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分型治疗效果。方法:对1978年5月至2005年1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21例单管型及双管型脊髓纵裂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管型脊髓纵裂通过手术后观察和6个月~1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86%,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单管型脊髓纵裂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脊髓损害重,且呈进行性加重,精细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终止神经进行性损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单管型脊髓纵裂脊髓损害轻,不需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
脊髓纵裂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5月-1993年7月作者手术治疗31例脊髓纵裂病例。男性7例,女性24例,随访2个月-14.4年,5年以上者19例,均伴发先天性脊柱畸形,其中3例有两处脊髓纵裂。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手术有效率84%。文内简要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有关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78年5月至2006年11月收洽的有完整资料的121例单管型及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FTNCSEP)P40波峰监测,评价其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5年,平均2年6个月。96例双管型患者中手术治疗86例,术后观察和随访发现24例痊愈、22例有明显改善、28例有一定改善、12例无明确效果,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PTNCSEP术后有明显改变,尤其是以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手术总有效率为86%;10例双管型患者未行手术治疗,随访发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有加重趋势。单管型患者25例,手术治疗16例,术前、术后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胛NCSEP无明显变化;未手术治疗的9例,随访时上述指标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损害重且呈进行性加重,精细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终止神经进行性损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单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损害轻,无须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例成人型脊髓纵裂的分析,提供成人型脊髓纵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成人型脊髓纵裂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疗效。结果:成人型脊髓纵裂是由于脊髓的过屈牵拉,导致间隔撞击裂口下端脊髓,引起发病,常有损伤病史。其主要症状为疼痛,无矫形外科综合征,其症状较儿童型轻,手术可显著改善症状。结论:成人型脊髓纵裂的症状及手术疗效与儿童型脊髓纵裂有明显区别,早诊断早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78年5月~2006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21例单管型及双管型脊髓纵裂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PTNCSEP)P40波峰监测,评价其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双管型脊髓纵裂通过手术后观察和6个月~15年(平均2年6个月)的随访发现,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及PrNCSEP术后有明显改变,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86%;单管型脊髓纵裂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脊髓损害重,且呈进行性加重,精细的手术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症状缓解,终止神经进行性损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单管型脊髓纵裂脊髓损害轻,不需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6.
脊髓纵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85年1月~1992年12月两院共收治先天性脊柱侧凸219例,其中并存的脊髓纵裂13例(5.9%)。作者认为在矫正脊柱畸形之前应认真排除此病,以免在畸形矫治中发生脊髓损伤,并对该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纵裂及其合并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a获随访经手术治疗的脊髓纵裂患儿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7d-14岁。均因腰背部异常、双下肢和(或)二便功能障碍做全脊柱x线、MRI、CT等检查。手术先切断终丝松解栓系,再打开硬膜直视下切除纤维束或骨软骨嵴,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者一期或二期半脊椎后路切除矫形。[结果]48例患儿均有脊髓低位,伴发脊髓栓系综合征34例,脊柱侧弯及后凸26例,脊髓脊膜膨出14例,脊髓空洞15例,椎管内脂肪瘤12例。依照脊髓纵裂Pang分型:Ⅰ型27例,Ⅱ型18例,混合型3例。位于颈段1例,胸段6例,胸腰段1例,腰段38例,骶段2例。术后改善28例,恢复正常3例,无效3例。后路半脊椎切除术矫治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满意。[结论]脊髓纵裂极易合并脊髓栓系及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应常规行脊柱x线、MRI、CT等检查,以提高脊髓纵裂、脊髓栓系及其他脊柱畸形的诊断率。早期切断终丝松解栓系,直视下切除纤维性、骨或软骨性间隔是治疗脊髓纵裂的必要手段。同时一期或二期后路半脊椎切除是早期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脊髓纵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纵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文献报告脊髓纵裂[1~3]在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中约占5%~9%。本组自1980~1992年,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143例,其中合并脊髓纵裂者6例,占4.2%。本组发病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最初开始治疗脊柱侧凸时对脊髓纵裂并发症的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从1985年以后,由于重视了对可疑脊髓纵裂的患者做周密细致的临床检查,X线该片,脊髓造影和CT扫描,使脊髓纵裂并发症的发现率明显提高。1资料与方法 本组6例中3例缺乏下肢神经症状,在垂直悬吊牵引下也无任何神经症状出现,但在正位X线平片上,特别是Stagnara位片…  相似文献   

9.
