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4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醋柳黄酮组72例,口服醋柳黄酮片,每次3片,3次/天;丹参组52例,口服丹参片,每次5片,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醋柳黄酮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丹参组总有效率为48%,经卡方检验P<0.01醋柳黄酮组对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50%,丹参组为27%,经卡方检验P<0.01。结论:醋柳黄酮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安全性以及临床依从性.方法:选择84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2例和尼可地尔组42例.常规组用常规抗心绞痛方法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评分;干预前后患者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时间情况、ST段压低导联总数、ST段最大压低程度.结果:尼可地尔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尼可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常规组相近(P>0.05);尼可地尔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时间情况、ST段压低导联总数、ST段最大压低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尼可地尔组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时间情况、ST段压低导联总数、ST段最大压低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安全性高,可有效延长平板运动试验检查运动时间,降低ST段最大压低程度,减少ST段压低导联总数,治疗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且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晴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60例,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6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60例,15天为一疗程,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静息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情况变化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段总压低时间、ST段最大压低深度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90%)、改善异常静息心电图总有效率(81.7%)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段总压低时间、ST段最大压低深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UAP疗效优于常规西药冶疗.  相似文献   

4.
醋柳黄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24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2组,醋柳黄酮组72便,口服醋柳黄酮片,每次3片,3次/天;丹参组52例,口服丹参片,每次5片,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醛柳黄酮组心绞痛症状部总有效率为90%,丹参组有总有效率为48%,经卡方检验P〈0.01醋黄酮组对心电图闻效总有效率为50%,丹参组有27%,经卡方检验P〈0.01。结论:醋柳黄酮是治疗  相似文献   

5.
米翔  管起招  付鹏 《华夏医学》2015,28(1):32-35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50例和体外反搏组50例,药物治疗组接受7周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接受7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ST段压低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Q波急性心肌梗死(AM)患者预后。方法:有Q波AMI患者106例,依据有无对应性ST段压低分为两组,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组52例(A组),不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组54例(B组),对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结论:有对应性ST压低的Q波AMI患者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并与缺血性ST段压低作对比。方法:记录77例冠心病,101例临床诊断心绞痛,4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住院当日,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30min内的12导联常规心电图,分析其QTd及缺血性ST段压低程度。结果:冠心病和心绞痛组胸痛发作时QTd和ST段压低明显增大和加重,胸痛缓解后缩小和减轻至接近发人前水平,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胸痛发作时QTd增大至≥80ms及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0.1mV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心绞痛组患者胸痛发作时QTd增大及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与冠心病组相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性胸痛发作时QTd明显增大,显著高于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0.1mV发生率,动态观察阵发性胸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QTd变化是较ST段压低更为敏感的诊断心绞痛的客观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观察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明确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且运动平板试验为阳性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及对照组.记录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运动终止时诱发心绞痛率、运动时间、恢复时间、运动后2min ST段压低≥1.0mm的导联数及其ST段压低总和(∑ST),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曲美他嗪治疗后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运动终止时诱发心绞痛率、运动时间、恢复时间、运动后2minST段压低≥1.0mm的导联数及其ST段压低总和(∑ST)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可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一步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 -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 8周。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变化 :(1)用药前后每天的心绞痛发作次数 ,(2 )每天硝酸甘油片的用量 ,(3)心绞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 ,(4) 12导联中ST段下降的导联数 ,(5 ) 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总和。结果 :曲美他嗪治疗后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片用量及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P <0 .0 1)。 12导联中ST段下降的导联数和ST段压低的总和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缺血 ,对心绞痛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在诊断心绞痛中的价值 ,并与缺血性 ST段压低作对比。方法 :记录 77例冠心病、10 1例临床诊断心绞痛、4 6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住院当日、胸痛发作时及缓解后 30 min内的 12导联常规心电图 ,分析其 QTd及缺血性 ST段压低程度。结果 :冠心病和心绞痛组胸痛发作时 QTd和 ST段压低明显增大和加重 ,胸痛缓解后缩小和减轻至接近发作前水平 ,正常对照组改变不明显。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至≥ 80 ms及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作为急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心绞痛组患者胸痛发作时 QTd增大及 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与冠心病组相似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性胸痛发作时 QTd明显增大 ,显著高于 ST段压低达到或增加 0 .1m V发生率 ,动态观察阵发性胸痛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 QTd变化是较 ST段压低更为敏感的诊断心绞痛的客观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nb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蛋白(LDL-C)、高密度蛋白(HDL-C),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观察治疗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EF、LVDD等指标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IVST、LVEF、LVDD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Fb、nbl、nbh、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血液动力学及血脂水平,对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焦虑白评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比较治疗后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末,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ST段变化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19、4.09,P〈0.05),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1.86,P〈0.0.1)。结论: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躯体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和不实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其他临床治疗相同,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明显好转(P〈0.05),心电图ST-T显著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应用于UAP患者的抗凝治疗,对于控制和改善UAP的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方法:将1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0天,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指数明显好转fP〈O.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肯定,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6.
麝香救心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养心氏片为对照评价麝香救心滴丸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80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按3:1比例分层、分段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的设计方法。试验组应用麝香救心痛丸;对照组应用养心氏片治疗。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症状,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发作次数、胸闷(胸憋)症状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麝香救心滴丸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是防治冠心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中药畅流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司匹林、ACEI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等),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西药加中药畅流方,治疗期间心绞痛发作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疗程为6个月。结果:两者均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以及血脂情况,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畅流方具有益气活血、理气通络之效,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血栓通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每日一次;治疗组患者在应用硝酸甘油的同时加用注射用血栓通500mg,每日一次静点;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与硝酸酯类静脉制剂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大兴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组额外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每日2次,疗程1个月。评价两组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①心绞痛疗效:联合中药组的总有效率为89.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1.6%(P<0.05);②心电图评价: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4.9%,西药组为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脂: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④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可显著纠正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小丽 《海南医学》2009,20(12):32-34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曲美他嗪+常规治疗,n=43)以及对照组(辅酶Q10+常规治疗,n=43)。于开始治疗前以及药物治疗4个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在心绞痛发作例数、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例数方面治疗组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69.8%和46.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开始时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LVEF及6 min步行距离较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6 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肌,对血液动力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