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前路Kaneda与后路CD棒联合应用及后路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四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完全性三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Steffee、Kaneda器械及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手术在这种严重损伤类型各有力学弱点,Steffee后伸、Kaneda前屈、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的哈氏撑开棒旋转明显失稳,前后路联合手术在轴压、前屈、后伸、侧弯、旋转五种运动方式皆能提供良好的稳定性。以此方法治疗1例腰椎半椎体切除与1例腰椎肿瘤全切除,随访1年,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满意。作者建议,在脊柱三柱损伤时宜采用前后路联合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更好方法。方法:自1990 年以来, 对2 1 例胸椎结核导致脊柱不稳的患者,应用病灶清除, 哈氏棒内固定,椎间及椎板植骨的手术方法。本组平均3 32 岁。胸7椎体6 例;胸8 椎体8 例,胸10 椎体7 例,椎体压缩< 1/2 椎体高度13 例,> 1/2 椎体高度8 例,并不全瘫14 例,手术中先行病灶清除,然后哈氏棒内固定,撑开后再次清除病灶,取肋骨和髂骨行椎间及椎板上植骨。术后化疗12 ~15 月,结果:随访18 例,全部治愈,植骨愈合,不全瘫完全恢复10 例,大部分恢复4 例。结论:病灶清除,哈氏棒内固定,同时植骨,及时重建脊椎稳定,植骨块固定稳固,易于愈合。  相似文献   

3.
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单纯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在脊柱凹侧用哈氏棒撑开配合多节段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脊柱侧凸 32例。结果 随访 4个月~ 7 6年。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 6 7 1° ,术后 39° ,矫正率 47%。 1例上钩脱位 ,1例出现深部感染。结论 该方法手术过程简单 ,固定牢固 ,可减少骨折、脱钩等并发症 ,提高了矫正率  相似文献   

4.
从1986年4月至1991年3月我们在使用鲁克氏棒治疗脊柱骨折的基础上,将鲁克氏棒改制为脊柱固定环治疗不稳定性脊柱骨折32例,内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16~67岁,平均30.8岁。骨折椎体位于T_4~L_3,伴完全性瘫痪者16例,伴不全性瘫痪者7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61d,伴瘫痪的23例均作脊髓探查减压术,全部病例均在脊柱固定环安置后作关节突间与横突间植骨。  相似文献   

5.
卡索  关志明 《颈腰痛杂志》1999,20(3):187-18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更好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对21例胸椎结核导致脊柱不稳的患者,应用病灶清除,哈氏棒内固定,椎间以植骨的手术方法。本组平均33.2岁,胸7椎体6例;胸8体8例,胸10椎体7例,椎体压缩〈1/2椎体高度13例,〉1/2椎体高度8例,并不全瘫14例,手术中先毛病灶清除,然后哈氏棒内固定,撑开地次清除病灶,取肋骨和髂骨行椎间及椎板上植骨。术后化疗12-15月,结果:随访  相似文献   

6.
经椎弓根多钉固定撑压器的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作者设计一种新型脊柱侧凸内固定矫正器──经椎弓根多钉固定撑压器。经生物力学测定,其抗扭转能力比哈氏棒和鲁氏棒联合固定提高34.00%~46.48%,比双根鲁氏棒固定提高35.34%~47.96%。其抗侧屈能力是哈氏棒与鲁氏棒联合固定的1.30~1.41倍,是双根鲁氏棒固定的1.30~1.45倍。统计学上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经临床应用20例,Cobb角大于100°者,平均侧凸矫正率和驼峰矫正率分别是64.2%和81.5%;50°~100°者分别是67.5%和87%;50°以内者为76.3%和90%。全部病例术后无神经并发症,不需任何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23例儿童(平均年龄11.1岁)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采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的治疗结果。方法: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配合脊柱松解或/和头盆环牵引后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5.8个月。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102.3°,悬吊位95.1°;术后侧凸平均Cobb角57.6°,平均矫正率41.9%,无不可逆性脊髓损伤。结论:改良哈氏棒固定减少了哈氏器械所致的脱钩、断棒等并发症,配合脊柱松解或/和头盆环牵引,减少了脊髓牵拉损伤,提高了矫正率  相似文献   