程斌  李勇  王坤正  张开放 《中国骨伤》2003,16(10):593-594
目的研究稳定性脊髓纵裂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以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18例稳定性脊髓纵裂诊治情况.根据手术所见、影像学和手术疗效分析其致病机制及治疗要点.结果稳定性脊髓纵裂患者临床症状是脊髓发育不良的结果,11例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改善,非手术7例患者长期随访神经功能障碍无进展.结论稳定性脊髓纵裂患者无需手术,应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忻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双管型脊髓纵裂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和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率可达91%,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合并TCS的患者一旦确诊.无手术禁忌证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脊髓纵裂病例,分析其临床诊治过程。结果脊髓纵裂30例,女性22例(73.3%),男性8例(26.7%),临床表现主要有:脊柱畸形30例(100%),背部皮肤病变13例(43.3%),下肢神经缺陷12例(40.0%)。X线片发现椎体异常27例(90%),脊髓造影、CT、CTM、MRI检查异常表现的比例分别为77.8%(14/18)、88.9%(8/9)、100%(16/16)、91.7%(11/12)。纵裂位于胸段15例,腰段4例,颈段及胸段l例,胸段及腰段9例,颈段、胸段及腰段1例;骨性纵裂6例。纤维性纵裂21例,混合性纵裂3例。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骨嵴切除椎管减压1例(3.3%)。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同时切除骨嵴4例(13.3%),单纯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而未处理脊髓纵裂23例(76.7%),未行任何手术2例。有神经缺陷者中有4例在术后获得改善。结论脊髓纵裂临床少见,以女性患者较多,往往以脊侧凸为首发表现,患者多合并有背部皮肤异常及下肢神经缺陷,CTM扫描常能明确诊断。纵裂多位于胸段及腰段,在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时要注意对脊髓纵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11月行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的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24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12~28岁,平均(15.6±3.3)岁。合并Ⅰ型脊髓纵裂11例、Ⅱ型脊髓纵裂13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80°~135°,平均93.4°±13.9°;柔韧性4.9%~28.3%,平均13.9%±7.1%。对合并Ⅰ型脊髓纵裂患者,截骨矫形前先切除骨性纵隔;对合并Ⅱ型脊髓纵裂患者直接行截骨矫形术,脊髓纵裂不予处理。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4~68个月,平均(44.5±17.4)个月。手术时间395~895 min,平均(554.7±118.4) min;术中失血量1 000~9 600 ml,平均(3 741.7±2 260.0) ml;术中输血量800~8 850 ml,平均(3 711.3±2 059.4) ml。术后矫正率47.2%~96.7%,平均65.9%±11.3%;末次随访矫正率40.7%~94.5%,平均62.7%±12.0%;矫正率丢失0.3%~8.9%,平均3.0%±2.4%。6例(25.0%,6/24)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即刻暂时性神经损害加重3例(12.5%,3/24)、脑脊液漏2例(8.3%,2/24)、胸膜破裂1例(4.2%,1/24),无永久性神经损害并发症。3例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并发症患者于出院后1周、3个月、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或较术前改善。结论 一期后路脊椎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的重度僵硬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一期手术并未增加神经并发症的风险。但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大。  相似文献   

13.
脊髓纵裂是一种胚胎发育畸形所致的脊髓与马尾少见畸形,特征为脊髓与马尾在矢状面上阶段性被间隔分开,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较少。本科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脊髓纵裂68例,手术51例,发生并发症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双管型脊髓纵裂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和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91%,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合并TCS的患者一旦确诊,无手术禁忌症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成人脊髓纵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成人脊髓纵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 13例行手术治疗的成人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手术后观察和 6个月 ~5年的随访发现, 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 87%, 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 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 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一旦确诊, 无手术禁忌证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 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 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采用脊柱截骨手术治疗的23例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6例,女17例;手术时年龄16.9±3.4岁(10~23岁)。腰骶部疼痛8例,其中5例仅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神经功能损害18例。术前冠状位Cobb角95.4°±25.2°(65°~156°)。Ⅰ型脊髓纵裂9例,Ⅱ型脊髓纵裂14例。脊髓圆锥位置均在L3水平以下。对合并Ⅰ型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的患者,采用骨性纵隔切除、一期脊柱截骨矫形;合并Ⅱ型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的患者单纯行一期脊柱截骨矫形(未处理纤维纵隔)。其中行全脊椎截骨13例,经椎弓根截骨10例。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测量患者侧凸Cobb角,并按脊柱裂神经功能评分(SBNS)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71.1±136.5min(310~835min);术中失血量4888.3±2482.3ml(500~9600ml)。随访38.9±18.3个月(24~79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33.7°±15.9°(3°~73°),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矫正率平均为(62.3±14.1)%;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37.4°±17.2°(5°~82°),矫正率平均为(58.1±14.7)%,较术后平均丢失4.2°±2.3°,与术后比较无明显矫形丢失(P0.05),但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18例患者神经损害症状获得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3例术前SBNS神经功能分级为Ⅱ级者术后恢复至Ⅰ级;2例Ⅲ级恢复至Ⅱ级;另外3例神经损害评分提高,SBNS分级维持不变,脊柱侧凸畸形及局部疼痛明显好转。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2例术后出现单侧下肢肌力下降,1例术后2周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另1例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2年随访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术中发现胸膜破裂1例,术后脑脊液漏1例、泌尿系感染1例。所有病例术后无伤口感染、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永久性神经损害并发症。结论:脊柱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纵裂伴脊髓拴系综合征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安全有效,且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纵裂神经损伤的病理因素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脊髓纵裂病理因素及其神经损伤机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70例脊髓纵裂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观察,尸解和临床表现,结合治疗方法与效果,研究其导致神经损伤的病理改变。结果 脊髓纵裂病理因素有5个方面;(1)先天性神经发育不良;(2)骨嵴与双管状硬脊膜;(3)脊髓水囊肿;(4)严重脊柱侧弯和异常神经根;(5)终丝及骶等肿瘤,结论 5种病理因素通过先天性缺陷,栓系和压迫机制导致脊髓发生病理变化,影响脊髓功能,应当选择切除骨嵴,硬脊膜成型,终丝切断,囊肿内引流和先天性脊柱侧弯矫形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脊髓纵裂是一种胚胎发育畸形所致的脊髓与马尾少见畸形,特征为脊髓与马尾在矢状面上阶段性被间隔分开,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较少.本科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脊髓纵裂68例,手术51例,发生并发症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脊髓纵裂是一种胚胎发育畸形所致的脊髓与马尾少见畸形,特征为脊髓与马尾在矢状面上阶段性被间隔分开,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并发症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报道较少.本科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脊髓纵裂68例,手术51例,发生并发症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成人脊髓纵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行手术治疗的成人脊髓纵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和6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87%,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双管型脊髓纵裂患者一旦确诊,无手术禁忌症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