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天性胫骨前弓畸形是一种少见的畸形,其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50000,其严重后果往往是在一次外伤后骨折不愈合或由于误诊进行单纯截骨矫形术后不愈合形成假关节。对其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自1995~2000年应用自体髂骨块胫骨后侧贴附植骨治疗先天性胫骨前弓畸形3例,效果满意。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5、6、9岁。症状与体征:胫骨中、下段明显向前凸出,踝关节移向胫骨长轴后方,足呈背伸,局部轻压痛,运动后有酸痛感,所有病例均有皮肤咖啡色素斑。X线显示:胫骨下1/3处向…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及病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雷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66-68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pseudarthrosisofthetibia,CPT)是一种罕见畸形,Hatzoecher于1708年首次描述了此病[1]。此病的发病率报道不一,Anderson报道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40000分之一[2]...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手术治疗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骨不愈合畸形,不做植骨手术很难获得骨性愈合。1983年~1995年,我院采用四种手术方法共收治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2例,女IO例:年龄4~16岁,平均年龄9岁;左侧13例,右侧9例;其中假关节型4例,囊肿形12例,弯曲型6例;收治时均有明显的小腿下1/3弯曲畸形,经X线片证实告已形成假关节。治疗方法1.两侧髓外贴敷植骨术术中彻底切除假关节病变组织,在假关节上下胫骨两侧凿除一薄层骨皮质。取健侧腓骨中段,长约10cm,中间纵行劈开,紧贴1假关节上下段胜骨两侧,以4…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多指畸形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先天性多指畸形的诊治杨钧路来金刘志刚多指畸形在手的先天性畸形中最为多见。津下报告1159例先天性畸形中,多指畸形占286例,其中拇指占259例。由于此畸形的症状典型,治疗容易,故临床上系统地观察和报道较少。近10年来,本院及笔者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修时... 相似文献
5.
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枕颈结合部畸形是指由于先天发育因素造成的寰枢椎及其附属结构和与之相连的枕骨及其包含其中的神经组织等的解剖结构异常,有时伴发远部畸形。临床上并非少见。该部位解剖结构复杂,以往限于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对胚胎发育研究不够等因素,导致对各种复合畸形认识水平的不足。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类畸形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兹将有关的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1病因枕颈结合部先天性畸形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脊椎发育分子遗传调控的理解和认识,对枕颈结合部和颈椎骨性发育畸形根源有新的解释[1、2]。另外,…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是发育异常导致的胫骨畸形,表现为胫骨成角畸形、髓腔狭窄或囊肿等,最终形成不愈合的假关节。该文就植骨-髓内棒-外固定架联合术、Masquelet 术、Burnei 术、四合一骨融合术、MSC 移植及药物联合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 CPT 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自199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7例。彻底切除假关节部位异常骨组织和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钻通骨髓腔.创建新鲜的骨折断端。植骨方法分别为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或自体髂骨移植。固定方法采用髓内钉或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结合石膏及支具外固定。结果随访2-11年,5例骨折最终愈合,此5例中一次手术骨愈合3例,再骨折2例3次。失败2例,其中l例报告植骨Ilizamv外固定失败后,拒绝再治疗。另1例双侧胫腓假关节患儿,随访11年,共行5次髓内针内固定,3次Ilizarov外固定,均失败,患儿已14岁,轮椅生活,拒绝截肢。结论目前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治疗效果仍是不够理想.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外固定或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胫骨前外侧弯合并(母)趾畸形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摘要
患儿,男,11个月,第二胎第二产,有一姐姐,5岁,无先天性畸形,身体健康,父亲29岁,母亲29岁,非近亲结婚,没有系统性疾病史,怀孕期间无异常,患儿为足月顺产,生后即被发现左拇趾粗大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9.