8.
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42例报告田乃宜,贾明锁,司远志,阿不来提,孙凤琴我院于1985~1992年治疗脊柱结核患者206例,其中胸腰段结核合并截瘫者42例,在病灶清除同时,采用哈氏棒装置内固定,并加椎体间立柱式植骨;经随访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三柱同时损伤内固定方法的实验与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传感器及电测技术,采用新鲜人体胸腰段脊柱标本,评价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器Steffee钢板,前路Kaneda器械、前路Kaneda与后路CD棒联合应用及后路节段性椎板下钢丝固定哈氏撑开棒四种手术在植骨状态下,治疗脊柱完全性三柱损伤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水文介绍后韧带结构在哈氏棒固定购腰椎骨折中的作用.临床观察15例,发现3例未修复断裂的后韧带结构者,撑开时出现脊柱后柱过度撑开,前柱撑开不足.后韧带结构未全断或断裂后重建者12例,撑开后骨折、脱位基本解剖复位,并保持复位后的良好状态,直至骨折愈合.实践说明重建后初阶构的连续性,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要求,可充分发挥哈氏棒的撑开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贺西京  闫伟强 《中国骨伤》2005,18(6):326-328
目的:评价经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男16例,女35例;年龄8~17岁,平均13.2岁)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前路松解及后路脊柱畸形矫形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中行前路松解、植骨,阻滞椎间盘平均2.4个。联合后路椎弓根钉(钩)-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57%,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0%;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71%,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74%。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21.6个月,无矫正度的丢失及其他神经系统及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相适应内固定系统矫形、植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术中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经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的青少年脊柱侧凸,12例均采取一期后路矫形,中华长城内固定系统或G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内固定,矫形后切取需要融合区域棘突、关节突及胸椎横突处外侧骨皮质,滑移错位植于关节突关节处。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侧凸Cobb角变化和内固定情况。结果术中出血300~600 ml,输血300~400 ml。术前Cobb角为45°~120°(87°±21°),术后为15°~50°(27°±13°),矫正率为69%。经12~19个月随访,X线提示11例达到骨性融合,未出现侧凸角度加大及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疗效满意。1例术后5个月出现2枚下位椎弓根钉断钉,行二次手术。结论脊柱附件局部取骨、植骨融合可满足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植骨要求,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2004年9月对58例脊柱结核伴不同程度截瘫病人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男32例,女26例;年龄28~68岁,平均38.5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结核全身症状并局部疼痛,叩压痛,活动受限。影像学显示1~2个椎体破坏塌陷42例,≥3个椎体16例,均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Cobbs角18°~50°,平均36°。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侧前路彻底切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行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1年。[结果]58例截瘫患者随访20~48个月,平均28个月。症状完全缓解34例,治愈率58.62%;部分改善19例,好转率32.76%,合计恢复率为91.38%。所有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30.4°,最终一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矫正28.4°,后凸角度平均丢失2°。[结论]钛网植骨侧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既能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又能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支撑功能,防止晚发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前路结核病灶清除MOSSMIAMI单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MOSSMIAMI单棒内固定术,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X线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6~18个月随访,腰背痛症状基本缓解,神经功能恢复正常,脊柱后突畸形明显矫正,植骨融合,无内固定弯曲、断裂。结论该术式病灶显露清晰,椎管减压充分,后突畸形矫正明显,植骨融合率高,操作简单,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1例神经纤维瘤病Ⅰ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9例,女12例;年龄5~25岁,平均15.4岁。侧凸的类型包括胸椎侧凸23例,腰椎侧凸3例,胸腰段侧凸5例;其中胸段侧凸合并后凸6例。术前侧凸角度45°~145°(平均85.9°),后凸角度43°~120°,平均81.3°。单纯后路手术内固定17例,前路内固定手术2例,前路松解+后路内固定手术12例。