:新的研究数据已表明抗JC病毒抗体阳性为应用那他珠单抗(natalizumab)的患者发生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危险因素[1]。FDA曾于2010年2月5日和2011年4月22日发布过那他珠单抗与PML风险相关的安全信息,此次是对上述信息内容的更新。  相似文献   

7.
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