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精密输液器对静脉中药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滤过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对静脉中药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滤过效果。方法使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输液器分别对灯盏花、丹参、天麻等中药制剂配制而成的静脉滴注药物进行过滤,然后用微粒分析仪分别对两种滤液进行微粒含量的检测。结果经检验两种滤液中不溶性微粒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密输液器作为静脉输液的终端过滤装置,能有效减少中药制剂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2.
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只有 1~ 2 5 μm或更大的颗粒。由于微粒进入血液循环后 ,可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 ,造成供血组织缺血、缺氧甚至组织坏死。另外微粒停留在组织中刺激组织还可引起局部炎症和肉芽肿 ,甚至引起循环障碍、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保证输液药品质量 ,减少微粒污染 ,现就临床输液中微粒污染的来源及预防作如下分析。1 微粒污染的来源1.1 输液制剂的质量问题 输液制剂质量要求规定 :静脉输注液体应无菌、无热原、无肉眼看得见异物或浑浊。中国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输液器的使用效果,选择适合临床使用、安全的输液器.方法 比较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液前后,输液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使用精密输液器输液后,科内输液反应和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以往使用的普通输液器.结论 精密输液器对大于膜标称孔径不溶性微粒滤除率高达95%,在输注脂类药液、中药制剂时,输液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器,而且能有效防止空气栓塞,提高工作效率;而滤膜孔径为5μm的精密输液器性价比高,可考虑全面使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反应常见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探讨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1.1 输液器具因素 1次性输液器具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机械性微粒可能成为热源.包装不严、漏气以及管理、存放及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输液器具污染的重要因素. 1.2 液体药品因素①输液瓶身裂纹、封口不严及瓶盖松动造成漏气而引起污染和霉变. ②加药液体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和沉淀,中药制剂和生物制剂药液多有不稳定性因素存在,因此应注意这类药物可发生分解或聚合产生杂质,许多静脉用药针剂也常有不溶性微粒,可通过静脉输液进入体内,引起输液反应[3].③不合理用药及药物配伍不当,联合用药过多时,各药的热源加之输液器具迭加在一起就可能超过阈值而发生热源反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药输液微粒的来源、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强调控制中药输液微粒应从药物的加工、配制、输注过程等方面严格把关,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改善环境,减少中药输液微粒带给人体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静脉输液注意事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6月使用中药制剂静脉输液的3 4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使用中药制剂静脉输液的3 8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输液过程中执行"中药制剂静脉输液注意事项",对照组不执行,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制剂静脉输液过程中执行"中药制剂静脉输液注意事项"能最大限度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输液中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是经静脉滴入较大剂量注射药液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高效等特点,临床应用极广。但是,液体中各种微粒异物亦随之大量进入血管内,1μm以上的微粒不易被吸收,容易引起肌肉损伤。六十年代后期,医药界对如何控制和减少临床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引起了高度重视,下面就其对人体危害探讨如下。1微粒的来源1.1制剂生产空气中的粒尘、输液器具中的杂质、异物等所形成的微粒。1.2输液操作及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等。1.3联合用药不当而产生的化学微粒‘。1.4人体中物质新陈代谢和生化反应形成的微粒。如体内结石、细胞残骸及血液凝聚等形成的微…  相似文献   

8.
精密药液过滤器用于临床输液3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但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反应时有发生,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细菌污染反应、热原反应外,由不溶性微粒引起的微粒污染反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寻找临床有效、安全、稳定的输液方法,减少微粒污染反应引起的危害,我科在输液时使用了精密药液过滤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输液微粒一般系指在输液生产或应用过程中经各种途经所污染的不溶性微小颗粒杂质。这里所指的微粒主要是应用过程中由于种种不良因素所致输液混入的不溶性微粒。现将我院输液微粒引起热原样反应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缀琴 《护理学报》2005,12(8):87-88
输液反应常导致护患纠纷。护理部与药剂科合作,从建立监控输液反应的组织网络、培训全体护理人员、规范输液反应上报和处理程序等着手,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质量改进,及时发现和阻止了因大输液包装质量差、一次性输液用具不合格、某些中药制剂不纯、护士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的输液反应,达到了通过监控输液反应,提高输液安全性,减少护患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5月(PDCA循环实施前)、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PDCA循环实施中)、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PDCA循环实施后)全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通过QCC分析其合格率低的原因,确定改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临床实际用于静脉推注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状况,探索静脉推注药液中微粒的截留方式。方法:使用微粒检测仪检测从临床实际中随机抽取静脉推注药液中微粒含量及药液经带有终端过滤器的头皮针后微粒含量变化。结果:临床实际使用的静脉推注药液微粒污染以粉针类较为严重,经过带终端过滤器的头皮针后,其微粒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将现有的一次性头皮针加上终端过滤器及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移置于头皮针的针栓之下,这样无论是单独进行静脉推注,还是在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推注,药液中的微粒都能得到有效滤过。  相似文献   