内固定采用单纯Harrington棒7例,Luque棒3例,Harrington+Luque棒5例,CD4例,CDH3例,TSRH7例,PRSS2例;其中单棒固定10例。结果除4例随访不足1年外,其余随访时间为1~18年,平均9.4年。术后侧凸矫正5°~68°(平均25.3°),平均矫正率33.4%;后凸矫正18°~55°(平均32.2°),平均矫正率39.6%。术后Luque棒断裂1例,Harrington断棒及Harring棒、Luque棒钢丝断裂各1例;植骨不融合、假关节形成4例;1例术后反复脱钩经3次翻修手术效果不佳后改行Galveston手术;术后2年侧凸加重1例。结论神经纤维瘤病Ⅰ脊柱侧凸应早期手术治疗,充分植骨融合,并尽可能采用坚强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极重度脊柱侧凸的二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极重度脊柱侧凸患者的二期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例,女9例;年龄为11~17岁,平均13.4岁。Cobb角为130°~170°,平均159°。采用二次手术,一期将130°~170°极重度的脊柱侧凸矫正47%左右,将其变为重度脊柱侧凸,4~6个月后再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二期矫形,使矫正率达到65%左右。一期手术行小切口手术,采用内撑开技术进行撑开。4~6个月以后再行二期手术,常规后路矫形,僵硬的病例可采用小关节突松解或者360°截骨,并进行剃刀背切除和植骨。结果二次术后Cobb角为46°~66°,平均58°。身高增加14~21cm,平均19.1cm。所有病例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极重度脊柱侧凸的患者采用二期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畸形的矫正率,手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手术矫正脊柱侧凸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脊柱侧凸手术矫正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我们自1990-1994年采取脊柱椎板、关节突、椎间多段三角形截骨“U”形棒钢丝内固定矫正侧凸畸形48例,随访46例,占总数95.8%,随访时间最长10年,最短6年。结果:3例并发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半年-1年完全康复,术前有肺功能障碍者,术后都得到改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些病人的矫正率日益丧失,其主要原因是矫正术后植骨融俣不确切或融合范围不够,有些是由于患儿还在不断生长发育这一重要因素造成的。结论:脊柱侧凸的矫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矫形观念,才能真正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GSS器械的结构,原理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GSS器械由不同型号的开13椎弓根螺钉、开13椎弓根钩、连接棒、阻塞器和横向连接器等组成。在脊柱侧凸稳定区内的各脊柱节段上选择数枚开13椎弓根螺钉行连续或间断固定,通过连接棒进行连续固定,采用撑开、加压或旋转矫正的方法对畸形脊柱进行矫正。共治疗16例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15.3岁。特发性侧凸11例,先天性侧凸5例;术前平均Cobb’s角为63&#176;。16例均采用一次性手术矫正。[结果]1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最短6个月,最长4年,平均1.5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后平均Cobb’s角为29.4&#176;,矫正率为59.1%;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后平均Cobb’s角为33.3&#176;,矫正率为52.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CD矫正器的原理设计的GSS器械,对脊柱具有撑开、加压及旋转矫正功能,适用于不同年龄脊柱侧凸患者的内固定器械,其矫正力大,且不占据椎管空间,是对脊柱侧凸治疗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壳技术联合多椎板切除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3例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切口,通过蛋壳技术去除椎体松质骨使原发弯顶椎变为空壳样,顶椎相邻节段椎板全切除,应用平移、去旋转结合凸侧加压、凹侧撑开钉棒系统内固定矫正,同时行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脊柱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结果 13例共切除36个节段椎板;行蛋壳技术的椎体共16个;融合节段8~15个。手术用时230~430(305.4±62)min;术中出血量1 800~3 900 ml(2 646±651)ml。1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82(43.5±7.6)个月。末次随访时,脊柱主弯侧凸矫正率为49.2%,后凸矫正率为48.8%。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无断棒现象。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1例在末次随访时主诉有轻度腰背痛,1例随访71个月时出现相邻融合节段腰椎弓峡部裂。结论蛋壳技术联合多椎板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畸形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脊柱侧弯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不但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截瘫,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矫正。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5月共用TARH棒矫正脊柱侧凸19例,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1年1月~2005年5月共住我科病人19例,男性12例,女7例,年龄11~16岁,平均12岁。胸段侧凸8例,胸腰段11例。Cobb角度最大90°,最小40°,平均70°。1.2结果:术后无脊髓功能障碍,无感染及并发症,经术后3~16个月随访,未发现切口感染,无腰背疼痛现象,脊柱一般活动无明显受限,经X线证实,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