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仍是一个了解最少与治疗最困难的问题。传统方法治疗的成功率仅约50%。作者报告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治疗11例CPT。病人年龄2~17岁,平均9岁。下肢短缩4~9cm。9例接受过17次手术,包括3次带血管腓骨移植。手术治疗包括切除假关节端加压外固定同时行近干骺端截骨延长。结果9例假关节5~8个月愈合,1例2次手术14个月愈合,1例未愈合。11例骨延长5~9.5cm,平均7cm,愈合指数33d/cm。10例随诊1~9年,平均3年10个月。9例骨愈合与肢体功能良好,1例术后3年11个月因明显外伤再骨折。作者认为骨外固定治疗CPT创伤小,方法简便,同时可充分矫正患肢短缩畸形。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用克氏针做三维式外固定,固定稳固与负重活动产生的动力性轴向应力刺激是促进CPT愈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门静脉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本文报告先天性门静脉缺如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 1例。病人男 ,17岁。 8岁时体检发现脾大 ,未明确原因。 14岁入本院内科 ,行肝穿刺活检肝组织正常 ,肝功能及血常规正常。无乙型肝炎病史及接触史。 1996年 5月 10日无诱因地突然呕吐鲜血约 80 0mL急诊入院。查体 :神志清 ,精神差 ,营养差 ,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 ,无皮疹及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左上腹局限性隆起 ,腹壁静脉无明显曲张。腹软 ,轻度压痛 ,肝脏肋下未触及 ,脾左肋缘下 15cm ,过中线约 10cm ,质韧 ,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膝关节屈曲畸形的牵伸治疗1例(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用膝关节牵伸技术治疗先天性胫骨缺如伴重度屈膝畸形的效果。[方法]1例先天性右胫骨完全缺如,股骨下端呈叉状,腓骨头与股骨下端形成不稳定的膝关节,伴屈膝畸形95°,于1岁半实施股骨下端修整术,5岁和8岁时分两期安装Ilizarov膝关节牵伸器,牵拉矫正屈膝畸形达到伸膝0°位,使腓骨头与股骨下端成膝关节,拆牵伸器后装配能稳定膝关节的下肢补高矫形器行走。[结果]首次膝关节牵伸术后5a3个月随访,膝关节屈曲畸形完全矫正,腓骨已出现胫骨化的趋势,腓骨头与股骨下端组成的膝关节已稳定在0°位,患肢配戴补高矫形器能徒手行走。[结论]膝关节牵伸技术,可有效的矫正先天性胫骨缺如伴发的屈膝畸形,安装带膝关节铰链的牵伸器,可将腓骨头与股骨下端控制于中立位,在长期生理性行走应力的刺激下,腓骨发生了胫骨样的变化,可发育成具有类似膝关节形态的结构,整个患肢由于正常的行走使用而得到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血管畸形疾病在临床上复杂而多变,累及微静脉、静脉、动脉、淋巴管,或同时累及动、静脉,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仍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传统手术切除的难度大,复发率高,单一的治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近来出现的诊疗新方法和新经验,为先天性血管畸形的诊治开拓了新的途径,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副鼻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介绍张某 ,女 ,3个月 ,以出生时发现鼻背有一圆筒样物而入院。 3月前出生时发现鼻背有一圆筒样物 ,且能透气 ,随着发育而增大。家族中无类似疾病。专科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无其他畸形 ;鼻背左侧鼻骨下方有一圆筒样副鼻 ,突向前方 ,长约2 0cm ,外径约 0 7cm ,内径约 0 4cm ,透气 ,外为皮肤 ,内衬粘膜 ,扪之其中之软骨与鼻翼软骨延续 ,用探针检查可伸入鼻腔。 (如图 1)。入院 3天后 ,在全麻下行副鼻切除整形术。设计皮瓣 ,作基底相对的U形皮瓣及粘膜瓣 ,逐层分离 ,见副鼻内有皮肤、粘膜、软骨等结构 ,与正常鼻结构相延续 ;… 相似文献
15.
手部先天性畸形的分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手部先天性畸形是手外科领域里的一种常见疾患,有效治疗需要一个良好的分类作指导。但由于手部先天性畸形的变异很大,种类很多,涉及的手部组织结构复杂,并且一种畸形常涉及到多种组织损害;因此,手部先天性畸形的分类十分困难,十分确切的分类几乎是不可能的。手部先... 相似文献
16.
17.
先天性静脉畸形组织肥大综合征 (klippel trenaunaysyn drome ,KTS)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肢体静脉疾病 ,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增加 ,近年来确诊率明显增高。我们从 1988年至1997年底共诊治KTS 2 9例 ,计 3 1条肢体 ,现就本病的诊断和处理等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 2 9例中 ,男 13例 ,女 16例 ,年龄 12~40岁 ,平均 (2 3 .3 3± 6.7)岁。共累及下肢 3 1条 ,无累及上肢者。二、临床表现 :肢体沉重酸胀感 2 2例 ,肿胀 10例 ,有出血史 5例 ,疼痛 6例 ,浅表性静脉炎 5例。肢体或躯干部毛细血管瘤 2 …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病因及病理仍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是骨科领域一个十分分棘手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发病原因,病理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为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例CPT中不同部位的63个标本,采用大体,显微镜,电镜观察,(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雌激素受体(ER)。选用神经纤维瘤病和创伤性假关节为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介绍Ilizarov技术结合髓内克氏针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4例术前均经数次手术。1例为初诊,通过截去假关节和病变骨膜,用克氏针进行力线矫正急性肢体短缩并上伊氏环急性断端加压,4例同时行胫骨近端截骨延长,结果:5例均取得骨性愈合。1例出现再骨折,均残留轻度足外翻畸形。结论:Ilizarov技术结合髓内克氏针临床疗效可靠,拆除外固定架后仍需长期支具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