13.
吴正林 《中国临床康复》2012,(13):2399-2402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血管内膜受损、血流速度缓慢及血液呈高凝状态3个方面。目的:评价中医药在防治人工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中医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人工关节置换"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89-01/2011-10相关文章。纳入与中医药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纳入26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功能锻炼、梯度压力治疗、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等。近年中医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显示了良好的功效,主要包括丹参、川芎嗪、黄芪等,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复方也具有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且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可起到更好的效果。说明中医药无论是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是在其治疗中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中西医结合功能锻炼将是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30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并对合理用药进行建议,以减少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对130例不良反应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特点是在老年人和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3.08%和16.15%;女性(66.15%)多于男性(33.85%);发生不良反应最高的药物种类依次为抗菌药物(38.46%)、中成药(37.69%)及营养药物(6.92%),发生率较高品种为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痰热清、热毒宁,且20岁以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42.00%),育龄期妇女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0.61%)。结论:在合理用药中,建议我院应重点监护儿童中抗菌药物使用,育龄期女性中成药使用,老年人中成药和抗菌药物使用,并对阿奇霉素、头孢呋辛、血塞通、生脉、热毒宁、痰热清、疏血通7个品种建立重点监测制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风险因素的识别,探讨干预措施规避中药注射剂使用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发生的7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结果:患者年龄大、药物配置时间长、给药30 min内、溶酶使用不当、配置药物操作方法不当、输液器的选择是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应提高护理人员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对于ADR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使用药物知识的培训,制定监管措施及标准化药物配置流程。  相似文献   

16.
277篇148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系统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清开灵注射液(QKL)是在中医传统古方安宫牛黄丸基础上研制而成,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临床治疗,本研究根据现有证据评价清开灵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由两位研究者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和VIP(检索时间从1987年到2009年4月),并提取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1486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E)。由于不能获得清开灵注射液总的产量和使用量资料,无法计算ADR/AE的发生率,但根据现有资料估计,其ADR/AE发生率低。此外,清开灵注射液的一些使用方法和范围值得商榷,如在婴幼儿中使用,与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一起使用,在私人诊所或患者家里使用。根据发表资料尚无法鉴别ADR或AE。结论当前强度不高的证据表明,清开灵注射液的ADR/AE风险很低,但不恰当使用可能导致相当部份ADR/AE的发生。应鼓励临床工作者在医学期刊发表ADR/AE报告,并按照中药ADR报告建议规范写作和发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药对抗精神病药所致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10例男性精神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单服抗精神病药,研究组53例在服抗精神病药的同时加服中药,2个月后分别用TESS量表测评,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6组症状发生率中有4组呈显著差异。结论:中药预防精神病药所致的副反应,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MTX)两种治疗方案配合中医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 130 例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 A、B 两组。 A 组 65 例,用甲氨喋呤 0.4 mg/(kg.d),肌肉注射,连用 5 d,同时配合中医中药口服;B 组 65 例,MTX 1 mg/kg,单次肌肉注射,同时配合中医中药口服。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当血β-HCG<2 000 U/L,盆腔包块直径 <4 cm 时,A 组治愈率为 98.46%,B 组治愈率为 9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B 组患者轻、中度胃肠道反应及血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血β-HCG<2 000 U/L 的异位妊娠患者应用 MTX1 mg/kg 单次肌注配合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好、副作用小,是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液致老年患者临床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69例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老年患者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无关,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多在用药后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温度与放置时间对8种常用中药注射液微粒数的影响,为护理人员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微粒分析仪测定8种中药注射剂与溶媒配伍后,在三种不同温度环境和五个不同放置时间下测定不同粒径的微粒数并观察其变化。结果通过对实验所记录数据的重复测量分析统计显示:除了血栓通注射液与5%葡萄糖混合液,其余7种中药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中≥10μm和≥25μm微粒数均不符合药典的规定,且小于10μm的微粒占到90%以上。8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血栓通、苦碟子在常温下不同粒径的微粒数目较少,其中血栓通在t=120 min、苦碟子在t=180 min时与即刻相比较溶液中≥2μm微粒数目较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6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在高温下微粒数目较少,其中刺五加、艾迪、康艾、参麦注射液在t=180 min、银杏达莫在t=30 min时与即刻相比较,溶液中≥2μm微粒数目较少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菇多糖在t=120 min微粒较少,但与即刻相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建议不同药物在各自相对较佳的温度、放置时间下进行配置与静脉给药,或者使用更好的终端过滤器,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